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6,(16):118-119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在中隔子宫诊断及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宫腔镜诊断为中隔子宫的60例患者(其中有不良妊娠结局并有生育要求的40例),进行三维超声重建并测量以下指标:中隔长度、中隔基底部宽度、宫腔总长度,计算宫腔变形率(中隔长度/宫腔总长度),统计不良妊娠发生率,并对40例有不良妊娠病史患者行宫腔镜下中隔电切术,术后随访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宫腔变形率(中隔长度/宫腔总长度)<1/2、≥1/2自然流产率分别为22.7%、76.3%,不孕症发生率为4.5%、13.2%,宫腔变形率≥1/2者自然流产率、不孕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宫腔变形率<1/2者,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隔基底宽度<1 cm、≥1 cm自然流产率分别为17.4%、81.1%,不孕症发生率为8.7%、10.8%,中隔基底宽度≥1 cm自然流产率、不孕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隔基底宽度<1 cm,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隔子宫患者自然流产率为56.7%,不孕症发生率为10.0%,自然流产率显著高于不孕症发生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术后不同宫腔变形率、不同中隔基底宽度患者,自然流产率及不孕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术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中隔子宫准确率高,并通过对相关检测参数统计学分析,推测出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采用宫腔镜切除中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肺撕裂伤的影像学特征及损伤机制、演变规律。方法利用256层螺旋CT对32例(48个病灶)肺撕裂伤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圆形/类圆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23个(62.2%),非胸膜下14个(37.8%);不规则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10个(90.9%),非胸膜下1个(9.1%)。不规则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的发生率高于圆形/类圆形组(χ^2=4.016,P〈0.05)。按照肺撕裂伤的演变形式分为3组,即气囊组(20个)、气液囊组(12个)及血肿组(16个)。其中气囊组病灶位于胸膜下14个(70.0%),非胸膜下6个;气液囊组病灶位于胸膜下10个(83.3%),非胸膜下2个;血肿组病灶位于胸膜下8个(50.0%),非胸膜下8个,3组病灶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1,P〉0.05)。当周围肺组织实变进一步加重时,气囊或气液囊的最大径较前变小;当周围肺组织实变明显吸收好转后,原来变小的气囊或气液囊又恢复到未发生实变前大小。所有病灶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在复查过程中病灶的最大径没有继续扩大,并且在15~90 d完全吸收。结论肺撕裂伤的3个演变形式为气囊、气液囊、血肿;25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以较好地观察肺撕裂伤的位置及形态分布等特征,对于及时正确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4):367-374
目的 了解上海社区老年人群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及其特点,并探讨城郊差异。方法 在上海3个城区和2个郊区社区中,按人口年龄分布进行分层抽样,共纳入65岁以上老年人2 444名,其中男性1 456人,女性988人。所有研究对象接受基本信息问卷调查并拍摄胸腰椎X线片,按Genant椎体骨折半定量法进行结果判定;观察上海社区老年人群椎体骨折的总体和各年龄段的患病率,椎体骨折的分布及严重程度,并比较这些指标是否存在城郊差异。结果(1)上海社区老年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26.1%vs.20.7%),郊区椎体骨折患病率高于城区(26.2%vs.2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城区居民椎体骨折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U型分布,男性65~69岁椎体骨折患病率为24.5%,而后出现下降,到75~79岁最低为10.5%,此后又出现上升,≥ 85岁组最高为33.3%;女性65~69岁椎体骨折患病率为20.0%,70~74岁降到最低为10.0%,而后逐渐上升,≥ 85岁组最高为35.7%;(3)在骨折类型中,T11、T12和L1三者合计占骨折椎体总数的52.4%(城区)和64.3%(郊区),T6、T7和T8三者合计占椎体骨折总数的21.4%(城区)和9.3%(郊区);1°椎体骨折的比例最高,且郊区老年人群1°椎体骨折的比例高于城区(75.8%vs.63.1%);骨折分型则以Ⅰ型楔形变最为常见,且郊区的比例大于城区比例(87.4%vs.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高龄以及郊区居民更易发生椎体骨折,椎体骨折好发部位在胸腰交界处和中胸段,1°和Ⅰ型骨折最常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9):132-135
