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改良铸造铝硅合金铸造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铸造铝硅合金基础上,添加Cu、Ni、Mn、V和RE等合金元素研制了改良铸造铝硅合金,并检测了该合金的铸造性能。结果表明,改良铸造铝硅合金不但改善了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提高了其服役温度,而且保留了铸造铝硅合金优良的铸造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ZL101铸造铝硅合金的基础上,通过添加Cu、Ni、Mn、V、RE等合金元素,研制了改良铸造铝硅合金,并对该改良合金进行了电化学腐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3.5%NaCl系统下,改良铸造铝硅合金自腐蚀电位远高于传统ZL101铸造铝硅合金,自腐蚀电流密度远小于传统ZL101铸造铝硅合金,耐腐蚀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21,(1):I0011-I0011
1.会议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杂志社2.会议承办单位《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杂志社3.会议时间.2021年8月4.会议地点待定5.征文内容(1)铸造有色合金(包括铝、镁、钛等轻有色合金,铜、锌等重有色合金,中间合金,高温合金及特种合金)、复合材料(包括铝、镁、钛、铜、锌、钢等基体)的研究与应用;(2)铸造有色合金的熔炼、净化技术,凝固行为及组织和性能;(3)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组织控制与性能研究;(4)特种铸造(包括压力铸造、精密铸造、消失模铸造、壳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离心铸造、连续铸造、艺术铸造、半固态铸造、电磁铸造等)技术的研究及应用;(5)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复合材料数值模拟、CAD/CAM/CAE技术和应用;(6)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复合材料生产自动化、智能化、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和应用;(7)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复合材料环保和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我国在铸造有色合金体系、有色合金熔体处理关键技术和特种铸造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如果在现有科研和生产的基础上,继续开拓进取,不断深入研究,并强调技术原始创新,那么不久的将来我国有色合金铸造技术将在整体上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文章根据铸造有色合金的种类及其铸造工艺特点,分析了有色合金铸造技术的特点及市场需求,介绍了铸造有色合金的熔体技术以及汽车有色合金配件的典型铸造成形技术。  相似文献   

5.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21,(2):I0013-I0013
5.征文内容(1)铸造有色合金(包括铝、镁、钛等轻有色合金,铜、锌等重有色合金,中间合金,高温合金及特种合金)、复合材料(包括铝、镁、钛、铜、锌、钢等基体)的研究与应用;(2)铸造有色合金的熔炼、净化技术,凝固行为及组织和性能;(3)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组织控制与性能研究;(4)特种铸造(包括压力铸造、精密铸造、消失模铸造、壳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离心铸造、连续铸造、艺术铸造、半固态铸造、电磁铸造等)技术的研究及应用;(5)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复合材料数值模拟、CAD/CAM/CAE技术和应用;(6)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复合材料生产自动化、智能化、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和应用;(7)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复合材料环保和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微观组织和固有内在缺陷观察,研究了加工方法对ZK60A变形镁合金加工性能的影响。利用半连续铸造、半连续铸造后挤压及模具铸造方法制备了3种合金,并在2种变形速率下进行高温压缩,研究合金的变形能力。利用EBSD和TEM研究了合金的晶粒结构,采用X射线扫描仪检测了合金的内部缺陷。与传统模具铸造合金相比,半连续铸造合金具有更好的变形能力,且后续的挤压工艺可以提高合金的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7.
Cu-Cr-Zr合金铸锭铸造缺陷产生原因与防止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清  谢水生  米绪军  李艳峰 《铸造技术》2006,27(11):1205-1209
铸锭的铸造质量对合金的使用性能有重大影响,Cu-Cr-Zr合金常见的铸造缺陷包括缩孔、气孔、裂纹、偏析、冷隔和铜豆等。通过对比不同工艺条件下铸锭的微观组织,讨论了熔铸工艺参数以及模具预处理状态对Cu-Cr-Zr合金铸锭铸造质量的影响,并分析了较高含量合金元素所造成的枝晶偏析以及成分偏聚对合金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铸造缺陷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介绍了防止常见铸造缺陷的措施和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8.
《铸造技术》2015,(4):940-942
轻合金铸造工艺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就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通过输入、存储、计算和输出对铸件的铸造工艺进行最佳设计。开发工具利用Visual C++,开发适合轻合金铸造工艺特性的CAD软件。主要介绍了轻合金铸造工艺CAD技术的发展现状、基本原理及其特点,并结合现状对轻合金铸造工艺CAD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含有Be的析出硬化型Cu基及Ni基铸造合金的化学成份、铸造性能,熔化铸造方法、热处理方法、机械性能、耐蚀性及使用方法。Cu基及Ni基铸造合金中的含Be量为2.75%,根据二元合金状态图可知,含Be量为2.75%时,Cu基铸造合金的最高固溶温度为866℃,而Ni基铸造合金  相似文献   

