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青阳沟铝土矿位于豫西铝土矿矿集区内,属渑池县曹窑以西煤下铝土矿。青阳沟铝土矿与小龙庙铝土矿相邻,是小龙庙铝土矿的延伸,矿区内共圈定铝土矿体2个,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分布于石炭系上统本溪组中,属厚度较稳定型矿体,钻孔见矿率在82%以上。目前,估算(332)+(333)类铝土矿资源量546.65万t,矿体平均厚度2.74 m,平均品位Al2O3为62.49%、铝硅比4.6,属低铁型、高硫型矿石,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简单。铝土矿受地层及断裂控制明显,其中郭家岭断层切穿铝土矿体,对铝土矿体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矿石化学分析,矿石中Al2O3与SiO2、Fe2O3、S含量总体上呈负相关性,与铝硅比呈正相关关系,铝硅比值越大,矿石品位越高,可作为明显的找矿标志,为渑池县煤下铝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中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铝资源,此次研究对象为河南省渑池县关底沃—扣门山铝土矿床,系统阐述了该地区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综合地质矿床特征,分析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通过地质勘查工作,矿区发现并控制铝土矿矿体6个,分布于石炭系本溪组铁铝质岩系中,受地层控制。矿石化学分析,认为古陆铝硅酸盐岩及基底碳酸盐岩是铝土矿的重要物质来源,矿石中Al2O3与SiO2、Fe2O3、S含量总体上呈负相关性,与铝硅比(A/S)呈正相关关系,本溪组底部紫红色铁质黏土岩,是重要找矿标志,上石炭统太原组含生物碎屑灰岩,是寻找隐伏铝土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矿业快报》2008,24(10)
由河南省地调院承担的《河南省重要成矿区带1:50000区域矿产调查——府店地区及渑池地区铝煤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取得重要成果。该成果圈出了8个煤、铝找矿靶区,初步评价了1个大型隐伏铝土矿床、1个大型铝土矿床规模的找矿靶区和2个大型井田规模的煤矿找矿靶区。估算了其中一个特大型铝土矿靶区埋深400m以浅铝土矿资源量4911万t、伴生镓2008t、二氧化钛162万t、伴生稀土氧化物41100t,预测了500m以浅铝土矿总资源量在1亿t以上。  相似文献   

4.
何宗宝  马正林  余璨 《现代矿业》2016,(4):114-118,126
路农铜矿床是位于羊拉矿区中部的典型铜矿床之一。通过分析该矿床地质特征及不同矿(化)体特征,并利用镜下鉴定及电子探针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矿床内矿石矿物特征及矿床成因,结果表明:1矿床内矿石类型多样,主要为矽卡岩型矿石,矿石主要金属硫化物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及磁铁矿,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脉状-网脉状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充填结构及包含结构;2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矽卡岩期、石英-硫化物期及表生期,显示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的典型特征,后期构造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显著。上述分析成果对于区内铜矿床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矿业快报》2008,24(10)
2008年9月18日,从河南省地矿局获悉,“河南省重要成矿区带1:5万区域矿产调查——府店地区及渑池地区铝煤矿产远景调查”取得重要成果:圈出了8个煤铝找矿靶区,初步评价了1个特大型隐伏铝土矿床、1个大型铝土矿床规模的找矿靶区和2个大型井田规模的煤矿找矿靶区。估算了特大型铝土矿靶区埋深400m以浅铝土矿资源量4911万t,伴生镓2008t,二氧化钛162万t,伴生稀土氧化物41100t,预测了500m以浅铝土矿总资源量在1亿t以上。  相似文献   