目的:探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09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双额冠状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则采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颅内压变化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第3天和第7天的颅内压分别为(18.17±3.39)、(15.60±2.70)mm 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23±4.34)mm Hg和(21.50±3.51)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34,P=0.013)。观察组患者的迟发性血肿和脑积水发生率分别为10.00%、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和1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能够有效低降低颅内压,临床安全性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全数字化X线表现,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均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83例的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3例患者中,BI-RADS 1—3级17例(9.29%),BI-RADS 4级97例(53.01%),BI-RADS 5级69例(37.70%),诊断符合率为90.71%(166/183)。病灶部位:左侧96例(52.46%),右侧87例(47.54%);外上象限87例(47.54%),内上象限32例(17.49%),内下象限17例(9.29%),中央区29例(15.85%),外下象限18例(9.84%)。乳腺分型:致密型7例(3.83%),脂肪型29例(15.85%),少腺体型67例(36.61%),多腺体型80例(43.72%)。单纯肿块66例(36.07%),单纯钙化31例(16.94%),肿块伴钙化70例(38.25%),局限结构扭曲16例(8.74%)。136例肿块形态为类圆形及不规则,其中边缘分叶16例(11.76%),毛刺40例(29.41%);边界不清63例(46.32%),边界尚清17例(12.50%)。钙化101例,以簇状分布63例(63.38%)最为多见。结论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采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不仅能清晰显示乳腺的各个组织结构,而且对腺体内病灶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并有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26):35-3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阿托伐他汀及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1)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基底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观察组患者基底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为(52.20±1.45)cm/s,对照组患者为(50.01±1.01)cm/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左、右侧椎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观察组患者左侧椎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为(48.54±1.55)cm/s,右侧为(43.35±1.02)cm/s;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7.03±1.12)cm/s,(40.28±0.89)cm/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与6.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病症,改善预后,促进康复。该种联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对脓毒症患儿的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动态监测69例脓毒症患儿(脓毒症组)入住PICU后1 h内(治疗前),6、12、244、8 h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并与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26例儿童(对照组)作对照。比较脓毒症组中有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与无MODS者、存活与死亡者的血乳酸水平,并分析治疗前不同程度血乳酸水平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脓毒症组治疗前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78±2.55)mmol·L-1vs(1.12±0.27)mmol·L-1,t=15.8、P〈0.001]。脓毒症组有MODS者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无MODS者[(8.22±1.56)mmol·L-1vs(3.34±0.85)mmol·L-1,t=11.0、P〈0.001];死亡者在各个不同时期血乳酸水平都明显高于存活者(P〈0.001);存活的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后血乳酸水平逐步下降,在治疗48 h后基本恢复正常;而死亡者的血乳酸水平持续升高。治疗前正常(〈2.0 mmol·L-1)、中(≥2.0~3.9 mmol·L-1)、高(≥4.0 mmol·L-1)血乳酸水平的患儿,病死率分别为13%、22%、39%,血乳酸水平越高其病死率也随之升高。结论早期常规动态监测脓毒症患儿的血乳酸水平变化有利于临床评估病情、评判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DPN)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 收集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与70例维持性血透析患者(血透组)性别、年龄、体质量、血压、BMI等人体参数,采用酶联免疫复合物法测定2组血清ADPN水平,并比较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指标.血透组行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血透组血清ADPN水平显著升高.血透组中有38例颈动脉IMT 增厚,其发生率为54%,血透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内膜-中膜厚度(IMT)、最大IMT、阻力指数(RI)、斑块发生率均显著增高(P〈0.01).血透组血清ADPN水平与BMI、TG、CRP、IL-6水平呈负相关(r=-0.286、-0.298、-0.305、-0.346,P〈0.05),与HDL呈正相关(r=0.387,P〈0.05),与颈动脉IMT、斑块阳性率呈负相关(r=-0.126、-0.119,P〈0.05).