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组成的TiC-Nb粉用机械合金化合成的固溶体(TiyNb1-y)Cx,并与电弧熔炼的(TiyNb1-y)Cx固溶体比较,结果表明,二者的XRD谱及晶格常数变化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采用 X 射线衍射,电子衍射等方法,对不同成分的 Fe-Cu 二元混合物粉末经不同研磨时间的结构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能球磨条件下,原本在固态下溶解度极低的 Fe-Cu 系列的溶解度大为提高,其面心立方结构一直可维持到60at.-%Fe。  相似文献   

3.
机械合金化合成Al—Ti系纳米过饱和固溶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XRD,TEM,硬度试验研究了Al-Ti系的机械合金化(MA)过程.经40h球磨后,Al-15at.-%Ti形成了Al(Ti)的过饱和固溶体,Al-10at.-%Ti除形成Al(Ti)外,还产生了少量的fcc结构的新相.而Al-5at.-%Ti在球磨120h后也未能形成完全的Al(Ti),但有fcc结构相的形成,这种特殊的固溶行为可以用溶质原子在纳米晶晶界快扩散解释  相似文献   

4.
通过X射线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机械合金化(MA)对Fe_(71.3)Al_(28.4)(CeO_2)_(0.3)和Fe_(73.3)Al_(9.8)Si_(16.6)(ceO_2)_(0.3_成分合金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MA时间的增加,α-Fe固溶体形成。当MA至72h后,α-Fe固溶体相对稳定化,其点阵常数、有效晶粒直径不再变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粉体技术》2015,(2):64-67
根据Miedema半经验理论建立Co-Cu二元系机械合金化过程的热力学模型,讨论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Co-Cu(原子分数为20%)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点。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可以获得Co-Cu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Co-Cu二元系不具有形成固溶体的热力学驱动力,Co-Cu合金经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动力学。  相似文献   

6.
机械合金化W-Cu固溶体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W-15%Cu和W-25%Cu两种复合粉,开展了机械合金化诱导W-Cu固溶度扩展机制的研究.研究表明:两种粉末经8 h高能球磨后,Cu固溶入W中形成固溶体.机械合金化诱导W-Cu固溶度扩展的主要机制,一方面是高能球磨过程中所引起的粒子纳米化,形成大量的纳米界面,许多原子"储存"在这些纳米晶界上,诱导W-Cu固溶浓度扩展.另一方面是机械合金化过程晶格严重畸变,晶粒内部生成高密度缺陷,成为溶质快速扩散的网络通道,诱导过饱和固溶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吴志方  周帆 《材料导报》2014,28(13):78-81
互不溶体系合金在机械合金化的非平衡过程中能够形成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并显示出与其微米尺度结构合金所不同的独特性能。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不仅是互不溶体系中重要的一种亚稳态结构,也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体系。综述了近年来二元互不溶体系中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机械合金化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形成机制,以及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热稳定性、力学和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8.
机械合金化制备Cu-Fe过饱和固溶体及其时效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制备Cu-xFe(x=1,2,4,质量分数/%)过饱和固溶体,研究时效对其硬度和导电性能的影响.X-ray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显著提高了Fe在Cu中的固溶度,Cu-4Fe复合粉末经32h球磨.Fe完全固溶于Cu基体中,此时Cu晶粒尺寸为20nm,点阵常数降低到0.3621nm.硬度和导电率测试结果表明:时效处理能促进过饱和固溶体发生分解,Cu-4Fe过饱和固溶体冷压成型压坯在400℃保温8h后显微硬度HV由时效前的175降低到96,电导率由35%IACS(国际退火铜标准)提高到60%IACS.  相似文献   

9.
Fe—Cu超饱和固溶体的机械合金化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通过X射线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机械合金化(MA)对Fe_(71.3)Al_(28.4)(CeO_2)_(0.3)和Fe_(73.3)Al_(9.8)Si_(16.6)(ceO_2)_(0.3_成分合金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MA时间的增加,α-Fe固溶体形成。当MA至72h后,α-Fe固溶体相对稳定化,其点阵常数、有效晶粒直径不再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用 Spex 8000 Mixer/Mill 球磨机对 Ni-30at.-%Zr 混合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观察了粉末的金相组织,测定了粉末的硬度和平均直径,确定了粉末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经24h 研磨后,粉末的层状组织消失,成为均匀的单相非晶合金,非晶漫射峰在45°(2θ)附近出现。  相似文献   

12.
燃烧合成AlN—SiC固溶体陶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氮气氛中,占燃铝粉,硅粉和碳黑的混合粉末,合成AlN-SiC陶瓷。研究了氮气压力和反应物配比对燃烧温度,燃烧波蔓延速度以及燃烧产物的影响。结合热力学解释了AlN-SiC固溶体的形成机理及反应次序。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反应的形貌。  相似文献   

13.
机械合金化Fe—B非晶合金及纳米合金的形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适当条件下机械合金化可以形成急冷法难以得到的单一Fe60B40非晶合金,而在其他成分内形成亚稳纳米合金,在众多的球磨条件中,球磨机的转速是控制合金化的重要因素。空气中的氧对小颗粒界面产生了强烈的污染作用,从而抑的原子的相互扩散,难以形成单一的非晶产物,不同球磨条件下的产物含有的非晶相的晶化温度比单一非上合金的晶化温度稍高,并且与球磨条件以及成分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4.
在适当条件下机械合金化可以形成急冷法难以得到的单一Fe60B40非晶合金,而在其他成分内形成亚稳纳米合金。在众多的球磨条件中,球磨机的转速是控制合金化的重要因素,空气中的氧对小颗粒界面产生了强烈的污染作用,从而抑制了原子的相互扩散,难以形成单一的非晶产物。不同球磨条件下的产物含有的非晶相的晶化温度比单一非晶相合金的晶化温度稍高,并且与球磨条件以及成分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球磨转速,装球量对 Ni_(50)Ti_(50)单质混合粉机械合金化的影响,并建立模型用于计算工艺条件对球磨能量转换的影响,进而讨论了它与机械合金化相变反应方式的关系。粉末在每次碰撞的变形能过高时,可能形成金属间化合物,而粉末经长时间球磨获得的总能量超过一定值将引起非晶的晶化。  相似文献   

16.
球磨条件对Ni—Ti粉末结构转变及机械合金化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RD分析研究了搅拌式球磨过程中球磨条件对Ni-Ti单质混合粉末结构演化的影响,定量测定了球磨粉末微观应变,微晶尺寸,镍的晶格常数及衍射相对微射强度与球磨转速及装球量的关系,研究了球磨功率对球磨温升,粉末微晶尺寸,层片状态结构转变的影响,确定了非晶化所需与工艺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球磨功率或粉塑性变形能增加,微晶尺寸减小,层片组织细化,同时微观应变大,晶格常数变化快,非晶化所需时间减小。  相似文献   

17.
三元系ZrO_2固溶体的XPS和XRD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eO_2-Mgo-ZrO_2系固溶体的XPS和XRD研究结果表明:在1700℃烧结和随后的1200℃处理过程中,Ce4十被还原成Ce3+.离子半径的差别使立方相的晶格常数增大,氧的结合能增大,镁的结合能减小热处理时,Ce离子在MgO编析后仍稳定存在于ZrO2晶格中,使立方ZrO2发生与传统Mg-PSZ不同的分解反应:c-ZrO2→c′-ZrO2+t-ZrO2+Mg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