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西省市级麻风病防治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情况,为今后健全和完善市级麻风病防治机构服务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同时对2010年江西省3所地级市麻风病防治机构采用自制的江西省市级麻风病防治机构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终期调查表进行调查。用描述性统计指标对2010年江西省市级麻风病防治机构服务能力情况进行分析,并与2007年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2010年3所江西省市级麻风病防治机构的房屋建筑、业务用房平均面积分别为3 904.00、3 644.00m2,较2007年增加了1.41%、0.51%。2010年3所江西省市级麻风病防治机构的平均设备装备台数、万元以上设备台数、50~100万元以上设备台数均有所增加,基本设备配置率由2007年的75.00%上升为2010年的87.50%。2010年平均收容病人总数为11.50人,比2007年减少了40.50人;2010年平均现症病人数为10人,比2007年现症病人数减少了33.33人;平均新发病人数由2007年的9.67人降为2010年的0人;平均复发病人数也由2007年的2.67人降为2010年的0人;平均病人死亡数、其他减少病人数、联合化疗的规则人数也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07年平均现症和愈后人员中Ⅱ级畸残人数、现症和愈后人员中不能生活自理人数由58.33人、32.33人上升为2010年的88.00人、47.50人;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次数由2007年的21.33次上升到2010年的42.50次。结论江西省市级麻风病防治机构的基础设施情况得到改善,设备配置率有所增加,服务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但麻风病的防治任务仍较艰巨。  相似文献   

2.
目的全面、客观地了解江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CHS)中心人力资源状况,评价江西省城市CHS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效果情况。方法采取普查方法,调查城市CHS中心所在基本情况与卫生人力情况。结果 2010年平均每中心服务人口数为4.00万人,比2007年少1.00万人。2010年的每万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7.57人,高于2007年的6.11人;2010年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0.28人,高于2007年的0.21人;2010年每万人口全科执业医师数为1.41人,高于2007年的0.67人。2010年职工的学历构成仍以大专和中专为主,占比分别为32.24%和33.43%,均比2007年有所上升;2010年职工的职称构成仍以中级、高级占比为主,占比分别为6.88%和29.07%,均比2007年有所上升。2010各岗位职工的培训情况均较2007年有所提升。结论江西省城市CHS中心建设工程人力资源的实施效果较为明显,但仍需进一步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合评价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对村卫生室卫生服务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加权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村卫生室的卫生服务能力,并对2007年和2010年的江西省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0年江西省及各市村卫生室卫生服务能力综合得分比2007年增加,80分以上的市有3个(27.27%),比2007年增加了18.17%;70~80分的市有8个(72.73%),和2007年相比增加了9.09%。结论江西省村卫生室卫生服务能力有了一定改善,但有待进一步提高;秩和比法能比较全面地评价卫生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全面、客观地了解江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状况,评价2007-2010年间江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改善情况。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并对2010年江西省131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江西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终期调查表进行调查。用描述性指标对2010年江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状况进行分析,并与2007年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2010年平均每中心的房屋建筑面积、业务用房面积均较2007年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361.45、208.11m2。房屋来源中仍以政府提供为主(2010年为28.24%,较2007年减少了1.61%)。2010年每中心的西药品种数、中药品种数、中成药种数、急救药品种数均较2007年稍有下降,分别减少了65.17、27.37、2.69和1.99种。2010年的设备总达标率有所上升,较2007年上升了6.84%。结论江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改善良好,但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卫生室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评价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中农村卫生室卫生人力建设的成效,为今后合理地配置农村卫生室人员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1-10月采用普查方法对江西省所有农村卫生室进行调查,并与2007年的基线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2010年全省有农村卫生室26 287所,比2007年减少358所;服务总人口数为4 155.27万人,较2007年增加了26.03万人。农村卫生室负责人以男性为主,占87.49%,较2007年降低0.51%;年龄构成以31~45岁为主,占51.57%,较2007年增加4.29%;平均年龄为42.64岁,较2007年增加了2.99岁;执业(助理)医师仅占6.80%,但与2007年相比较,增加了1.83%;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20.37%,较2007年增加13.22%。