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铁联络通道水平冻结法施工过程中,对已建的盾构隧道、地下管线、地表建筑物等都将产生较大影响.以南京地铁二号线莫愁湖站~汉中门站区间联络通道及泵房水平冻结法施工为工程实例,采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对地铁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的冻结温度场的发展变化、冻胀融沉引起的地表位移以及冻胀力引起的隧道内力和变形等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杜建林 《广州建筑》2010,38(5):22-25
联络通道作为盾构附属工程,一般在盾构通过后、隧道贯通前与盾构隧道同时施工。当联络通道在软弱地层中施工时,其施工安全性不仅与通道本身能否顺利施工有关,还关系到整个隧道的施工安全。如处理不当,会影响盾构施工的正常进行,甚至威胁已建成的盾构隧道的安全。因此,在软弱地层中施工联络通道,是盾构地铁施工中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广州地铁某联络通道在软弱地层施工的实例,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地铁隧道建设中,常在上下行隧道中间段设置联络通道。联络通道的设置增加了隧道的安全系数,因此也称为“逃生通道”。联络通道通常在主体隧道完成后施工,一定程度上会对主体隧道和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施工中常将废水泵房与联络通道的合并进行,而泵房的设计相对保守,施工工艺受空间所限,也更容易造成风险。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开挖安全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武汉地铁某区间隧道联络通道初支变形风险处理为例,使用回填反压、初支加固、底板加快施工的方法,为类似工程积累风险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夏福明 《建设监理》2010,(10):65-66,78
地铁区间隧道中的联络通道及泵房施工是高风险作业,特别是在联络通道及泵房开挖施工过程中,采取隧道内安装安全防护门,是控制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一旦联络通道的通道部分挖通,另一端隧道其钢管片打开后,原有的安全防护门失去作用。当泵房开挖施工时,其施工风险又再次上升。如何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在区间隧道联络通道及泵房施工中,安装泵房盖板,泵房盖板是一种很重要的施工安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郑石 《广东建材》2013,29(2):76-79
本文以广州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南延线某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冷冻工法施工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附属工程在特殊工程地质条件下通过采用冻结法解决施工难题,并对广州富水砂层地区联络通道冻结工法加固施工措施的应用及成效进行了分析,提出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控制措施,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可供其它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6.
依托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工程,介绍了一种盾构法联络通道施工技术,即运用盾构从一条隧道始发在另一条隧道内接收,盾构刀盘直接切削特殊设计的主隧道洞门管片进行联络通道的开挖,使用拼装式管片进行通道衬砌,实现了不稳定地层中非加固条件下联络通道建造.首条联络通道项目的 施工用时18天,效率高且安全性好,大大缩短城市地铁联络通道施工工期和成本,为不稳定地层中城市地铁联络通道的建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选项.  相似文献   

7.
《工业建筑》2013,(11):148-152
通过对某工程中软土地层盾构隧道联络通道的选位、冻结法地层加固、开挖等方面的分析,结合数值模拟计算,总结出联络通道设计和施工中控制工程风险的主要措施,并在工程应用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今后软土地层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联络通道是轨道交通建设中重要的附属工程之一,具有施工难度大,工期紧,风险高等特点。通过对上海市轨道交通18号线某区间2号联络通道软弱土层施工实例,梳理叠交段处区间隧道与联络通道施工关系,分析了叠交段处斜角度、长距离联络通道施工风险,探讨针对"三高三低"土层环境中斜角度、长距离联络通道的关键施工技术,为软土地区同类地铁联络通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青岛地铁8号线大青区间东侧过海域盾构段共有6个联络通道,其中3个采用矿山法施工,3个采用盾构法施工。该隧道存在高水压、大埋深、地质复杂、线路长等难点,尤其是3个采用盾构法施工的联络通道存在地质围岩破碎、水量大、注浆加固效果难以确保等不利因素,一旦出现工程风险,将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应对盾构法联络通道采取技术措施持高度谨慎态度,控制该工程风险关键所在是洞门处理技术。重点介绍10号联络通道洞门措施技术:盾构机选型→洞门加固→洞门加强环梁及预埋钢环制作→洞门破除及置换→钢套筒始发与接收,并分享成功经验,希望该案例洞门技术措施可供其他地铁施工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铁联络通道顶管法施工技术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管工法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在地铁联络通道施工中却鲜有运用,着重从工程实例出发介绍顶管工法在地铁盾构区间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技术及分析,并将为今后联络通道顶管法施工的推广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地铁隧道联络通道冷冻法加固土体施工方法,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和完善的施工管理,已成功的在上海地区地铁10个联络通道中进行了应用,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工法.但在设计冻土结构强度的参数选取等方面,还须进一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2.
