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李斯特菌细胞内RNA、蛋白质泄露以及李斯特菌的还原糖来研究大豆球蛋白碱性多肽(GBP)和乳酸链球菌素(Nisin)两种天然防腐剂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效果,初步探究了天然防腐剂对食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两种天然防腐剂都能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但相同条件下GBP的抑菌效果明显强于Nisin;通过细胞内RNA及蛋白泄露、还原糖测定实验验证了两种天然防腐剂都会破坏菌体的细胞膜结构,造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等物质的泄露。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研究大豆球蛋白碱性多肽、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对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假丝酵母、黑曲霉的抑菌活性,以便初步探究天然防腐剂对食品腐败微生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3种天然防腐剂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大豆球蛋白碱性多肽抑制李斯特菌和黑曲霉的效果最佳,壳聚糖对绿脓杆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乳酸链球菌素与其他2种防腐剂相比,对黑曲霉没有抑菌效果,对绿脓杆菌的抑制效果最不理想,而对于白色假丝酵母的抑菌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韭花精油两种主成分(烯丙基甲基二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细菌细胞形态等研究其对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两种主成分的MIC均为1.0 mg/mL,MBC均为2.0 mg/mL,且当其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均会严重损坏单增李斯特氏菌的细胞形态和细胞膜结构;用质量浓度为4.0 mg/mL的烯丙基甲基二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分别处理单增李斯特氏菌细胞,其β-半乳糖苷酶和蛋白质泄露量均显著上升,ATP酶活性(0.52 U/mg prot和0.55 U/mg pro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05 U/mg prot,P<0.05);经两种主成分处理后,单增李斯特氏菌的DNA质量浓度均明显下降。由此可知,两种主成分主要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抑制ATP酶活性、降低DNA质量浓度等实现对单增李斯特氏菌活性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果汁食用安全性的主要威胁因子。本实验设计并获得一种抗菌肽zp37,通过测定抗菌肽zp37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析抗菌肽zp37处理后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曲线、膜电位、膜完整性、细胞微观结构、细胞聚集率、DNA结合情况以及胞内活性氧等,研究抗菌肽zp37抑制果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抗菌肽zp37对单增李斯特菌的MIC为16μg/mL,当其质量浓度大于4MIC时,单增李斯特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同时,8MIC的抗菌肽zp37处理1h能杀死绝大部分的单增李斯特菌,且在7 d贮藏期内,2MIC的抗菌肽zp37能将草莓汁、猕猴桃汁和苹果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控制到检测限以下。抗菌肽zp37处理后,单增李斯特菌细胞膜离子通透性增加、膜电位消失,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细胞出现明显的凹陷变形,细胞间发生聚集。荧光标记示踪法结果显示,抗菌肽zp37同时作用于单增李斯特菌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在细胞质中,当抗菌肽zp37质量浓度大于DNA质量浓度的1/4...  相似文献   

5.
为初步探究生物型防腐剂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效果,以乳酸链球菌素(Nisin)、纳他霉素和植酸为代表,通过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计算其对单增李斯特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抑菌率,同时使用苯甲酸钠作为对照组比较化学防腐剂与生物防腐剂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种防腐剂中Nisin对3种致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中对单增李斯特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0.01%,但对大肠杆菌O157:H7抑制效果较差,达最高浓度0.1%时对其的抑菌率只有61.12%;苯甲酸钠的抑菌效果仅次于Nisin,其次是植酸,而纳他霉素几乎对3种致病菌无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牛津杯法和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得纳豆菌抗菌肽对单增李斯特菌有很好的抑菌、杀菌效果,其MIC和MBC分别为0.625、1.875mg/mL;通过细菌菌落计数测得终浓度为1MIC的抗菌肽即可抑制其生长,终浓度达到2MIC时,在27h内菌数降低了4个数量级;且在培养初始阶段以及在菌体低浓度时加入控制效果更明显;以对虾为培养基质,检测得低浓度的抗菌肽已有很强抑制效果,终浓度增加到2MIC时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即可受到抑制.纳豆菌抗菌肽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效果明显,可用作对虾基质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控制,为水产品绿色控制剂的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单增李斯特菌广泛分布于肉类、禽类、蛋类、乳制品及蔬菜中,且适应能力强,即使在4 ℃的冷藏环境下仍可生长繁殖,是食品中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乳酸菌细菌素Durancin GL是由干酪中肠球菌产生的一种新型细菌素,对单增李斯特菌具有靶向抑制作用。本实验研究了Durancin GL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通过最小抑菌浓度和抑菌动力学实验检测Durancin GL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结合监测胞内物质泄漏、菌体存活情况以及形态学分析,探讨Durancin GL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机制。Durancin GL对单增李斯特菌最小抑菌浓度为(2.5±0.4)mg/L,可引起李斯特菌细胞质泄漏,增加细胞外液电导率,导致菌体细胞死亡,从而发挥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由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的某些菌株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天然生物防腐剂,具有良好的抑菌性,可以有效地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单增李斯特菌、小球菌等),尤其是细菌芽孢的生长.且因为摄入后可快速被人体中的蛋白酶消化分解为各种氨基酸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因此被广泛的用于食品保鲜...  相似文献   

9.
