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温湿度传感器防辐射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防辐射罩的辐射误差,分析了风速对辐射误差的影响以及自然通风防辐射罩、强制通风防辐射罩、木制百叶箱3种防辐射设备防辐射性能的差异;总结了引起防辐射罩内外气体环境差异的3种因素,分析表明:良好的通风可以有效地减小辐射误差.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防辐射罩的通风速度要求;同时对防辐射罩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自然通风防辐射罩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会导致其温度测量值高于大气真实温度,辐射误差可达0.8℃甚至更高。为提高气温观测精度,文中提出一种强制通风温度传感器设计。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CFD)分析计算该传感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辐射误差,采用麦夸特法对仿真数据进行拟合,获得辐射误差修正方程。结果表明,强制通风温度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气温观测精度,可达0.05℃量级。CFD仿真结果和辐射误差修正方程结果之差小于0.005℃,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野外和便携式测温的大量需求,设计一种有别于防辐射罩形式的单通风道温度传感器防辐射装置,通过对不同种材料和不同结构形式进行试验,并与标准观测场中的百叶箱内的干湿球温度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单通风道防辐射装置的结构基本满足野外和便携温度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防辐射罩与百叶箱的防辐射性能比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观测场内,用同一厂家生产的4支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同时测量1个百叶箱和3个防辐射罩内的温度,以百叶箱内的温度作为参考标准,进行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其中两种防辐射罩在白天的辐射误差较大,不能满足业务使用要求;有一种防辐射罩的辐射误差较小,基本符合业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曲轴箱有两种典型通风方式,即强制通风和自然通风。强制通风即利用汽缸的真空将曲轴箱的气体强制地吸入汽缸。在通风管中装有流量控制阀(PCV阀),作用是防止发动机怠速时过多的气体流  相似文献   

6.
《流体机械》2017,(11):79-84
向室内引入新风是解决由装修材料加工工艺导致室内甲醛超标问题的根本方法之一。为了研究不同通风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利用Fluent软件,对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效果进行研究并分别分析不同送风口温度和不同送风速度对室内不同高度位置处的甲醛浓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自然通风工况下,不同送风温度下的甲醛浓度均超标,机械通风工况下,不同送风速度下的甲醛浓度均未超标;当进风口速度为2 m/s时,甲醛浓度最低;通过数值模拟,同一送风温度下,自然通风甲醛的浓度是机械通风的2.07倍。本文将模拟的2种工况在沈阳、营口进行实测,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  相似文献   

7.
《流体机械》2016,(7):57-62
倾斜式太阳能烟囱利用太阳辐射增加烟囱内空气温度,烟囱内外空气温差形成的密度差提供了自然通风所需的驱动力。根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给出倾斜式太阳能烟囱通风量计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文献试验测试值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烟囱长度、宽度、深度及倾角对通风量的影响,计算了倾斜式太阳能烟囱用于乌鲁木齐地区的通风量,并与竖直式烟囱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相同结构尺寸下增加50°倾角可使通风量增加11.52%,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自然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气液逆向降膜蒸发式冷凝器管内液膜的稳定性,通过数值仿真模拟方法,获得了绝热条件下降膜蒸发式冷凝器竖直管内液膜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在管内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条件下,竖直管内降膜过程均可分为起始段、稳定段、起伏段、波动段4个阶段,逆向气流扰动会改变4部分在管内的分布位置与范围;稳定段液膜厚度取决于液体雷诺数,空气流动速度增加会增大波动程度并扩展波动段范围,当液体雷诺数为2 440~6 100时对应的临界气体雷诺数约为914~2 583,以临界气体雷诺数强制通风时相比无强制通风时液膜的波动段平均延长了11%,这表明逆向通风强度与液膜稳定性密切相关,在本文模型下液体雷诺数为4 880时液膜稳定性较好。研究结论对于竖直管内降膜蒸发冷凝换热器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连续竖井的静压分布特性为基础,采用分段模型试验的方法,分4段搭建了南京市中山东路隧道模型,进行阻滞状况下的交通风压通风试验,得到了隧道的自然通风特性,以及竖井通风的一些规律。通过建立通风量与有害气体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评价隧道自然通风效果的方法,由此对中山东路隧道通风效果做出评价,得出竖井型城市隧道自然通风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煤矿独头巷道掘进过程中,当巷道掘进迎头与联络巷道间距离过大时,自然通风已经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需要采取强制通风,巷道内通风过程中的流场分布极其重要,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使通风流场分析成为可能。通过应用商用软件CFX求解三维N-S方程对独头巷道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为掘进巷道通风参数的选择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张掖国家基本气象站迁移后新、旧址对比观测资料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发现日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新站都比旧站偏低。其中,最低气温最为明显;相对湿度新站比旧站略小;降水量新站比旧站偏少;平均风速新站比旧站偏大,且风向差异较大,相符率低。新站平均值与旧站前20a资料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平均风速及1月、3月气温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东莞市植物园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9年1~12月的负离子连续自动监测数据,对东莞市板岭观测站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年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针对负离子浓度与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负离子浓度(迁移率为1时)在3级以上的频率为16%;呈现夏季浓度较高、秋季浓度达到最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在一天中呈明显的双峰型变化规律,极大值出现在03:00~07:00、21:00~02:00之间,而极小值出现在12:00~17:00之间;与天气现象关系是,雷阵雨>晴>阴>轻雾灰霾>灰霾>雨;与温度、湿度、日照呈负相关,其中温度在7.2~32.0℃时负离子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当湿度在28%~93%RH时,负离子浓度随相对湿度上升而上升。  相似文献   

