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讲述了热电效应的物理意义。很久以来热电变换材料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石化燃料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对热电变换功能材料开始重视起来。文章探讨了有关这类材料的研究开发动向,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传统的热电变换材料有Bi2Te3系、PbTe系、β-FeSi2系、SiGe系、过渡金属硅化物系等。新型材料有稀土类氧族元素化合物、Zn4Sb3系、硼化物系等,还有Na0.5 CoO2、多孔Y2O3等氧化物系热电变换功能材料。热电变换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1995年~1996年间若干磁性功能材料研究和应用的进展,内容包括:(1)新的Fe-Si软磁材料,包括具有优良高频电磁能的Fe-Si合金粉末和超薄(约5μm~8μm)的Fe-Si合金薄膜;(2)磁性金属/非金属多层磁膜,其中金属为Ni-Fe合金,非金属为SiO2,Si3N4,Al2O3或AlN,它们具有良好的高频(~100MHz)磁性;(3)磁电阻抗材料,如Co-Fe-Si-B和Fe-Si-  相似文献   

3.
Nd-Fe-Co-Cu-Nb-B系交换弹力磁体以前的研究报道指出Nd-Fe-B系合金交换弹力磁体,通过添加Al、Si、V、Cr、Ga、Au、Ag可获得1T以上的高剩余磁通密度。本文作者研究了Nd-Fe-B系合金添加Cu、Nb、Co置换一部分Fe后对其...  相似文献   

4.
目前已经开发成功了一系列具有很大过冷液相区 ( 60K以上 )和良好软磁特性的铁磁性Fe基非晶合金Fe (Al,Ga) (P ,C ,B ,Si,Ge)系、Fe (Co ,Ni) (Zr,Nb ,Ta ,Mo ,W ) B系 ,其临界厚度 (用铜模铸造法制取的 )分别可达 3mm和 5mm。具有大过冷液相区 (△Tx>50K )的铁磁性Co基非晶合金 ,已发现的有Co Al Ga (Fe ,Cr ,V) P B C Si和Co Fe (Zr ,Nb ,Ta ,W ) B系 ,但有关Co基大块非晶的生产工艺和磁性的研究报道甚少。因此 ,日本东北大学的材料研究所研究了含B30 % (…  相似文献   

5.
用中子衍射分析法研究了Cr,Mo,Ti,Ni,Mn,Si等代位合金元素当量成分,DO3结构Fe3Al金属间化合物亚点阵中的原子占位及其对单胞中Fe原子磁矩,DO3-B2转变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纳米复合磁体是由纳米级晶粒的永磁相和软磁相两相复合的材料,作为永磁相是Nd2F14B化合物而软磁相为Fe3B化合物,但其矫顽力最高仅为610kA/m。为进一步提高这种材料的磁性能,日本TDK公司新近开发成功矫顽力高达760kA/m的复合磁体,它采用了Sm-Fe-N系化合物取代Nd2Fe14B,而用具有更高磁化强度的α-Fe作为软磁相取代Fe3B。在制造过程中,为了使Sm-Fe合金的晶粒微细化而在其成分中添加了Zr(其原子半径居于Sm和Fe之中间位置)。在制造磁体成分为(Sm8Zr3Fe85Co4…  相似文献   

7.
结合核动力堆用燃料包壳对锆合金耐蚀性能的要求,大范围考察了Nb含量为0.5%,1.0%,2.6%(wt%)的Zr—Nb二元合金及含Cr、Mo、Sn、Bi、Fe、Ce和Si的Zr-1Nb及多元合金,共17种成分的Zr-Nb系合金在400℃,10.3MPa水蒸汽中的长期腐蚀规律(达182天)。在腐蚀转折前,Zr-Nb系合金的腐蚀动力学曲线均近似于抛物线规律,而在转折之后存在与线性规律偏离现象。长期腐蚀增重的分析说明:通过合理的多元合金化,即增加或降低Nb含量,并主加Fe、Bi、Sn和Ni而辅加少量的Cr、Mo  相似文献   

8.
介绍获得铸态QT700-2球墨铸铁的生产方法:1原铁液在7t/h水冷冲天炉内熔化,出铁温度1420~1480℃;炉内用2%CaC2脱硫,炉前用Na2CO3进行包内脱硫,使S原≤0.035%。2球化剂为FeSimg10Re9,孕育剂为75FeSi,Si-Ba合金和Si-Bi合金粉剂。采用凹坑式浇包冲入法进行球化处理,球化剂加入量为铁液量的1.4~1.6%,处理时同时加入Cu、Sn、Mo等合金元素和Si-Bi粉剂,球化处理后加入小剂量硅铁粒和自制复合孕育粉剂进行二次孕育,随后用Si-Ba合金进行浮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开发了一系列Fe (Al,Ga) (P ,C ,B ,Si,Ge)和Fe (Co ,Ni) (Zr ,Nb ,Ta ,Mo ,W ) B系的铁基非晶软磁合金 ,使用铜模浇铸生产时其临界厚度分别达到了 3mm和 5mm。最近还发现了含B 2 0 % (原子 )的Co Al Ga (Fe ,Cr ,V) P B C Si系和Co Fe (Zr ,Nb ,Ta ,W ) B系铁磁性钴基非晶合金 ,具有大于 50K的大过冷液相区 ,但是目前有关块体钴基非晶合金的生产及其磁性能的实验研究十分少见。因此 ,日本东北大学的材料研究所研究了用熔体旋淬法制得的含B 30 % (原子 )的Co…  相似文献   

