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辐照对蓝莓果实硬度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围绕不同辐照剂量对冷藏蓝莓腐烂率、失重率、果实硬度、细胞壁物质、细胞壁多糖含量以及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的影响展开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较低剂量的辐照处理(0.5 kGy)对蓝莓冷藏保鲜的效果不显著,较高剂量的辐照剂量(3.0 kGy)加速了冷藏后期蓝莓果实的软化进程,2.5 kGy辐照处理能够降低冷藏期间蓝莓果实中PE(果胶甲酯酶)、P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Cx(纤维素酶)三种水解酶的活性,抑制WSP(水溶性果胶)含量升高和ESP(离子型果胶)、SCSP(共价型果胶)、4KSF(连接松散半纤维素)、24KSF(连接紧密半纤维素)含量的下降,从而降低果胶不溶性向可溶性的转变和保证半纤维素的连接作用,最终有效延缓冷藏蓝莓果实软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二次发酵法,通过对黑加仑、蓝莓复合果醋的酒精发酵及醋酸发酵的优化,最终确定黑加仑、蓝莓复合果醋的酒精发酵最佳工艺为:黑加仑果汁与蓝莓果汁3:2复合,在初始糖度8°BX、初始pH3.8、28℃发酵6d、。醋酸发酵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35℃,通风量为l:0.10~0.15(V/V/min),酒精含量6.0%,接种量8.0%,初始pH5.5。黑加仑、蓝莓复合果醋饮料配方:12%复合果醋、5.5%白砂糖、2%蜂蜜、0.1%食盐、0.06%复合香料,评分为92分。工艺调整后的放大生产产品质量仍稳定、达标。产品具有食醋清香和黑加仑、蓝莓果香,酸味柔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3.
采用60Co-γ射线辐照赤霉病小麦以及健康小麦籽粒,研究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对小麦籽粒的品质指标影响显著,辐照后籽粒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高能量的射线破坏了蛋白质等大分子聚合物,使面筋强度下降;处理后样品中破损淀粉增多,淀粉与蛋白质基质结合变松散,淀粉的糊化特性变差,降落数值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明显降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样品的吸水率升高,稳定时间缩短,形成的面团耐搅拌力变差。在达到杀虫防霉、降解谷物中真菌毒素的前提下,要尽量选用较低的剂量处理样品,从而保证样品品质不受损害;高剂量辐照后的样品,由于面筋强度较弱,可以作为低筋粉使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60Co-γ射线辐照赤霉病小麦以及健康小麦籽粒,研究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对小麦籽粒的品质指标影响显著,辐照后籽粒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高能量的射线破坏了蛋白质等大分子聚合物,使面筋强度下降;处理后样品中破损淀粉增多,淀粉与蛋白质基质结合变松散,淀粉的糊化特性变差,降落数值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明显降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样品的吸水率升高,稳定时间缩短,形成的面团耐搅拌力变差.在达到杀虫防霉、降解谷物中真菌毒素的前提下,要尽量选用较低的剂量处理样品,从而保证样品品质不受损害;高剂量辐照后的样品,由于面筋强度较弱,可以作为低筋粉使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二次发酵法,对黑加仑、蓝莓复合果醋酿造进行了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酒精发酵阶段黑加仑果汁与蓝莓果汁3∶2复合,在初始糖度18°Bx、初始pH值为3.8、28℃发酵6d;醋酸发酵阶段35℃时,通风量为1∶(0.10~0.15)m3/h,酒精含量8.0%vol,接种量12.0%,初始pH值为6.0,在此最佳条件下,果醋酸度为4.5g/100mL左右.黑加仑、蓝莓复合果醋饮料配方为:12%复合果醋、5.5%白砂糖、2%蜂蜜、0.1%食盐、0.06%复合香料,感官评分为92分.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60Co-γ辐照对美味牛肝菌挥发性成分的作用,对其干品进行1.29和3.38 kGy的60Co-γ辐照处理,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质联用仪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辐照前后的美味牛肝菌干品中共鉴定出4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7种吡嗪类,4种烃类,1种醛类,1种酮类,5种酚类,2种酯类,8种酸类,11种杂环类和4种未知化合物。其中酸类、吡嗪类、烃类和杂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28.43%、18.11%、17.41%和17.25%。美味牛肝菌干品中还鉴定出23种与食用菌风味产生密切相关的含八碳及以下的挥发性化合物,总体相对含量达48.16%。1.29、3.38 kGy两种剂量的辐照处理显著降低了美味牛肝菌中大部分风味相关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p<0.05),吡嗪类、杂环类和八碳及以下挥发性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下降14.36%和17.28%、14.49%和17.27%以及11.27%和11.75%;而酸类成分相对含量则增加了9.18%和45.55%。本研究结果可为辐照处理在美味牛肝菌保藏中的应用提供了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蓝莓果醋酿造工艺的研制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以蓝莓为主要原料,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试验,筛选出了蓝莓果醋的最佳发酵条件,经过陈酿澄清处理制得品位纯正的蓝莓果醋。  相似文献   

8.