根据西藏南路隧道工程实例,介绍了不同土层中联络通道的冻结法施工技术,得出冻结法对不同土层的适应性,并提出了改进联络通道预应力支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金中林 《建筑施工》2006,28(7):513-515
地铁隧道联络通道冷冻法加固土体施工方法,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和完善的施工管理,已成功的在上海地区地铁10个联络通道中进行了应用,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工法。但在设计冻土结构强度的参数选取等方面,还须进一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4.
上海长江隧道无论直径还是一次连续掘进距离迄今均居世界之首,隧道由东、西两线组成.为满足逃生需要,两线问共设8条联络通道.联络通道的施工将在已经施工完成的隧道中进行.后续隧道和联络通道的开挖应在周围土体和管片的变形、应力状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实施.对先期隧道和后续隧道开挖过程进行三维弹塑性渗流应力耦合分析.从土体位移,管片变形及其主应力、剪应力变化的角度,确定了后续隧道和联络通道的最早施工时期,为本工程的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硬岩层盾构区间联络通道爆破施工开挖时,为避免联络通道爆破损害临近主线隧道衬砌结构,总结了青岛地铁8号线大青区间采用矿山法爆破开挖盾构区间联络通道的工程实践,提出了保护管片的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弱爆破开挖施工技术,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联络通道是地铁工程区间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上海地区软土地层具有压缩性高、含水量大、强度低等特性,在软土地区修建联络通道具有施工技术含量高、施工风险大的特点,施工控制不当极易引发工程事故。目前BIM技术已经在国内工程建设行业内被广泛的关注并认可,在进度、质量以及安全等各方面可实实在在地为工程参与各方带来效益,但在联络通道工程中进行应用尚属首次,作者也在应用过程中积极探索,通过BIM技术在联络通道中五大创新应用,将工艺演示、冻结效果检验、碰撞试验及注浆监测平台等功能与联络通道工程进行了有机结合,解决施工实际问题,将工程安全风险降到了最低,并在质量上做了最大提升,为BIM技术今后在地铁工程联络通道施工中的应用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某软土地区冻结法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隧道的现场位移监测分析,得到了冻结法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两旁隧道的隆沉位移影响。结果表明,在打设冻结孔、冻结及开挖过程中,联络通道两侧隧道在冻结过程中产生了向上位移;在完成施工后解冻过程中,联络通道旁隧道产生了沉降;在完成施工后半年内,受联络通道施工的影响,隧道沉降约比未受影响的多沉降了4mm。为了减小冻结法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对地表及两侧隧道的影响,建议在完成联络通道施工后加强隧道侧面及底部注浆,注浆分多次进行。  相似文献   

18.
杨武 《建筑施工》2011,33(7):616-617,622
联络通道施工是地铁工程中的重大风险源之一,而位于江河底部的联络通道,更因其所处的特殊水文地质条件而风险陡增。由此,以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隧道江底联络通道工程为实例,从冻结设计、冻结孔钻进、冻结运转和开挖构筑等方面,较系统地介绍了江底联络通道施工中的风险控制手段,为类似工程积累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以西安地铁四号线元朔路站至北客站站区间联络通道工程为背景,论证了富水砂层地铁联络通道冷冻法施工技术的可行性。详细介绍了背景工程冷冻法施工工艺的基本流程、控制要点及常见问题和应对措施。工程实践表明:冷冻法加固富水砂效果较好,安全可靠。研究成果可作为冷冻法在西北地区富水砂层隧道开挖中的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联络通道施工是盾构隧道施工中的事故多发阶段,选择合理的土体加固方式提高周边土体的稳定性是保证联络通道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联络通道常见的施工方法和加固方式,并针对南宁市富水圆砾地层特性,结合南宁地铁2号线三苏区间联络通道的施工,对适应该地层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加固工法进行比选分析,最终采用地下连续墙加膏浆注浆技术进行预加固处理。通过对加固后的地层沉降变形、地下水位和联络通道净空收敛等实测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地下连续墙加膏浆注浆对圆砾地层注浆加固的可靠性,为今后富水圆砾地层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