13.
傅惠民  梁朝虎 《机械强度》2003,25(4):413-419
提出两母体特征值(如均值、方差、变异系数、百分位值和百分率等)置信对比检验理论,该理论包括强对比检验和弱对比检验两种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工程对比检验的需求。传统对比检验属于一种假设检验,依据的是“小概率原则”,而置信对比检验则事先不作任何假设,依据的是“大概率原则”。所以,置信对比检验能够以高概率确认两母体特征值之间的大小和比例关系,大大提高对比检验精度,克服了传统对比检验当接受原假设时仅仅意味着不拒绝原假设的缺点。文中详细给出两正态母体均值、方差、变异系数、百分位值和百分率的置信对比检验方法及其步骤,特别是两母体百分位值和百分率的置信对比检验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工程上急需而传统方法又未能解决的难题。此外,还提出两正态母体变异系数比值及百分位值之差的置信限估计量,并建立相应的置信对比检验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器温度通道的环境温度补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器温度通道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影响限制测量精度的问题,对数据采集器进行了温度漂移检测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提出了基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improved adaptive geneticalgorithm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IAGA-LSSVM)的温度补偿方法。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能够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拟合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建立最优模型。与传统LS-SVM相比,IAGA-LSSVM对温度数据的建模均方根误差减小了0.007,有效提高了建模的精度。根据建立的最优函数模型对该数据采集器温度通道进行温度补偿结果表明,经该方法补偿后的数据采集器在任何温度环境下的温度测量误差均小于0.03℃,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有效提高了自动气象站的温度观测质量。同时,设计开发了温度补偿界面,为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校验和实际业务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包的安装和散热接口要求,设计了3种不同形式的进出风接口,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了模拟公交运营工况试验。结果显示,格栅进风接口和直管进风接口2种接口形式的电池包在试验后半期均已处于热平衡状态,最大温差值≤3℃;弯管进风接口电池包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值均比前2种接口形式的电池包大,最大温差值扩大近1倍,表明接口形式会影响电池包的散热效果以及内部通风风向的分布趋势,如设计不当会造成电池内部温差过大。  相似文献   

16.
侯洪 《压力容器》2007,24(1):4-7
为使3.5%Ni钢热处理后得到优良的强韧性,在试验室对3.5%Ni钢的正火加回火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正交试验设计,采用L9(34)的三水平四因素试验方案进行了热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正火温度和回火温度是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其可信度在99%以上,正火温度和回火时间是影响韧性的主要因素,其可信度分别为97.5%和90%。根据方差分析确定了3.5%Ni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一般传统的优化算法对于大型结构测点的优化配置的失效问题,针对传统优化算法的缺点,对大型结构的模型缩聚技术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引入了一个反映高阶模态贡献比例的权重系数,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独立法的混合优化算法:基于有效独立法的加权平均模态应变能系数法。经火箭仿真实例对上述方法及Guyan缩聚基于模态应变能系数有效独立法、改进后Guyan缩聚基于模态应变能系数有效独立法得到的测点配置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测点优化算法有效地防止了测点分布聚集现象,而且都最大可能保证了所有模态应变能的贡献和较优布置测点具有较大能量的要求,并用实际的GARTEUR飞机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模态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保证了监测模态的完整性和线性无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肉眼观察运动员体育训练的动作到位程度和精准度误差大、效率低、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降低人员主观因素对运动员动作评估和优化的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深度学习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算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复杂场景、复杂动作、快速运动下对人体动作的识别、分析,提出了改进的卷积网络和优化后的神经网络混合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实验证明,该算法实现了类似人类观察运动员的训练执行情况和完成度。与其他算法的对比实验,验证了其对于运动员的动作识别具有非常高的学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无级变速器中应用节能型先导比例减压阀的减压回路压力线性度随油液温度降低而变差的现象,采用中心组合的试验设计方法,以颤振电流的幅值及频率为输入参数,以压力线性度为观察目标进行了低温测试。根据低温测试结果建立了响应面模型,基于响应面方程进行了遗传算法寻优。根据仿真优化结果进行的低温测试结果说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