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锦鸿  蒋玲  吴兵 《当代化工》2004,33(4):234-235,239
参照催化车间的生产工艺条件,在实验室组建了小型汽油脱硫醇装置,并利用该装置测试了脱硫醇催化剂——磺化酞菁钴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建立了磺化酞菁钴的评价方法。并且采用该方法对催化车间和实验室合成的样品进行了对比试验,同时对该方法的重复性进行考察,平均相对误差为1.13%。  相似文献   

2.
采用尿素法合成了双核酞菁钴磺酸铵;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双核酞菁钴磺酸铵在液-液催化氧化法中对催化裂化汽油脱臭的最佳工艺条件:碱液质量分数为10%,催化剂加入量为1 0g·L-1,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3min;与磺化酞菁钴和美国进口脱臭催化剂ARI100-EXL的脱硫醇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双核酞菁钴磺酸铵对汽油的脱臭效果明显优越于磺化酞菁钴催化剂,与进口催化剂的脱臭效果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3.
顾锦鸿  吴兵 《广东化工》2003,30(1):44-45,53
本文采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油品脱硫醇催化剂一磺化酞菁钴的合成工艺,考察了反应物原料配比,反应时间,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合成反应收率的影响。在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下,酞菁钴的合成收率达到86%以上。  相似文献   

4.
油品中硫醇的催化氧化脱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脱硫醇是提高汽油等油品质量的重要环节。综述了油品脱硫醇工艺在碱性介质、酞菁钴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催化氧化脱硫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 今年,南京市标准计量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南京栖霞化工厂的新产品聚酞菁钴企业标准进行审定并获通过。聚钛菁钴是一种新型高效催化剂,主要用于轻质油产品的脱硫醇(即汽油脱臭)。其特点是脱醇率高,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可以再生,长期贮存活性不变。栖霞化工厂与南京炼油厂共同开发此产品后,已试产多批,满足了南炼、山东等地一些单位的使用。该产品标准技术指标确定为钴含量、脱硫醇活性、细度、溶解度、水份等5项。产品的开发填补了省、  相似文献   

6.
针对磺化酞菁钴在氢氧化钠碱液中易聚沉的问题,考察了四乙基氢氧化铵(TEAH)和复合表面活性剂XZHA的添加对磺化酞菁钴氢氧化钠溶液(剂碱液)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EAH的添加对剂碱液的稳定性作用不大,XZHA的添加可以大大提高剂碱液的稳定性。无氢氧化钠存在时,在磺化酞菁钴的水溶液中添加TEAH或TEAH和XZHA的复配液都会使磺化酞菁钴的稳定性得到较大的提高,在静置17 d后,紫外-可见光谱仍能保持原来新鲜剂碱液的吸光度值。考察了4种剂碱液脱除辛硫醇的效率,结果表明,添加w(XZHA)=0.25%的磺化酞菁钴氢氧化钠溶液的脱硫醇效率远远高于磺化酞菁钴氢氧化钠溶液的脱硫醇效率,反应时间6m in时的脱硫醇率分别为97.14%和75.13%。  相似文献   

7.
王智霞  揣奇 《河北化工》2013,(7):135-138
原液化气脱硫醇过程采用传统的催化氧化法,使用2×10-4磺化钛氰钴催化剂配置的约12%的NaOH碱液进行脱硫醇,尤其当原料总硫>300 mg/m3时,存在脱后总硫含量高、废渣处理费用高、能耗高、后续MTBE装置总硫含量高等问题,采用河北精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工艺助剂——除臭精制液代替磺化酞菁钴进行液化气脱硫醇,提高了装置平稳运行周期及液化气脱后总硫合格率,降低了装置能耗及职工劳动强度,减少了碱渣排放量,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杨树卿 《燃料与化工》2002,33(6):319-319,338
PDS法焦炉煤气脱硫脱氰技术自1982年问世以来的20年中,虽经历了多次失败,但最终获得了成功,现就PDS的合成和助催化剂的发现简介如下。1PDS的合成最初,发现PDS(双核酞菁钴六磺酸铵)并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含有单环酞菁钴磺酸铵和多环酞菁钴磺酸铵的混合物。另外,还含有无活性物质氯化铵和ADA、对苯二酚、硫酸亚铁、硫酸锰、水杨酸等助催化剂。再经进一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是发现双核酞菁钴砜十磺酸铵结构的摩尔吸氧量是双核酞菁钴六磺酸铵结构的2倍,单核酞菁钴砜六磺酸铵的结构也有类似的性质;二是加入…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酞菁钴配合物及其酞菁钴衍生物的不同合成方法及其催化剂、溶剂等,并介绍了酞菁钴及其衍生物在石油工业、化肥工业、电池行业、功能性材料及酞菁染料等各领域的应用。指出研究双核及多核酞菁金属类化合物的合成、开发酞菁金属化合物的绿色化学合成路线,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碳酸镁、活性炭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gO/C-CoPcS脱硫醇催化剂。研究了活性组分磺化酞菁钴(CoPcS)负载量和n(Mg)∶n(C)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通过XRD和BET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n(Mg)∶n(C)=0.2,CoPcS负载质量分数为1%时,催化剂活性最高。CoPcS的加入对催化剂的晶型没有影响;随着n(Mg)∶n(C)增加,MgO特征峰加强,比表面积降低。制备了n(Mg)∶n(C)=0.2,磺化酞菁钴负载质量分数为1%的MgO/C-CoPcS催化剂,进行了微型固定床反应实验。空速为2 h-1条件下,反应超过750 h,转化率保持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江都化工四厂在四川天然气研究所、齐鲁石化总公司等单位的技术帮助下,试制成功两种炼油用精细石化产品—胺聚酞菁钴催化剂和“7019”缓蚀剂,并于1990年4月23日通过了扬州市级鉴定,目前这两种产品都投入了批量生产,其中聚酞菁钴年产量达1000公斤,“7019”在30吨以上。聚酞菁钴催化剂由均苯四甲酸二酐、氯  相似文献   

