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三、田园城市理论与新城建设实践(近现代城市设计理论思潮之一)日本著名建筑与城市设计大师丹下健三称城市设计是人类对未来城市新秩序的一种创造.因此从古至今,根据不同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人们提出过不少理想城市模  相似文献   

2.
理想城市的设想是西方城市建设史的重要组成,也是西方城市建设的宝贵财富,对后来西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该文从理想城市入手,通过对西方理想城市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循迹西方不同阶段理想城市所蕴含的城市理想,进而结合当代中国的城市实践,对当代中国城市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设性概念。  相似文献   

3.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促进城市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作为健康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疗愈环境对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价值已得到多方面研究的证实,早期心理医学、康复医学的成果逐渐影响了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和建筑学。在当代高密度城市人居,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疗愈环境愈发凸显其重要价值。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层级蓝绿空间、自然元素等视角,拓展和深化了相关研究的内容,不断尝试运用新的实验手段,成果斐然。本刊编辑部以“健康城市与疗愈环境”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了六位不同背景的学者就疗愈环境议题做集中并各有侧重的探讨。李树华从城市尺度探讨绿色和健康的联系,认为城市是人类聚集和生活的场所,随着人类的进化不断发展。理想城市应当符合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能满足生态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需求,也能提供有益人类健康的适宜人居环境。“绿康城市”论就是当今缓解“城市病”与“城市人群病”的理想模式之一,而日本东京城市中心“大手町之森”正是“绿康城市”论的实践先驱案例。基于人、自然和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追溯欧美、日本与中国理想城市的发展历程,并对进行建设“绿康城市”实践时应坚持的原则与构成要素进行探讨。美国新冠病毒感染率呈现的显著种族差异反映出健康公义问题。姜斌等就此提出假设:绿色空间覆盖率更高的地区感染率种族差异会明显减少。本研究在控制了社会经济特征变量与慢性疾病变量后,通过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来测量新冠感染率种族差异与绿色空间变量的关联性。最后得出结论:在县级尺度,更高的绿色空间覆盖率会令种族间的新冠感染率差异显著减少,其中有四类绿色空间类型具有显著影响。最终我们建立了一个周边机制与五个核心机制来解释这种关联性。杜宏武等认为高密度城市日常生活场景满足人的恢复性体验尤为重要,新冠疫情强化了这种需求。良好设计营造的办公楼、住宅两种空中花园都有恢复性效益,但其空间形态、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有明显不同。为增进空中花园的恢复性效益,其空间位置、组合与空间联系应合理布置;探索其恢复性效益的影响因素,如视觉通达性、空间层次、绿视率等,提升其空间品质;构建支持性环境,强化复合功能,提高参与度和使用率。陈筝认为城市中的绿色接触对促进城市居民健康非常重要。在实际项目中,高绿街道的健康效益的实现,需要充分考虑街道本身的功能和使用。陈筝结合成都公园城市的街道改造建设,通过行为实验采集了40位被试在具体街道场景中步行、商业设施使用、街旁绿地游憩的选择偏好,以及他们对于街道环境的第一印象和分维度评价。与此同时,通过SMI Redn Professional桌面式眼动仪记录了被试在做相关选择或评价时的注视情况。为健康街道的设计提供决策支持。龙灏尝试梳理、阐述了循证设计在康复花园设计与建设中的具体运用。认为作为CCRC型养老社区中重要的心理生理康复空间,康复花园需要以循证设计为方法,通过科学清晰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心理疏导功能,伴随疫情下医养机构封闭化管理的常态化,老年居民的心理健康、抑郁焦虑等等问题愈加突出,希望本文能为未来的康复花园设计思考提供依据与帮助,为新形势下CCRC型养老社区提供切实可行的心理康复空间。围绕WHO 老年友好城市框架,袁晓梅提出“基于健康管理的适老社区环境”概念。从“舒适安全”“促进活动”“亲近自然”“互动联系”四个层面,建构“老人+环境+生活”的关键技术体系。旨在将医学的康复治疗融入老年人日常的户外活动,为提升老年人口健康寿命提供有效的环境解决方案。结合袁晓梅教授团队初步的研究成果与循证实践,说明相关技术的健康绩效与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好的城市形态?这个问题一直是城市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从美学构图、城市功能、城市社会经济、城市生态及人类的精神认知活动等方面,很多学者与设计师都做了详细的讨论,也提出了很多理想城市形态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城市规划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动力和主题——对于理想城市的探索和追寻,"理想城市"在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和发展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等的不断推进,不同文明和文化交流碰撞,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和多样,这推动着人们对于"理想城市"的认识不断深化,城市规划理论不断向前发展并呈现出了多  相似文献   