全省每千服务人口卫生人员数为1.10人,比2007年增加0.08人;卫生人员以中专学历者为主,占80.92%,较2007年增加3.77%;卫生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比7.52%,较2007年增加1.87%;执业(助理)医师数占6.51%,较2007年增加1.35%。结论 2010年农村卫生室资源得到整合,卫生人力资源配置逐步趋于合理;农村卫生室负责人平均年龄增加,学历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大部分农村卫生室卫生人员数量尚可,整体素质得到改善,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全面、客观地了解江西省麻风病防治机构卫生服务能力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分别为2007年江西省7个地级市的49所县级麻风病防治机构和2010年江西省9个地级市的52所县级麻风病防治机构。采用普查方法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填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监督。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对麻风病防治机构进行评估,结合"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效果评价提供的基线数据和终期数据,评价麻风病防治机构服务能力。结果 1)人力资源情况:专业技术人员比例(87.87%)较基线(86.66%)稍高。2)设备装备情况:设备平均配置率为42.25%,比基线(22.96%)提高了19.29%,仅九江市和鹰潭市,达到了50.00%。3)服务功能状况:能处理联合化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能组织和实施麻风病疫情监测的分别有35所、51所和52所,各地相差较大;新发病人数、收治病人数减少;而接受联合化疗人数和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次数则有大幅度的提高。结论江西省麻风病防治机构卫生人员结构基本合理,配套设备的配备率虽有所升高,但仍不理想;麻风病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应加大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2007年和2010年江西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进行普查,了解江西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实施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3年来卫生人力资源的变化情况,为制定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力资源规划及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县级行政区域91所卫生监督机构2007年和2010年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并将2年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0年平均每所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职工总人数以南昌市最高[(29.56±12.31)名],景德镇市最低[(8.33±1.15)名]。景德镇市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下降最为明显(增长速度为-26.32%)。宜春市管理和工勤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上升最为明显(增长速度为58.64%)。职工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新余市(34.78%)和抚州市(10.40%),本科及以上学历构成比增长最快和下降最快的分别为吉安市(增长速度为48.51%)和鹰潭市(增长速度为-20.00%);职工中中级职称及以上所占比例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新余市(47.83%)和景德镇市(16.00%),中级职称及以上构成比增长最快和下降最快的分别为吉安市(增长速度为12.87%)和抚州市(增长速度为-15.74%)。结论江西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力资源有比较明显的发展和提高,但还存在一定差距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需要卫生行政部门拟定合理可行的政策和措施,继续促进人力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江西省县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建设进展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县级综合医院的标准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普查办法,分别对县级综合医院进行2007年基线数据及2010年终期数据调查,内容包括县级综合医院的房屋、设备和服务功能等情况。结果县级综合医院2010年的平均房屋建筑面积、平均每院医疗设备台件数、平均每院设备总价值为26 653.50 m2、446.69台件、2 041.67万元,分别比2007年底的数据提高21.86%、51.27%和35.08%。县级综合医院2010年病床使用率、治愈率为92.71%、92.79%,分别比2007年提高19.44%、1.53%;2010年平均每院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为111.05元、2 507.80元,分别比2007年提高22.07%、25.07%;2010年平均每院年门诊人次数为113 279.10人次,比2007年下降6.58%。结论县级综合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医疗服务技术水平和质量也有较大提高,但必须持续加强县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血站的卫生服务能力现状,为制定卫生事业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江西省市级和省级共12所血站进行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各级血站机构填写。结果 2010年血站卫生技术人员数比例73.91%,比2007年(69.77%)有提高;学历构成以大专为主,职称构成以初级职称为主,比2007年有所改善;平均每站设备装备台数为240.75台,平均每站年总收入为1 368.29万元,其中事业收入达80%以上;年采血总量为96.92千升,年供血总量为104.90×103升。