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西部油区特态矿物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烃及非烃微渗漏而形成的多种不透明特态矿物普遍存在于柴达木盆地西部油区的油气藏(层)上覆地层中。根据这些矿物的存在与否、分布井段长短、含量多少和集合体的大小、形态特征等其与下伏油气层油气产量的关系,划分出3类特态矿物指标,用特态矿物指标预测区内新井的含油气性获得成功。特态矿物法还可用于正钻井的含油气性预测、老探区及老探井含油气性的重新认识、获工业油气流井(构造)再挖潜、成油环境预测和确定油气富集成藏时间等。  相似文献   

2.
由于烃及非烃微渗漏而形成的多种不透明特态矿物普遍存在于柴达木盆地西部油区的油气藏(层)上覆地层中.根据这些矿物的存在与否、分布井段长短、含量多少和集合体的大小、形态特征等及其与下伏油气层油气产量的关系,划分出3类特态矿物指标,用特态矿物指标预测区内新井的含油气性获得成功.特态矿物法还可用于正钻井的含油气性预测、老探区及老探井含油气性的重新认识、获工业油气流井(构造)再挖潜、成油环境预测和确定油气富集成藏时间等.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油气运移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尕斯库勒油田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最富集的地区,发育了31油藏和N1-N21油藏.对这两个油藏48个原油样品进行了常规柱色谱分离,应用含氮化合物参数并结合其复杂背斜构造的地质背景、E31和N1-N21油藏砂体展布及E31油藏解剖研究,系统分析了该区深、浅油藏原油的运移方向和油气充注点.E31油藏I Ⅱ和Ⅲ Ⅳ油层组油气运移方向为从背斜中北部向南北两侧运移,其油源区为茫崖凹陷和尕斯断陷;I Ⅱ油层组的油气注入点为背斜中部的9-7井的两侧,而Ⅲ Ⅳ油层组油气注入点为8-34井和9-38井的位置;N1-N21油藏中的油气沿着整个断层面向上运移到储集层内并聚集成藏,油源区主要为茫崖凹陷.尕斯库勒油田的主要运移通道为断层和砂岩储集体,形成以背斜为主的油气藏.图8表1参12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地区天然气分布广泛,除已发现5个气田和2个含气构造外,还有大量的气显示.该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为甲烷碳同位素组成轻、重烃气含量低,经成因判识为典型的生物气,甲烷成因主要与二氧化碳还原作用有关.部分样品中检测到一定含量的C_5-C_8烃类,个别样品乙烷和丙烷碳同位素组成偏重,揭示该地区天然气中可能混有一定量热成因气.综合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地区生物气成藏具备良好的烃源条件和较好的保存条件.建议在天然气勘探中积极扩大目标领域,适当关注浅层和极浅层生物气、深层生物气以及深部热成因油气.图12表1参20  相似文献   

