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苏州古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明清时期发展成为江南文化与经济中心。乾隆时期宫廷画家徐扬所绘的《姑苏繁华图》,以逼真细腻的手法,描绘了清代苏州城镇风貌,是研究苏州历史景观的重要图像史料。文章采用图像解读的方法,从平面形态和空间界面两个角度分析了《姑苏繁华图》中所呈现的清代苏州城镇街巷景观特征,并探讨了历史图像分析对于苏州历史保护与城市化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州是一个城市景观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从日常生活微观视角出发,以《姑苏繁华图》中物质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相关研究的分析,采用图像解读法对清代苏州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中的消费空间、休闲空间和居住空间展开研究,探讨清代姑苏城中大众日常生活空间的具体形态,并归纳出其图像所绘清代中...  相似文献   

3.
正你可曾见过天上的传统街市?你是否喜欢亲水的游玩氛围?今天,我带着你,你带着眼睛,准备好惊喜,"亲临"苏州设计原创项目——苏州南新路地块改造工程的"设计现场",品尝一份似曾相识的与众不同。缘起"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红楼梦》开篇,出现的第一个凡尘地点便是苏州阊门。《康熙南巡图》中,两重瓮城规模宏大,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作为苏州古城的化身和缩影,阊门历史街区曾是东方经济最繁华的富庶之地、东方文化最璀璨的风雅之都。  相似文献   

4.
苏州盘门姑苏园景区规划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州盘门姑苏园景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 ,因荟萃历史名胜“瑞光塔”、“水陆城门”、“吴门桥”而以“盘门三景”著称于世 (见上图 )。唐宋年间 ,此地曾为姑苏繁华处 ,宋代苏州名贤范成大曾著诗抒情 :“人语潮喧晚吹凉 ,万窗灯火转河塘” ,即是对当时盘门繁华市井的生动写照。然而由于历史变迁 ,几经兴衰 ,盘门逐渐衰落 ,又被冠以“冷水盘门”之称。多年来景区一直被荒芜的洼地、简陋的窝棚、破旧的危房所湮没。 建设部 2 0 0 0年度优秀勘察设计城市规划类二等奖项目。图 1 功能分区与景观分析近年来 ,苏州市委、市府作出决策 ,从古城保护…  相似文献   

5.
一.雕花楼往昔 山塘雕花楼位于姑苏阊门外山塘街。山塘街是一条千年历史的古街,《红楼攀》开卷第一回就写道:“……按那石头记书云:当时地临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于是引出关于葫芦庙、甄士隐、贾雨村等一连串人物。据考证,书里写的“十里街”,就是指通往虎丘的山塘街。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宫庭画家徐杨绘制的《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详细描绘了山塘街  相似文献   

6.
吴永发  荣侠 《城市规划》2017,(7):96-100
通过对从明崇祯《苏州府城内水道图》到清光绪《苏州巡警分区全图》5张苏州古城图的分析,认为苏州滨水街巷的分布依附水道布设,并恪守"水陆双棋盘"的街道布设格局,其特征由明代的"北密南疏、东西平衡"逐渐演变至清代的"东密西疏、南北平衡"。苏州滨水街巷分布形态的变化是城市空间肌理变迁的表象,深刻反映着明清时期苏州工商经济迅速发展下,人地矛盾、交通矛盾、手工业业缘区域集结与城市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照壁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布照壁则鲜为人知。通过相关文献的考察,可知在清代的军队和地方都有使用布照壁的习俗。研读和分析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和《姑苏繁华图》发现,图中的民居前的档板就是布照壁。  相似文献   

8.
通过(清)徐扬的两幅作品《姑苏繁华图》和《京师生春诗意图》的图解分析,归纳出城市线性空间呈现出丰富多样性和城市形态整体感的表达方式。通过笔者参与的芜湖"十里长街"和新场"河街四进"两个城市设计案例,探索了"片段秩序"策略在界面和结构两种类型设计中的实际运用:界面细节复合是创造丰富性的手段,结构原型控制是保护地方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面向新世纪,苏州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有保护古城的新手笔,当前环古城风貌工程是其重中之重。姑苏故宅旧居的合理保存发展也必然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之一,它涉及到一个城市的文化姿态和建筑文脉的承袭。让旧宅重焕光彩,不仅是保存了一幢有形宅邸所带来的空间差异,最紧要的是回归了一种雅致的生活状态,保存了一种人居境界。本案坐落于苏州古老幽静的酷库巷,是一所故宅旧居的改造实例。它从建筑、装修等方面诠释承袭苏州人居文脉的点滴经验,营造现代办公空间。  相似文献   

10.
正不同于传统的售楼处,本案在整体格局上传承苏式园林的婉约,建筑设计上融入现代轻奢理念,打造"度假酒店式示范体验区"。苏式格局,古韵新风——简介INTRODUCTION本案位于苏州南城吴中区,北与苏州古城接壤,西衔太湖。出檐深远的金属屋面,半室外的亲水走廊,结合大面积中央水景,于窗花百叶的光影摇曳中营造出典雅苏州味道的空间氛围。既体现现代建筑的简约时尚,又蕴含姑苏园林的古典美。  相似文献   

