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蔬菜及粮食是营养物质的“绿色宝库”,是人们维持生命的主要营养来源。人们要掌握吃的学问,对症进食,择优而食,方可充分利用蔬菜、粮食的药用价值。特别介绍以下几种食品的对症吃法。  相似文献   

2.
在日益崇尚健康的今天,蔬菜已逐步取代了肉类食品,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众所周知,人类的食品文明在抵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米、面等粮食为主要食品的所谓“白色食品”阶段.第二阶段是以肉食为主要食品的所谓“红色食品”阶段.第三阶段是以蔬菜为主要食品的所谓“绿色食品”阶段。在“红色食品”阶段后期,人们发现食肉过多有损人体健康。为了保证身体健康.人们开始大量食用绿色蔬菜,如欧、美等发达国家,人们追求饮食保健.一贯喜食生的鲜嫩蔬菜.以保持天然营养成份。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世界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的节奏日趋加快,以及人们对健康的迫切需求“科学、均衡地进食”使下列五类健康食品在国际市场前景看好。 食物纤维。这种广泛存在于蔬菜和粗糖中的物质被称为“第七营养索”。科学研究表明,它可以控制癌变,减轻便秘和动脉硬化,对治疗肥胖症有较好的效果。 森林蔬菜。森林蔬菜并非单指山野菜,其含义较广,它主要包括某些森林植物的根、茎、叶、果、  相似文献   

4.
“九五”期间国内贸易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实现与全国人民的膳食营养改善有重大相关的“五三一”工程,抓好粮食、食油、肉类、蔬菜和食糖为重点商品的供需总平衡,保持市场繁荣稳定。具体阐述了粮食、食油、蔬菜和食糖等主要食物的国内贸易政策、购销体制、管理体制、保障体制和经营体制等。  相似文献   

5.
刘学治  冉伟 《中国烹饪》2013,(10):64-65
进入十月,秋澡愈发明显.很多人都容易出现口唇千裂、鼻咽不适等“上火”的症状。此时.适当进食一些新鲜蔬菜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土豆又称马铃薯,也称洋山芋,天南地北一年四季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是家常蔬菜中的主品,又可当作粮食,给人充足的热量,被人们称为“植物之王”“第二面包”。“土豆烧牛肉”常使人垂涎三尺,价廉物美。 土豆营养价值高 营养成分分析显示:每100克土豆中,含淀粉15~25克,蛋白质2.6克,高于豆奶,与酸奶相当,为鸡蛋的五分之一,是完全蛋白质,赖氨酸含量高,极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脂肪  相似文献   

7.
“凡是能主吃的蔬菜,最好生吃;不能生吃的蔬菜,不要炒得太熟,尽量减少维生素的损失”。这是蔬菜营养学家对人们的忠告。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蔬菜中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等给人们的身体提供了营养平衡。目前,人们的吃  相似文献   

8.
沈宏非在妙文《一条菜》中,曾生动地描述了广东人把蔬菜“枝繁叶茂地整体就烹”的食法和“求生、求鲜、求绿的蔬菜料理习惯”。岭南民俗学家叶春生教授也指出,广东人喜欢食物清新精美,“吃青菜要吃菜远、菜胆。”进而说明了广东人对进食蔬菜的讲究。从菜心、菜胆和菜远的细微区别,我们还可以看出广东人对烹制蔬菜的精益求精态度。  相似文献   

9.
喂养最佳年龄 不少孩子患有程度不等的“厌食症”,父母为此苦恼不堪.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进食关键期的喂养。所谓进食关键期具体是指出生后5—7个月间.此间若能合理添加水果、蔬菜、蛋黄、米粥等辅食.给其食欲的发展以良性刺激,则可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故出生后5—7个月为宝宝的喂养最佳年龄.父母务必把握住。  相似文献   

10.
正当中国营养学家还在为国人多吃点粗粮奔走呼吁,并发明诸如粗粮细做“十八大法”、一“二十妙招”之类的时候,欧美不少国家的人民已经开始悄然信奉“全食物”新养生理念。所谓“全食物”,就是将新鲜的蔬果、粮食从头到尾,从外到内全部吃下去,一点都不肯浪费,以期将食物中各类营养素一网打尽。信奉“全食物”新养生理论的人们同样相信,现代工业流水线上生产的食品,将食物中本来拥有的营养素剔除和浪费得太多,长期进食这种食品,  相似文献   

