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渣油加氢处理对渣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向渣油中加入正构烷烃引起沥青质沉积起始点的变化以及渣油热反应生焦诱导期的变化,证实了加氢处理对渣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适当的加氢处理能提高渣油胶体稳定性,深度加氢处理降低渣油胶体稳定性。根据渣油体系热反应生焦诱导期和渣油组成与结构的关系导出了渣油胶体的稳定性函数为:S(Re/(fA-As·As),Ar,Sa)=12.57Re/(fA-As·As)+1.07Ar-1.65Sa。该函数指出:胶质组分是影响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芳香分组分对胶体稳定有保护作用,饱和分组分破坏胶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庚烷、甲苯、四氢呋喃分级处理克拉玛依常压渣油悬浮床加氢尾油,并考察溶剂脱渣尾油的临氢热反应及焦化反应性能.研究表明,对尾油分级处理后发现四氢呋喃不溶物集中了尾油中的绝大部分金属化合物,这也是造成尾油性质差的主要原因;采用正庚烷、甲苯两种溶剂处理脱渣尾油,剂油比为3 mL/g,甲苯脱渣尾油和正庚烷脱渣尾油的性质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正庚烷脱渣尾油临氢热反应和焦化反应性能比克拉玛依常压渣油差,但优于甲苯脱渣尾油.  相似文献   

3.
在高压釜中进行俄罗斯M 100减压渣油热反应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减黏裂化和焦化反应产品分布及转化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减压渣油经氧化处理及SBS改性所制备沥青的性质。结果表明,减黏裂化宜采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而焦化反应则宜采用较高的反应温度及较短的反应时间;减压渣油在氧化温度为250℃、氧化时间为10 h、通入空气量为0.20 m3/(h.kg)的条件下进行氧化处理后,所得氧化渣油能够满足道路沥青中110#C等级沥青的性能要求;以该氧化沥青为基质沥青,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SBS改性剂后,所制备改性沥青符合SBS改性沥青中I-A类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渣油固定床加氢工艺催化剂易结焦失活以及悬浮床加氢工艺催化剂活性偏低的问题,将能悬浮在渣油中的超细负载型催化剂(Ni-Mo/Al2O3)应用于渣油的加氢裂化反应,并在高压釜中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新疆减压渣油(XJVR)转化率的影响,其中催化剂添加量(质量分数)的考察范围为1%~10%、反应温度为410~450℃、反应时间为0.5~2.5 h、氢气初始压力为5~9 MPa。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添加量对渣油、沥青质以及残炭转化率的影响都很小,但增加催化剂添加量能明显地促进硫的转化,即在此催化体系下,渣油的裂化反应以热反应为主,而加氢脱硫反应则由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所决定;反应温度对渣油、残炭、沥青质以及硫的转化率的影响较大,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渣油、残炭、沥青质以及硫的转化率都呈上升的趋势,且前三者的上升趋势更为显著;延长反应时间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与提高反应温度所得到的结果类似;当氢气严重过量时,再提高氢气压力对硫转化率没有影响,但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残炭和沥青质的加氢反应。  相似文献   

5.
以塔河常压渣油为原料,采用固定流化床评价装置,考察了500~630℃范围内反应温度对接触热裂化反应产物和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气、液化气和汽油馏分产率随温度升高单调增加;柴油馏分产率变化不大,当反应温度高于610℃时,才开始显著下降;≥350℃馏分产率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单调递减,焦炭产率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塔河常压渣油热裂化生成干气的活化能Ea为108.1 kJ/mol,指前因子k0为1.15×108 mol/(m3·s)。在干气组分中,生成甲烷的活化能Ea最小,指前因子k0最低;生成液化气的活化能高于生成干气的活化能,生成丙烯和丁烯的活化能大大高于生成丙烷和丁烷的活化能。高温(≥500℃)、短停留时间(低于6 s)条件下渣油热反应的平行 顺序反应特征与低温、液相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技术制备了高黏度插层型FA367/膨润土纳米复合增黏剂,研究了制备方法、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辐射功率对FA367/膨润土纳米复合增黏剂水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其最佳微波制备条件:微波辐射时间为1min、辐射功率为195W。在此条件制备的纳米复合增黏剂黏度最大,与物理混合法制备的复合增黏剂相比,其在1min时测得的旋转黏度提高了50%。同时用XRD表征了该纳米复合增黏剂的插层结构,用TGA测试了该纳米复合增黏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FA367/膨润土纳米插层结构的存在明显提高了FA367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7.
渣油的整体反应热效应不仅可以反映焦化原料的结构组成,而且能直接影响渣油焦化的产物分布,对于焦化生产过程优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渣油热反应评价仪,通过静态微反试验,定量测量渣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反应热效应,考察渣油热效应对焦炭产率的影响,并根据焦化工业装置的试验数据对理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渣油热反应过程的吸热效应与焦炭产率呈负相关关系;渣油在460 ℃下裂解吸热强于在500 ℃下,渣油轻质化过程中炉管的供热方式宜采用长程低强度的加热方式;延长炉管内介质在低温区的停留时间,提高渣油供热量,可以适度提高渣油进入反应区前的转化程度,增加油品在焦炭塔内的裂解深度,降低焦炭产率,提高液体收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和法处理焦化蜡油酸渣使酸渣生成渣油和无机盐,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中和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渣油收率和渣油酸值的影响;并应用数学方法求出满足要求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中和剂用量13.1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5 min的最佳条件下,渣油收率78.08%,酸值7 mgKOH/g,渣油中含沥青33.1...  相似文献   

