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后疫情时代,以往被忽视的亚健康、老年群体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国内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以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阳坝为例,通过网络问卷调查、GIS分析、模糊数学计算等方法,建立康县阳坝森林康养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了4个准则层次指标和19个指数层次指标。结果表明,康县阳坝森林康养适宜性评级综合得分为81,为较适宜森林康养基地。从准则层单排序得分看,森林质量的森林面积、康养维度质量的温度、基质质量的水环境质量、康养项目质量的康养类型丰富性得分最高,分别是28.400、19.980、51.072和16.575。基于总排序,温度和森林面积两个指标得分最高,森林康养的康养项目质量普遍偏低,说明康养项目特色不突出、种类不丰富、健身设施和医疗设施不齐全、医务人员配备不高,无法满足森林康养需求。根据评价结果,针对基地康养项目存在的不足,从低山—茶园康养、高山—森林康养、森林—氧吧康养和森林—水康养4个方面提出项目活动优化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康县森林康养基地康养的项目和内涵。目前国内森林康养基地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制定适合于不同森林康养基地的统一指标体系应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角度讨论绿道体系的构建,重点对于森林康养旅游通道、森林康养步道以及森林康养驿站等设施的规划建设内容与方法进行论述.依托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绿道系统规划建设需要完善配套功能设施,打造兼具主题功能和连续性的森林康养旅游游线系统,进而吸引更多的相关产业聚合.  相似文献   

3.
《规划师》2021,37(9)
当前,森林康养已成为大健康产业的一种重要新业态和新模式。文章从健康医学思维与生态心理学引出"健康觉"概念,并应用于重庆四面山花小原项目,整合视觉(眼)、听觉(耳)、嗅觉(鼻)、味觉(口)、触觉(身)和意觉(精神)6条途径展开森林康养基地环境与设施的规划设计,构建健康觉,形成人、环境与行为之间的正向循环,实现康养者身、心、灵一体化的高能平衡态,以提供一种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香道作为山地寺院园林外部山林自然环境最重要的部分,具有森林康养的特点,对人体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同时其寺院导览、酝酿宗教情绪等功能亦会对人心理状态产生一定影响。对杭州永福寺、虎跑寺2座城市山地寺院香道景观的空气负离子浓度、PM2.5、温度、湿度等环境康养因子指标进行测量,基于标准规范,评价单因子的康养效益,分析不同康养因子间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环境因子分为3个主成分,计算各主成分得分,加权求和计算香道景观环境康养因子综合得分并进行评价;通过状态焦虑量表及POMS量表反映人群游览香道前后心理状态变化,评价香道景观对人心理恢复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下香道景观环境康养因子对健康均有积极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环境温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PM2.5呈显著负相关,共同影响香道景观环境的综合康养效益;永福寺香道景观环境康养综合评价得分高于虎跑寺;香道景观及其佛教文化氛围对人心理状态的变化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森林康养旅游已经成为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以“桃源七里”农家乐集聚区为例,深分析了衢州山区乡村森林康养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开发策略。结果表明,森林康养旅游资源方面具有自然生态资源基础较好、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等五大特征,并构建了基于特色主题和市场主体两个方面的产品开发策略,最后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结合清代承德避暑山庄中的造园思想、相地理论、造景手法以及活动内容四个方面探析清代皇家园林中的森林康养思想,为当代森林康养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区域森林火灾易损性进行评价,实现控制火灾风险和减轻损失。考虑到森林火灾暴露性程度和灾害应对能力等因素,构建了由暴露性程度、恢复性指标、敏感性指标、灾害应对能力4个准则层和16个指标层构成的区域森林火灾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TOPSIS法对四川省21个市(州)开展了森林火灾易损性评价,根据评估结果将四川省的森林火灾易损性水平划分为5个等级。  相似文献   

8.
黄靖雅  康宁  李树华 《园林》2023,(4):9-14
基于绿色空间之于人体健康的功效与机理,提出绿色医学的概念和设想。为探索绿色医学作为恢复居民身心健康辅助手段的可能实现路径,以园林康养、森林康养、农业康养等在内的绿色康养为主体,扩充了绿色康养涵盖的自然要素范围,归纳出以绿色康养为主导的自然辅助疗法类型。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自然辅助疗法在多尺度绿地空间上的落实策略,包括评估需求、编制规划、实施流程等内容,构建出以绿色康养为主体的自然辅助疗法实践体系,以期为绿色康养跨学科、多行业的互鉴融通实践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段婷  运迎霞 《南方建筑》2019,(1):114-120
文章从空间感知理论角度解释慢行适宜性内涵,借鉴空间感知的三个阶段,分别确定步行和自行车环境适宜性的评价体系及关键指标。以天津近郊区1、2、3 号线的6 个地铁站点为例进行问卷调研和实地勘测,将各站点慢行环境的物质空间要素以及使用者感知评价作为自变量,通过spss 进行因子分析,将影响步行环境的43 个因素以及自行车交通环境的42 个因素作为变量,根据公因子分析,各归纳为系统性、设施性和管理性三个影响因素,并确定各自权重,计算各站点周边慢行环境适宜性的综合评价得分。结果显示步行环境适宜性的影响因素中,系统性因素最为关键,而在自行车环境适宜性评价中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为设施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作为居民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社区公共空间是决定社区整体韧性水平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必要基础保障条件。突发公共事件来临时,应急能力影响着突发事件破坏的范围和程度。本文从应急管理视角出发,在探讨社区脆弱性因子的基础上,选取空间环境韧性建设、空间开放性建设、关键设施冗余性建设和应急组织建设4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初步构建面向应急管理的社区公共空间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为社区空间韧性评价研究提供探索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编制卫生设施专项规划是应对超大城市居民健康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上海市为例,针对当前上海卫生设施面临的设施规模与需求增长失配、资源供给结构不均衡、资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设施服务能级急需提升等问题,在借鉴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卫生设施规划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卫生设施专项规划编制的若干思考。主要包括:理念更新,将医疗卫生视为卓越全球城市的战略资源;关口前移,构建"防、治、养"三位一体的设施体系;重心下沉,强化各级卫生设施的空间统筹与功能提升;系统整合,推动设施由"相互分立"向"高效协作"转变;高效治理,完善专项规划编制及做好空间落实与常态监管等。  相似文献   