11.
癌症种类:食管癌致病基因:饮食过烫应对诀窍:改变进食习惯食道癌又称"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早中期的食道癌治疗效果比较好,晚期5年生存率徘徊在15%左右,因此食道癌死亡率仅次于胃癌位居第二。食道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饮食过烫、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缺少有关。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进食过烫与食道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粮食与蔬菜,一般只知其对人体有营养价值,为人生不可缺少的食物,但其究竟如何,恐知之不多,所以本文略述一下,有关粮食蔬菜方面的一些效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城乡膳食营养调查资料和世界各国口糠怀进食动物蛋白质的关系分析,结论是进食肉食越多口消费越少,原因是肉可代替粮和膳食平衡节约了粮食,由此认为在膳食与营养问题上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战略,我国的战略应是“膳食与营养互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给你的产品一个热销的理由.给你的经销商一个精彩的卖点。当中粮集团以福临门与金龙鱼在大米市场展开鏖战时,人们才开始关注这个一日三餐离不了但是“熟视无睹”的农产品市场。大市场就在我们一日三餐的厨房餐桌上。长期以来,我们天天消费的粮食、水果、蔬菜、鲜肉、禽蛋和众多调料,许多品类是品牌荒地.每当大的商业机遇来临,  相似文献   

15.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粮食之一,是满足人体对营养元素需求的重要作物,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不再只满足于当地或应季的蔬菜,开始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营养需求进行购买,大棚蔬菜应运而生,尤其是寒冷的冬季,大棚蔬菜会大量上市。从近年来大棚蔬菜的种植情况来看,尽管面积不断增加,但产量却没有明显提高,从其原因来看,主要就是种植户对大棚蔬菜种植管理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导致产量降低,对此,文章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于明 《上海轻工业》1997,27(2):45-46
近年来,餐具洗涤剂在中国发展的势头较好,许多家庭在日常清洗餐具、蔬菜瓜果过程中越来越高不开它。由于餐具蔬菜瓜果与进食直接关联,人们在使用餐具洗涤剂时自然而然要考虑它的安全性问题。就国内的各类餐具洗涤剂而言,洗涤在餐具、蔬菜瓜果的一定滞留量是否对人体有害?不慎  相似文献   

17.
二、客观评价,绩效巨大,发挥出多方面重要作用衡量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退、成败的唯一标准是客观实践,即粮改的实践是否做到“四个有利”,即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深化粮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发挥了重大作用。(一)保护了农民利益,支持了粮食主产区,稳定了粮食产能在我国粮食发展史上,曾多次发生“粮食丰收—卖粮困难—谷贱伤农—大起大落”的教训,即人们常说的粮食“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怪圈”。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叶,“卖难”与“买难”…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腌渍蔬菜的起源任阿事物的发展,都得经历从简到繁、从粗到精的过程。我国腌渍蔬菜工艺的出现及其发展,当然也不会例外。蔬菜.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古人所谓“饥馑”的馑,就是指蔬菜欠收而言。据考古资料,我国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已经栽培蔬菜了.蔬菜的季节性强.古人为了常年能有足够的蔬菜食用,就得保藏。据考,最初保藏蔬菜的方法应该是“干藏”。干藏蔬菜的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和附加其它材料(如盐、醋等)。郭沫若同志在《中国史稿》书中指出,在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已经将植物的块根、菌类以及其它采集的食物“晒干贮藏起来,以备将来食用”。同样,腌渍蔬菜也是为了保  相似文献   

19.
森林蔬菜是目前风行世界的5类健康食品之一。在广阔的森林中,有许多植物的芽、茎、叶、花,甚至整个地上部分都可以作为蔬菜食用。这些由森林植物产生的蔬菜称为森林蔬菜。森林蔬菜生长在空气清新的林地环境中,由于没有受到废气、污水、农药、化肥和飘尘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对人体十分有益。故被誉为“林海珍品”、“山珍”和“绿色食品”。 我国森林蔬菜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且人们采食森林蔬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诗经》里就有“险彼南山,言采其蕨”、“谁谓茶苦,其甘如荠”等诗句。《诗经》中说的“蕨”,就是指蕨菜。“荠”…  相似文献   

20.
膨化谷物是粮食食品加工的新技术,在我国刚刚起步。它不同于已有的粮食食品加工,更深远的科学意义尚未完全被人们认识。 采用膨化技术加工粮食,可使粮食的香酥性和天然味道充分显示出来。是加速粮食“美拉德反应”的最佳手段。是人们的胃觉最适合的粮食食品之一。最突出的优点在于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