9.
吸水性无机/有机复合凝胶调剖堵水剂在地层中吸水膨胀后具有较高强度韧性,可以起到调整吸水剖面和油井堵水的目的。实验以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DMA)为原料合成一种疏水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简记为DMB),利用化学插层法用DMB对膨润土进行有机改性后与丙烯酰胺进入层间交联共聚,制备了一种膨润土/聚丙烯酰胺型凝胶复合颗粒;采用单因素法优化得到了最适宜的反应条件:膨润土加量40%,AM加量40%,DMB加量1%,引发剂加量0.2%,交联剂加量0.3%时,所制得的凝胶有很好的吸水性及良好的耐温耐盐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轮古常压渣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温度热反应前后类型硫在渣油各组分中的分布和变化,进一步探讨了热转化过程中类型硫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同一温度下热反应后,渣油各组分的硫醚硫占渣油总硫质量分数比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沥青质、芳香分、胶质Ⅰ、胶质Ⅱ和饱和分,而噻吩硫的顺序则为芳香分、沥青质、胶质Ⅰ、胶质Ⅱ和饱和分;在热反应过程中,硫醚硫以裂解反应为主,随反应温度升高,硫醚硫逐渐减少,但重组分中硫醚硫可能存在缩聚反应;噻吩硫同时存在裂解和缩聚反应,但需在较高反应温度下进行;随反应温度升高,硫醚硫和噻吩硫的脱除效果均增强。  相似文献   