结论 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水平ADPN较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并存在微炎症状态,且血清ADPN水平与微炎症状态、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ADPN可能具有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灯盏花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SAP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如禁食、吸氧、抑酸剂、抗生素、胃肠道减压以及胃肠外营养等治疗,并采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血肌酐、三酰甘油、淀粉酶、谷丙转氨酶、PO2和APACHEⅡ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4% 比71.4%,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三酰甘油、淀粉酶、谷丙转氨酶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PO2显著升高(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采用奥曲肽联合灯盏花素治疗SAP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7):112-114
目的:应用反馈系统对护生胸外心脏按压的环节质量进行考评,为提高教学实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护生80人并对其进行CPR的理论及操作实训,依据《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重点讲授关于环节质量的重点、难点,应用高级心肺复苏模拟人进行实训,考核胸外心脏按压效果。结果:80名护生中按压频率≥100次/min的占65.00%,按压深度>5 cm的占21.84%,定位正确率为91.51%,按压放松时胸壁充分回弹率为96.60%,各指标均达标的按压占30.88%。结论:重视环节质量的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生的胸外心脏按压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片检查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8月至2009年7月间,术前进行了乳腺钼靶摄片和彩超检查,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原位癌83例,对其临床症状及X线片表现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乳腺钼靶摄片及彩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83例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表现分别为:单纯钙化点42例,占50.60%(42/83);钙化点伴肿块14例,占17.04%(14/83);钙化点伴结构紊乱12例,占14.46%(12/83);单纯结构紊乱病例7例,占8.43%(7/83);结构紊乱伴肿块病例5例,占6.02%(5/83);单纯肿块患者3例,占3.61%(3/83)。所有病例中,乳腺钼靶摄片中可见钙化灶病例有68例,占81.93%(68/83)。乳腺钼靶摄片诊断率占73.56%(64/83),彩超诊断率占65.06%(54/83),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钼靶摄片因其能发现单纯表现为微小钙化灶的导管原位癌,是诊断乳腺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3)
目的探讨伤后腕关节正位X线影像测量桡骨远端骨皮质厚度的可行性、桡骨远端骨皮质厚度与髋部及腰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评估桡骨远端骨皮质厚度预测骨质疏松症的能力。方法对91例年龄≥50岁经X线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定,根据T值分为两组:骨质疏松组55例,男性6例,女性49例,年龄52~83 (63. 5±8. 2)岁,体质量46~88 (57. 2±8. 1) kg,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 3±3. 0) kg/m2;非骨质疏松组36例,男性2例,女性34例,年龄50~69 (57. 9±6. 1)岁,体质量42. 5~80. 0 (62. 5±8. 7) kg,BMI (25. 5±3. 3) kg/m2。通过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在腕关节正位X线影像上,于距离尺骨远端关节面40、60 mm处测量桡骨远端双侧骨皮质厚度。结果骨质疏松组患者较非骨质疏松组年龄大、体质量轻,且桡骨远端骨皮质厚度较非骨质疏松组薄,骨皮质比率较非骨质疏松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两组患者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1)。桡骨远端骨皮质厚度与髋部骨密度正相关(r=0. 309,P=0. 000),与腰椎骨密度正相关(r=0. 445,P=0. 000)。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桡骨远端骨皮质厚度每增加1 mm,髋部骨密度值增加0. 071 g/cm2(R2=0. 230,P=0. 000),腰椎骨密度值增加0. 065 g/cm2(R2=0. 265,P=0. 000)。桡骨远端骨皮质厚度5. 2 mm为诊断骨质疏松最佳诊断临界点,其敏感度80. 4%、特异度69. 4%、阴性预测值69. 4%,曲线下面积为0. 749。结论桡骨远端骨皮质厚度与髋部及腰椎骨密度正相关,桡骨远端骨皮质变薄与骨质疏松相关,通过X线检查测量桡骨远端骨皮质厚度快速简便,可初步筛查骨量减少,并提示进一步行骨密度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片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3 557名乳腺癌筛查者均行乳腺X线摄片检查。结果采用BI-RADS分类法,3 557名乳腺癌筛查者中,脂肪型651例,占18.30%;少腺体型1 193例,占33.54%;多腺体型1 422例,占39.98%;致密型291例,占8.18%。0级373例,占10.49%;1级2 968例,占83.44%;2级118例,占3.32%;3级74例,占2.08%;4级18例,占0.51%;5级6例,占0.17%。乳腺X线摄片可疑乳腺癌24例,术后病理诊断10例为乳腺癌,其中2例为早期乳腺癌,占20%(2/10)。结论通过乳腺X线摄片在正常人群中乳腺癌的筛查,有助于发现早期乳腺癌,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4):350-355
