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23(1):6-9
等温锻造技术是国际上一种先进的近成形/近净成形工艺,本文重点介绍了钛合金等温锻造技术的特点、工艺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以及钛合金等温锻造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6.
采用激光烧结(LS)+等温锻造复合工艺制各出优质粉末TC17钛合金材料,并研究了工艺过程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烧结后的TC17合金微观组织主要由粗大β柱状晶粒组成;经相变点上、下等温锻造及热处理后,激光烧结的魏氏组织能够被有效地破碎,显微组织主要由条状和细小等轴a相组成;仅经相变点以下等温锻造及热处理后,合金组织主要由细小等轴a相组成,但由于变形不均,仍存在有少量的原始β晶粒边界.经过等温锻造、熟处理后,激光烧结合金的室温强度变化不大,但塑性大大提高,强度和塑性得到了良好地匹配. 相似文献
7.
钛合金在等温锻造时的氧化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主要分析钛合金等温锻造时的氧化行为,建立氧化层断裂模式,阐述钛合金高温氧化的影响因素;通过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氧化,以提高钛合金超塑性变形的性能,确保钛合金等温锻造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钛合金弹翼接头加工中的问题,借鉴以往钛合金等温锻造工艺,提出了钛合金TC4弹翼接头等温锻造的新工艺,探讨了钛合金弹翼接头等温锻造的工艺参数、模具结构、锻坯形状尺寸及润滑剂的选择,并讨论了其模具材料及加热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5,32(3)
首先对锻件在飞机机身结构零部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强调了锻件对飞机制造业的重要性。然后结合航空飞机及其发动机的发展需求,分析了飞机结构材料、零部件结构设计理念的变化对锻造技术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等温模锻技术,详细剖析了等温锻件在提高飞机零部件性能方面的技术优势。最后,提出发展等温模锻技术对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仿真等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稀贵金属回收处理及再利用技术以及低成本模具材料制备等其他辅助技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11.
12.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3,10(5)
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课题组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在解决了等温锻造工艺和设备后,在宝鸡成功地锻制了直径520mm TC11钛合金压气机盘。剖盘测试表明,盘件的组织为4级的等轴α+β组织、其室温、高温拉伸性能,持久蠕变性能,热稳定性和缺口 相似文献
13.
金属材料热变形的目的是降低材料的变形抗力,提高其塑性,有利于成形过程的稳定。传统的热变形方法是将坯料从加热炉内移至冷模或预热的模具中进行加工。多数情况下热变形时模具的预热温度远低于坯料温度,在成形过程中.由于坯料与模具之间的温差较大,会使坯料温度急剧降低,导致材料变形抗力增加.塑性降低。尤其是对于小型零件或表面积与体积比很大的的带窄肋、薄腹板的零件,薄壁处温度下降得非常快。 相似文献
14.
以等温锻造模具为研究对象,利用边界元方法分析了模具温度场状况,绘制了温度等值线,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和可行性,为等温锻造工艺和模具加热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Ti-6Al-4V合金是应用于航空和汽车工业领域的关键结构件,但是它硬度高,难加工,价格昂贵,且大尺寸毛坯时材料利用率很低,采用传统加工方法很难满足现代制造的需求。本文针对Ti-6Al-4V机翼,采用铅模拟实验优化了合理的锻坯形状,并引入了一种闭式等温锻造工艺,研究了等温锻造Ti-6Al-4V机翼的成形能力、机械性能和工艺参数等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加工的钛合金机翼相比,等温锻造机翼显著的改善了零件的机械性能,材料利用率从13%提高到50%;在950℃的等温锻造温度下,Ti-6Al-4V基体内片状α相逐渐转变为β相,而当锻造温度为900℃时,这种相变效果呈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了TC21钛合金在5.5×10-4s-1恒应变速率、40%变形程度条件下,等温锻造温度变化对锻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C21钛合金显微组织对温度变化敏感,在两相区锻造时,显微组织由初生α相和β转变组织组成,并且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初生等轴α相的含量逐渐减少,晶粒尺寸增大;在相变点温度锻造时得到网篮组织;在相变点以上温度锻造时得到片状组织。室温拉伸强度和断裂韧性随锻造温度的升高呈现增加趋势,室温拉伸塑性明显降低。在965℃等温锻造时,显微组织为较细的片状组织,强度、塑性和断裂韧性达到较佳匹配,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965℃为较佳等温锻造温度。 相似文献
18.
19.
航空钛合金锻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航空钛合金锻造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等温锻造技术、精密辗轧技术、大型复杂构件整体成形技术、锻造工艺模拟等国内外研究情况,并讨论了航空钛合金锻造技术后续的研究方向。等温锻造技术应深入研究构件热处理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加热与润滑防护技术;精密辗轧技术应深入研究薄壁环件精确环轧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轧制胀形用工装与模具设计技术、设备控制软件开发技术;大型复杂构件整体成形技术应深入研究复杂构件的增量加载精密模锻技术、多向精密模锻技术、大型锻件组织性能均匀性控制技术及复杂结构件精密制坯技术;同时,应系统开展锻造工艺与装备数字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建立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锻造工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