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云路  马嘉  李雄 《风景园林》2020,27(1):25-29
国土空间规划是中国新时代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规划领域的重大变革,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其中的重要支撑专项之一,须充分响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从"多规合一"和"城乡统筹"视角进行合理转变。以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引,从规划路径和规划管控两大方面,针对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如何适应当前城乡绿色空间优化需求进行规划模式探索。在规划路径方面,提出借助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确定规划的流程、层次、内容、技术。在规划管控方面,提出呼应"多规合一"发展要求,构建多民众参与、多部门合作、多渠道沟通的城乡绿地管控体系。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路径和稳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支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绿色空间的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阳建强 《城市规划》2016,(4):103-109
简要回顾了我国城乡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针对近年来新的发展趋向,从文化生态、多维价值和复杂系统三方面对城乡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进行了分析,提出突破单一空间保护融入更为宏观的文化生态,建立基于核心价值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融入复杂开放系统走向活态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强公共政策促进多部门和相关利益者的综合协调等拓展思路和建议,最后结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武汉市主城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和大运河(无锡段)遗产保护规划的实践探索,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赵威  李翅  王静文 《风景园林》2018,25(8):91-96
生态适应性研究是剖析传统村落生态理念的重要角度。介绍生态适应性的概念及研究进展,传统村落生态适应性研究包含2个部分:自然生态适应性和人文生态适应性。概述京西古道沿线传统山地聚落的宏观生态适应特点。以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黄岭西村为例,立足于5个研究视角分析其自然及人文生态适应性,引入软件模拟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山地村落的生态适应理念予以总结,以期对中国今后的山地村镇规划与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浅析生态规划与城乡法定规划的衔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袁亚琦 《山西建筑》2010,36(10):27-28
通过对生态规划相关资料和实际案例的整理和对国内外生态规划发展的分析,在对现有城乡法定规划编制体系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将生态规划与城乡法定规划体系相对应,找出现有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昌平区域的发展定位和景观资源现状,提出了"复合生态"的规划理念,并依此构建城乡风貌的框架体系,进一步从新的视角提出城乡风貌控制规划导引.  相似文献   

6.
《规划师》2016,(3)
文章从城乡体系演进的角度切入,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对"十三五"期间城乡规划的新趋势和新思路提出建议。指出"网络—节点"式的新型城乡体系较之传统的层级化城乡体系,更能适应"十三五"期间我国城乡发展需求及其规划应对;进一步提出郊区新城是"十三五"期间城乡体系的核心元素,公共中心、交通和生态等体系是城乡体系的有力支撑;此外,赋予城乡体系各成分"更新、转型、机遇"等地区发展主题,实施差异化策略,也是"十三五"期间因地制宜指导城乡体系演进的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7.
城市和乡村作为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同属于人居环境,但长期以来这两类人居环境的建设发展存在巨大差异。为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应将两者纳入统一的规划体系,做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本文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的视角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规划理念、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产业及生态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前城市建设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规划,对城乡绿地生态空间的发展提出精确空间布局和效益提升的迫切要求,项目组组织开展城乡绿地生态空间优化预测及绩效评估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本研究集合多学科多类型技术手段,形成四大类城乡绿地生态空间优化预测技术、两类城乡绿地生态空间建设示范应用以及五大类城乡绿地生态空间景观绩效评估技术.研究以"规划、建设、评估流程一体化"的研究思路引入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关注生态过程,应对重大生态问题,协同社会经济因素,实现城乡绿地生态空间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的空间布局以及综合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黄光宇先生是我国山地城市学与 生态城市研究的开拓者,在山地城市生态规 划理论与方法研究领域有着极深造诣,其 学术思想对现实山地城乡规划具有极高的 借鉴与指导价值。山地城市生态系统较平原 城市具有更高的环境多样性、系统敏感性与 功能复合性。文章从回顾黄光宇先生对山 地城市环境问题及生态特征的基础认知与 研究入手,尝试从自然资源综合评定与生态 环境保护、山地城乡整体空间结构塑造,山 地脆弱生态系统管治三个方面,解读黄先生 针对山地生态特征的城乡适应性规划思路 与技术方法。结合相关规划案例,文章进一 步阐释了相关规划规划思想的落地应用:地 方营建与适应性规划、整体格局导引局域 规划、建设与非建设空间共轭规划控制。通 过黄先生相关学术思想回顾,希冀同行展开 更多地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慧婷 《城市住宅》2021,28(8):135-136,138
面对气候变化和发展理念的转变,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城市发展和规划方式的探索,我国城市规划的转型也迫在眉睫.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以及我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阐明我国城市规划为什么需要转型,进而引出生态城镇建设,分析我国生态城镇建设的现状、特点与优势,并通过相关生态城镇建设的研究,指出城市规划向生态城镇建设转型的六大制约因素:传统规划体制落后、规划指导经济发展但不是可持续发展、市场调节机制薄弱、生态意识薄弱公众参与度不高、创新能力缺失以及忽视小城镇和城乡协调发展,并从规划体制、生态意识及因地制宜分区管控3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徐海韵  刘栗  丁鹏   《风景园林》2022,29(10):53-66
气候变化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面对该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从业者关注了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EbA)概念,将其作为管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提高生态系统服务适应能力的高效并且可持续的手段予以推广。然而,目前鲜有研究关注EbA措施在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建设中在多尺度上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规划实践。通过定性方法弥补EbA在城市多尺度气候适应计划实践这一领域应用研究的缺失,以欧洲著名的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以及欧洲绿色首都哥本哈根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EbA如何纳入当地气候变化适应计划并在多个尺度上予以实施。回顾了EbA发展与其在欧洲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哥本哈根市气候变化适应政策以及EbA在市域、社区、单体建筑3个尺度的合作应用,并且通过分析哥本哈根市第一个气候弹性社区的案例,阐释哥本哈根市如何通过政府、企业、公民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规划将EbA措施应用于当地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建设。最后,总结了哥本哈根市多尺度气候变化适应合作规划中的EbA实践经验:1)项目前的深入数据准备和分析;2)EbA措施与城市空间景观设计的紧密结合;3)多个利益相关方协调,促进公众参与。