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岩心观察、分析化验资料,对下寺湾油田柴窑地区长6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长6储层总体物性较差,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岩性主要为长石细砂岩,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较高,胶结较致密;填隙物以自身胶结为主,成分主要有方解石、绿泥石、浊沸石,含极少量水云母、硅质等。  相似文献   

2.
李丹 《辽宁化工》2014,(1):85-87,91
通过观察岩心,测井曲线分析,结合录井资料,运用最新沉积学方法,分析了下寺湾油田下组合地层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油层组的沉积相主要为湖泊相,发育半深湖-浊积扇亚相,其微相的主要类型为浊积岩。长7油层组的浊积岩具有很好的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3.
长6油层组为鄂尔多斯盆地重要油气勘探的有利发育层位之一,为了能更好的预测甘谷驿油田北部油层组剩余油的优质储层,对该研究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相带演化与砂体展布特征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区域沉积背景的分析,岩心和测井资料的整合,对取芯井资料展开研究,并对沉积微相进行了详细的判断识别和标明。研究表明:甘谷驿研究区长6油层组为延长组主要产层,长6油层组厚度约100~150m,分为四个油层段,从下至上分别为长64、长63、长62和长61;有利储集砂层主要沉积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环境,储集砂体展布特征受沉积相带展布控制,主要以呈NE-SW向条带状分布,砂体具有厚度大、分布广、连片性好等特征,其中长61亚层的分流河道砂体最为发育。  相似文献   

4.
邵振鹏  薛俊林  刘金 《辽宁化工》2012,41(12):1275-1278
基于对沉积序列中岩性及组合、沉积构造与结构、古生物特征、粒度分析、自然电位划分相等一系沉积相标志的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西峰油田董志区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相,共识别出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水下天然堤及分流间湾4种微相.长81期的主要沉积微相是水下分流河道,预测长81储层物性好于长82的.  相似文献   

5.
东风港油田40块沙三上亚段一直以来在地层划分尤其是小层对比已经砂体展布上认识不够清楚,本文利用相控沉积旋回地层对比方法对40块的沙三上进行了地层对比,并对沙三上亚段砂组划分了小层,研究分析了主力层砂体的展布规律、叠置关系。同时分析、总结了断层和沉积相对砂体展布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区域地质背景,利用岩心观察、岩相分析、单井相和测井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下寺湾油田长7沉积特征,通过研究明确了川道区长7沉积期物源来自盆地东北部,为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的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沉积。亚相分为中扇和外扇,内扇不发育。中扇亚相沉积物偏细,成熟度增高,分为辫状水道、辫状水道间和中扇前缘微相。对滑塌浊积扇扇中亚相的微相细分和重新厘定,不仅有助于对滑塌浊积扇沉积过程的进一步了解,而且也将有助于对滑塌浊积扇砂体剩余油的分布研究和勘探开发方案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中生界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含油层位之一,N212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偏南。结合取心井资料、测井资料对研究区的沉积相特征以及砂体展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N212井区长4+52油层组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主要的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河道间。在顺物源方向上,砂体连通性较好,以切割叠置和水平水平搭接砂体为主;在垂直物源方向上,侧向连通相对较差,以孤立砂体和垂向叠置砂体为主。在平面上,结合沉积相平面图与砂体厚度平面图得出研究区长4+52发育4条分流河道,分流河道主要位于研究区的中部,长4+521沉积微相展布与长4+522有较好的继承性。砂体厚度展布规律受沉积相的控制,砂体展布也表现为4条带状展布。  相似文献   

8.
在榆树林已开发区沉积微相精细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密井网区开发井资料,进行砂体精细解剖,通过检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砂体成因类型和砂体间的接触关系的研究,揭示研究区葡萄花油层砂体空间展布特征,这对于完善油田注采系统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研究表明,榆树林油田萄萄花油层发育6种成因类型的砂体:分流河道砂体、决口扇砂体、天然堤砂体、席状砂砂体、河口坝砂体和远砂坝砂体;砂体间的接触方式主要有三种:孤立式、对接式和叠加式.  相似文献   

