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管廊一般埋置于城市道路中央或路侧的绿化隔离带下方,常规深度<10m,施工过程中极易与原有道路下方管线相交,给管廊的设计与施工带来一定困难.目前关于管线保护问题,往往只涉及某工程中的单一管线,缺少对不同管径、材质、埋深及用途的既有地下管线保护的整合研究.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多个项目实施中的经验,梳理相应的迁改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指导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计工作,文章以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试点项目为例,通过对地下综合管廊的设防等级、战时功能、设防要素、设防方案进行分析与对比,提出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的技术方案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于不具备开挖加固处治条件的既有地下结构物,其加固方式通常只能选择非开挖桩式方案,但由于滇池流域地层中含有泥炭质土层,其特殊的物理及化学性能,无法与水泥有效结合,水泥浆喷入泥炭质土层后不会形成固结体,且泥炭质土遇水呈流塑状,桩式加固方案往往难以达到加固软弱土层的目的。针对这一现状,结合滇池流域既有市政路下管廊因土体滑移产生裂缝的现状,通过进行泥炭质土层中成桩试验及对既有地下管廊的稳定性分析,提出了高压旋喷桩墙隔离+桩处治技术控制既有管廊周边软弱流塑层的影响,解决了既有地下管廊沉降、滑移造成开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我国未来智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一种重要载体,是未来保障城市高效运行的"生命线"和重要基础设施。本文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管廊建设为工程背景,基于有限差分程序,对上穿既有地铁的综合管廊箱涵顶进施工方案进行分析优化,研究不同方案下围岩、地铁结构的应力、位移及围岩塑性区分布规律。计算表明,采用注浆与放置钢锭相合的方式可有效控制施工扰动影响,最大拉应力0.34 MPa,地铁线下方2-5 m、基坑右侧方出现剪应力低应力区,约为0.9 MPa,塑性区体积554.6 m~3;此外,施工扰动范围内围岩多出现不同程度隆起,优化后方案将既有地铁线最大变形值控制为0.93 mm,满足1.1 mm的施工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5.
6.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大热点,燃气管道入廊的主要规范为《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和《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5),对于涉及的相关技术措施,文章提出了问题和建议,意在积极参与,确保天然气管入廊顺利,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7.
地下管廊     
<正>南京NANJING南京地下管线可绕地球1.2圈斥资1.85亿绘全图近日,南京市规划局宣布,通过3月以来全面开展的基础信息普查,目前在南京的城市道路、绿地、河道两侧等公共区域内,埋着近20种、总长度超过5.2万千米的管线,包括电力、信息与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管道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以及各类综合管廊。这些管线在南京加起来可以绕地球1.2圈。截至10月底,南京已完成管线物探约5.1万千米,约占预估管线总长度的99%;地下管线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已入库管线长度约2.2万千米,约占预估管线总长度的42%。2014年12月,国家五部委发文要求展开全国层面的地下管线普查。这犹如给城市血管做一次全面体检,以发现里  相似文献   

8.
丁俊涛 《山西建筑》2014,(23):96-98
以上海外滩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北地块深基坑为例,针对临近既有地下通道及地下空间的软土深基坑施工问题,从临近地下构筑物的软土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深基坑施工开挖工艺、施工开挖措施、临近地下构筑物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国内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推进城市化建设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对于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建设地下管廊还有利于美化城市景观、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对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打造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论述地下管廊的实际应用价值,之后详细阐述地下管廊的具体布置原则,最后对地下管廊消防设计具体工作进行细致化分析。旨在于通过此次分析论述,全面提升地下管廊在地区建设当中的价值,对地下管线进行更好地保护,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管廊施工拆装量大、效率低、安全隐患较大和施工质量不稳定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快速支模、拆模和移动的智能台车。从台车设计要求、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分析、结构的理论分析和控制系统设计几个方面阐述台车研发过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台车结构进行分析校核,现场施工应用验证台车设计可行性。通过与传统施工工艺进行对比,介绍了智能模板台车浇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市政技术》2017,(3):72-76
以北京市王府井地下综合管廊与地铁8号线王府井北站同期建设为工程背景,根据地下综合管廊、车站主体和降水导洞三者的不同结合程度,研究对比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共构和地铁车站降水导洞兼作综合管廊2种同期建设方案。从2种方案的工程造价、施工风险、环境影响、使用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铁车站降水导洞兼作综合管廊的设计方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主要是将城市电力、通信网络、广电、排水、供暖等市政管线等基础设施进行综合性治理。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综合能力的快速发展,现如今需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进行不断完善,对各种市政管线等基础设施进行管理与优化,解决城市架空线、路面开挖、管线事故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论述,解决了其重、难点问题,确保了城市基础设施能稳定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城市中的功能基础设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4.
张帆 《福建建筑》2009,(11):101-103,114
目前,地下综合管廊已成为城市管线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对各种管线进入综合管廊的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对纳入不同管线管廊的造价进行分析比较,提出目前阶段建造管廊推荐纳入的管线构成。最后分析目前国内管廊工程管线收容存在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对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某市政综合管廊为例,在对比传统满堂支架现浇技术和预制装配式技术的优缺点基础上,借鉴隧道模板台车的连续施工工艺,设计出地下综合管廊模板台车,实现了地下综合管廊的自动化、快速化浇筑。该方法比传统满堂支架现浇技术工期缩短了30%。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施工操作便捷,模板施工效率高效,不仅缩短了工期,同时节约了人工开支及周转材料损耗。  相似文献   

16.
任青  王恒栋  邹家珅  杨涛 《施工技术》2022,51(1):95-98,105
地下综合管廊在地震作用下,最易发生破坏的部位通常在角部且整体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实际工程中通常采用加腋和加减震层来提高管廊的抗震性能.基于ANSYS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系统论述了3种不同的管廊接头在设置加腋和减震层的情况下,地下综合管廊的动力响应.研究表明,适当的加腋高度能有效地解决管廊接头四壁的应力集中,而加腋和减震层的设置能有效降低管廊整体的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典型地下三仓综合管廊及相同数量的地下直埋管线为研究对象,对其建设、运营维护的成本及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100年使用期,地下综合管廊较直埋管线总建设和维护成本降低11%;如结合其他效益对比,则综合管廊较直埋管线总的成本降低23%。  相似文献   

18.
集约化土地利用的背景下出现了较多临近既有地铁的共建项目,对既有线的安全运营提出了挑战。基于某共建管廊项目,系统性地从综合井功能及过既有线的方式进行了优化设计,从减少综合井深度及改穿越既有地铁区间下穿为上跨进行了优化,并对深基坑开挖及盾构对既有地铁区间上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研究发现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具有经济性及安全性,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也表明深基坑引起地铁区间位移可以达7.6 mm,应加强基坑开挖支护设计,同时上跨地铁区间会引起区间略微上浮,但优化方案满足地铁安保需求。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结合管廊工程建设背景及国内外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概况,探讨了综合管廊工程规划设计要求,并重点介绍了厦门新机场片区综合管廊实施计划及其建设意义和存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现代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概念和建设起源于法国。1833年,巴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系统。经过180多年的探索、研究、改良和实践,地下综合管廊技术水平已完全成熟,并在世界许多城市得到了极大发展,已成为发达城市公共管理的一部分和城市市政建设管理的现代化象征。所谓地下综合管廊,又叫"共同沟",是指将两种以上的城市管线集中设置于同一地下人工空间中所形成的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集约度高、科学性强的城市综合管线工程,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