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食源性致病菌,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存在严重的威胁。该研究以单增李斯特菌为指示菌,采用2倍梯度稀释法测定了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并通过双层琼脂平板法探究不同环境因素以及食品基质对Nisin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isin对单增李斯特菌的MIC为250μg/mL。Nisin在100℃以内保持良好活性;温度达到121℃时,抑菌圈直径降低为11.75 mm。pH 2~10抑菌活性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抑菌圈直径从14.87 mm显著降低至8.73 mm。NaCl浓度为0.2 mol/L时,对Nisin抗菌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脱脂奶粉质量浓度达到120 g/L时,抑菌圈直径从14.62 mm显著降低至10.53 mm;卵磷脂质量浓度达到12 g/L时,抑菌圈直径从14.20 mm降低至9.10 mm;蔗糖质量浓度升高至60 g/L时,抑菌圈直径从14.77 mm减小至12.97 mm;可见,3种食品基质(脱脂奶粉、卵磷脂和蔗糖)对Nisin抑菌活性均有不利影响。上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研究群体感应抑制剂3,4-二溴-2(5H)-呋喃酮在亚抑菌浓度下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的调控及黏附作用。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确定抑制剂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致死剂量(MBC),研究在亚抑菌浓度MIC,5MIC,10MIC时,单增李斯特菌生长曲线、细菌总蛋白含量、胞外多糖含量变化规律。通过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生物膜形成情况,计算抑制率;通过细胞黏附试验测定对黏附率的影响。结果:3,4-二溴-2(5H)-呋喃酮对单增李斯特菌的MIC为25μg/mL,MBC为400μg/mL;在工作质量浓度分别为25,125,250μg/mL时,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18.83%,39.98%和83.27%,细菌总蛋白和胞外多糖明显减少;对单增李斯特菌侵染Caco-2细胞黏附率抑制率分别为44.41%,67.68%和85.28%。结论:3,4-二溴-2(5H)-呋喃酮在亚抑菌浓度下,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形成以及黏附细胞均存在一定的调控作用,且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单一和复合抑菌剂对源自轻腌大黄鱼的特定腐败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夫尼菌)的抗菌能力,本文检测壳聚糖对特定腐败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壳聚糖的亚抑菌浓度及其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乳酸链球菌素复合处理鱼汁,并分别接种两菌至鱼汁中5 ℃恒温贮藏,以胞外产物和腐败指标表征不同处理组对两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对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夫尼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均为125 μg/mL;当鱼汁中壳聚糖质量浓度为亚抑菌质量浓度(62.5 μg/mL)时,复合乳酸链球菌素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根据菌落总数判定对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夫尼菌作用最佳的协同组合是壳聚糖62.5 μg/mL+乳酸链球菌素1 000 μg/mL。复合抑菌剂相对单一壳聚糖效果显著(P<0.05),壳聚糖和乳酸链球菌素复合发生协同抑菌效果。研究结果为轻腌大黄鱼靶向抑菌和延长货架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原因。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因其高致病率的特点在食品等诸多领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本文着重研究了丁香精油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抗菌效果及其抗菌机制。经试验测得,丁香精油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是0.05%,最小杀菌浓度是0.1%。0.05%的丁香精油能在8小时内清除99.996%的单增李斯特菌。实验结果表明,丁香精油对单增李斯特菌显示了较好的杀菌效果。丁香精油抗菌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丁香精油能破坏单增李斯特菌细胞的细胞膜,并且能抑制93.75%的ATP的合成。另外,丁香精油能有效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使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影响,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相似文献   

13.
