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IGBT强驱动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脉冲渗碳电源要求,设计一种具有高可靠性、信号传输无延迟、驱动能力强等特点的IGBT强驱动电路,详细分析了工作原理,并对电路测试中出现的电流尖峰进行了抑制。在此基础上得出几个主要影响驱动电路的因素。实际用于大功率IGBT桥电路驱动,工作稳定可靠。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路结构简单,驱动能力强,可靠性高,且对用变压器驱动大功率全桥电路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大功率IGBT的驱动原理及工作特性,设计了一种高可靠可维护具有四路驱动信号输出的高电压大功率IGBT驱动电路,给出了电路的原理图和关键参数设计原理及相关波形。  相似文献   

3.
多路信号的光纤传输在新型产品的研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首先介绍了基于FPGA的双向多路信号光纤传输组件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光纤传输组件的硬件结构和基于FPGA的软件结构,设计了光驱动电路和光接收电路,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双向多路信号光纤传输组件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用于除尘系统的大功率高频高压供电电源.给出了电源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设计过程,着重研究了基于2SD315AI模块的驱动电路设计.电源的主电路由整流电路、逆变电路、高频变压器和高压整流电路组成;控制电路由主控芯片、升压调理电路、驱动电路和故障反馈电路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控制电路及驱动电路工作稳定,性能较好能够满足大功率高频高压除尘电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半导体开关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及触发条件。基于脉冲电源对大功率晶闸管的使用要求,对大功率晶闸管的触发电路进行了方案设计,重点分析了触发控制电路、光纤传输、触发信号发生电路的功能和工作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晶闸管触发电路模块,进行了多次主回路触发放电实验,均能可靠触发,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现代电子技术》2015,(24):159-162
设计实现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DTS)中的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源。首先研究激光二极管对驱动电源的要求及技术指标,比较目前几种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分析雪崩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参数选择因素,并选择雪崩三极管ZTX415,最后由同步触发信号产生电路、预雪崩电路、雪崩电路三部分设计实现了激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源。其中预雪崩电路采用开关三极管获得纳秒级脉冲并进行功率放大,降低了对雪崩三极管的参数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设计合理,参数正确,并已成功应用于光纤测温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自动电平控制系统是微波信号源等信号发生设备中用于保证输出信号快速、稳定达到设定功率的关键电路,其中电调衰减器是自动电平稳幅电路中用于连续、单调调节通道增益、信号幅度的重要器件。电调衰减器在良好驱动信号的激励下,衰减量可以连续、线性单调变化,并能提供射频通道的良好匹配。本文根据自动电平稳幅设计的需要,结合电调衰减器驱动信号的特点,介绍了一种电调衰减器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通过该方法设计的驱动电路能够准确的模拟电调衰减器驱动信号的特征,且电路简单、成本较低,方便调试与实现。  相似文献   

8.
赵轩毅  马力辉 《电子测试》2015,(1):62-63,47
设计了一种新型大功率压电陶瓷驱动电源。该电源由普通的低压运算放大器以及高压三极管搭建而成。采用负反馈以及相位补偿的原理,将输入的小电压的控制信号线性放大到大电压、高功率的驱动信号,用于驱动大容量的压电陶瓷。最后通过实验对驱动电源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源输出精度高,响应快,稳定性好。该电源电路简单,成本低,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30 W连续掺Yb光纤激光器,设计一种大功率(10 A)半导体激光器(LD)的驱动电路,该恒流源电路采用功率场效应管作电流控制元件,运用负反馈原理稳定输出电流,正向电流0 A~10 A连续可调,纹波峰值为10 mV,输出电流的短期稳定度达到1×10-5,具有过流保护、防浪涌冲击的功能。实际应用在30 W连续掺Yb光纤激光器中,结果表明该驱动电路工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力系统输电电压等级和传输容量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暴露出诸多问题已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本系统通过对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光纤电流互感器数学模型;根据模型设计了光纤电流互感器光路系统,并根据光路特点选择了相关器件;根据光路系统输出信号的特点,设计了激光器驱动电路和光纤电流互感器信号检测电路,对检测电路的性能进行了单独测试;最后,设计了光纤电流互感器准确度测试系统,并对所设计的光纤电流互感器系统进行了整体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下,该光纤电流互感器的输出具有极好的线性,测试结果符合 IEC 0.2S 级。  相似文献   