以自制蓝莓发酵果醋为原料,采用壳聚糖、硅藻土、果胶酶、明胶、单宁对蓝莓果醋进行一系列单一澄清剂和复合澄清剂的澄清实验,并对透光率、酸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单一澄清剂中,果胶酶、明胶、单宁澄清效果较为理想,最佳添加量为3%,透光率分别为64.7%、62.0%、61.0%;复合澄清剂中,果胶酶∶明胶∶单宁(8∶1∶1),添加量5%澄清处理蓝莓果醋,透光率达64.5%。综合澄清稳定性考虑,选择复合澄清剂果胶酶∶明胶∶单宁(8∶1∶1)处理蓝莓果醋效果最佳。成品果香怡人、酒体澄清丰满。  相似文献   

9.
研究经0~52.7kGy 60Co-γ射线照射后的明胶黏度、胶凝特性、蛋白组分、分子量与吸收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明胶的特性黏度、相对黏度、凝胶强度、熔化温度和分子量随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明胶的大分子物质含量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Mn和Mw范围为7839~10861, 32444~36506. 分子量分布逐渐加宽,范围为3.36~4.45. 同时,辐照后明胶膜的胶凝点上升,范围39.8~42.7℃. 明胶颗粒的致密性好,表面平滑. 实验结果说明,在有限水和无限氧气存在下,小分子量明胶的辐射反应为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10.
60Co-γ辐照剂量对鲈鱼感官和质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不同γ射线辐照剂量对鲈鱼制品品质的影响,为高品质鲈鱼制品的生产提供依据。将鲈鱼进行~(60)Co-γ射线辐照,采用模糊感官评定法对其感官品质进行综合评定,并以仪器质构剖面法对其质构特性进行降维-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辐照剂量的增加感官评定等级降低,0~4.78 kGy综合评定级别为\"好\",5.21 kGy级别为\"中\",6.49~8.74 kGy判定级别为\"差\",且当辐照剂量大于等于7.57 kGy时会产生较大辐照异味。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7.011%和27.832%的两个主成分,结合主成分的载荷图分析确定影响鱼肉辐照后质构代表因素为胶着度和硬度。1.55~4.78 kGy剂量以内,胶着度和硬度变化趋势不显著(p0.05)。故以1.55~4.78 kGy进行辐照处理,能同时保持鲈鱼产品感官和质构,此结果为鲈鱼等淡水产品的辐照杀菌技术的研究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射线辐照处理对大樱桃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short-wave ultraviolet light,UV-C)照射(1.37、2.05、2.74 kJ/m2)和60Co-γ辐照(0.75、1.5、2.25 kGy)分别处理大樱桃果实,定期检测其冷藏期间生理品质指标和果皮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15 d内,1.37 kJ/m2照射和0.75 kGy辐照较对照组可显著延缓大樱桃果实好果率下降、抑制果实质量损失,较好保持果实质地特性,促进花青素合成,有效抑制过氧化物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且会引起丙二醛含量增加。由于两种处理对好果率、硬度、质量损失率、花青素等感官品质核心指标具有良好的积极作用,因此对丙二醛的不利变化并不足以影响到果实的商品品质评价。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大樱桃经1.37 kJ/m2照射和0.75 kGy辐照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果皮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结构的损伤程度,显著延缓果皮细胞衰老。此外,在贮藏前期与末期,1.37 kJ/m2照射和0.75 kGy辐照所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针对于5 d以内的短期贮藏,可采用1.37 kJ/m2 UV-C照射,而长期贮藏则以0.75 kGy 60Co-γ辐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为研制出一款口味独特,品质优良的蓝莓果醋饮料,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筛选蓝莓果醋饮料配方,采用GC-MS分析成品饮料和发酵原醋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蓝莓果醋饮料的最优配方是蓝莓发酵原醋20%,白砂糖10%,蓝莓汁20%,蜂蜜1%。蓝莓发酵原醋共检测出香气物质44种,包括醇类9种,酯类8种,酸类6种,醛类5种,酚类5种,烃类5种,其余类6种。