6.
江边铜矿床是位于羊拉矿区中部的典型铜矿床之一。通过对羊拉矿区江边铜矿床地质特征及不同矿化/矿体特征的分析,表明矿床严格受岩浆岩、地层岩性因素及断裂构造控制,具明显的层控型特征,其中角闪安山岩和闪长玢岩是区内典型的成矿岩性组合,矿质的富集则与角岩化、矽卡岩化蚀变有着密切关系。分析认为区内矿体多赋存于里农组及江边组地层,产状较复杂且厚度变化较大。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找矿前景良好,矿床北延是研究区进一步找矿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7.
李晨 《矿业工程》2016,(3):12-14
九龙坪铁铜矿床是位于南岭成矿带西段,是一个典型的裂隙及接触带控矿的铁铜矿床。通过对区内成矿条件、矿床特征、控矿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矿体产出严格受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并总结其矿化规律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程龙 《现代矿业》2020,36(7):1-4
阎庄铁矿位于汶上—东平成矿带北侧,为探讨该矿床成矿标志,通过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其成因并总结找矿标志,对区内找矿工作具有借鉴价值。矿体赋存于山草峪组中,其形态受基底背斜控制,呈似层状产出,岩浆岩对矿体的连续性起破坏作用。矿床成因为与新太古代火山活动及区域变质作用有关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泰山岩群变质岩系与磁异常是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柳树沟铜矿床位于塔里古板块之南天山古生代裂陷槽内,区内褶皱、断裂构造较发育,柳树铜矿位于其中。通过对区内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和控矿因素、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等综合分析,初步建立了"柳树沟铜矿床"找矿模式,并确定其成因类型为火山岩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铜矿床,该铜矿床的发现对在该区寻找同类型的矿床提供了依据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浙东山门地区铜矿床的分布规律及地质特征,并对该地区铜矿床进行找矿预测,首先系统分析了区内地质、物化遥特征,然后对产出于该地区的半岭—黄施岙一带铜矿床(山门铜矿床)的产出状态、地质特征、矿化类型、围岩蚀变、控矿因素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1区内铜矿床成矿的同时具有浅成热液和斑岩成矿系列的某些特点,简单地以构造热液充填或典型的斑岩成矿理论指导找矿是不合理的,应以与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热液型铜多金属矿作为主攻对象;2矿区所见矿化大多属高位或远端的矿化,其延深部位是现阶段找矿的主要目标,而斑岩成矿则可能在更深处。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区"五位一体"的找矿模式,即针对NW向断裂裂隙带、次级火山机构、多期次的潜火山-侵入岩、蚀变分带特征和物化探异常等5种不同的矿化类型提出了具体的找矿思路,为区内矿产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黔北道真地区河照岩铝土矿床的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区内含矿体系整体为一套黏土岩-铝土矿-铝质岩组合,铝土矿体主要产于中二叠统梁山组地层中,矿体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呈似层状及透镜状产出。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成因,同时对该区的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该区后期的找矿勘探工作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冶山矿业公司硼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南钢集团冶山矿业公司东矿铁硼矿床的地质概况、矿区岩性和岩石化学特征、硼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和找矿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红山矿区秀水铁铜矿床地质特征及不同矿化/矿体特征的分析,表明矿床严格受地层岩性因素及断裂构造控制,具明显的层控型,其中凝灰质片岩、钠质凝灰岩及白云石大理岩是区内典型的成矿岩性组合,矿质的富集则与绿泥石、黑云母及钠长石蚀变作用有关。分析认为区内矿化类型复杂,火山岩型铁矿和沉积成岩型铁矿矿体多赋存于肥味河组及曼岗河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找矿前景良好,是大红山矿区进一步找矿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14.
石岗—塘坪铅锌矿床成矿条件优越,是佛子冲矿田西部成矿带中找矿前景较好的矿床。根据赋矿层位、控矿构造、矿体产出特征及物化探等工作成果,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并提出塘坪复向斜东翼、石岗倒转背斜西翼、石岗勘查区南缘、塘坪深部和架桥冲—磨刀河断裂带等5处找矿预测区,为区内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龙沟锰矿床位于滇东南优质富锰矿产区斗南成矿带,矿体赋存于中三叠统法郎组(T2f)地层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赋矿岩性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夹含砾砂岩、细砂岩和硅质岩,沉积环境为滨海-浅海相。结合区内地质工作成果,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锰质来源、沉积环境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遭受后期次生氧化改造的滨海-浅海相沉积锰矿床。上述分析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锰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俊杰  赵玉 《西部探矿工程》2013,25(7):146-147,149
嵩山地区铝土矿产于红土型古风化壳中,风化壳的演化形成,不仅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古地理条件、赋矿空间,也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矿体形状产状、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组成等矿床特征都证明:嵩山地区铝土矿为红土型古风化壳准原地机械堆积风化矿床。  相似文献   

17.
大竹园铝土矿床是黔中—渝南石炭纪铝土矿成矿带内产出的大型矿床,也是在整装勘查中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典型矿床之一。矿体主要赋存于上石炭统大竹园组(C_2d)含铝岩系中上部,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其厚度变化较小,矿区范围内从西向东矿体连续分布,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石多呈块状构造,结构特征以沉积作用形成的碎屑结构、鲕粒结构为主。矿石矿物以一水硬铝石为主,脉石矿物多为高岭石、绿泥石等黏土矿物。通过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古地理环境特征等进行详细分析,认为该矿床为沉积型铝土矿。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壶山铅锌银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该矿床成矿模式,认为其矿床成因类型属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对该区及类似地区开展找矿与勘查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河南铝土矿的成矿规律,采用地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方法对矿区隐伏矿体进行找矿,探明该矿床为特大型铝土矿矿床,为中州分公司提供了一处可供开发的铝土矿基地。  相似文献   

20.
王勇 《现代矿业》2019,35(9):18-21
详细分析了内蒙古哈布楚日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结果表明:①该矿床为小型斑岩-矽卡岩-热液型中低温铅锌银矿床;②矿体形成受构造影响显著,维纳河地区NE向构造带及NW、NE向脆性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③矿床成矿时期为燕山期,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是区内主要热源及物质来源,它们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多次侵入,与围岩红水泉组的长石砂岩、粉砂岩、钙质粉砂岩的“硅钙面”发生交代作用,富集成矿;④区内地球化学异常对矿体有良好的指示性,其中黄铁矿化、硅化、矽卡岩化与成矿关系密切。研究成果对于该区进一步扩大找矿远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