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登厚 《机械工人(热加工)》1980,(8)
浮室下盖(见图1)为磁罗经中一只关键性零件,零件材料为紫铜,表面要求光滑无痕迹,精度要求也较高。可以看出,该零件加工的关键是锥形部分的成型,因此我们主要研究锥形部分的成型问题。一、锥形件的通常拉伸法通常,空心锥形件可以采用拉伸成型。拉伸过程 相似文献
2.
3.
蒿荷莲 《机械工人(冷加工)》2011,(22):50-51
1.零件分析 弧形板(见图1)是我公司生产泵车中泵送系统料斗焊接体上的一个零件。该零件材质为16Mn,料厚为16mm。其结构属于典型的小角度锥形旋转体压形件。大批量生产,质量要求高,表面不允许有皱折等缺陷。 相似文献
4.
5.
1 受内压无折边锥形封头的壁厚计算 GB150—89《钢制压力容器》对受内压无折边锥形封头大端的设计是:首先按图5—11确定是否需要在连接处进行加强,若无需加强,封头大端锥壳厚度按式(5—7)确定;若需要增加厚度予以加强时,则在锥壳与圆筒之间设置相同厚度的加强段,加强段厚度按式(5—8)确定。式中,应力增值系数系数Q查阅图5—12。 经分析比较,认为受内压无折边锥形封头 相似文献
6.
7.
8.
高压扭转对铜粉锥形件温压成形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薄壁锥形件为研究对象,在300℃下将高压扭转工艺应用于铜粉锥形件成形,研究其致密性、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规律,并与相同条件下成形的温压锥形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温压扭锥形件的相对密度达到0.9605,比温压锥形件提高了5.06%;高压扭转工艺对锥形件的晶粒细化程度在52%~66%之间,明显高于压制工艺的36%;温压扭锥形件口部、中部和锥部的平均显微硬度较温压锥形件分别提高了223%、9%和6%;温压锥形件显微硬度分布规律为中部最高,口部最低,且同一位置内壁高于外壁;温压扭锥形件的显微硬度分布为从锥部到口部逐渐升高,其锥部的显微硬度分布规律与温压锥形件一致,口部和中部的显微硬度分布规律则与温压锥形件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9.
10.
薄壁锥形件拉深成形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了薄壁锥形件拉深过程中侧壁压缩失稳和小端拉裂两种破坏方式后,利用薄板在板平面内难以承受压应力,锥壁纬向收缩靠经向拉伸的变形特点,根据薄壁锥形件小端危险面所能提供的最大经向拉应力,求得了锥壁纬向无压缩失稳的最大相对拉深高度;根据薄壁锥形件的最大拉深载荷与毛坯外径的关系,求得了薄壁锥形件小端无破裂的最大相对拉深高度;从而建立了薄壁锥形件拉深的成形条件。针对板材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相对锥顶半径特征方程和特征值的概念。以Spcc深拉深钢板和S754铝合金板的试验表明,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硬铝合金锥形零件,特别是锥度不大的长圆锥形零件,机械加工时切削余量大,材料利用率低(<20%),原材料浪费严重。采用温挤毛坯+机械加工成形零件的工艺方案,节材效果明显,但挤压工艺性不佳,在温挤压过程中零件粘模严重,出模困难;机械加工时发现锥面及端孔“留有黑皮”,精加工后在锥面出现了严重的粗晶缺陷,影响零件外观质量及力学性能要求,严重影响了该工艺的推广应用。分析了锥形件温挤粘模严重、出模困难、机械加工时留有黑皮及锥面存在粗晶缺陷的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制定了温挤压成形工艺方案。大批量生产的效果表明,原因分析准确,工艺方法可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薄板拉延是机器制造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工艺,除了用于汽車、拖拉机、航空、仪表等工业生产外,在輕工业及日用品工业等亦应用得很多。如图1所示的一些杯形零件,大都是用薄板拉延成型,故提高拉延工艺的效率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20,(5)
根据锥形件强旋成形特点,基于ABAQUS软件对锥形件强旋成形有限元建模仿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几何建模、材料属性设置、单元选取、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处理等关键技术,并通过理论评估与实验对比对该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上述关键技术的合理处理大大提高了有限元模型仿真模拟结果的精度和效率,从而为锥形件强旋成形过程的优化设计和精确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研究锥形件强旋成形机理,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了合理的锥形件强旋成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壁厚及旋压力的分布特征,获得了其分布规律,阐明了锥形件强旋成形机理,从而为锥形件强旋成形过程的精确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