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是一种典型的硫醚类香料。该类香料在抗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及药理作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而对其在食源性致病菌中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较少。四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容易感染食物而引发脑膜炎、败血症及孕妇流产等一系列恶性疾病。本研究以如何高效抑制单增李斯特的生长为出发点,以DADS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初步筛选出其对单增能李斯特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利用RT-qPCR技术考察其对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inlA、hlyA、prf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抑菌浓度下DADS均可显著抑制毒力基因inlA、hlyA、prfA的表达,且抑制作用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hlyA及prfA对其作用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以葡萄皮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葡萄皮中的主要花色苷含量,探究其花色苷提取物对几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并对3种抑菌试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皮花色苷提取物中除花色苷外还有其他成分,其中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的质量分数为0.19%。当使用抑菌圈法时,质量浓度为25mg/m L的花色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有抑制作用,然而不能抑制沙门氏菌SL 1344和单增李斯特菌CMCC 54004的生长。肉汤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大肠杆菌ATCC 25922、沙门氏菌SL1344和单增李斯特菌CMCC 54004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是1.25,2.5,1.25 mg/m L。琼脂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沙门氏菌SL 1344和单增李斯特菌CMCC 54004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均为1.25 mg/m L。  相似文献   

15.
将不同浓度的萜类化合物添加至单增李斯特菌培养基中,对照组中不添加萜类化合物,通过对单增李斯特菌最小抑菌浓度(MIC)、菌落数、形态和电导率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探究胡椒油中萜类化合物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胡椒油中萜类化合物对单增李斯特菌的MIC为0.05%。添加0.1%萜类化合物可显著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P<0.05),使单增李斯特菌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细菌内容物大量流失,菌体相互黏连、衰亡。胡椒油中萜类化合物应用于冷鲜肉保鲜可有效减缓菌落总数的增长,相较于对照组在冷藏后12 h时菌落数已超出国家标准(6.0 lg CFU/g),加入0.1%萜类化合物能够使冷鲜肉菌落数在24 h时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本研究探讨了胡椒油中萜类化合物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机理并将其用于冷鲜肉的保鲜,这有利于对胡椒油的开发利用,也为日后将其应用于肉制品保鲜领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研究工业大麻叶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成分及抑菌机理,为其在食品工业中作为天然防腐剂的可能提供理论参考。工业大麻叶醇提后依次经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分离,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并筛选高活性组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其有效成分;通过比较菌体细胞壁完整性、细胞膜通透性、能量代谢和氧化损伤变化以及扫描电镜观察,探讨抑菌机制。工业大麻叶乙酸乙酯萃取组分经体积比为1∶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后所得组分Fr.1:1对单增李斯特菌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抑制浓度为62.5 μg/mL,共鉴定出亚麻酸甲酯(40.79%)、十六酸甲酯(13.12%)等24种挥发性化合物;经Fr.1:1处理后,细菌表面有明显破溃,胞外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培养液电导率增大,胞内三磷酸腺苷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先升后降。工业大麻叶Fr.1∶1可破坏单增李斯特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胞通透性增加,电解质外泄,进而影响菌体能量代谢并造成质膜氧化损伤,最终使细菌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7.
研究辅酶Q0对6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效果以及辅酶Q0在温度、pH、可见光和超声下的抑菌稳定性,并采用平板涂布法进一步探究其在食品体系中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辅酶Q0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0.031、0.025、0.009 mg/m L,对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阪崎肠杆菌的MIC均为0.250 mg/m L。温度、超声和可见光对辅酶Q0的抑菌活性无明显影响;介质的pH会极大地影响辅酶Q0的抑菌活性。食品体系抑菌实验表明,辅酶Q0在巴氏灭菌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杀灭作用优于在TSB中对金葡菌的抑杀作用;辅酶Q0对豆浆中腐败菌的抑制效果优于乳酸链球菌素。该研究为辅酶Q0在食品、医药行业的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新型微生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抑菌效果,取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接种在含不同质量浓度的乳酸链球菌肽、溶菌酶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8 h;然后对其OD值进行测量,分析三种新型微生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抑菌效果。根据实验结果,防腐剂乳酸链球菌肽、溶菌酶对两种菌均有较高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长裙竹荪浸提液为天然抑菌物质,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研究其对4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分析热处理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液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由高至低排序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其中,浸提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单增李斯特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800μL/m L,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 000μL/m L。将浸提液分别置于100℃水浴与121℃湿热条件下处理25 min,对其实际抑菌效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一种高效、天然的生物活性抗菌肽,是天然的防腐剂。本文对乳酸链球菌素及其安全性和用途进行介绍,通过一些实验数据讲述乳酸链球菌素在乳制品中鲜奶、酸奶和其他乳制品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