9.
根据岩心、水分析化验、油井试油、测井等资料,结合油井开发现状,研究下寺湾油田长2段储层电性特征对可动用储层识别方法,进而指导挖掘老井潜力层及为新投井提供投产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野外露头、岩芯、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分析了青平川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7、长8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结果表明,长73、长72、长71油层组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间湾两种微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为储集层骨架砂体。长82和长81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到三角洲平原亚相的过渡相,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砂和分流河道砂为储集层骨架砂体。对长7、长8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的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河道微相为长7、长8油层组良好的储集层,是研究区油气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寇红梅  杨静  张丽伟 《辽宁化工》2012,41(10):1039-1040
姬塬油田延9油层组是延9期形成的一套的三角洲沉积,是姬塬油田侏罗系延安组的主要含油层位.主要发育分流河道、支间沼泽和天然堤等沉积微相类型.砂体的平面控制受沉积相的控制,在沉积相平面勾绘的基础上,根据砂体厚度绘制了姬塬地区延9各小层砂体等厚图.  相似文献   

12.
杨波  韩鑫  秦亚敏 《辽宁化工》2013,42(1):96-98
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结合测井等资料,对镇北油田长8段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单砂层展布规模和相带分布.通过对沉积微相的研究,为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交油气后备储量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胡尖山地区延长组主要以河流、湖泊-河湖三角洲沉积为主,属于安边三角洲体系向南部延伸部分。通过对研究区长8、长9段取芯井段进行岩心观察描述并结合录井、测井以及岩相、实验分析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查明了沉积微相类型,确定研究区长8、长9段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最为典型。由于本区构造运动微弱,沉积微相控制下的砂体展布特征对研究油气聚集与分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沉积相的正确划分可为寻找有利储集体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下寺湾油田北沟-张岔结合区长2油层为该区主力产层.通过扫描电镜、薄片和压汞分析等方式对研究区储层岩石学、孔喉结构、渗流特征、粘土矿物、成岩作用及敏感性评价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储集层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低,填隙物含量高;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驱油效率低;有低渗油田油水同出特点;储层粘土矿物主要以绿泥石为主,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大,储层具中等酸敏,中等偏弱水敏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次针对商河油田沙二下亚段砂体展布以及沉积微相类型和分布规律开展系统研究,旨在解决针对商河油田沙二下亚段沉积微相的研究较少,沙二下亚段沉积微相分布规律不清等日益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安小平  周荣萍  张风润 《辽宁化工》2012,41(1):62-64,95
在系统收集和整理下寺湾泉54区块长2储层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大量的分析化验资料,通过对储层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喉特征、生储盖特征、油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表明该区块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储层具低孔特低渗特点;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油气成藏主要受沉积微相和鼻隆构造或构造相对高部位控制.  相似文献   

17.
商河地区位于惠民凹陷中西部中央隆起带和临南洼陷的东端,针对该地区沙二下亚段的沉积体系研究仍然是空白,尤其是针对沙二下商河砂体储层的来源、分布规律、控制因素等关键问题的研究较少。长期以来,商河地区沙二下亚段储集砂体的沉积相类型、砂体空间分布规律等问题是长期困扰油气地质工作者的难题。商河砂体空间上呈现中间厚、四周薄的"饼状",其碎屑物质来自何方,如何形成,其控制因素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摆在科研、生产面前的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ZC油田ZSC油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主要含油层系为长6。在分析测井资料、岩性和物性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点(单井剖面微相)-线(连井剖面微相)-面(沉积微相)的顺序,对研究各期的沉积微相特征进行研究。在沉积微相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利用最大单渗砂体划分有利沉积微相带的方法,更准确地反映该小层的砂体展布和特征。分析各期沉积微相展布图特征,发现分流河道均沿北东-南西向分布,且从长622期到长4+5期,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经历了湖退-湖进-湖退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环江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其主力产油层长8储层主要为浅灰色粉-细砂岩、灰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及砂质泥岩夹暗色泥岩。综合该油田长8油层55口井的岩心照片、常规物性资料及测井曲线特征对该油田98口井进行了单井沉积相划分,分析发现环江油田长8储层砂体为湖相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  相似文献   

20.
耿传林  周荣萍  张风润 《辽宁化工》2012,41(1):65-67,71
在系统收集和整理清泉-柴窑区块三叠系延长组油层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大量的分析化验资料,对该延长组储层内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及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清泉-柴窑区块三叠系延长组油层属于低孔、低-特低渗透性储层,岩石以长石砂岩为主,具有高结构成熟度、低成分成熟度的特点,储集空间以残余原生粒间孔为主.油气富集主要受物性、沉积相、构造和生储盖遮挡条件的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