蓝莓果醋饮料共检出香气物质66种,包括烃类17种,醇类10种,酯类8种,苯类7种,醛类6种,酮类4种,其余类4种。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有害微生物对花生的污染,本文研究了~(60)Co-γ辐照对花生的杀菌效果以及对其感官品质、理化性质、质构特性和脂肪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辐照处理可显著降低花生中微生物含量,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杀菌效果越显著;辐照剂量为1.50 k Gy时,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灭菌率分别达到94.58%和95.63%,均达到90%以上;菌落总数、霉菌及酵母菌的辐照杀菌剂量D10分别为2.33 k Gy和1.10 kGy;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感官评定得分越低,剂量≤1.50 kGy时,花生的感官品质在食用者可接受范围内。剂量为0.00~4.50 kGy时,辐照对花生水分、脂肪、蛋白及脂肪酸无明显影响,当剂量大于1.50 kGy时,仅粗纤维含量出现明显下降;辐照处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花生的硬度,而对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则无明显影响;同时,辐照不会脂肪氧化酶产生明显影响。因此,~(60)Co-γ辐照剂量不高于1.50 kGy时,能有效杀灭花生仁中微生物,且最大限度保持花生原有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60)Coγ辐照处理对蓝莓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辐照剂量处理\"蓝丰\"蓝莓,以辐照的蓝莓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果实表面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果实腐烂率和硬度、以及相关感官品质在冷藏期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辐照处理对蓝莓果实表面微生物有很好的杀灭和抑制作用,辐照剂量越高,效果越好,且微生物对辐照剂量的敏感程度依次为:细菌霉菌酵母菌。0.5 kGy的辐照处理对冷藏期间蓝莓果实保鲜效果不明显(P0.05),3.0 kGy的辐照处理能够加速冷藏后期蓝莓的腐烂变质,适当的辐照剂量(1.0~2.5 kGy)能够很好地降低腐烂率,保持果实硬度和保护果实感官品质,其中2.5 kGy辐照剂量对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35 d后,果实腐烂率最低(3.35%),果实硬度最高(1.08 kg/cm~2)。结论辐照保鲜蓝莓的最低有效剂量为1.0 kGy,最高耐受剂量为2.5 kGy,本研究为蓝莓的辐照保鲜提供了应用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水果蓝莓为原料,进行酒精发酵,所用酵母菌种为Fermivin酵母,并且调整其糖度至16%左右,在此条件下确定出蓝莓的酒精发酵最适温度20℃;将已完成发酵的蓝莓果酒与活化充分的醋酸菌种接种进行醋酸发酵,确定出蓝莓果醋最适宜的醋酸发酵温度。结果表明,蓝莓醋最适醋酸发酵温度为35℃。试验对已发酵好的蓝莓果醋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并且与市售的苹果醋、食醋进行对比分析,测定3种醋对DPPH自由基、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能力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蓝莓果醋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1.7%,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达76.4%,对超氧阴离子·O2-清除率相对较低,仅27.5%;蓝莓果醋对3种自由基的清楚能力均显著高于市售的苹果醋及食醋,说明试验方法酿制的蓝莓果醋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探索60Co-γ辐照联合低温处理对不同包装花生仁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期延长花生的贮藏周期。采用60Co-γ辐照装置进行1.5 kGy剂量的辐照处理,花生仁分别采用聚乙烯袋、真空聚乙烯袋和真空锡箔袋进行包装处理,通过测定微生物、营养成分、水分含量、质构特性、脂肪氧化酶及气味等指标来评价60Co-γ辐照联合低温冷藏处理对花生仁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未辐照花生仁在贮藏第4个月时菌落总数为980 CFU/g,超过750 CFU/g标准规定,而辐照花生仁在贮藏14个月时菌落总数均低于340 CFU/g,符合标准规定;贮藏期间,辐照处理不会对花生仁的营养成分、质构特性产生明显影响;低温贮藏有利于降低花生仁水分损失和保持花生仁脂肪氧化酶的活性;不同包装辐照花生仁在贮藏期间呈现一定的差异,其中真空锡箔袋包装花生仁在营养品质、质构特性及气味变化上变化最小。