6.
2011年,广东省在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文明、宜居、承载力强的理想城市”的目标。理想城市一直以来就是人类不断追求的梦想,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关于理想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针对理想城市这一多解命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探讨了理想城市模式;基于理想模式,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国城市发展中的“旧观念”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约翰·弗里德曼教授对于中国城市发展建设“六个转变”的思路,从“精细规划”的角度,探讨我国理想城市建设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7.
王子涵 《安徽建筑》2010,17(5):10-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建设,使当代的城市意象模糊,城市个性与文化特色逐渐消逝。针对当前城市"失语"现象,分析当代城市文化与城市设计的关系,从根源上挽救城市的生机和未来,营建理想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8.
季松  王海宁 《华中建筑》2005,23(4):71-76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西方发达国家陆续进入后工业社会,理想城市理论及其实践随之也有了新的发展,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它们针对现代主义城市和社会中存在的种种缺陷,从文化、技术、生态等各个方面进行反思,并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从理想城市的构想到现实城市规划建设,社会问题一直是城市规划关注的主要内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总是在不断地寻求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取得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对实现城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未来一直是政治家、作家、社会学家、建筑师和规划师广泛探索的论题,人类、社会与城市和人们关于城市的理想一起成长.历史上有过无数理想城市的模式,由城市的场景,城市的中心扩展到整座城市,城市群,甚至全球.未来的大都市注重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凝聚了人类的理想、文化特质、生态环境、生活品质与产业的平衡与协调,注重对城市未来的宏观把握.  相似文献   

11.
健康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必需的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和健康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本文通过论述城市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介绍健康城市的重要性及构建方法,不仅对健康城市的发展做出展望,更为其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管弦 《中外建筑》2012,(12):72-75
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的完满而和谐的理想城市,现代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将城市规划与生态相结合,将城市的发展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绿地系统建设是建设生态城市的中心环境,绿地系统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绿地系统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积极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公共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城市的发展是否充分考虑并满足健康城市的需求逐渐成为评价城市品质的重要指标.城市公园作为与居民最密切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一,是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加拿大温哥华为例,通过分析城市公园与运动设施在城市与社区中的布局、建设、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说明温哥华如何通过公园系...  相似文献   

14.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如今,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各方面成绩喜人。城市规划在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为市民创作便捷、舒适的城市环境。绿色城市包含内容比较广泛,但就总体规划趋势而言,应该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而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取决于绿地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合肥市为例,在分析城市绿地现状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优化进行了探讨。基于景观生态规划最优化原则,立足于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基本构型,提出保护城市生态用地、建设绿色廊道网络和增加绿地斑块的景观格局优化途径。文章旨在探讨合肥这一园林绿化质量层次较高的城市,如何在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山水城市、公园城市是当前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领域的热词,在中国几千年的园林与城市发展历史上,却并不是个全新事物,山、水、城、园的融合始终是中国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理想目标。山水城市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没有完形的动态过程。在近现代历史上,无锡曾经在城市山水资源开发和园林建设方面,有过2次系统的创新实践,这些探索上承历史、下启当代,与今天的山水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具有很高耦合度。对此开展梳理和分析,既还原了无锡山水城市建设的历史过程和真相,也为推进当代山水城市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兰  蒋希冀  汪子涵   《风景园林》2021,28(5):10-15
绿色空间具备重要的健康干预作用,其中对呼吸系统的健康影响逐渐受到关注。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遴选了2000—2020年针对绿色空间与呼吸健康相关关系开展实证研究的英文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探析知识网络关系现状;辨析了聚合性和个体性2类研究的主要特点。研究发现2类研究均缺乏纵向维度分析和影响路径分析;同时,城镇整体层面的研究采用的绿色空间测度指标单一,城镇内部层面的研究对微观层面绿色空间特征的关注均显不足等。基于此,建构了一个绿色空间对呼吸健康影响的综合分析框架,并提出未来研究可拓展的分析对象、测度指标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当代国际健康城市运动基本理论研究纲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许从宝  仲德崑  李娜 《城市规划》2005,29(10):52-59
在当今世界,健康问题已成为普遍性的、突出的城市问题,而由WHO倡导的健康城市运动,正是旨在寻求这一问题的整体化解决。当我们加入其中时,需要准确把握其要点,以及我们的可作为处。基于此,本文以总体性引介为目的,对健康城市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理论成就要点进行了概括;随后结合城市规划专业,对健康城市的规划理论作出了框架性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设领域的体现,为中国新时代城市发展指出了方向。"公园城市"理念是继承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思想,吸取国外城市建设经验,针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提出的。山水城市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在近代吸收花园城市等国外城市理论而发展,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院士提出"山水城市"理念。梳理山水城市的历史流变,认为公园城市与山水城市存在内在关联性,是山水城市在新时代的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20.
王永强 《山西建材》2012,(7):35-37,42
根据绿色转型的内涵和太原市推进城市绿色转型的总体策略,分析了太原市当前城市空间结构与绿色转型之间的问题与矛盾。在此基础上,以绿色转型为导向,探讨了太原市推进绿色转型的产业空间布局和生态安全格局,以期为太原市继续深入推进绿色转型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