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磺化大豆磷脂新型加脂剂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豆磷脂为原料,采用SO3气相连续膜式磺化技术进行磺化反应,使磺化大豆磷脂HLB值达12-16,再经中和,脱钯等步骤制得色泽浅谈,具有 水,乳化,渗透,低泡等性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本文研究了膜式磺化反应器夹套水温,进料温度,SO3/空气流量,保护风流量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SO3磺化中的产品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微机质量控制系统,通过微机对工艺参数进行采集,建立非线性数学模型,用于SO3磺化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对于优化操作参数,降低磺酸色泽,提高SO3磺化过程产品质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非均相磺化反应制备线型磺化聚苯乙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非均相磺化反应方法,在少量分散剂作用下,制备了不同磺化度的线型磺化聚苯乙烯(SPS),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其磺化度,研究PS/H2SO4固液比、反应温度、时间、分散剂用量对产物磺化度的影响及SPS水溶液的粘度行为。结果表明:可在较短时间(<150min)、较低温度(50-60℃)和较少分散剂用量下得到高磺化度(>60%)SPS,其水溶液具有典型的聚电解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用于水煤浆添加剂复配的水溶性的磺化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的合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反应分四步进行,羟甲基化、磺化、低pH缩合、高pH重排,反应及树脂产物受pH、温度、时间、料比(氨基/甲醛,氨基/磺化剂)的影响,测定了选择样品羟甲基化物、磺化物和树脂产物的红外波谱。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微机质量控制系统,通过微机对工艺参数进行采集,建立非线性数学模型,用于SO3 磺化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对于优化操作参数,降低磺酸色泽,提高SO3 磺化过程产品质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水溶性反应型聚氨酯的试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介绍了水溶性反应型聚氨酯的试制过程。着重讨论了溶剂、配比、促进剂、pH值、封闭反应的温度和时间等对封闭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实验室范围内的最适宜条件为:以惜内醇(异丙醇/水为3/2,含少量溶剂S)作溶剂,Na2SO3(Na2SO3/NCO=0.2摩尔比)为促进剂,NaHSO3为封闭剂,Na2SO3为封闭剂(NaHSO3/NCO=1.1摩尔比),在10-25℃,反应15min,可制得水溶性反应型  相似文献   

7.
研究7磺化聚砜的制备I艺及其成膜性能.通过磺化反应,在聚砜的苯环上引入磺酸基,考察磺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磺化度的影响.制备了磺化聚砜膜,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鲒粜表明,在45,0℃下磺化1.00 h,得到磺化度为32.8%的磺化聚砜,由其制得的磺化聚砜膜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通过膦化聚氯乙烯(PVC—P)与溴甲川九羰基三钴(Br-CCo3(CO)9)反应,制备了担载钴羰基原子簇.用IR和DRS鉴定了结构.在4.0MPa(CO:H2=1:1)压力下研究了它对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该担载钴羰基原子簇催化活性高.如,在其催化下1-庚烯的转化率100%(140℃),选择性94.3%.通过对比反应前后红外光谱的差异,提出了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9.
碱木素的磺化及在泥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碱法造纸废液合成磺甲基化碱木素,将它与FeSO4.2H2O复配成泥浆稀释剂,通过泥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抗温能力和稀释效果,并具有一定的降失水能力。同时还排除了铬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脱水改性黑液磺化及其产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磺化后的黑液干粉静态阻垢率在加入不同量的情况下提高了3%~15%;对磷矿浆减水率也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碘酸钾与亚硫酸钠反应的动力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碘酸钾与亚硫酸钠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机理,其总反应的速率表示式为:v=k.c^1.05(KIO3).c^1.04(Na2SO3).c^1.08(H^+) k=869L.mol^-1.s^-1。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新型泥浆处理剂磺化沥青的制备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沥青磺化的最佳条件和沥青磺化物的定性、定量方法在本研制领域中首次提出了表观磺化度的概念和引发剂对表观磺化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Fe2(SO4)3与KI(Na2S2O3,淀粉)的反应速率。在15-29℃范围内,Fe2(SO4)3与KI(Na2S2O3,淀粉)的反应速率比相同条件下的Fe(NO3)3反应体系慢3-4倍。使用721-分光光度计了水溶液中Fe与SO^24-离子配合物的配位比。结果表明,在PH=1.5及21℃时,存在Fe2(SO4)3的二聚体Fe4(SO4)6。  相似文献   

