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长兴 《风景园林》2013,(5):144-145
党的十七大首次在政治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明确将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五位一体"建设的基础和环境保障,是实现人类社会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之路。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存载体;  相似文献   

2.
加速乡村城镇化,实施城乡统筹,一体化地安排城乡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这是在我国城乡长期对立二元结构社会背景下尽快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发展产业经济、提升综合国力的最佳途径。本文就如何实施"城乡一体化"策略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五大支撑"说。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应是由"一体化的产业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居民点体系布局"、"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体化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和谐统筹"以及"一体化的惠民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等构成。如果上述五个"一体化"都得到贯彻实施,那我们就能赢得人与自然的和谐,赢得人与人的和谐,赢得城乡同步协调发展。惟有这样,才能确保环境友好,人心欢聚、社会和谐、国家兴旺,完全彻底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对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尤其是对"水环境"的渴望,希望在一个绿色环保的环境中生存。拥有一个优美和谐的水环境成为我们的一种强烈的共识,也是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而城市化河道建设也证实对水的功效,河道护坡的生态发展在选择和确立的护坡型式上是对自然的尊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董国红  陈易 《住宅科技》2009,29(10):29-31
开发崇明岛是上海"世博后"的热点课题,是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内容。文章运用生态美学的理论,从建筑造型与环境、建筑造型与功能经济因素、建筑造型的形式美原则、注重夜景照明设计等方面对崇明岛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建筑形式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一系列原则,为崇明岛的生态化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理论导向,对上海其他地区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桑志云  王蕾蕾 《山西建筑》2011,37(24):200-201
简述无锡公共绿地的发展历史,提出"公共绿地"的定义,并以太湖广场、火车站广场、蠡湖新城等广场为例,分析了无锡的公共绿地在使用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生态家园梦"的规划理想的具体思路,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6.
张丽娟  井渌  蔡明明 《山西建筑》2011,37(25):13-15
对中国传统人居环境思想的价值取向:儒、道、释"天人合一"思想与环境模式"风水思想"进行了辨析,并探讨了在其观念影响下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规划中,关于实现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的智慧,这将为我们提供思考生态问题的新视域,以及对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产生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樵  崔叙 《时代建筑》2011,(5):28-31
成都根据资源禀赋和发展现实,提出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这一目标是以科学发展理念和功能提升作为新思路对田园城市思想作进一步诠释和扩展;也是在城乡规划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的需求,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和谐发展的战略指导。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以"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为核心思想,将具体目标分解为九个方面,并在区域、经济、社会、空间、时间、生态等维度形成规划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8.
苗雨君 《小城镇建设》2011,(7):49-51,77
农村城镇化建设既有效解决了"三农"问题,又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农村向城市社区演变的重要战略途径。本文对城镇化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城镇化的动力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分析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和谐发展视域下的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具体对策,对构建和谐发展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外适内和——徽州古民居聚落"适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人居需要与自然环境、人的行为心理相适应的建筑创作外适;和谐人居呼唤技术与艺术相统一、有机秩序的建筑创作内和。该文主要以西递、宏村为例,通过探寻传统古民居聚落的内在精神和美学特征,剖析其中的"适居性"建筑创作内涵,揭示出其对设计、研究、建设的启发、借鉴和推动,以期对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质量工程"建设和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密切相关,"质量工程"背景下,高校应该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手段,在教学与科研的和谐互动中实现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规划中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景秋 《规划师》2008,24(11):10-13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气质,是一种具有独特性、空间性和综合性的文化形式;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主流意识的凝炼。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文化价值日益成为引导城市发展的主动力,具有地方特质、以传统的历史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关键,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首先进行基于城市文化的城市精神概念规划,两者是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体。  相似文献   

12.
本试图通过对城市滨水区的演变以及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和分析,表明城市滨水区对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形象的有重要作用,并从城市滨水区的轮廓线、空间结构等方面来探讨城市滨水区空间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兴教寺拆迁事件引发出对现代化城市问题的思考,并运用生物学名词“稳态”来阐释城市基因的特质。认为城市基因的稳态是城市基因在长期演化中达到了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一种统一,是城市内在属性的延续,是一种城市精神的传承。而城市基因构成城市记忆,它与城市基因一样,需在历时与共时中得以延续,城市记忆的记录,凸显着城市的独特性,构成每座城市的“文化资本”。城市基因的非稳态现象就是指出,在现代城市中,我们被消费主义左右,人们早已遗忘那份情感,历史自然无法延续,导致城市面临失忆,真正表达城市精神的城市基因,已找寻不到过往的踪迹。  相似文献   

14.
现代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尤其是城市交通发展给城市文化景观遗产造成极大影响。北京城旧城是中国传统城市的典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以北京二环路为例,从城市道路景观营造的角度,探讨不同城市交通发展方式与古城文化景观遗产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5.
沈陆澄 《规划师》2006,22(10):31-34
城市形象泛指人们对城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所感受到的印象和做出的评价.汕头的城市形象呈现出山水园林城市、海滨港口城市、旅游商贸城、信息科技城、潮汕文化名城的多元化特征,汕头应坚持塑造鲜明的城市形象,深化城市发展的内涵,积极参与现代城市竞争.  相似文献   

16.
张蓉 《华中建筑》2010,28(5):169-172
广汉三星堆古城遗址是先秦时期罕见的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古城。该文利用现有该城的发掘材料和研究报告,对照同期的偃师商城遗址资料,试图揭示该城的规划演变面貌。该文提出三星堆古城经历了三种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变化,现状城墙遗址是最后的综合体。最终指出,中国现知最早的规划体系西周营国之制,其前期演变方式可以从三星堆古城的演变过程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7.
杜庄  周宏俊 《中外建筑》2004,(6):116-119
现代城市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城市交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交通恬其发展过程中,在执行了城市运转职能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等诸多方面带来许多问题.本文从城市交通发展的的本原和历程出发,探讨了现代城市交通的转型及未来发展方向,探讨了现代城市交通发展和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解决二者之间矛盾的一些办法,以期对未来城市交通和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现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功能作用分析及规划建设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园林绿化是一个城市风貌的体现,一个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建设的水平和层次不仅代表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还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应在充分了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重要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做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相似文献   

19.
青岛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概念解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青岛的区位优势和现状基础,其城市性质应该定位为半岛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世界知名的海滨旅游度假城市、我国和亚太地区重要港口城市、作为人类家园的山水田园城市,最终发展成为有相当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相似文献   

20.
王华  金晶  刘彬 《城市勘测》2011,(5):52-54
数字城市网格化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一种新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科学的、合理的进行网格划分,成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结合常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特点,本文简要介绍常州市"数字城管"万米网格划分的工作流程和划分依据,确定的划分原则,阐述在划分过程中对实际问题采取的解决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