加深了对EbA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建设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的理解,并在面对气候变化挑战问题上,为包括中国城市在内的其他城市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建设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碳排放现状和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而从实现低碳城市的规划途径方面,就低碳城市的目标和模式、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和交通模式等提出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城有数千年的历史,不同历史朝代的城市记录了不同时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其中有许多古代城市的规划设计手法对今天的城市规划有借鉴的价值。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气候适应性研究,对指导现代城市设计,创造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继承和发扬地域传统文化,以及弥补古代城市建设史的学科缺失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该文采用训诂法等研究方法对历史文献资料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深入分析古代城市选址、城市水系和城市布局的气候适应性,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系统整理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古代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及其实施与城市发展的阶段和方式密切相关.当前城市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政府职能、公共行政和城市建设等方式正在转型,地方城市规划呈现出新动向.结合厦门城市规划实践,探讨并归纳地方城市规划与实施具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城市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头,通过规划、建筑设计施工、交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供求规划等领域,城市的建设过程可以提供有效及必要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城市规划的思维也要因此而作出改变,向如何可以通过城市发展创新模式和决策,在"减缓"(mitigation)和"适应("adaptation)两大战略方向应对气候变化。本文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特别是其对城市发展建设带来的挑战作出表述,同时也分析了当前世界上其他城市的应对方法及手段作为参考。最后,本文建议以低碳城市为目标的整合城市规划决策体制框架,对目前传统城市规划过程作出目标及方法上的修改,以达到控制气候变化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城市规划目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科学网络引文数据库(WOS),本文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梳理了1990—2016年国外气候变化与城市规划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在经历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迅速发展,1990年代初、中期的研究停滞以及1990年代末期以来的复兴后,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呈现学科交叉化与内容广泛化的趋势;研究内容主要趋向于气候复合效应与城市系统的互动机制、基于气候变化的城市系统分析评估以及城市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策略三个方面。最后,论文评论指出,基于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研究正沿着内容体系多元化与综合化、方法体系从静态到动态模拟分析、重心倾向于规划行动的政策体系研究的路径发展。今后这一领域将深化气候多效应综合作用的适应性规划的研究,建构动态协作式规划方法。这一研究对我国未来城市空间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的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阵地,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域,但中国目前的研究和实践均还较薄弱,亟须借鉴域外经验。系统梳理了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中,气候变化对自然、文化和社区的影响,概述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气候变化应对行动,指出情景规划是重要的气候变化应对工具。总结了美国国家公园在气候变化中开展情景规划的流程,提炼其规划特征,并以魔鬼塔国家纪念区为案例,详析其情景规划实践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国家公园及体制试点区可能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对比了情景规划与传统规划的区别,明确目前推广条件的欠缺,指出应逐步推广情景规划,并从实现科研储备、奠定实践基础、建立规划体系三方面提出可能的路径,对中国开展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文静  周云旭 《山西建筑》2009,35(22):20-21
阐述了当前全球面临气候变化以及能源危机的困境和我国面临的国际压力,分析了城市规划学科在其中承担的责任,界定零碳城市的定义,并从中国传统城市建设手法探索节能减排的方法入手,同时分析了近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中与零碳城市联系紧密的一些相关理论,最后研究了正在建设的两个案例以详述零碳城市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9.
Following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rapid urbanization have incurred many pronounced problems to many Chinese cities. Since 2000, key areas in many Chinese cities, drawing on valuable urban development experience from America and European countries, flock to conduct master planning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UUS) development. The compiling practice is conducive to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 and alleviation of increasing human-land conflicts. Through se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master planning UUS in Qingdao, this paper first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UU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China, and then analyzes the planning methods and general thoughts of overall underground space layout. In general, the paper presents some current advanced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master planning of UUS develop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20.
《Journal of Urbanism》2013,6(2):95-112
In response to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recent decades, many European cities and towns have invested in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s, marketing and branding measures, and urban design schemes, in order to manage and stimulate urban regeneration.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a discussion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structural change, emphasizing the consequences that such change has had for urban heritage and the sense of place. The paper addresses two cases from Swedish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practice to construc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i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Throughout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the urban landscape should not be seen as solely resulting from deliberate planning and design measures. Rather, understanding the regeneration of that landscape requires a deeper consideration of decisions related to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s well as emergent processes of economic, social and spatial processes of structural change. We put forward the term Emergent Urbanism to describe this expanded understan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