10.
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机械传动部件用Mg-Nd-Zn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力金属铸造(GPC)、重力砂型铸造(GSC)、低压金属型铸造(LPC)和低压砂型铸造(LSC)4种不同的铸造方式,研究了铸造工艺对合金显微组织、拉伸力学性能和疲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铸造工艺下的合金中,GSC合金的屈服强度最低,LPC合金的屈服强度最高;4种铸造工艺下合金疲劳强度的差异性不大;GPC和GSC两种工艺下疲劳强度的波动幅度较小,均为4 MPa,而LPC工艺下的波动幅度最大,LSC铸造工艺下的疲劳强度波动最小。  相似文献   

11.
采用熔剂保护法制备了Mg-3Al-2Sc合金,并进行热挤压,研究了添加Sc及热挤压后Mg-3Al-2Sc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稀土Sc能够细化晶粒并形成新的Al3Sc相;热挤压后Mg-3Al-2Sc合金发生了局部动态再结晶,合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较AZ31镁合金的显著提高,拉伸断裂机制主要表现为准解理断裂,并有一定量的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12.
镁合金材料的发展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宏兴  刘长海  戴宁 《热处理》2006,21(4):17-20
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镁合金的发展历史和变形镁合金的发展,分析了镁合金组织的细化方法和发展状况、镁合金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铝合金、镁合金的国内外超声波焊接的最新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工艺方案的特点与效果。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焊前用乙醇润湿铝合金表面可提高其超声波焊接性,而对于镁合金则通过卤化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超声波焊接接头强度;采用一定的钎料对铝合金、镁合金进行超声波钎焊能较好提高其接头力学性能。并指出了超声波钎焊将成为今后铝合金、镁合金等轻金属超声波焊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生物可降解镁合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合金作为新型可降解医用金属材料,近年来成为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并越来越受到生物、材料和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从工程用镁合金、新型医用镁合金、表面改性镁合金和新颖结构镁合金4个方面综述了国际和国内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方面的研究现状,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目前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材料的合金设计、力学性能、体液腐蚀特性、细胞毒性和动物体内植入实验的相关结果,展望了未来生物可降解镁合金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镁合金的激光表面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激光表面熔凝、激光表面合金化和激光表面熔覆技术用于镁合金表面处理中提高其耐蚀性和耐磨性的机制,以及这些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在镁合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含钪铝合金的现状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外钪铝(Al-Sc)合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概括。讨论了发展钪及铝钪合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总结了一些解决方法。简要阐述了铝钪合金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简单分析了近年来铝合金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发展趋势以及应用中遇到的部分问题,列举铝合金板材加工设备与常规碳钢板加工设备的区别,介绍了一种适用多种原材料的钢铝混合开卷落料线。  相似文献   

18.
本篇是全文的第二部分,评述国内外工业高速凝固粉末冶金铝合金的发展状况,其中包括:各种高速凝固粉末冶金铝-锂合金的成分和性能,以及它们的制备工艺,重点评述了高模量、高强度铝-锂-铍合金的特点及其应用;各种高速凝固粉末冶金铝-铁耐热合金的成分和性能,重点评述了铝-铁-铈合金和铝-铁-钒-硅合金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镁及镁合金的基本特性,详细地论述镁及镁合金的挤压特点及其与铝合金挤压的主要区别.例举大量的镁合金热挤压工艺参数实例,供研制镁合金挤压新产品参考.  相似文献   

20.
铝合金轨道车辆结构及合金性能(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为两篇刊登,本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及铝合金车体的优越性;综述了铝合金车体制造的关键技术和所用的铝合金材料;对国内外的一些铝合金车辆用型材及车体结构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