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向山地发展,山地城市的规划建设问题成了研究的热点,绿地系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山地城市绿地自身的特征展开分析与研究,指出山地城市绿地具有残存斑块量大、斑块形状复杂、分布受制于地形以及三维立体性突出等特点,通过对现有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现状的分析,总结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布局结构上过分强调平面形式、指标上不能准确反映绿地的真实状况以及公园绿地和其他绿地规划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绿地布局结构、公园绿地体系建构、其他绿地综合利用以及绿地补充指标设置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2.
郑州市老城区居民游憩绿地体系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波  赵锋  郭竹梅 《中国园林》2005,21(2):51-52
该项目以居民出行500m见绿地为命题,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城市绿地方案设计等各个层次探索大城市老城区居民游憩绿地的规划设计方法,以期提供具有前瞻性又切实可行的规划成果,有效地改善老城区市民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3.
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定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徐波 《城市规划》2002,26(11):20-22
针对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应该从法规的角度明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专项规划这一基本定位 ,建立与城市规划各个阶段相对应的 ,划分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地分区规划、绿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等阶段的绿地规划体系。并提出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专项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质性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城市各类绿化用地的规划控制 ,城市主要的绿地体系的规划 ,城市绿化特色的拟定  相似文献   

4.
《规划师》2016,(Z1)
文章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构建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基于城市CIS理论,从城市视觉识别系统(绿地形态)、城市行为识别系统(绿地场景)和城市理念识别系统(绿地内涵)三个层次,提出绿地景观特色体系化、绿地功能多元化、绿地环境品质化与绿地风格地域化四大绿地系统规划策略,以塑造绿地特色和提升城市形象,并结合南宁市五象新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对规划策略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陈玲 《福建建筑》2014,(6):59-6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一大组成部分,在维持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提供自然空间以满足居民游憩、休闲生活的需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中,部分城市的绿地系统被破坏,导致该区域的生态建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以福建省中、小型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从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功能与作用出发,分析了目前中、小型山地城市在绿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不够突出,针对性不强以致实施性、指导性较差的普遍问题,以北京门头沟区门城新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从宏观层次探讨如何延续和提升城市的特色,如何制定更科学合理、易于操控的绿地指标的规划方法;为了提高规划的实施指导作用,从微观层次对浅山区、滨河绿地及生态修复型绿地的规划建设方法进行了探讨。在规划的操作方式上,建议增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园林》2017,(10)
本文在对重庆典型山地城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总结山地城市在海绵型绿地建设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以悦来新城海绵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为契机,尝试探索重庆山地城市海绵型绿地系统的规划架构和建设指引。  相似文献   

8.
刘骏  唐芝玉 《中国园林》2022,38(8):99-10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是城市绿地规划及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历时性的文本解读可以梳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脉络,厘清规划思想、规划内容、规划方法等变迁与发展特征,了解政策法规、城市发展等因素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影响,并为未来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提供可借鉴的方向与思路。利用文本分析法,结合ROSTCM6软件,对重庆70余年的13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进行定性及定量解读,从规划范围与层次、绿地分类、绿地布局、绿地指标4个方面梳理重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变迁脉络;总结出重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公园绿地始终为规划核心内容,系统化思维逐渐形成,生态保护理念日趋凸显及山城特色不断被塑造”的发展特征;探讨了政策标准、法律法规、制度改革与技术进步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提出响应城市发展定位、协同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新思考。  相似文献   