11.
张志强  郑曦 《中国园林》2022,38(7):133-138
以《东庄图》和《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中的城墙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图像和园林历史情境互证的方法,通过由图到园和由园及城的系统分析,解译了这2套园林绘画中城墙形象出现的画理依据、造园因素和城市风景文化情结,认为城墙形象在沈周和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的园林题材绘画作品中具有指示园林地望的作用,同时城墙也是当时城内和城外园林的重要借景对象;随着城市的功能转移,城墙周围的城市边缘区域对于园林的布局起到空间的牵引作用,究其原因与被内外城河环绕区域丰富的园艺空地和良好的水运交通分不开,最终形成了半村半城的园林和城市的空间耦合关系。旨在为苏州古城历史上形成的园林和城市风貌关系的传承和保护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城市景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艺术性原则是塑造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不断恶化的环境现状使全球追求生态平衡的潮流此起彼伏,生态效益在城市景观中的意义尤为突出。因此,怎样将城市景观达成美学与生态学的统一,这成为如今人们应当加以重视的一个课题。文章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案例,研究其景观设计艺术、景观规划的生态追求以及对未来城市景观建设的借鉴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浩波  宋孟坤  肖扬 《风景园林》2022,29(10):122-129
城市滨水区品质提升对上海建设全球城市意义重大。既有滨水区品质评价研究主要基于人与自然环境的主动互动视角,而基于视觉感知的人与自然环境被动互动视角的研究尚未系统展开。基于街景分析技术,构建滨水空间视觉景观舒适度评价体系,对上海“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进行视觉景观舒适度评价。研究发现,上海 “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视觉景观舒适度的空间分异现象显著,线性滨水空间的连续性有待提升。由此以期为城市高品质发展和精细化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张康  虞彬 《南方建筑》2018,(2):67-71
在跨文化融合和地域环境的互相影响下,苏州现存的近代天主教教堂,既传承了西方古典主义的建筑特征,又吸取了本土地域建构文化,并展现出独特的中西文化融合的教堂建筑。苏州杨家桥天主堂建于1892年,坐落在苏州古城城外,其建筑特征是中西建筑文化融合下的代表之一。文章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教堂的历史资料和实地测绘定性研究,从教堂平面、立面、剖面、细部、景观及文化等六个方面,来探究杨家桥天主堂跨文化的建筑语言和嬗变进程,并将其保留下去。  相似文献   

15.
桂林作为山水城市的典范,其独特的山水环境基底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塑造出宝贵的山水城市历史景观。基于古籍文献和舆图信息分析,构建山水城市历史景观的“锚固-层积”分析模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角度解译唐代至今桂林城市“锚固-层积”景观结构的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发现:1)桂林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锚固-层积”结构经历了初生与形成(唐至宋元)、发展与成熟(明清至民国)、更新与重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3个阶段;2)历经由锚固原点到多核锚固的层积化空间形成、锚固点更新下的层积化空间扩张、多种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局重构3个层次的空间组构模式演变过程,最终呈现多种反向覆盖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局。对于“锚固-层积”理论的实践应用拓展,旨在为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遗产的适应性保护与当代风景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苏晓丽  王彩云  秦仁强 《风景园林》2022,29(10):136-142
风景的文本书写是审美主体感知山水、传达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通过理论分析构建风景审美过程框架,同时搜录整理历代苏州西郊山水散文389篇,通过统计、可视化和图文互证,对文章的书写主体、表现客体和蕴涵其中的审美意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书写主体经历了由本土转向客籍,后又回归本土的时空演变;书写对象呈现由近拓远、由宏至微的特征;书写内容体现出主体对山水全景呈现、物我互动、形质把握、山水品评的审美变迁轨迹。创新性地以文学为切入视角,探索主体意识下的山水审美变迁,在完善苏州山水园林历史理论研究的同时,引发对风景规划实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中的漏窗形式多样,位置灵活多变,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园林中大片墙体的沉闷与单调,营造出通透空明、雅致秀逸的园景,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也婉转地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笔者通过实地调研,试从漏窗的形式美感、图案内容、制作技艺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解读,探寻其设计手法和艺术内涵,并以此为鉴,指向现代园林中的设计创作。  相似文献   

18.
鲁墨 《室内设计》2013,28(4):102-106
当代中国城市的历史脉络和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城市建筑呈现同质化的趋势。本文以"本土设计"立意,从空间和意境两个方面对苏州博物馆新馆与苏州园林进行比较,认为前者全面深刻地传承了后者的风格特点,非常熨贴地嵌入了特定的建筑环境,从而延续了苏州的地域历史文化脉络。苏州博物馆新馆渗透着贝聿铭先生"中而新、苏而新"的创新理念,是一次本土设计的成功实践,为我们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建筑与城市、城市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绝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9.
王睿隆 《风景园林》2020,27(2):116-121
虎丘是苏州乃至中国重要的风景名胜,它的开发自春秋时起历代未有断绝,积累的丰富的文史资料与遗 迹使得研究其从自然山体向名胜发展的历程成为可能。分析了两宋时期虎丘的成就,将两宋时期作为虎丘发展历程的中间节点,以春秋至两宋时期作为研究范围。充分挖掘史料,考证了该时期较为准确的景点形成序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5个重点阶段的理景背景、理景实践、理景手法以及理景特征等,发现虎丘在春秋至魏晋时期由于权属的改变曾2次转变理景方向,确立了以景区为理景方向后,唐宋时期由着重外部向着重内部理景发展,且理景手法不断完善,最终在宋代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20.
滨水工业遗产既是遗产,也是城市景观。从滨水工业遗产的空间形态出发,探讨城市景观的共享性,提出滨水工业遗产改造的3个特征和共享的5个特性。对上海苏州河两岸工业遗产更新案例进行分析,认为其共享性有待提升。并指出以共享为导向的滨水工业遗产改造,将对城市景观的发展做出新的引领和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