10.
用XRD法研究了退火Fe73.5Cu1Mo3Si14.5B8合金中α-Fe(Si)晶化相的有序化过程,结果表明,Fe73.5Cu1Mo3Si14.5B8非晶合金经460℃×1h退火后,α-Fe(Si)晶化相是具有DO3结构的有序相,有序畴为球形,直径为6.1nm,它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长大,在560℃退火后达14.0nm,与α-Fe(Si)晶粒的尺寸相当。此时,α-Fe(Si)的有序度为0.78。800℃×1h退火后,α-Fe(Si)的DO8超点阵线条消失。  相似文献   

11.
熔体提拉法制备的Fe-Si-B和Co-Si-B非晶合金丝用熔体提拉法制备了Fe-Si--B和Co-Si--B非品合金丝,确立了工艺条件,检查了机械性能和磁性能,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l)制备的Fe,。St;。Bl。和Co。。。St1。。Bl。非晶合金...  相似文献   

12.
结合核动力堆用燃料包壳对锆合金耐蚀性能的要求,大范围考察了Nb含量为0.5%,1.0%,2.6%(wt%)的Zr—Nb二元合金及含Cr、Mo、Sn、Bi、Fe、Ce和Si的Zr-1Nb及多元合金,共17种成分的Zr-Nb系合金在400℃,10.3MPa水蒸汽中的长期腐蚀规律(达182天)。在腐蚀转折前,Zr-Nb系合金的腐蚀动力学曲线均近似于抛物线规律,而在转折之后存在与线性规律偏离现象。长期腐蚀增重的分析说明:通过合理的多元合金化,即增加或降低Nb含量,并主加Fe、Bi、Sn和Ni而辅加少量的Cr、Mo、Te和Si,Zr-1Nb合金的耐蚀性大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13.
含硅过共析钢晶界铁素体形成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合金元素在珠光体相变时无分配状态下形成的含Si合金渗碳体做为一种介稳相处理,利用规则溶液亚点阵模型的有关文献中的数据,计算了含Si合金渗碳体相对于无Si渗碳体的自由能增量δGSi^Fe3C,得到了渗碳体中含δGSiFe3C的对应关系;并利用Si在不同温度下的分配系数,计算了Si对Fe-C合金介稳态γ/(γ+Fe3C)相界碳浓度的影响。所得结果认为,含Si过共析钢珠光体转变时在原奥氏体出现连续网状  相似文献   

14.
通过Mn的加入量的变化,探讨了Mn在W-Ni-Fe-Co(Mn)系重合金中的存在状态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Mn的存在,可使W-Ni-Fe-Co系重合金的塑性和韧性得以提高;Mn在合金中,主要以球形细小颗粒状fcc的MnO的Mn3O4四方晶系的Mn2O3,正交、四方及bcc的Mn2O3,正交晶系的MnO2及r-MnO2,六角晶系的δ-MnO2和fcc的a-MnS之状态弥散分布于粘结相中,且部分固溶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一个Mo-Fe-Ni-Co四元扩散偶试样,测定了Mo-Fe-Ni和Mo-Ni-Co在1200℃时的两个三元系等温截面;并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以及电子探针,确定了Mo-Fe-Ni三元系在1200℃时三元合金中三元化合物P相的存在。该系统中存在bcc(Mo)、μ-Fe7Mo6、δ-MoNi、bcc(Fe)、fcc和P六个单相区;在Mo-Ni-Co三元系中存在bcc(Mo)、δ-MoNi、μ-Co7Mo6和fcc四个单相区。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个Mo-Fe-Ni-Co四元扩散偶试样,测定了Mo-Fe-Ni和Mo-Ni-Co在1200℃时的两个三元系等温截面;并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以及电子探针,确定了Mo-Fe-Ni三元系在1200℃时三元合金中三元化合物P相的存在。该系统中存在bcc(Mo)、μ-Fe7Mo6、δ-MoNi、bcc(Fe)、fcc和P六个单相区;在Mo-Ni-Co三元系中存在bcc(Mo)、δ-MoNi、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对于开发具有优良磁性能和高玻璃形成能力的新型铁基非晶合金的要求日益增长 ,相继开发了(Fe ,Co ,Ni) (Zr ,Hf ,Nb) B、Fe Si C B、Fe Nb B、Fe (Cr,Mo) (C ,B)、Fe Ga (P ,C ,B)系Fe基等一系列块体非晶合金。发现 (Fe ,  相似文献   

18.
Si对Fe-18Cr-2Mo合金磁性的影响FeCr系磁性合金不仅耐蚀性优良,而且电阻率高,作为交流电磁器件使用具有优良的磁特性,在汽车电子式燃料喷射阀等方面已获实用。其烧结合金作为电磁阀门和汽车ABS传感器部件等将可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为了生产磁特性...  相似文献   

19.
用X射线、SEM和TRM研究了FeCuMSiB系(M=Nb,Mo,Mn,W,Ni)合金的表面晶化、磁性、结构和温度稳定性。发现B含量低,表面晶化严重。B、Si和M含量影响合金的磁性。在晶化温度(Tx)附近温度下进行无磁场、纵向磁场或横向磁场退火,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高起始磁导率、高矩形比或低剩磁合金。FeCuMSiB系超微晶合金是由10~30nm的α-Fe(Si)相(或还有少量的Fe3Si相)和非晶相组成。上述三类性能不同的超微晶合金,显示了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环球信息     
永磁材料现状永磁材料包括金属合金系 (Fe Cr Co系 ,Alnico系 )、铁氧体系 (分为钡系和锶系 )和稀土系 (有SmCo系和Nd Fe B系等 )。金属合金系磁体主要包括Alnico合金和Fe Cr Co合金 ,Alnico是以Fe Co Ni Al为基本成分的磁体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