5.
6.
为了有效识别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岩性生物气藏,以台南—台东地区为研究区,开展微生物勘探技术试验研究。东西向长24 km的采样测线横穿工区,在各采样点(间隔150 m)采集20 cm深度处的土壤200 g,样品共156个,由美国GMT公司完成甲烷氧化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20 cm深度处土壤湿度可维持甲烷氧化菌的生长;pH值平均为8.20,不抑制甲烷氧化菌生长;大量样品全盐盐度大于20%,高盐度降低了甲烷氧化菌的浓度,但气藏区与非气藏区微生物浓度差别显著,气藏上方盐度高达50%以上仍发育微生物异常;而且探井试气产量与其上方微生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微生物勘探技术适用于三湖坳陷。利用微生物异常判断,在台南9井东侧1 km处、台南气田西侧边界以外可能存在含气丰度高于台南9井的岩性气藏,是较为有利的勘探目标区。图6表1参26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藏构造平缓、地层压实作用小、孔隙度大、埋藏浅、累计厚度大,具有独特的地球物理异常:局部重力低、航磁高频微磁异常、地震同相轴下拉以及地震属性异常等,据此提出了针对该地区浅层生物气预测的综合地球物理处理解释方案。对1︰100 000重力资料进行了保幅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与已知气田及航磁、遥感、地震烃类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局部重力低与生物气藏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指出局部剩余重力低是浅层生物气藏的重要地球物理特征,且剩余重力异常的幅值与浅层气藏的规模成正比。根据剩余重力异常及其他资料,提出三湖地区气藏具有纵向叠合、横向成带、局部富集的分布特征;以区域面积性的剩余重力异常为主,综合各种资料预测了3个有利区带、1个较有利区带(低产气区带)、5个可能的有利区及4个有利目标区。图13参27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页岩油地质特征、评价标准及发现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页岩油获勘探重大突破,但成湖相烃源岩低有机碳含量与页岩油成因机理、页岩油评价标准、资源潜力不清等问题,制约了英雄岭页岩油评价和勘探.把英雄岭地区以富有机质纹层状页岩与灰质白云岩高频间互为特征的页岩型和混积型页岩油类型作为攻关重点,通过大量岩心、钻井、地震及化验资料分析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柴达木盆地乌南油田原油样品的地球化学系统分析表明: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碳数分布具有双重性模式,Pr/Ph值<0.5,呈强植烷优势;具有相对较高含量的三环萜烷和伽马蜡烷,藿烷C35/C34值基本上≤1;指示了乌南油田原油形成于半咸水—咸水湖相较强还原沉积环境,母质来源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藿烷和甾烷成熟度参数反映其主要为低成熟原油。在此基础上开展油源对比研究,指出乌南油田原油和扎哈—切克里克生烃凹陷下干柴沟组烃源岩之间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性很好。原油类型的一致性为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原油运移提供了基础条件。含氮化合物分析结果反映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咔唑类化合物浓度存在减小的趋势,而异构体化合物中屏蔽型化合物相对富集,表明乌南油田原油自西注入,向北和东南方向运移。由此确定位于乌南油田西侧的扎哈—切克里克生烃凹陷为其油源区,从而为该区的进一步勘探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ude oil in the northwestern and southwestern Qaidam Basin and the Tertiary source rocks of Xiaoliangshan Sag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rtiary source rocks of N1 and E32 are the best two sets of source rocks in Xiaoliangshan Sag. The crude oil of the northwestern Qaidam Basin is sourced from nearby Xiaoliangshan Sag rather than Mangya Sag. The crude oil of N22 in the shallow strata of Nanyishan, Jiandingshan and Xiaoliangshan are mainly sourced from the source rocks of N1, while the crude oil of E32 in the deep strata is mainly sourced from the source rocks of E32.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形成机理、分布规律与勘探前景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从生物气成烃条件、运移方式和封盖机理等方面,研究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原始有机质物气生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原始有机质生物转化率 可以高达85%以上。虽然第四系烃源岩残余有机质丰度低,平均有机碳含量为0.3%,但低丰度烃源岩仍然可以形成大型生物气田。柴达木盆地中东部三湖地区生物气主要以水溶相运移为主,即在盆地南侧和深部生成的生物气溶解在地层水中,由南向北侧向运移,当到达北侧时,埋藏变浅,地层水矿化度变高,天然气从地层水中析出,以游离相形式垂向运移成藏。在柴达木盆地向北斜坡地区,同时存在物理封闭,饱和盐水封闭和动态封闭3种机理。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形成条件良好。三湖地区北斜坡仍然是今后生物气的勘探重点地区,东部察尔汗地区和北斜坡深层是生物气勘探的有前景的地区。图5表3参12  相似文献   

12.
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始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E32)盐下混积碳酸盐岩为例,借助其大量岩心、薄片和岩矿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研究咸化湖盆混积碳酸盐岩储集层岩相特征及控储机制.结果表明,英西E32盐下发育5种储集层岩相类型,分别为混积颗粒、块状、斑块状灰云岩和纹层状云灰岩4种沉积成因岩相,以及一种构造成因的角砾状灰云岩岩相;4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