12.
森林景观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损益的前沿和热点,森林景观承载了社会文化、生产、生态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北京市森林遥感图像和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与景观多样性相关的指标,构建城市森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森林综合质量,分析北京森林景观现状及问题。结果表明:近年来,森林景观规模增加促进了北京市三生空间的融合,加快了森林生态资产的正向增长。北京市森林景观保护与修复工作已从增加规模阶段转变为提升综合质量阶段,中幼林和成、过熟林是未来改造提升的重点。持续实施碳汇造林、营林工程,提升森林景观多样性,是森林保护、修复与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型冠状肺炎的突然暴发,国家快速启动应急医疗设施的建设。选址科学性和建设时效性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两大问题。利用城市绿地的防灾功能,通过平灾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以上问题。通过比较发现,城郊森林公园在选址、规模、环境、基础设施、覆盖率等诸方面与应急医疗设施需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将城郊森林公园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可以通过早期的合理选址、布局,预先勘探、铺设管网,加强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合理规划康养功能等手段,大大提升灾时应急医疗设施建设的速度,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传染性疾病对人口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绿色建筑环境性能后评估方法由于涉及因子过多,造成某些重要信息被掩盖。而运行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在大量变量中筛选出主要的综合因子,并且能充分合理地解释这些综合因子的由来。对严寒地区沈阳市绿色建筑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及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软件对已经建立起来的绿色建筑环境性能后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同时得到指标的计算公式。分析健康与舒适性指标项,将原来37项评价指标提取出10个主成分,完成了绿色建筑后评估指标体系间相关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不同森林环境对人体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多研究表明森林环境对人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定量研究进一步探究不同森林环境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北京地区城市公园及山区的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为样地,选取城市商业广场环境作为对照,测量热、声、光、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测量实验志愿者生理和心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各类森林环境对人体身心均有积极的效应,体现在心率下降、心率变异性增强、血压下降、血氧浓度提升、血流灌注指数下降、情绪紊乱总值下降等具体指标上。不同类型样地的影响程度有一定差异,环境质量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使生理或心理指标呈现优化的趋势。基于研究结果,建议科学选择和应用有利于人群健康水平提升的森林环境,以发挥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Research findings point to three methodological shortcomings of current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POE) tools: (1) contextualizing results, (2) adding instrumental data side by side to survey results and (3) producing meaningful feedback to its key stakeholder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olistic BOSSA (Building Occupants Survey System Australia) and tools developed under this project's scope in close collaboration with industry. It aims to present and discus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used in the BOSSA tool, distilling the survey results down to nine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EQ) dimension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four overall indic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extracted nine IEQ dimensions that were un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spatial comfort, indoor air quality, personal control, noise distraction and privacy, connection to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building image and maintenance, individual space, thermal comfort, and visual comfort. Four separat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one for each global evaluation item as an independent variable: work area comfort, building satisfaction, productivity and health. This statistical analysis provided the rational basis of BOSSA's scoring system, designed to simplify how occupant survey results are communicated to key stakeholders from the property industry and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了实现中国建筑业尤其是陕西省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介绍了选择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原则及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给出了评价指标无量纲化的处理方法以及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空间几何距离法,并且基于陕西省建筑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构建了陕西省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空间几何距离法对1999~2003年陕西省建筑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被动房可实现在满足制冷和采暖需求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避免使用传统化石能源。中新天津生态城致力于建筑节能工作的推动,先行先试建设被动房示范项目。通过对比中德两国被动房评价标准中指标要求,分析被动房评价指标间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2个标准中制冷需求指标存在较大差异,两国气候差异、室内舒适度界定不同是导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同时,由于建筑形式、居住习惯不同亦对计算结果有影响。研究结论有利于形成适用于天津生态城气候特征、舒适需求的被动房指标体系,为天津生态城被动房示范项目建设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黄琼  司颖  王浩宇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1,40(11):1671-1675
基于森林火灾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及应急管理和救援力量介入对森林火灾风险管控的影响,构建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领域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绘制森林火灾风险网络图,对森林火灾发生的不确定性进行明确和处理;基于信息增益计算各指标权重,确定网络图中各指标节点的贡献值,建立加权贝叶斯网络评估模型。对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森林火灾风险开展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对森林火灾的风险进行评估,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aims to clarify the summer microclimate in membrane structure buildings with semi-outdoor spaces and develop a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tool for designing a comfortable urban environment using membrane structures. Field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membrane structure building with a semi-outdoor space during a summer period.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analysis results of measurement data for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under the membrane structure on clear sunny days. The following subjects were also discussed: (1) the effect of solar transmission on the warming of air temperature by the floor under the membrane structure; (2) the temperature reduction effect of ventilation by wind; (3) evaluation of thermal comfort in the living space under the membrane structure in terms of a thermal comfort index (new standard effective temperature: S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