目的 分析常规胸腰椎CT椎体骨折诊断漏诊情况,以提高对骨折漏诊及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重视。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年龄≥ 45岁且临床主诉及申请CT检查原因均与骨质疏松症、肿瘤和骨折无关的808例受检者脊椎CT矢状重建图像及相应报告,男性329例,女性479例。依据Genant's半定量(semiquantitative)法进行椎体形态评估和骨折及骨折分度判定,分别记录诸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部位及程度,并将评估结果与其既往CT报告、双能X线检测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查结果、出院有关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08例椎体CT矢状重建图像中,共计发生椎体骨折164例,其中单发椎体骨折106例(64.6%);CT影像报告已诊断压缩骨折者75例,89例椎体骨折未诊断报告,漏诊率达54.27%(89/164);漏诊椎体个数达115个,其中I度椎体骨折椎体个数108个(93.9%);所有报告均未判定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程度。在放射科诊断并报告的75例骨折中,行DXA检查者仅有16例,出院时明确骨质疏松症或/和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者46例,出院予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者仅21例。结论 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在常规椎体CT矢状位重建影像上较易忽视,尤其是轻度骨折;应加强对该诊断的重视,并及时对椎体骨质疏松骨折给予充分的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3)
目的了解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贵阳市居民健康横断面调查的1 512名20~79岁调查对象(男性636名,女性876名)纳入本研究,受试者平均年龄(45.3±14.4)岁。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用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静脉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钙、血磷、血肌酐及血尿酸,用ROCHE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胰岛素;用双能X线检测股骨颈、全髋、Wards三角、粗隆及腰椎正位(L1-4)骨密度。结果完成血脂、尿酸、血糖、血钙、血磷、血肌酐、血胰岛素及骨密度检测者1 216名,发现代谢综合征患者356例,患病率为29.3%,其中男性125例(35.1%),女性231例(64.9%);代谢综合征组骨折患病率为5.1%,非代谢综合征组为3.3%;代谢综合征患者全髋及粗隆骨密度较非代谢综合征者高[(0.95±0.15)g/cm2比(0.93±0.14)g/cm2;(0.76±0.13)g/cm2比(0.73±0.12)g/cm2;均P<0.01];校正性别及年龄后,股骨颈、全髋、Wards三角、粗隆及L1-4骨密度值均随代谢综合征患者组份增加而增高(均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有较高的全髋及粗隆骨密度,但其骨折率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Hpa)mRNA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直肠癌分化、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0例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转移淋巴结、正常肠黏膜组织及6例直肠绒毛状腺瘤组织中Hpa 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直肠癌临床各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40例正常肠黏膜组织及6例直肠绒毛状腺瘤组织中Hpa mRNA的表达均阴性。40例直肠癌标本中27例Hpa mRNA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67.5%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直肠绒毛状腺瘤组织(均P〈0.01);直肠癌直径≥5 cm者HpamRN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直径〈5 cm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远处转移者高于无远处转移者(P〈0.05);Ⅲ/Ⅳ期者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者(P〈0.05)。Hpa mRNA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细胞分化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 Hpa mRNA参与了直肠癌的生长、进展,并可能对直肠癌的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反映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高校教职工当前的健康状况,从而为高校职工的疾病预防和医疗保健提供数据支持和相应对策.方法 收集江西省某高校全校教职工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报告结果,从中抽取了1 320份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除33~42岁年龄组ALT平均值最高外,其余生化指标均为≥53岁年龄组的最高.文科教职工的身体状况在所有学科职员中最好,后勤职工的相关生化指标距离参考范围最大.男女共患疾病中,排在前6位的疾病分别为脂肪肝(20.2%)、肝囊肿(11.4%)、胆囊息肉(9.5%)、肾囊肿(5.3%)、肾结石(5.3%)和胆囊结石(5.0%),且这6种疾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女性特有疾病中乳腺增生发生率高达57.2%.结论 高校教职工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加强高校教职工的健康宣传与教育,并且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做好预防和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8.
