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信基站常规防雷技术是安装SPD,SPD采用并联分流的原理,雷击时大部分雷电流经过SPD进入地网,小部分雷电流进入包括变压器在内的设备,长久运行这小部分雷电流会干扰设备甚至损坏设备。雷电预警防雷技术是雷击前自动跳闸彻底物理隔离,雷电流不会进入包括变压器在内的设备,防护效果更彻底。同时雷电预警能防止雷雨天基站总开关跳闸,减少基站维护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使用什么类型的雷电过电压保护器(SPD)才能满足基站电源第一级防雷保护的需要:对移动通信的建设者和设计者在雷电保护器选型中所关心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推荐了山区、郊区、城市中基站用雷电过电压保护器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王旭 《山东电子》2014,(7):137-138
近年来,随着全球的气候变暖,地球环境变得日益恶劣,因雷击所造成危害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以近年来实际发生的雷击案例,说明了雷击对计算机网络危害的普遍性及严重性,详细阐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雷电防护的基本原理,剖析了计算机网络速度提高后由于SPD使计算机网络产生故障的基本原因,对如何选用计算机网络信号SPD提出了建议,并总结了计算机网络雷电防护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雷电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危害途径,从系统防护要求的角度阐述了电涌保护器(SPD)在网络防雷中的应用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广东省数据通信网设备的雷害情况调查出发,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广东省数字数据通信网(DDN)设备雷害日趋频繁而严重的原因,并对过去广东省的通信机房雷电防护系统工程建设提出了反思。同时,还针对广东省作为我国雷暴活动异常活跃地区,指出了雷电电磁脉冲(LEMP)感应的防护已成为数据通信等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重点之一,并就此初步提出了今后数据通信机房和设备的雷电防护原则和措施,对于提高广东省数据通信设备的抗雷电  相似文献   

6.
高山发射台防雷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建元  冯全福 《电视技术》2011,35(14):75-76,78
河北省雷电灾害虽不及南方一些省份频繁,但也属雷暴、雷击多发地区,年雷暴日数24~51天。05发射台位于海拔高度2118m的雾灵山山顶,由于处于山脉的制高点,经常成为雷暴、雷击多发区。从拦截、引流、躲避、防护4个方面改造了05发射台防雷系统,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实现了恶劣天气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发射。详尽阐述了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王学孟  伍瑞林  刘春 《通讯世界》2016,(19):248-250
本文对2005~2012年气象部门收集的雷灾资科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花都雷电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各类灾害的分布比例、雷电灾害导致人员伤亡的趋势等情等.结果表明;花都区雷电灾害次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雷电灾害多发生在雷暴较集中的汛期.雷电灾害损失主要分为人身伤亡事故、电子设备受损故障、建筑物受损和供电故障四种情况.其中人身伤亡事故占总数的8%、电子设备受损故障占总数的60%、建筑物受损占总数的11%和供电故障占总数的21%.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电场强度、发生范围和移动趋势等雷电产品属性生成和GIS可视化需求,采用SparkMLlib实现闪电定位数据OPTICS算法、大气电场数据决策树分类算法,与雷达回波数据TITAN算法集成,拟合雷暴云团移动趋势,实现了雷电预警产品快速生成和雷电时空分布可视化。  相似文献   

9.
雷电灾害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称为"电子化时代的一大公害"。现代化的城市一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造成雷电击穿空气的距离缩短,因为雷击的概率与建筑的高度成正比,所以雷击概率加大。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现象增多,使城市的大气环流形势出现了新特点,夏季雷暴期延长。而更重要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微电设备被广泛应用,城市通信电源大幅增多,城市电磁场发生变化,特别是微电子产品普遍绝缘强度低,过电压耐受力差,容易遭受雷电侵袭,其中电脑网络、通讯指挥系统和公用天线都是重灾区。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越发达,雷击对人们的威胁就越大。据德国一家保险公司统计,在德国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害中,感应雷击造成的损害高居榜首,占全部灾害损失的33.8%。雷电危害可分成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三种。目前,直击雷造成的灾害已明显减少,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造成的危害却大大增加。一般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只能预防直击雷,而强大的电磁场产生的感应雷和脉冲电压却能潜入室内危及电视、电话及联网微机等弱电设备。  相似文献   