综上所述,辐照联合低温处理可将花生仁的贮藏周期延长到14个月,同时真空锡箔袋包装花生仁呈现较稳定的贮藏性能。该方法可实现产业化生产,对花生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了不同剂量的Co60-γ射线辐照剂量对“贵长”猕猴桃储藏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Co60-γ射线作为辐照源,选择不同的辐照剂量对“贵长”猕猴桃样品进行辐照处理,并在储藏60 d内对样品中维生素C(Vc)含量、可溶性还原糖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对其气味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Co60-γ辐照处理会影响“贵长”猕猴桃的储藏品质,低于4 kGy的辐照处理对样品品质影响相对较小,而6 kGy以上的辐照剂量会显著的加速样品成熟软化。辐照处理对“贵长”猕猴桃的气味影响较小,而硫化物、氮氧化物、芳香烃化合物以及烷类是影响“贵长”猕猴桃气味的主要物质。结论 当辐照剂量为2-4 kGy时,储藏中“贵长”猕猴桃中Vc等营养物质保存较好,样品成熟老化速度减慢,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桤叶唐棣、蓝莓为主要原料,对桤叶唐棣蓝莓复合果醋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确定桤叶唐棣和蓝莓适宜质量比为1∶2;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酒精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初始糖度18%,酵母接种量0.10%,发酵温度28 ℃,发酵时间6 d,在此条件下酒精度可达9.4%vol;由响应面试验确定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酒精度7%vol,发酵温度30 ℃,醋酸菌接种量为12%,此条件下发酵所得的复合果醋中总酸含量可达5.33 g/100 mL。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60Co-γ射线辐照对鳝鱼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将鲜活鳝鱼剖杀、切段处理后进行辐照灭菌,设置2、4、6、8 kGy 4个剂量组,以未辐照组作为对照组,真空包装后在4 ℃冰箱中进行储藏。定期取样测定其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 TVB-N)、脂肪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s, LPO)来研究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鳝鱼冷藏品质的影响,并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SPME-GC-MS),研究未辐照、8 kGy辐照鳝鱼的挥发性物质变化情况。结果 第8d时未辐照组鳝鱼片挥发性盐基氮值为20.92 mg/100 g,菌落总数超过1.0×106 CFU/g,超过可食用标准限值,但辐照导致鳝鱼脂肪氧化产物增加,第6d时未辐照组的LPO和MDA含量分别为8.64 μmol/g prot和7.64 nmol/mg prot,而辐照各组均高于未辐照组。挥发性物质检测结果显示,在鳝鱼中一共检测出62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胺类6种、醛类15种、烃类25种、酸类5种、酮类5种、酯类2种、醇类1种,其他化合物4种。结论 辐照能够有效延长鳝鱼冷藏货架期,结合TVB-N和菌落总数指标,辐照组鳝鱼的冷藏货架期最长可至15d,但辐照也有促使脂肪氧化、产生影响风味的挥发性物质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超高压处理对黄酒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200~350 MPa下,处理时间为0.5~2.0 h,介质温度为10~40℃条件下超高压处理(UHP)对黄酒感官品质、理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压力为300 MPa时酒的感官品质较好,保压时间为0.5 h即具备良好陈化效果,常温下进行高压处理即可具备陈化特征。通过对黄酒中总酯、总酸、总醛,杂醇油,挥发性香气成分及氨基酸总量的检测可发现,经超高压处理的酒液中醇类物质减少,酯类与醛类含量增加,酸类变化不明显,证明超高压可促进醇、醛等物质的氧化作用,酯化作用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黄酒风味,加速陈化过程。同时,处理后黄酒中氨基酸总量增加,说明超高压处理并不会显著破坏黄酒中氨基酸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