11.
渣油芳香烃复合树脂及其与聚乙烯的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渣油萃取富芳香馏分为单体,苯甲醛为交联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软化点为110℃、残炭率约为60%的B阶多核芳烃混合树脂(COPNA)。该树脂分别包覆纳米SiO2、CaCO3和蒙脱土,得到"核-壳"型COPNA复合颗粒。该复合颗粒耐140℃热老化。以其作为分散相,与聚乙烯熔融共混制备复合材料,其力学断裂伸长率和弯曲强度均有提高。电镜分析表明,"核-壳" COPNA复合颗粒较均匀分散于聚乙烯基体中,形成新颖的空洞化形态。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压水热法,制备了V2O5-Fe2O3复合纳米粒子,通过改变高压水热溶剂控制纳米粒子形貌。SEM和XRD测试结果表明:以H2O2为溶剂所得的B-V2O5-Fe2O3为棒状结构,且黏附有细小球状颗粒;以NH3?H2O为溶剂制得的Q-V2O5-Fe2O3为球状结构,两种形貌的复合纳米粒子结晶度均较好。利用H2O2和HNO3联合氧化法对商品化柱状活性焦(AC)进行改性得到改性活性焦(HAC),并以此负载载体等体积浸渍负载不同形貌的复合纳米粒子制备出B-V-Fe/AC和Q-V-Fe/AC催化剂。在烟道温度为200 ℃、空速为6 000 L/(kg?h)、催化剂用量为10 g、混合气体总流速为1 L/min(其中φ(O2)=5%,φ(NO)=0.05%,φ(NH3)=0.05%)的条件下,评价了各催化剂的脱硝性能。结果表明:B-V-Fe/AC催化剂脱硝性能最佳,B-V2O5-Fe2O3负载量为1.0%时,脱硝率最高达到69.42%,比HAC和Q-V-Fe/AC分别提高了 17.75百分点和1.69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Al2O3复合载体,利用BET,XRD,TEM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对TiO2-Al2O3复合载体的制备条件进行考察。表征结果表明,将钛溶胶滴入氧化铝和乙醇混合物中制成的TiO2-Al2O3复合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复合载体中TiO2和Al2O3分别以锐钛矿和γ-Al2O3晶型存在;TiO2为纳米粒子且均匀分布在Al2O3表面。确定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将钛溶胶滴入氧化铝和乙醇混合物中,模板剂与钛酸丁酯摩尔比为0.5,复合载体模板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焙烧温度为550℃。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复相催化剂 V2 O5/Ti O2 进行甲醇气固相氧化合成甲酸甲酯的研究结果 ,探讨了催化剂配比、原料配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并对催化剂进行了 X射线衍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 ,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催化剂配比 V/Ti=1 (原子比 )、n(CH3 OH)∶ n(O2 ) =1、反应温度为 1 65℃、空速3 60 0 h-1。该体系催化剂具有较好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具有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β分子筛、Y分子筛和无定形硅铝(ASA)为载体组分,考察了加氢裂化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采用不同复合方式制备载体对催化剂理化性质及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原位复合所制备载体的催化剂比表面积、孔体积、平均孔径低于将分子筛与ASA进行机械混合所制备载体的催化剂。以大庆减压蜡油的加氢精制油为原料,在温度360 ℃、压力8.0 MPa、空速2.0 h-1、氢油体积比1 000的条件下,原位复合载体的催化剂上转化率、石脑油选择性、化工原料收率低于机械混合方式制备载体的催化剂;而原位复合载体的催化剂上液体收率高于机械混合所制备载体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离子型疏水缔合共聚物的分子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丙烯酰胺(AM)/丁基苯乙烯(BST)/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aAMPS)阴离子共聚物(PASA)与丙烯酰胺(AM)/ BST/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阳离子共聚物(PBAD)的分子复合,得到复合型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油剂PASA/PBAD。溶液表观黏度测试和AFM结果表明,反电荷的静电相互吸引作用能加强疏水基团的分子间缔合作用,形成流体力学体积巨大的缔合结构,使得当PBAD/ PASA复合聚合物中PBAD质量分数分别为15%和90%时,其质量浓度为2 g/l的水溶液和NaCl溶液(NaCl浓度为1.026 mol / l)的表观黏度分别为3561和227 mPa.s,远高于相同质量浓度PBAD和PASA单组分的水和NaCl溶液的表观黏度。在NaCl浓度更高 (1.710 mol/l)时,PASA/PBAD 的NaCl溶液的表观黏度仍能达到201 mPa.s,显示了其良好的抗盐性。复合聚合物溶液的耐温和抗剪切性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ZSM-5/MCM-41复合分子筛汽油降烯烃反应条件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加压连续微反装置上,对纳米组装法合成的ZSM-5/MCM-41复合分子筛的汽油降烯烃反应条件进行考察。通过对不同反应温度、压力和空速条件下反应产物的族组成分布、液体收率和积炭量变化的分析,得到了复合分子筛汽油降烯烃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73 K,反应压力2 MPa,空速3.0 h-1。复合分子筛失活主要是由积炭产生,ZSM-5/MCM-41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液相组装法制备了石蜡插层氧化石墨烯复合相变材料。采用SEM、FT-IR、XRD、TG-DSC等手段分析测试了相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热物理性能,考察了氧化石墨烯的加入对石蜡的相变潜热、相变温度等热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石蜡插层氧化石墨烯能明显地改善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石蜡/氧化石墨烯相比于石蜡的相变潜热增加、相变温度有所升高,且储/放热时间比石蜡减少。石蜡质量分数为40%的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为62.6℃、相变潜热为179.2J/g。  相似文献   

19.
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柔性抽油杆,具有轻质、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及结构功能一体化等优异性能,成为解决传统抽油杆失效问题很有发展前途的重要方法之一.文章综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的性能、应用技术及其进展情况,简要叙述了前期应用失效的原因.文章认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配套设备开发与应用属于一项系统工程,重点应放在作业车和配套采油工艺的研究上,应用技术开发是制约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大规模推广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在铜镍二元催化剂的作用下棕榈油-大豆油混合油脂的加氢工艺条件及原料配比对产品滴熔点和针入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棕榈油与大豆油质量比为1:1、反应压力0.5MPa、反应时间60min、反应温度240℃、催化剂用量(w)为0.04%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复合氢化油脂的滴熔点为47.3℃,针入度(0.1mm)为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