14.
以Pb(NO3)2 为铅源,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PbSO4 改性活性炭材料(PbSO4/AC),并进行 了XRD,SEM,EDS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炭表面均匀分布着50~100nm的PbSO4 晶粒,随着Pb (NO3)2 浓度的增加,PbSO4 晶粒的数量和尺寸也增加.采用稳态极化法研究了PbSO4/AC的析氢 行为,计算了相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与活性炭空白电极相比,在相同电流密度下,PbSO4/ AC电极的析氢过电位获得较明显提高.析氢速率随着Pb(NO3)2 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Pb (NO3)2 浓度大于0.5mol/L时,析氢速率变化不大.活性炭经PbSO4 改性后,析氢反应的塔菲尔 方程中a值的增加幅度达20%~30%,交换电流密度i0 降低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5.
运用色谱微反联用技术研究了二氯甲烷在MxOy/ZSM-5沸石催化剂上的催化氧化.实验发现,MxOy/ZSM-5催化剂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活性,如CrO3/ZSM-5-(1)在300℃即达100%。本文试验结果表明,MxOy/ZSM-5的催化活性次序为;CrO3/ZSM-5>ZrO2/ZSM-5>V2O5/ZSM-5。实验还揭示,ZSM-5沸石中B酸中心浓度的不同明显影响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气体SO3对聚醚砜进行磺化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构单元为([-O-苯-SO2-苯-]n)的聚醚砜(PES)由于砜基(-SO2-)的强吸电效应,对它进行磺化改性有相当大的难度。通过选择不同的溶剂,采用国内廉价易得的硫酸厂的SO2转化气SO3(体积含量为7%-10%)作为磺化剂,成功定量地对聚醚砜进行了磺化。研究结果表明:卤代烃是PES进行碘化的理想溶剂;采用直接通入气体SO3到PES溶液中的先将气体SO3与卤代烃复合后再加入到PES溶液中这两种方法都能对聚醚砜进行磺化,但是后者的操作比前者简单且易于控制;磺化剂用量、磺化温度、磺化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因素都影响着产物的磺化度;气体SO3与卤代烃复合的速率与复合温度的选择最为相关;体系微量水的去除有利于磺化反应的进行;采用所述磺化方法能对聚醚砜进行定量磺化。  相似文献   

17.
硫酸和磷酸对磷块岩反浮选分选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王集磷矿选矿厂正—反浮选工业试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反浮选各单元选别作业的数学模型.模型分析表明,H2SO4和H3PO4的用量对粗选、扫选(Ⅰ)作业的分选指标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扫选(Ⅱ)作业的分选指标与H3PO4用量成线性关系.粗选作业适宜的药剂用量H2SO4为1.70~1.71kg/t,H3PO4为3.56~3.68kg/t;扫选(Ⅰ)作业适宜的药剂用量H2SO4为0.31~0.73kg/t,H3PO4为0.30~0.43kg/t;扫选(Ⅱ)作业中H3PO4的用量应控制在1.40kg/t左右.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磺化聚苯乙稀(SPS)在二氯乙烷及混合溶剂中的荧光光谱。研究发现:在极稀溶液(ρ〈0.05g/L)中,只在285nm处理观察到单链发射峰;随浓度增高,在0.05~0.35g/L时,分别在285nm和335nm附近观测到2个发射 ,它们分别对应于单链和激基缔合物谱带;在0.35~0.6g/L时,除了单链和激基缔合物发射峰外,还在380nm处,观察到了一个“类激基缔合物”发射峰,并且观察到激基缔  相似文献   

19.
光度法直接测定钨合金中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钨合金中钍的直接测定方法,在1.0mol/L硝酸和0.08mol/L柠檬酸介质中,钍与3-(2-羟基-3-羧基-5-磺基苯基)偶氮)-6-(2-胂酸基苯基)偶氮)-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ASA-HKS)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钍与试剂形成1:2绿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7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54×10^4L/(mol.cm)。钍含量在0~1.2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以脂肪酸三聚氧乙烯酸(AEO3)为原料利用氯磺酸磷化法、三乙醇胺低温中和法,合成了高效松香乳化剂脂肪醇三聚氧乙烯醚硫酸三乙醇胺盐。讨论了各种反应条件对硫酸化率及产品色泽的影响。实验表明:硫酸化反应在30℃,AEO3与CISO3H的摩尔比为1.00:1.05,滴加氯磺酸时间为30min,并在40℃下用三乙醇胺中和为最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