结论通过3年的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血站在人力、设备、经费和服务功能方面比2007年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江西地区二级甲等医院眼科资源及服务能力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为基层有效地开展防盲、治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44所江西省二级甲等医院眼科资源及服务能力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眼科的硬件设备、医护人员情况、眼科医疗服务能力等。结果 44所医院开放床位12 508张,其中眼科(包括五官科)开放床位656张,占医院总床位数的5.2%,平均14.9张。眼科裂隙灯87台,检眼镜118台,压陷眼压计77台,眼AB超34台,手术显微镜66台,检影镜32台。眼科卫技人员360人,其中眼科医师194人(专职眼科医师108人、兼职眼科医师86人),护理人员153人,眼科技师13人;高级职称52人,中级职称167人,初级职称141人。93.1%(41/44)所眼科能开展白内障手术,90.9%(40/44)所眼科能开展泪囊手术,90.9%(40/44)所眼科能开展抗青光眼手术,63.6%(28/44)所眼科能开展斜视手术,59.1%(26/44)所能开展验光配镜服务,25.0%(11/44)所眼科能开展小儿弱视诊治工作,6.8%(3/44)所眼科开展视网膜复位术、未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79.5%(35/44)所眼科机构、59人[占眼科医师的30.4%(59/194)]能开展批量小切口白内障手术,8所[占18.1%(8/44)]眼科机构、9人(占眼科医师的4.6%)能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结论江西省二级甲等医院眼科具备了开展常见眼前段疾病诊治能力,大部分眼科机构能开展批量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视光学医疗服务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眼底疾病的医疗服务能力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实施3年后县级妇幼保健院人力资源配置的提升情况,为完善江西省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关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同时对江西省11个区市的县级妇幼保健院采用自制的江西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终期调查表进行调查。用描述性统计指标对2010年江西省11个区市的县级妇幼保健院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与2007年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2010年全省县级妇幼保健院平均每院职工总数54.30人,比2007年增长了16.08%;平均每院卫技人员数46.07人,比2007年增加7.53人;2010年县级妇幼保健院平均医护比为1∶0.77,比2007年1∶0.66稍有提高,但和全国1∶2以及国际水平1∶3相差很远;卫生人员在学历方面中专及以下学历占的比重最大,占48.30%,比2007年多16.28%;2010年初级职称比重高为61.27%,比2007年多10.94%。结论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实施3年后,江西省各县级妇幼保健院人力资源配置有所改善,但在医护比、学历和职称分布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江西省县级中医院人力资源分布,评估县级中医院"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普查问卷的方式分别收集2007年和2010年江西省县级中医院卫生人力资源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2007年相比,2010年江西省县级中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有所增加,占每院平均职工总数的86.4%;医生与护理人员的比例尚未达标(1∶0.89),中医药人员比例严重失调,但正逐步趋向合理。职称方面:各医院均以中级和初级居多(73.80%),而高级职称极少(5.97%);学历方面:除个别中医院有极少量的硕士、博士生外(0.02%),绝大多数中医院均以大、中专毕业生为主(77.55%)。结论实施"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以来,江西省县级中医院医护人员数量有所增加,医护人员结构配置更趋合理,但仍然存在高学历人员缺乏、人员结构方面重医疗轻护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江西省市级综合性医院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为江西省进一步制定科学的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同时对2010年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16家市级综合性医院采用自制的江西省市级综合性医院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终期调查表进行调查。用描述性统计指标对2010年市级综合性医院的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分析,并与2007年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16家市级综合性医院平均每院卫技人员比例为81.41%,比基线数据提高0.62%,其中赣州市人民医院最高,为88.69%,比基线数据提高0.82%,上饶市人民医院最低,为67.34%,比基线数据下降12.52%;医护比为1∶1.35,比基线有所改善。16家市级综合性医院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39.92%,比基线数据提高8.86%,最高的是萍乡市人民医院,占49.83%,最低的是鹰潭市人民医院,占26.12%;博士比例为0.23%,比基线数据提高了0.11%。初级职称占47.08%,比基线数据提高了6.79%;中级职称占36.61%,比基线数据降低了6.8%;高级职称占16.31%,与基线数据基本持平,高级职称、中级职称与初级职称人数之比为1.63∶3.67∶4.70。16家市级综合性医院年度继续教育率为88.16%,比基线数据降低了10.16%。年度继续教育合格率为98.42%,比基线数据提高了4.1%;参加进修学习的比例为6.12%,比基线数据降低了1.52%。结论建议合理配置卫生人才队伍,加大护理人员的比例,积极培养高学历、高职称的医疗卫生人才,加强继续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