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以邻苯二甲酸酐、N?乙基哌嗪为原料合成N?乙基哌嗪基邻苯二甲单酰胺酸,再将其与氯化锌反应制备了N?乙基哌嗪基邻苯二甲单酰胺酸锌(ZNEP),然后将ZNEP分别与季戊四醇、二苯甲酰甲烷(β?二酮)、环氧大豆油和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进行复配得到4种复合热稳定剂;采用刚果红试纸法、热老化烘箱法,转矩流变仪法和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不同复合热稳定剂对聚氯乙烯(PVC)静态和动态热稳定性能及热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NEP、季戊四醇复配质量比为1∶2时,PVC样品的热稳定性最好,其静态热稳定时间和动态热稳定时间分别为2 340 s和1 602 s;同时,与不添加热稳定剂的样品相比,其质量损失率为5 %、10 %及质量损失速率最快时对应的温度(T5 %、T10 %、Tmax)均表现出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说明该复合热稳定剂能有效抑制PVC的热降解。 相似文献
2.
3.
以苯甲酸、蓖麻油酸、氧化锌和氢氧化钙为主要原料,辅以β二酮、亚磷酸三苯酯、季戊四醇等辅助热稳定剂,制备了苯甲酸蓖麻油酸钙/锌液体热稳定剂。考察了钙锌比、辅助热稳定剂用量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通过刚果红试纸法对其静态热稳定性进行测试,转矩流变仪法以及双辊开炼法对其动态热稳定性进行测试。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添加热稳定剂的聚氯乙烯(PVC)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钙锌比为3∶1,β二酮用量为0.75 g,亚磷酸三苯酯用量为10 g,季戊四醇用量为1 g时,产品对PVC的热稳定性最好,动态热稳定性可达1 180 s,平衡扭矩为21 N·m。 相似文献
4.
5.
以五圆环马来酸酐与三甘醇为原料制备中间产物马来酸单三甘醇酯(TAM),再与乙酸钙/锌反应制得具有多官能团的功能性单体,分子结构中具有酯基、羰基、醚键、共轭双键的马来酸单三甘醇酯混合钙/锌盐(TAM-Ca/Zn),作为热稳定剂的主要组份。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2Na)标准溶液滴定测定金属离子含量;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利用热烘箱老化法、刚果红测试、电导率测试、热失重法考察其热稳定效果及性能,并考察与硬脂酰苯甲酰甲烷(β二酮)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当TAM-Ca/Zn的质量比为1.5/1时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及热稳定效果,维持初期白度达到50 min,静态热稳定时间为29 min,优于硬脂酸钙/锌型热稳定剂;当β二酮的添加量为热稳定剂总质量的10 %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钙/锌复合稳定剂对PVC热稳定与耐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变仪热分解时间试验能反映PVC加工过程中的长期热稳定性能;钙/锌复合稳定剂添加量达到一定数值时,对PVC热稳定性能与耐候性能的影响较小。此研究对稳定剂添加量的确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热稳定剂是聚氯乙烯(PVC)加工过程中重要的塑料助剂,可以抑制聚氯乙烯在高温下发生热降解,改善PVC热稳定性能.PVC是全球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国内外对PVC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热稳定剂的消耗量随之增长,因此,低毒、无污染且高效环保的钙/锌热稳定剂成为研究热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氯乙烯热稳定剂的发展现状,由于铅、镉盐类热稳定剂有毒,已被欧盟禁用,有机锡类热稳定剂价格昂贵,而环保钙/锌热稳定剂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综述了钙/锌热稳定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环保热稳定剂对PVC的作用机理,提出了钙/锌热稳定剂市场应用前景和未来的发展重点及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C22三元酸单甲酯(MEMAA)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然后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合成了桐酸基三元酸钙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以刚果红法、热老化烘箱法和热重(TG)分析法考察其作为PVC热稳定剂时的热稳定性,并对其热稳定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桐酸基三元酸钙盐作为PVC热稳定剂能够中和吸收PVC热降解所产生HC1,从而减缓PVC的脱HC1速率;与二聚脂肪酸钙相比,桐酸基三元酸钙盐使PVC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以钙/锌为主稳定剂,多元醇为辅助稳定剂,通过刚果红法、电导率法、热重分析以及热老化法等方法较为系统的对比了麦芽糖醇、甘露醇及季戊四醇与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体系对于提高聚氯乙烯热稳定性的协同效应。试验数据表明:加入麦芽糖醇与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体系的热稳定性最好,热降解时间最长为46 min,约为纯钙/锌体系稳定剂的4倍;电导率法测得其诱导时间为43.81 min;热重分析第一阶段热失重率仅为48.13%,且在热老化实验中长期稳定效果最佳,其协同效应明显优于甘露醇及季戊四醇复合热稳定剂体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6种十四烷酸插层稀土(镧/铈/镨/钕/铕/钐)类水滑石,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进行表征。