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纹制工艺中,必须将花样图案转换成适于纹版冲孔用的“意匠图”。通常,意匠图是由人工在一种特殊的类似方格纸的意匠纸中绘制。自动冲纹版系统和自动提花织造系统出现以后,如何利用光电扫描装置,直接从花样图案读得意匠图信息,就成了人们急需解决的  相似文献   

2.
丝织被面纹样设计中常常用到对称纹样(有的是大对称,有的是大对称加小直边对称),使用对称纹样既有艺术风格上的意义,也有节省纹针的作用。对称纹样的织造是通过装造来解决的,常常只需画出一半意匠即可。但对称纹样的意匠,选择画哪一半很重要,如不根据纹针在样版上的布局、装造时目板的穿法来考虑,在织造时就会产生对称不合的现象(图1),破坏了图案纹样的  相似文献   

3.
纹版的制作自1840年创制提花龙头以来,一直袭用按小样绘制意匠图和按意匠图轧制纹版的工艺,因此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周期长、工艺复杂(一般要经过数年专业训练的技术工人才能操作),严重地阻碍了提花织物生产的提高和发展。 纹制工艺自动化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探索提花织物纹制过程中使用机器以代替繁复的手工劳动的可能性和合理程度,以及最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自由间丝“标志信息曲线”在纹样中的绘制、处理方法和数学模型,这在纹制技术与计算机结合上是一个突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Hell Patro—4000系统与Zange524纹版冲孔机,构成一套纺织图案处理系统,用来将提花织物的纹样图(意匠图),通过扫描转换成电讯号,再经过数字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最后自动冲制成提花织物所用的纹版。  相似文献   

6.
(一)电子冲孔复花机的结构原理 联邦德国GROSS公司生产的电子冲孔复花机采用微机协调控制各输入输出设备,完成冲孔、复花任务。与机械式冲孔机相比,扩展了许多功能,大大减少了操作时间,适用于冲制各种提花织机的纹版。整机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意匠图上的色点信息,通过操作终端输入到计算机,经过运算处理,控制冲孔机动作。也可将现成的纹版,经过复花机光电阅读,将信息输给计算机。然后按规定的要求复制成新纹版。新纹版可能与原纹  相似文献   

7.
贾卡经编机提花CAD 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在传统纹制工艺的基础上 ,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开发出一套简捷、适用的贾卡提花织物工艺设计CAD系统。其基本功能包括文件处理、工艺参数处理、意匠图、布面模拟、绘制小样、编辑、小样及布面变换等。该系统采用VC语言编程 ,具有自动引导、人机对话、鼠标绘图、纹版轧制、布面模拟等多种功能 ,并可快速输出所需的上机工艺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ZSWZ纹制系统的原理、特点及纹样读取、纹织信息编辑,纹板冲孔部分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多经多纬织物的工艺设计,研发并实现了纹织工艺处理的简洁设计模式。简洁设计模式的设计原理是将常规纹织CAD工艺设计纹织组织表中意匠图颜色号与梭号对应的二维关系转化为一维线性关系。在具体的意匠图工艺设计阶段,采用合成组织,由一色对应多个组织简化为一色对1个合成组织,并且引入梭位和空梭概念,在投梭设计上按梭位进行投梭。二重经二重纬加抛花纹织工艺实践表明:运用简洁设计模式,只需设计6个结构简单的合成组织,即可完成原来需要设计的60个简单组织,极大地简化了多经多纬复杂组织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提花织造技术开发仿双面绣工艺织品,探讨设计工艺要点与产品效果。从纹样叠合、组织结构配置、接结要求入手,分析了形成双面异纹提花的原理,结合实例阐述了设计仿双面绣织物在纹样设计、叠合组织配置等的基本要点,提出了提花织造工艺实现仿双面绣工艺织品的路径与存在问题。结果表明,双面异纹提花技术开发的产品有较好的仿双面绣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丝绸具有四千多年历史,是我国传统产品,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特别是各类提花织物,深受国内外人民的欢迎。但丝织工艺一直比较陈旧,从纹样设计→意匠→轧纹版→纹版编连→上机制织共有五道工序,多为手工操作,技术难度高,工人劳动强度大。一般的产品,如线绨被面,从纹样设计到上机织造,至少得三个月左右时间。因而不能适应丝织生产品种多,花色变化快,量少批多的特点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国内人民对丝绸花色的需要。 在提花丝织物生产上应用电子技术,早已成为广大丝织工人和科技人员的共同愿望。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我们…  相似文献   

