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液态高炉渣干法粒化实验研究,需将高炉渣熔化并准确加热到预定温度,同时还要对熔渣的排出和流动加以控制,而已有的坩埚电阻炉不能满足实验研究的需要并会产生较大的实验偏差,为此对现有坩埚电阻炉做了技术改进. 相似文献
3.
4.
5.
介绍了PAUL WURTH公司的冶金炉渣干法粒化技术,以及该技术应用于迪林根ROGESA钢铁公司的情况和PAUL WURTH公司对该技术的专利布局。 相似文献
6.
7.
轮法炉渣粒化装置在太钢4号高炉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轮法炉渣粒化装置的特点 太钢4号高炉(1650m~3)采用了唐山嘉恒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轮法炉渣粒化装置,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该装置具有如下特点:安全可靠,作业率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相似文献
8.
高炉渣干法粒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杯法粒化属于干法粒化的一种,这种方法不仅回收了高炉渣的显热,而且节约大量新水,不污染环境。针对转杯法粒化的热态试验,分析了高炉熔渣破碎的粒化机制,研究了转杯边缘线速度和熔渣温度对渣粒平均直径和质量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杯边缘线速度的提高,渣粒平均直径逐渐减小,渣粒向远离转杯的方向分布;当线速度超过6 m/s时,渣粒平均直径的变化随线速度的提高趋于平缓;当熔渣温度在1 400~1 500℃范围内时,熔渣温度对渣粒平均直径和质量分布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为了探究温度、碱度(R)、MgO质量分数和BaO质量分数对高炉渣脱硫能力影响,以酒钢现场高炉渣实际成分为基准,选取分析纯化学试剂配制实验渣样,采用双层石墨坩埚法研究了含钡渣系的脱硫能力,并考察BaO对脱硫动力学条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高炉渣碱度,提高渣中MgO质量分数均能使硫分配比增加,炉渣脱硫能力增强。渣中BaO质量分数由0增加到4%,硫分配比先逐渐升高后略有降低,BaO质量分数为35%左右时硫分配比达到最大值。BaO质量分数增加使得熔渣中硫的传质系数增大,脱硫速率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渣样的基础上以焦炭为还原剂制备不同Ti(C,N)质量分数的高钛型高炉渣,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Ti(C,N)对硫在渣铁间分配系数Ls影响的试验.在本试验条件下,温度对高钛型高炉渣脱硫能力的影响远比Ti(C,N)显著.Ti(C,N)与炉渣的润湿性极好,能将炉渣离子吸附在其周围,降低其自由迁移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炉渣... 相似文献
14.
15.
16.
沙钢2号高炉经过炉役初期2年多的强化生产后,面临炉缸侧壁温度升高和技术经济指标逐年下滑的难题。结合理论公式和实际生产经验,分析了料柱透气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炉缸活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钛矿分级护炉的措施。实践表明,通过稳定焦炭用料结构、稳定焦炭质量、加强槽位管理、加强筛分管理来把好原料关,同时提高顶压降低煤气流速,可以提高料柱的透气性,为鼓风动能的提高创造条件;通过缩小风口面积、增加风量可以提高鼓风动能;通过炉渣镁铝比的精细化控制可以改善炉渣黏度,从而提高炉缸活性。同时,适当结合钛矿分级入炉,实现了高炉炉役后期炉缸侧壁温度的下降和技术指标的回升。 相似文献
17.
18.
从太钢5号高炉近年来对合理操作炉型的认识和调整过程出发,通过分析一定操作炉型下炉况运行参数, 煤气流分布特点,炉体各段炉衬温度、热负荷分布和冷却水温差等表征操作炉型的参数,以此来描述合理操作炉型 下的炉况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探讨,大型高炉实现合理操作炉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