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优化高牌号硅钢RH到站条件、降低氩前硫含量、优化强制脱碳工艺、使用无碳钢包、规范真空槽化冷钢时间、归纳总结铝、硅配加公式等方式,优化后RH吨钢脱硫剂由3.25 kg/t钢下降到2.1 kg/t钢,脱硫比例减少了20.2%. RH脱碳时间15 min,钢水成品碳稳定控制在0.0017%.高牌无取向硅钢平均冶炼周期为37 min,下降了8 min.  相似文献   

2.
影响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冷轧生产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轧后边裂造成断带。造成冷轧后边裂的因素很多,主要研究常化工艺、切边质量及冷轧工艺对边裂产生的影响。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工艺优化,冷轧后边裂产生率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3.
主要针对酸连轧机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焊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明确了影响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焊缝质量的关键主控因素:焊接速度、拼缝间隙、退火电流、离焦量等,同时研究了不同硅含量的硅钢品种在不同退火电流下的实际焊缝微观形貌,发现不同硅钢品种的自身性能对焊缝通过性有较大影响。针对研究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并提高了实际生产的焊缝通过率。  相似文献   

4.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铸坯夹杂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首次模拟CSP流程生产出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本文对铸坯夹杂物形貌、大小及类型作了初步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3.10%Si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为研究对象,对其热轧板、常化板、冷轧板和退火板进行了组织、织构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组织沿厚度方向分布不均匀,从表层到芯部变化较大,分层明显,表层织构主要为{111}和{112};常化板组织在厚度方向与热轧板类似,但晶粒明显长大,组织均匀性较好,平均晶粒尺寸为119μm,织构组分与热轧板基本相当;冷轧板为沿着轧制方向伸长的纤维组织;退火板为再结晶组织,平均晶粒尺寸为151μm,{001}100织构组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宋程  项利  石超  李建军 《电工钢》2024,(1):39-45
通过工业试验研究了不同稀土含量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中夹杂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稀土质量分数为0.002 1%时,稀土元素主要形成(La, Ce)AlO3夹杂物,从而进行脱氧、变质钢中Al2O3夹杂物;随着钢中稀土含量的增加,稀土主要形成以(La, Ce)AlO3-(La, Ce)2O2S类和(La, Ce)2O2S类稀土夹杂物,主要降低了钢中硫化物的析出量,但是此时生成的稀土夹杂物对钢中大量温降过程析出和二次氧化产生的Al2O3类夹杂物的改性作用较弱,这导致稀土含量高时钢中Al2O3夹杂物的数密度明显增加。此外,夹杂物长宽比的统计结果表明,稀土处理使铸坯中夹杂物发生明显球化,但在随后的热轧工序中,常规处理与稀土处理的热轧板中夹杂物的平均长宽比差异较小。即在工业生产实际中,稀土处理对成品组织中的夹杂物的长宽比影响很小,影响夹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连轧过程中产生的油斑,并采用SEM和EDS分析对比了油斑与正常基板组织结构差异。同时结合生产工艺特点,研究了油斑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冷轧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表面形成的油斑,主要成分为Fe、C和Si的氧化物,并含有少量的有机物。油斑是轧制过程中附着在带钢表面的乳化液、铁粉在高于100℃轧制温度下,与带钢表面产生电化学腐蚀,最终形成了以氧化物为主,并含有少量的有机物的斑迹。通过试验及大生产验证,保持轧机乳化液的清洁性、提高轧机出口带钢卷取温度以及改善带钢表面的吹扫效果可有效的消除油斑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硅钢厂自1978年引进日本的森吉米尔轧机以来,一直采用日本专利介绍的生产工艺。低牌号无取向硅钢(主要指W_(201A)、W_(181A))采用与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相同的生产工艺,但由于低牌号硅钢含硅量低,变形抗力小,轧制时不但负荷低,而且轧出的钢板板形也差。为此,我们研究了改变轧制规程、增加轧制压下量、减少轧制道次的可行性,以提高轧机作业率和产品质量。一、试验参数的确定工艺的改进,首先应考虑钢的变形抗力和轧制负荷,才能确认减少轧制道次后的压下规程是否在设备允许的载荷之内。 1.压下制度的选择为了保证产品的板形良好并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将轧制负荷均匀地分配到各道次,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夹杂物的控制效果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非水溶液电解提取、扫描电镜和X光微区分析方法,考察了国内、外部分钢企代表性钢种成品试样中磁性能相当、高牌号无取向硅产品中夹杂物类型和数量。结果表明,四个企业A、B、C、D其成品磁性能水平相当,而其中的夹杂物控制在类型、数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A 企业的夹杂物以 CaO 夹杂为主;B、C、D 企业的夹杂物以 MnS、AlN为主。A、B、C、D 四个企业,1.0 μm 以下的夹杂物数量分别为 31万个/mm3、1 200万个/mm3、1 800万个/mm3和85万个/mm3;1.0 μm~10 μm之间的夹杂物数量分别为 108.4万个/mm3、34.5万个/mm3、71.6万个/mm3和5.6万个/mm3;10 μm 以上夹杂物数量四个企业均很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研究超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35W230冶炼过程中[Ti]的来源和变化趋势,确定了冶炼过程中[Ti]含量升高的主要因素,即渣中(TiO2)还原成为[Ti]进入钢水,和硅铁合金中杂质Ti元素进入钢水。同时确定了影响渣中(TiO2)含量的主要因素,即铁水[Ti]含量和转炉铁矾土加入量。通过选择[Ti]质量分数约为0.02%的低钛铁水,并降低转炉铁矾土加入量至300 kg/炉,与铁水[Ti]质量分数约为0.04%、铁矾土用量约600 kg/炉相比,成品[Ti]质量分数从0.004 43%降低到0.002 58%。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RH铝脱氧工艺,钢水脱碳时,加铝预脱氧至0.02%~0.03%,加入硅铁进行脱氧和合金化,利用钢水中的氧去除硅铁合金带中的[Ti],再加入铝丸和电解锰,最终使钢水中的[Ti]质量分数达到了0.002 10%。铸坯全氧质量分数试验炉次为0.001 1%,与正常炉次0.001 0%相差不大。性能上铁损P15/50降低了约0.07 W/kg,磁感J5000提高了0.004 T。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配备了X射线能谱分析仪的Tecnai F20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CSP流程生产的低牌号无Al成分体系硅钢析出物类型、形貌和尺寸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铝成分(Al的质量分数小于0.01 %)体系的50W1300和50W800的析出物主要为CuXS/MnS,但有铝成分体系中,除含有CuXS/MnS外,还含有大量Ti(CN)、AlN析出物;且采用无铝成分体系的50W1300和50W800中析出物平均尺寸仅为51 nm和90 nm,比有铝成分体系的69 nm和182 nm明显细小。  相似文献   