12.
黄毅  李兴建 《广东化工》2007,34(8):20-22,19
针对传统磺化酞菁钴或聚酞菁钴存在的催化活性低、碱溶性差、容易发生液膜装置过滤器堵塞的缺点,通过对市场上不同催化剂的对比试用,筛选出了性能优良的W803新型双核酞菁钴磺酸盐脱硫催化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氧化活性高、碱溶性好,使用过程中不易堵塞过滤器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盛况  刘辉  梅华 《工业催化》2009,17(11):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MgO/C负载磺化酞菁钴(CoPcS)脱硫醇催化剂,讨论了Mg与C物质的量比、干燥温度和浸渍溶剂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采用XRD、BET、DTA-TG和FTIR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物性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阶段,催化剂活性由催化剂碱量和比表面积共同决定。随着反应的进行,催化剂活性主要由催化剂碱量决定。当Mg与C物质的量比为0.2、干燥温度200 ℃和采用甲醇(非水溶剂)浸渍时,催化剂稳定性提高,具有最佳物性结构,催化剂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国内外硫醇转化催化剂及硫醇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概况。介绍了酞菁钴类硫醇转化催化剂、固体碱硫醇转化催化剂以及硫醇的碱催化氧化反应机理和氧化还原催化氧化反应机理。指出以新型硫醇转化催化剂取代目前工业上的酞菁钴类催化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铁钼催化剂用于甲醇氨氧化制氰化氢具有能耗低、活性高、工艺简单及副产物少等特点。研究催化剂制备工艺,并对甲醇氨氧化制氰化氢用铁钼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甲醇氨氧化制氰化氢用铁钼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为:铁钼原子比为1.5,p H=2,750℃焙烧5 h,在此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上氰化氢收率最高。采用合适的催化剂成型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甲醇氨氧化制氰化氢用铁钼催化剂利用率和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吉林石化“氧化脱硫催化剂酞菁钴磺酸盐的制备方法”获国家专利由吉林石化分公司研究院开发成功的“氧化脱硫催化剂酞菁钴磺酸盐的制备方法” ,日前获国家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0 1 1 30 769.2 )。对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硫废水 ,废水中的硫化物一般多数以钠盐的形式存在 ,还有少量的硫醇、硫醚类物质 ,当与压缩空气充分接触后 ,可进行气液两相的氧化反应 ,但反应时间较长 ,如果在氧化时向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酞菁钴类化合物作为催化剂 ,则反应时间可大大缩短。该项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脱硫催化剂酞菁钴磺酸盐的制备方法 ,其…  相似文献   

17.
由湖南岳阳市青山油剂厂开发的轻质油品催化氧化催化剂磺化酞菁钴、聚酞菁钴于1992年12月通过湖南省石化厅主持的鉴定。我国汽油产品大部分来自催化汽油,硫醇的存在影响汽油品质,一般催化汽油中硫醇含  相似文献   

18.
金属酞菁及助催化剂存在下对乙苯的液相催化氧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常压氧、100℃反应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金属酞菁及助催化剂K2Cr2O7存在时对乙苯液相催化氧化的活性,同时考察了高价金属氧化物V2O5、MnO5、MoO3在钴酞菁液相催化氧经乙苯中的协同效应。反应时间6h,无助催化剂K2Cr2O7存在时,钴酞菁具有较高的活性,铁酞菁具有最高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9.
888脱硫催化剂(以下简称888)是我公司于1994年自主开发的用于湿式氧化法脱硫的优良催化剂。其主要成份是三核酞菁钴金属有机化合物。产品推向市场10多年来,其使用技术不断完善,建立了较为系统的使用方法及其应用条件。并且在应用过程中,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20.
为了降低噻吩的含量,本文合成了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然后将其与石墨烯复合制备成脱硫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最后研究了此催化剂对去除噻吩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石墨烯和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的共同作用下,噻吩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2%,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