12.
意匠图的描绘是将图案纹样根据织物设计的要求,在总内经线数、花数、纹针数、成品规格、意匠纸规格、织物正织还是反织等条件内,通过电光放大或手工放大移绘到特定的意匠纸上。用以指导轧花工作,制成纹版来控制纹针的运动。起着将图案纹样能够正确、完美地反映到织物上去的桥梁作用。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意匠描绘的基本方法即放大、勾边和用不同色彩来描绘区分其组织特点的方法必将被电子自动描绘所代替。但实践证明,意匠的全过  相似文献   

13.
《家具》2017,(2)
本文通过对清代几类家具部件的意象纹装饰研究,归纳总结出清代几类家具意象装饰纹样的题材运用、构图规律和工艺手法;通过分析不同的意象装饰纹样及装饰手法上的变化,将清代几类家具上选用的意象纹概括为吉祥纹样、几何纹样和人文纹样,并揭示出清代几类家具每类纹样的形态特点及其意象纹装饰特点和装饰工艺的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在提花织物的生产中,按传统方式,需经过图样设计,点制意匠图,扎制纹版及编连纹版等一系列工序,耗费大量繁琐的劳动。提花织物的电子数字控制可直接从美术设计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定新乡是苗族人的聚居区,这里的服饰纹样以几何纹为主,十字纹是其中的重要装饰纹样。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的MFB001990(五件套)、MFB009846、MFB001964、MFB008560八件具有代表性的藏品为例,从十字纹的制作工艺、构成形式及应用于服饰上的特点入手,详细介绍了该地区的十字纹样与服饰特征。其独特的图案工艺、智慧的造型方式及鲜明的纹饰特征不仅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瑰宝,而且可为现代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丝绸》1978,(1)
生产提花织物,需要大量提花纹版。提花纹版的制作,一百多年来一直沿用小样→画意匠图→人工轧孔的工艺。这种工艺大部分为手工操作,既费时又费力,而且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才能操作。为解决纹版工艺自动化,我们从一九七四年开始研制电子计算机控制纹版自动轧孔机。当时国内研制单位少,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从生产实际出发,向纹制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向意匠工,  相似文献   

17.
忍冬纹是自魏晋南北朝传入中国,结合汉代云气纹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纹样,其内在文化寓意和设计理念是现代设计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该时期忍冬纹样的研究,能深刻地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和文化。文章从相关文献资料入手,整理归纳魏晋南北朝忍冬纹类型并剖析其内在含义,研究忍冬纹与现代首饰设计的关系,探讨可行的制作工艺和材料。通过设计实践,将魏晋南北朝忍冬纹的结构造型、文化内涵和现代首饰设计相结合,用首饰设计来传承我国的传统纹样并提出一些思考,希望将传统纹样融入首饰设计之中,使其既具有现代美感又不失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彩色印刷和制版的过程归根结底是颜色的复制过程,因此,如何准确控制颜色的传递,成为印刷行业长久个衰的课题讨论。无论是传统的照相制版、电分制版,还是目前的彩色桌面系统制版工艺,甚至是今后的直接制版和数字印刷工艺,这个问题都是非常尖锐的,也是衡量印刷和制版水平的重要因素。从以前的彩色印刷和制版数据化、规范化.到现在的彩色管理系统(CMS),人们一直在致力于研究一种能使颜色准确传递和控制颜色误差的方法。直到现在,广泛使用计算机进行制版,这个问题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比较圆满的解决,这就是现在广泛讨论的彩色管理…  相似文献   

19.
我国提花织物的生产技术,基本还停留在四十~五十年代的水平上,特别是意匠图的绘制和纹版穿孔仍用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制作周期长。严重影响了品种翻新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销能力。近年来许多工厂、学校、科研单位先后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由于种种原因,真正做到工业实用和推广使用方面还不如人意。工业发达国家,早已将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应用于自动制纹版系统和织机自动控制。而我国如依靠大量引进则投资太大,而且与国内现有生产设备难以配套,使引进设备不能充分发  相似文献   

20.
黄淼珍  沈扬 《纺织导报》2002,(4):80-80,82
介绍了数码技术在纹织行业中的几种应用,包括数码纹样设计、无纹牌电子花本及电子提花织机、网上纺织、数码纹样设计系统中,计算机充当了人手的角色,设计师通过它把自己的设计思想展现出来。无纹版电子花木及电子提化织机降低了生产消耗,提高了织机车速。通过网络利用数码技术进行设计可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