图1为JZM750混凝土搅拌机统型图纸的机架结构简图。卷扬提升机构安装于机架顶端的中间横梁6上。料斗的运行轨道置于机架的左侧。整个机架所用材料除连接角钢2选用<63X63X6,加强板5选用厚度为8—m的钢板外,其余全部为<75×75×8的角钢。当料半升降时(特别是料斗重载上升时),机架的中间横染6和中间纵梁7受力较大。因其刚度不足,易发生变形。至使牵引钢丝绳颤抖,料斗运行不稳。严重者,可使牵引钢丝绳脱槽,料斗脱轨等恶性事故发生。使用单位对此反映强烈。作为应急措施,现场维修服务人员对机架中的薄弱环节——中间横染6和中间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脉压指数(PPI)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mAlb/尿Cr)、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关系.方法 选取血肌酐(Cr)正常的老年EH患者50例(EH组,根据PPI分为PPI&lt;0.5组及≥0.5组)及健康体检的老年人20例(对照组).比较各组尿mAlb/尿Cr比值、血清RBP的变化及与PPI的相关性.结果 尿mAlb/尿Cr比值、血清RBP值比较:EH组高于对照组,PPI≥0.5组高于PPI&lt;0.5组(均P&lt;0.05);尿mAlb/尿Cr比值联合血清RBP值阳性率比较:PPI≥0.5组高于PPI&lt;0.5组(63.64%比28.57%,P&lt;0.05);PPI与尿mAlb/尿Cr比值、血清RBP值呈正相关(r=0.425,P=0.019;r=0.401,P=0.032).结论 老年EH患者PPI与尿mAlb/尿Cr、血清RBP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老年E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一个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 CT 三维重建标示盆腔血管分叉处及 X 线下测量阴道顶端制定合理的放射野。分析体质指数、宽棘比、髋高比与盆腔放射野是否存在关联。方法CT 三维重建血管,标示相关血管分叉处,测量血管分叉与所对应常规放射野的边界的距离,X 线机下测量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阴道顶端与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制定更为合理的放射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体质指数、髂高比、宽棘比与盆腔放射野的关系。结果定位 L4、5椎体间隙基本上包含了大部分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腹主动脉分叉位于 L4、5椎体间隙4例(9%),L4椎体中心处41例(63%), L3、4椎体间隙14例(22%),L3、4椎体间隙以上4例(6%)。左侧外移至骨盆外2.2 cm 时,合适侧界所占比例达到最大(63%)。右侧骨盆外移至2.4 cm 时,合适侧界所占比例达到最大(62%)。19例(75%)好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下方2 cm。体质指数与放射野的相关测距没有任何相关性,其余参数与放射野的相关测距无相关性,但意义不大。结论放射野上界位于 L4、5椎体间隙包含大部分髂总动脉分叉,如髂总淋巴结转移,上界需要上移至 L3、L4之间,少部分甚至需要上移更高位置,左侧界应移至骨盆外2.2 cm ,右侧界应移至骨盆外2.4 cm,下界应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下方2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