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讨了碳酸钙在PVC糊中的应用情况,实验表明,在PVC糊中加入适量的经表面处理的碳酸钙,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PVC制品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2.
彬州电化厂10Kt/aPVC糊树的聚合工程,采用μXL系统作为主控系统,重要工位以YS-80仪表作为下位。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化学品配置及加料系统,聚合控制系统、回收系统、干燥包装系统。本对化学品配置及加料系统,聚合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为主要对象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阐述了用预敷层真空过滤技术处理糊PVC树脂装置中排放的污水,介绍了糊PVC树脂污水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和关键设备。实测得出了过滤机的过滤常数值K,为装置进一步放大与系列化提供了设计依据。对被处理后的污水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污水一次性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本装置技术先进可靠、主机结构简单、装置自控水平高,污水处理效果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采用布拉本德塑化仪和旋转枯度计,测定了PVC糊的凝胶化性能,研究了凝胶化性能与搪塑制品结膜厚度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搪塑生产工艺配方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8.
9.
通过PVC糊树脂种类对旋转模塑用PVC增塑类性能的影响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从而为旋转模塑用PVC增塑糊中糊树脂种类的确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PVC糊树脂的颗粒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 PVC 糊树脂的颗粒形态,对国内外糊树脂样品的颗粒形态进行了比较,提出了糊树脂颗粒形态的分类方法,并探讨了颗粒形态与 PVC糊流动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了PVC糊在5℃、15℃的糊粘度,与25℃测定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影响PVC糊低温粘度的因素,并探讨了降低PVC糊低温粘度的方法。本方法可在冬季生产PVC糊制品时,用于配方调整。 相似文献
12.
13.
14.
在聚氯乙烯糊树脂生产中,采用微机实时控制系统,实现聚合反应温度程序控制,并根据反应热计算聚合反应速度和转化率,实时控制引发剂和乳化剂的流量,达到有效控制聚合反应速度和聚合反应过程中乳化剂需求量的目的,为提高国内糊树脂的生产控制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聚氯乙烯工业从30年代开始到目前经过了近70年的发展,聚氯乙烯制品也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聚氯乙烯树脂已成了世界通用的五大塑料之一。一、聚氯乙烯糊树脂、掺混树脂及其发展简介常规 PVC 树脂从加工方面划分,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糊树脂,一类通用型树脂。二者本质区别是前者的二 相似文献
16.
17.
PVC糊凝胶化性能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布拉本德塑化仪和旋转粘度计,测定了PE709、A-21和PSM-31三种PVC糊的凝胶化性能,探讨了增塑剂用量、混合增塑剂对凝胶化性能的影响,比较了这两种测试方法的特点。结果表明,PE709具有低温,快速凝胶化特点,A-21具有较高的凝胶化温度和较慢的凝胶化速度。随增塑剂用量增加,达到一定转矩或一定粘度所需温度增加或时间延长。在增塑剂DOP中采用BBP增塑剂可使达到一定粘度所需时间缩短。由本工作得出结论,布拉本德塑化仪可全面反映凝胶化特征,但精度和重复性较差,旋转粘度计测量的粘度范围较窄,但测量精度和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碳酸钙对PVC增塑糊黏度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振动黏度计系统研究了碳酸钙粒径大小、含量及颗粒形貌对环保聚氯乙烯(PVC)增塑糊黏度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用4.5um碳酸钙配制的增塑糊初始黏度最大,且黏度稳定性最差;固定PVC树脂为100份时,随碳酸钙含量的增加,增塑糊的初始黏度增大,黏度稳定性降低;固定PVC和碳酸钙粉体总量为120份时,随碳酸钙含量的增加,增塑糊的初始黏度减小,黏度稳定性升高;用规则菱形碳酸钙配制的增塑糊黏度相对较小,用棉絮状碳酸钙配制的增塑糊黏度相对较大,且黏度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19.
乳液聚合法生产聚氯乙烯(PVC)树脂远在三十年代初就由德国法本公司开发并实现工业化生产,直至五十年代才逐渐被悬浮聚合法所取代而退居第二。但是,乳液树脂至今仍占到PVC总量的10%左右,这是由于它具有独特的性能和加工用途,系悬浮树脂无法取代的品种。为适应加工市场及降低生产成本,乳液树脂的生产工艺也不断改进。国外在习用的乳液聚合基础上,开发了种 相似文献
20.
以PVC糊树脂为主体材料,加入增粘树脂,增塑剂,稳定剂,改性剂和填料等,制备出单组份加热固化滤芯胶。该胶可用于粘接空滤,机滤和柴滤等滤芯,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和工艺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