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油工程专业合作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工程专业合作培养模式是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种培养模式。本文以探讨和研究长江大学与大庆、胜利、中原等16家石油企业合作培养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模式为基础,重点分析了近几届石油工程合作培养的成效,认为它是使学校、石油企业和学生三者共赢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石油工程专业报考热这一现象引出主题,即通过改革,以改变现行考试制度中考试形式单一、考试内容偏向理论、考试结果评定机制死板以及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弊端。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引入"油田高级工程师进入学科考试"、"建立学生的个人成绩分析系统"等内容,以达到改变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井队实训是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现场实训的六个环节之一,针对第一届卓越工程师12周井队实训环节存在的问题,笔者对井队实训环节存在的安全意识教育问题、实训前工程意识教育与实训后总结答疑工程素质培养、校内指导教师与现场指导教师的职责问题、卓越工程师井队实训考核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了卓越工程师现场实训,尤其是井队实训的培养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4.
目前东北石油大学依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石油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同时石油行业的高速发展对石油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石油行业要求的卓越人才是目前石油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石油工程师,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的目的、内容和意义,以学生在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及现场答辩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的专业知识等为论据,阐述了大赛在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成为"科技上有作为,学术上有突破,工程上有建树"的卓越石油工程师方面发挥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石油工程本科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石油企业、学校、学生高度重视并参与。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其中,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来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关键和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加强对工科学生工程伦理道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文章在分析石油高校工程伦理道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加强工程伦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开展工程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8.
构建石油职业教育与相关企业的互动机制是在促进石油职业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实践的证明。在新时期,我国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产学研校企合作的实施机制,使学校与企业实现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校与企业实现互利互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确立、培训教学计划制定及实施、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完善管理体制等几方面,介绍了石油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近两年来进行校企合作,开展继续教育的新模式,谨供同行们研讨。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其实现方法与路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完善。石油类高职院校不但要考虑合作企业的需求,还要考虑学生、教师以及企业员工的个体发展需求,要以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契合作为校企合作的基础,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作为校企合作的载体,逐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以石油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专业学科为代表的石油地学类专业是长江大学的特色优势专业。长江大学石油地学类专业的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50年代~90年代初的三结合时期;上世纪90年代初~本世纪初的厂校合作时期;本世纪初以来的深入合作时期。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工学交替、基地实训、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项目主导等。产学研合作育人给学生提供了发展的新机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2.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针对研究型大学传统毕业设计模式面临的矛盾与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自2003年以来持续进行了以校企合作方式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从"三选"(选单位、选学生、选题目)、双导师指导制到成绩综合评定的校外毕业设计新模式。8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该模式改善了毕业设计选题结构,提高了毕业生的工程意识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同时获得了对教学改革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拓宽了教师的专业视野。  相似文献   

13.
14.
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重在按需施教、学以致用。本文结合五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委托学校举办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班的实践,并针对企业成人教育的特点,探讨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企业需求调查研究、学校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学员回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三段式教学法。把满足企业需求和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继续教育与企业生产脱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卓越计划"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将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东北石油大学作为石油行业院校,开展了本科层次的卓越计划实施工作,对试点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体系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实验教学是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内容,积极的讨论实验教学的具体开展以及教学实践中的注意事项,这于教学进步来讲意义显著.就石油工程专业的具体分析来看,其是非常重视实践的学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作为加深学生理论认知,提高其实践分析和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着非...  相似文献   

17.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培养石油工程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06年以来,根据石油石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内容体系,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系列改革,实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20年里,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有了快速的重大提高、这对石油工程师的工作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就石油工程师是如何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的总是进行了一次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对大学生的工程课如何与计算机和计算法接轨提出了建议。本文还对为什么和如何把计算柚我入大学生的课程中进行了一般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卓越计划"的三个特点和试点高校须达到的四项标准,笔者认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在于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工程和国际背景的教师队伍、高效的校企合作及吸引和培养一批优秀学生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完井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完井工程教学团队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生产实习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在完井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取得了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