11.
根据通信用光纤激光器泵浦源的要求,结合半导体激光器的特性,设计了一款高性能、低成本的激光器驱动电路(包括恒流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恒流电路采用达林顿管作为调整管,利用集成运放的深度负反馈实现恒流输出。经实验验证,本设计系统恒流源稳定度达0.03%,纹波较小,可实现对光纤激光器泵浦源激光二极管(LD)的驱动。  相似文献   

12.
光纤放大器抽运模块LD驱动电流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宁  姜海明  肖峻  谢康  王亚非  李雷 《激光技术》2010,34(6):819-822
为了实现光纤放大器的抽运模块驱动电源精度高、纹波系数小、转换效率高并具有一定保护功能,设计了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源。该电流源由驱动、串口控制等模块组成。采用基于LM2676的开关转换方式,构建了转换效率较高的恒流源系统,并应用于LD驱动。经测试,通过LD的电流最大为2.5A,输出电流精度达到0.1%,转换效率可达85%以上,LC滤波电路使输出电流纹波减少至0.5mA;具有串口通信电流源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驱动电流值的远程读取与设置。结果表明,该电流源达到理论设计要求,可应用于光纤放大器抽运模块。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基于全集成GaN工艺平台,具有抗负压、抗共模噪声的电平位移电路。相较于传统的电平位移电路,通过电路设计将驱动部分的低电压域同高侧部分电路的低电压域保持一致,实现了抗负压的功能。除此之外,针对半桥驱动开关节点的抬升、下降引起内部电容充放电并导致信号逻辑错误的问题,对高侧部分电路进行设计,实现了抗共模噪声的能力。在200 V GaN工艺下,电平位移电路将0~6 V的输入信号转换至200~206 V。仿真结果表明,该电平位移电路的上升传输延时为4.74 ns,下降传输延时为4.11 ns,抗开关节点负压为-4 V,具有100 V/ns共模噪声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模块化宽带光源的稳定性,采用自动温度控制ATC电路和自动功率控制APC电路驱动泵浦激光器。实验结果表明,光源驱动电路可靠,输出光谱和光功率稳定,达到了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该电路集成度高、体积小,能够满足宽带光源模块化需求。  相似文献   

15.
刘文浩  董峰 《红外》2018,39(2):21-27
为了验证二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的性能,设计了探测器的驱动电路。因红外探测器的灵敏度高,设计了低噪声电源偏置电路,优化了电路板的布局。结合320×256长波红外焦平面组件特点设计的驱动电路为探测器组件提供电源与偏置电压、时序与控制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驱动电路能基本满足二类超晶格红外成像系统低噪声、高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速大电流的开关驱动器,可用于驱动PIN开关以及IGBT开关等.开展了系统结构、电路和版图技术研究,并采用亚微米CMOS标准工艺进行设计和制造.通过采用一种带隙基准结构提供偏置的方式使电路兼容TTL和CMOS输入,保证良好的温度特性;通过采用传输门功率驱动电路实现三态控制,解决了高速应用时电容馈通效应问题.详细设计了TTL输入转换电路、基准和偏置电路、三态输出和功率驱动等电路;基于0.6 μm CMOS工艺重点设计了高速驱动器中功率开关版图.该高速大电路开关驱动器产品的传输速度达到了25 ns,驱动电流达500 mA.  相似文献   

17.
设计和制造了一个GaAs单片集成激光器驱动电路。描述了电路的设计考虑,制作过程和器件与激光器驱动电路的静态特性。该电路具有大于30mA的电流驱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距离夜视激光照明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基于MIC29302稳压器的功率可调式激光器驱动电源,实现了对激光器的直接强度调制。根据半导体激光器对注入电流的稳定性要求高和对电冲击的承受能力差等特性,对其驱动电路进行了设计;同时,给出了激光器的保护电路和温度控制电路,较大地改进了半导体激光器电源的可靠性,提高了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稳定性,延长了激光器的使用寿命。最后,给出了详细的测试数据,测试结果证明,该驱动电源有具体的指标和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一种16×16点阵纳米金刚石FED驱动电路的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FED驱动系统字符点阵显示原理,针对纳米金刚石FED特点,设计了扫描显示程序,运用汇编语言编写了软件程序,在Keil μVision3环境下进行编译和调试,通过XLISP下载软件下载到驱动电路的单片机中对单片机进行控制口的控制,最后在LED屏上显示了一些汉字效果,验证了所编软件的扫描程序,进而验证了所设计的纳米金刚石FED逻辑控制电路的正确性,为金刚石FED驱动电路的商品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