12.
真空感应炉冶炼高氮钢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艺试验研究,分析探讨了真空感应炉在冶炼高氮钢过程中炉内压力、温度、化学成分、氮化物加入时间等因素对钢中氮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真空感应炉冶炼高氮钢氮含量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用真空感应炉冶炼高氮钢时,钢的化学成分和加入的氮化物对氮含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连续退火均热时间对Fe-3.2 %Si高牌号无取向硅钢P1.0/50和P1.5/50铁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退火均热时间的增加,P1.0/50和P1.5/50均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P1.0/50在110 s时最低值为1.008 W/kg,而P1.5/50在90 s时最低值为2.601 W/kg;当退火均热时间从50 s增加到130 s时,平均晶粒尺寸从70 μm增加至164 μm。均热时间短,{110}〈001〉取向晶粒尺寸小、数量多,其织构组分强度高;随着均热时间增加,γ纤维和{100}〈0vw〉、{110}〈001〉强度增强,但增幅逐渐变缓。在退火温度1 000 ℃×90 s工艺下,Fe-3.2 %Si可获得较优异的,P1.0/50和P1.5/50铁损性能和均匀性高的材料组织。  相似文献   

14.
姜南  何国赛  陈猛  程曦 《电工钢》2021,3(6):40-46
研究分析了高速钢轧辊的特性、轧辊磨损及高速钢的热膨胀,并通过在无取向硅钢的轧制中使用全机架高速钢轧辊的上机试验,优化轧制工艺,结果表明:与普通轧辊相比,高速钢轧辊轧制无取向硅钢后,有利于延缓边降,利于无取向硅钢的断面控制,从而提升后工序的同板差精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金相显微镜、图像分析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未用和采用钙处理无取向硅钢片中微细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分布以及夹杂物的类型.发现对无取向硅钢片铁损影响较大的是0.1~0.4μm的微细夹杂物,夹杂物类型对铁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高强无取向硅钢主要应用于高速电机,要求其具备高强度和优异磁性能,但目前无取向硅钢的磁性能和强度难以兼顾。因此,设计并制备了添加微量Cr的含Nb高强无取向硅钢,通过光学显微镜、EBSD、万能拉伸试验机、四探针测试仪和磁性能测量仪等研究了Cr对含Nb高强无取向硅钢微观组织、织构、力学性能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Cr抑制了热轧组织的回复,使常化和退火组织再结晶减弱,常化和退火后有利织构面积分数增加,不利织构面积分数减小。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Cr使含Nb无取向硅钢的屈服强度显著增大,磁感略升高,但对铁损几乎没有影响。Cr对屈服强度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Cr的固溶强化作用,另一方面Cr促进了Nb的析出而使Nb的析出强化效果增强;而Cr提高含Nb高强无取向硅钢的磁感主要是由于促进有利织构形成的同时抑制了不利织构的形成,使得织构因子增大;添加Cr使无取向硅钢的电阻率增加从而使铁损降低,同时Cr促进了Nb的析出,而这种富Nb析出相不仅抑制晶粒长大且会阻碍磁畴移动而使铁损增高,在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Cr对含Nb高强无取向硅钢的铁损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含Nb高强无取向硅钢中添加微量Cr,会由于Cr的固溶作用以及其促进Nb的析出而提高钢的强度并提高钢的综合磁性能。  相似文献   

17.
组织和织构是影响无取向硅钢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改善产品性能,研究了冷轧压下率(71.7%~87.0%)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冷轧压下率的增加,退火晶粒平均尺寸先减小后增大;高斯和立方织构强度减弱,γ纤维织构增强,α纤维织构转变为较强的α*({ h, 1, 1}〈1/h, 1, 2〉)织构,并随冷轧压下率的增加而增强,同时其峰值逐渐向{111}面移动;工频铁损P1.5/50、高频铁损P1.0/400和磁极化强度J5000同时降低,屈服强度变化不大,表面硬度逐渐增加。当冷轧压下率由84.7%增至87.0%、厚度减至0.30 mm时,高频铁损降幅是工频铁损的11倍,表面硬度增幅变大。以上研究成果对硅钢减薄后织构及组织的优化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RH破真空后,往钢液中喂硅钙线,通过比较喂钙前后钢液中T.O、N以及夹杂物尺寸、数量的变化,来研究钙处理对无取向硅钢总氧含量的影响。热力学计算表明无取向硅钢中由于铝含量较高,钢中自由氧含量低,钢中总氧含量基本可以代表钢中氧化夹杂物的含量。钙处理可以明显降低无取向硅钢的总氧含量,这主要是由于钙处理会使钢液中夹杂物变性长大,密度减小,从而有利于夹杂物的上浮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