9.
郭竹梅 《中国园林》2007,23(8):28-32
老城区绿地系统规划需要在规划方法上的创新。特色的控制和把握也是一个使规划逐步趋于有针对性、可实施性的过程。以崇文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结合城市的环境条件分析城市当前和今后对规划的需求,明确规划的思路,确定指导思想,提出规划应着重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崇文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绿地结构、景观特色分区、公园绿地布局、多种建绿方式等规划方法特色的介绍,探索大城市老城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山地城市建筑容积率越来越大,密度越来越高,开敞空间越来越少,城市问题日益凸显,而绿地空间的优化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成效显著。针对山地城市三维立体的空间属性、山水相依的城市环境与紧凑密集的用地形态等个性特征,该文以渝中半岛为例,从保护山水资源、呼应山水格局、凸显山地特色、拓展与联系绿地空间等角度,探索了山地高密度城市绿地空间的优化策略。该研究对国内同类型城市绿地空间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国标编制相关的城市公园绿地主要规划 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园绿地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在参与国家《城市绿地规划标准》的编制过程中,通过对159个中国城市(含港澳台地区)主要公园类型发展现状的大样本数据分析,提炼相关的城市公园建设主要规划指标,包括公园绿地的面积规模、绿地率和功能分区。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综合公园的建设规模多为10~50hm^2,社区公园多为0.1~5hm^2;综合公园的绿地率平均值为75%左右,社区公园绿地率平均值为65%左右。综合公园需具备儿童游戏、休闲游憩、运动康体和文化科普4项基本功能,兼容园务管理、演艺娱乐与商业服务等配套功能。社区公园需具备儿童游戏和休闲游憩2项基本功能,兼容运动康体和文化科普等辅助功能。合理地确定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指标,有利于我国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与实践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南山地城市规划适应性理论研究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全国2/3的土地、森林、矿产、水能等资源集中于山地。西南地区是人口、民族、资源、地域文化丰富而多样的典型山地区域。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西部推进战略的实施,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与建设显露出理论指导乏力和基础研究薄弱,导致惯性走入“建设性破坏”的误区,造成城乡环境资源、地域文化特色、物质空间形态极大损失。进入新世纪以来,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逐步跃上台阶,“重庆-成都”城市密集的经济发展成为了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创新研究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适应性理论与方法,业已成为具有国家高度和重要学术价值的科学问题。论文针对西南山地土地资源稀缺性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人居建设,城市、建筑空间多维性和自然、人文内涵丰富性的人居环境品质追求,提出指导西南地区城市(镇)规划与建设的适应理论研究目标:山地城镇化适应性理论及发展模式,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理论及减灾防灾,山地城市(镇)有机更新理论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山地城市(镇)建设适应性新技术支撑体系。论文拟建立对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理论研究的思考并对我国山地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工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三峡人居空间景观的生态特质是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科学总结其生态经验,对"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对其山水环境、簇群人居、滨江岸线和多维绿地4个方面景观生态特质的提炼,分析三峡人居景观与特殊自然环境的系统耦合关系,识别山水关联、簇群交错、蓝绿网络、复合格局主导的景观生态模式与特征.结合三峡...  相似文献   

14.
宫聪  吴竑  胡长涓 《中国园林》2022,38(5):62-67
山地洪涝灾害制约城市发展与安全。近年来,美国多处城市采取小规模且分散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与传统管网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复杂的雨洪问题,发挥GSI的多种功能与效益。以美国山地城市匹兹堡的“绿色优先计划”为例,重点介绍了灰绿雨水基础设施在管理合流制溢流与洪涝等方面的效能评估方法,以及GSI融入排水分区城市设计框架的规划策略。以期在规划技术方法、多功能GSI、灰绿设施配置等方面为中国山地城市中灰绿雨水基础设施的协同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深入认知城市功能空间对绿地格局的作用效应, 是促进绿地与城市空间高效协同发展的基础。基于15min 生活圈尺度单元,利用规划与国土部门土地利用数据,揭示 2004、2012、2017年南京绿地格局特征,重点对城市功能 空间的作用效应进行地理探测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绿地 呈现出极化、扩散、均衡的分布特征与演变趋势;2)交通与 居住功能深刻影响了绿地发展格局,呈强作用、弱带动特点, 水域空间协同可激发绿地增长;3)城市生活服务化转型协同 强化了功能空间与绿地的互作效应,生产功能退化为绿地增长 腾挪了空间。相关规律可望深化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的耦合理 论,为城市空间绿色生态转型发展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鑫  黄智鹏  马健  李莎  傅凡 《中国园林》2022,38(7):109-114
绿地空间具有减缓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微气候、减轻噪声、改善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增加生物多样性等诸多优点。城市绿地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能仅依靠“自上而下”的上层规划来进行,同时应关注社会公平性、经济效益、市民意愿等因素,从精细化尺度贯彻公众参与制度,真正实现市民共建的“人民城市”。对公众参与政策的起源与发展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在城市绿地建设中不同阶段的公众参与方式。以柏林、伦敦的“植树计划”政策为例,从资金来源、公众参与方式、参与形式、参与层次、计划成效几方面,比较分析2个城市植树计划的公众参与模式与深度及优点与不足,以对中国绿地建设提供借鉴。最后,针对我国公众参与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精细化构建制度法规保障体系、精细化资金来源途径,以及搭建精细化参与渠道三方面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水之间的景观塑造--山地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地滨水公园环境功能和意义的分析,阐述了山地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研究的重要性,并针对山地滨水公园的现状问题,结合山地滨水公园设计实例,阐述了山地滨水公园的景观理想。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与居民对城市绿地的 功能需求发生着较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的交流 和共处。城市绿地更新从只满足基本的生态功能向公园的共享 和花园的生活演变。而花园作为城市绿地的一种表达方式与场 所空间,在城市绿地更新中扮演着由量到质的重要角色。从分 析花园的概念特征、发展及在上海城市绿地中扮演的角色出 发,建立起以场所属性为主导的花园设计理念,进而以此理 念在上海城市绿地更新实践中进行探索,为建设花园人居城 市、改善城市公共环境、打造宜居城市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