利用刚果红法及转矩流变仪法研究了其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通过紫外光谱分析了热稳定机理。结果表明,6种类水滑石对PVC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作用,其中,掺杂镧的类水滑石的热稳定效果较好,与硬脂酸锌、季戊四醇复配后可延长PVC静态及动态热稳定时间分别为110、35 min,塑化扭矩及平衡扭矩分别为51、30 N·m;类水滑石复配前后都能较好地抑制PVC长链共轭多烯的形成,减缓样品着色,复配后效果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氨三乙酸锌的制备及其对PVC的热稳定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氨三乙酸和氧化锌为原料,制备了氨三乙酸锌,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及物化常数检测;以甘氨酸锌、硬脂酸锌作对照物,将氨三乙酸锌与氨三乙酸钙、硬脂酸钙、亚磷酸三苯酯进行了互配,通过热老化箱实验法、刚果红试纸法等对氨三乙酸锌及其互配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氨三乙酸锌对PVC具有较好的长期热稳定性能,与硬脂酸钙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酪氨酸、硝酸镧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酪氨酸镧。采用刚果红法、热老化烘箱法、电导率法、转矩流变仪等测定了酪氨酸镧及其与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配后的热稳定性能。通过红外光谱探讨了酪氨酸镧的热稳定机理。结果表明,酪氨酸镧单独存在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可通过镧与氯的配位作用及氨基与HCl反应来减缓聚氯乙烯(PVC)热降解;与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等份数复配后,能更大程度地延长PVC热稳定时间,改善初期着色性。 相似文献
14.
以常见的一元、二元及三元羧酸为原料,制备了6种复合羧酸镧热稳定剂,采用刚果红法及转矩流变仪法对聚氯乙烯(PVC)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热稳定性测试,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对复合羧酸镧对PVC的热稳定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长链二元酸与短链一元酸或二元酸复合所得的羧酸镧产品对PVC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而与短链三元酸复合所得产品对PVC的热稳定性相对较差;复合热稳定剂在与PVC共同受热的过程中,镧离子可以和PVC链上的Cl发生配位作用,使Cl趋于稳定,减缓了PVC的热降解,同时镧还可以吸收PVC降解释放出来的HCl。 相似文献
15.
以二丁基氧化锡、马来酸、硝酸镧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二丁基锡二马来酸镧,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通过热老化烘箱法、刚果红法、转矩流变仪和紫外光谱仪等测定二丁基锡二马来酸镧对PVC的热稳定性能,分别探讨了与季戊四醇、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的协同效果。结果表明,二丁基锡二马来酸镧单独添加到PVC中,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可较显著地抑制PVC长链多烯结构的快速生成,减缓试样的热降解;与季戊四醇复配使用可延长PVC静态热稳定时间,改善前期着色;与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配使用可降低加工能耗,增强材料的拉伸和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6.
环氧脂肪酸稀土的合成及其对PVC热稳定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制备了环氧基保留完好的高纯度环氧脂肪酸稀土。研究发现环氧脂肪酸稀土对PVC的热稳定作用类似于硬脂酸稀土,具有长期型热稳定剂的特征,但其热稳定效能明显优于后者,可代替硫醇辛基锡达50%而不降低热稳定性,而硬脂酸稀土只能代替约25%。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饱和天然油脂为原料制备了多聚脂肪酸酯的钙锌盐,并与抗氧剂、β二酮复配制得了新型一剂多效的油脂源钙锌复合热稳定剂(OMFCT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考察了OMFCTS对聚氯乙烯(PVC)制品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PVC/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OMFCTS=100/30/3体系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均可与PVC/DOP/市售钙锌复合热稳定剂=100/40/3体系相媲美。OMFCTS在赋予PVC制品更好的热稳定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增塑性能,可减少PVC加工过程中DOP等增塑剂用量。 相似文献
18.
徐建中;彭飞;焦运红;王宁 《中国塑料》2011,25(11):80-85
依据生物矿化原理,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模板,加入到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制备了羟基锡酸锌包覆碳酸钙(ZHSCC-1),并将其和不添加SDBS/乙二醇模板制备的羟基锡酸锌包覆碳酸钙(ZHSCC-2)分别应用在聚氯乙烯(PVC)中进行对比研究,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DBS/乙二醇对碳酸钙形貌有调控作用,羟基锡酸锌对碳酸钙进行了较好的包覆,包覆产物粒径为5 μm的六方形薄片;在含量相同时,ZHSCC-1对PVC的阻燃消烟效果明显优于ZHSCC-2,且前者对PVC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的有益影响均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