10.
雷电是一种对流天气现象,也是发生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破坏力极大。由于雷暴的时间短、范围小,精准的雷暴预警在天气预报中较为困难。目前各种气象监测设备很多,但数据利用率较低,其中利用大气电场仪数据的变化来判断雷电是否发生的研究较少。因而,通过探索二者间的相关性,对于建立更有效的雷电预警模型是有意义的。而本文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分析并验证了大气电场变化和雷电的关系,模型的分类结果更直观地反映了二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浅谈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检测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YD/T1429-2006)、《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等相关技术规范,通过对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装置的设计与施工特点进行分析;对其遭受雷击的典型事故进行总结;并结合多年来对移动通信基站进行防雷检测的工作经验,提出在对其进行防雷检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技术上如何进行把关,以防止和减少因防雷检测的疏忽而导致的雷击事故的发生。文中通过对移动通信基站日常检测中需要注意的"共用接地问题、接地电阻问题、线缆引入问题、等电位连接问题、SPD设置问题、接闪器保护范围问题"等六大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便于有效地开展基站的防雷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张宝升  王超  杨恒辉 《电子测试》2020,(1):102-103,89
机载计算机应用环境决定了其必须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近年来国内飞机对机载计算机雷电防护设计及验证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屏蔽、接地等方面,对机载计算机雷电防护设计提供了参考,并对雷电防护设计的验证环境进行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3.
根据雷电流的特点,结合雷电流的相关参数,主要对三种雷电流数学模型,即双指数函数模型、Heidler函数模型和脉冲函数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三种模型间的特性异同性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这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雷电特性、减小雷电危害。  相似文献   

14.
无线电通信应用于各个领域。“避雷问题”是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 ,采用“避雷针”和“避雷器”相结合防止雷害比较有效 ,完全彻底避免雷害尚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火元莲  张健  安娅琦 《光电子.激光》2023,34(12):1313-1320
对闪电时域波形的分形研究由于忽略了其频率特性,致使复杂多变的闪电过程的全部特性无法得到充分表征。针对此问题,本文将多重分形理论引入到现代谱估计中,提出了一种基于AR(auto-regressive)谱的闪电电场信号的多重分形特性分析及放电类型的识别方法。首先基于AR模型谱估计法获得闪电电场信号的功率谱,然后,通过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multifractal 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MF-DFA) 法验证了闪电AR谱序列具有多重分形特性,并进一步对AR谱序列的Hurst指数以及多重分形谱进行了讨论,最后将相关参数作为闪电信号的有效特征值输入支持向量机进行了云闪(intracloud lightning) 和地闪(cloud-to-ground lightning,CG) 不同放电类型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云、地闪信号的有效识别率达到了94%以上,该研究成果对闪电的特性研究与自动化识别技术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雷电的产生机理并对雷电回击电流模型进行简化,建立复杂程度合适的汽车模型,模拟雷电作用下汽车内的电磁环境,得到汽车重要位置的电磁场强度曲线。模拟结果表明:在雷电离车距离较近时,产生的电磁场强度远远大于参考值,这为汽车的电磁兼容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雷电通道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的研究必须基于雷电本身,而闪电通道模型的建立可以很好地模仿自然雷电。通过建立逼真的雷电通道模型,可以更有效地研究雷电及开发雷电防护产品。通过对常见的雷电回击通道模型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雷电通道的工程模型,分析其中TL,TCS,BG和DU等模型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优劣做出比较。利用Matlab工数学软件分析了双指数模型与海德尔模型雷电流模型的波形和频谱,经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海德尔模型相比双指数模型更符合实际的雷电流。  相似文献   

18.
首次提出了基于光学观测的雷电定位装置及方法,利用两台摄像机对监测区域进行同步拍摄,对拍摄到的雷电图像进行识别并提取雷电通道,最后根据图像匹配和三角定位原理,计算出雷击点位置。该方法可以对较小区域内的雷击点实现较准确的定位,并对摄像机的拍摄帧率要求不高,处理速度快,可实现实时雷电定位。初步试验证明,该方法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对雷电定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闪电分布及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0年LD-II型闪电定位系统所取得的地闪资料,分析山东地区闪电活动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闪中负闪占绝大多数;闪电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明显,主要出现在夏季6—8月份;闪电活动日变化特征是15:00-22:00为闪电高发时段;闪电平均电流强度约为11.83kA;正闪电流强度主要集中在15~40kA,负闪电流强度主要集中在0~25kA;山东地区平均闪电密度为2.97次·km-2·a-1,年平均雷暴日数约为19.48天。根据山东省气象部门的雷电灾害数据,得到6—8月份发生的雷电灾害起数约占全年总雷灾起数的83.82%。分析雷击事故类型发现,电子电器设备受损成为雷电灾害的主要对象,在雷击导致行业事故类型中,电力行业事故排在首位。  相似文献   

20.
文中对机载天线罩雷电防护的必要性和雷电防护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天线罩遭受雷击后的危害程度,确定其雷电关键性类别。根据此类别、雷电防护成本和防护系统对天线罩性能的影响程度,确定是否采取雷电防护措施。采用不同的雷电防护设计方法解决位于不同雷电附着区的天线罩雷电防护问题。利用经验公式和路径比较两种方法设计分流条布局,并通过实例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