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涂力新  陶韬 《城市规划》2004,28(2):77-80
从分析“南京老城环境整治”的背景出发,阐述了“老城环境整治”工作的总体框架和分年度的工作时序,总结了环境整治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介绍了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参与的规划设计及现场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大桥混凝土浇筑完成及主桥钢梁末根纵梁到位,济南长清黄河公路大桥顺利实现了合龙。济南将由此打开通往德州、聊城的"西南大门"。大桥东起长清老城西北角护城河边围堤,终点位于齐河县孔官庄西,桥梁总长6 014m,设计速度为100km/h,计划2017年7月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3.
常德市是典型的南方丰水城市,水面率高达17.8%,穿紫河、护城河现为城市黑臭水体.现分别介绍老城区护城河和穿紫河两个黑臭水体治理情况. 一、护城河黑臭水体治理 护城河为老城区合流制排水干渠,两岸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护城河的主要污染源. (一)系统的整治技术思路 护城河黑臭水体整治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海绵城市建设思路,采取“灰绿结合”的四项措施.对直排护城河的污水进行截流改造,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水系主要进行河道恢复、清淤、水生态修复;水系绿带结合水位建设不同的源头减排措施;滨水建筑区合理的组织雨水,合理利用水系绿带净化坡面雨水,补充河道水体;其他区域通过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滞留和净化水质,并通过雨水管网补充护城河水体.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东城区针对"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探索编制了13个指导性文件,形成了覆盖风貌保护、园林绿化、广告牌匾、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的一套导则体系。导则体系的建立,成为指导环境治理与提升的重要依据,在注重保护老城风貌的同时,使设计有章可循。为下一步配合北京新总规做好片区城市设计奠定基础,实现老城整体复兴。  相似文献   

5.
姜洪权 《浙江建筑》2006,23(9):16-18
以嘉兴旧城护城河水景观的改善为切入点,通过对护城河绿地系统及河道的整治,探讨在旧城区内水系格局完全消失,传统水乡的风貌荡然无存的状况下,尽可能地恢复一些江南水乡城市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王路 《世界建筑》1998,(4):54-55
MusicandConferenceHalinlübeck,Germany,1994设计[德]冯·格尔康和马格事务所(VonGerkan+Marg)吕贝克是德国北部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港口城市。该2000座的音乐和会议厅选址在吕贝克老城西侧,隔护城河与...  相似文献   

7.
外源污染是莆田市护城河黑臭问题的主要致因,为了有效推进护城河黑臭问题的治理,优先对外源污染进行整治。通过现场调查对护城河的外源污染源进行梳理归类,分析各类污染的来源及特征,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外源污染整治方案,同时提出城市河道外源污染治理宜"改造建设时序和污染防治制度建设并重"思路。  相似文献   

8.
擦亮首都历史文化的"金名片",是新版北京总规提出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北京开展了"疏解整治促提升"等一系列工作,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从街巷整治走向街区更新的理念。以北京崇雍大街的保护与更新实践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城市设计研究,以文化为引领,深入挖掘老城历史地段的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基于多视角研判大街整体功能定位,制定管控导则,从而指导街区更新的具体工程设计实践。另外结合示范段的风貌更新设计,介绍了如何在做好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探索一种老城街区走向有机更新与可持续治理的实践新范式。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护城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西安市护城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 ,包括 :污水截流 ,城河退水、河道清淤衬砌、引水、河道边坡整治、环城林改造 ,重点介绍污水截流管沟设计与施工 ,并分析其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Mike水动力模型,建立了玉溪市老城片区固定径流模型。根据2016年7月20日玉溪市实测降雨情况,对模型中节点溢流和地面淹没情况进行定量模拟,并将模型积水点深度与实际积水点深度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适用性。利用模型对30年一遇、24 h降雨情况下的玉溪市老城片区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内涝积水点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内涝整治方案。实施整治后的老城片区积水深度降低,内涝点基本清除。  相似文献   

11.
张古月  陈萍 《山西建筑》2009,35(4):59-61
通过对护城河的起源及其两岸历史地段发展的阐述,结合浙江长兴护城河两岸城市设计的实例,提出了护城河这一特殊历史地段的规划需要在协调城市综合效益的基础上,突出彰显其历史文化特色,最终实现城市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及政治经济三方面的共赢,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阎羽  罗谦 《城市建筑》2014,(33):35-35
四川古城阆中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城的规划思想受到道家风水学说的影响;街巷呈棋盘式方格网空间布局形成节奏韵律的美感;阆中城区还保留着主要的历史街区和传统风貌,散发着浓郁的古城气息。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城市的形态和结构具有分形性质,复杂的分形结构提高了历史空间的稳定性,有利于激发历史空间的活力。本文以波兰历史城市克拉科夫为研究对象,对古城历史空间的分形结构与分形特征进行解析。其中包括了两个研究层次:其一,以克拉科夫古城为样本进行历史原型分析,通过分形元与分形秩序,解析古城的分形特征,提取分形结构中具有优越性的分形元素与设计方法;其二,以克拉科夫卡齐米日旧城区复兴为例,从多层级叠合、小尺度连接、多功能混合、各时段叠加四个方面,通过层次化增加不同尺度上的结构,形成在所有尺度上均丰富而复杂的城市肌理,从而激发旧城区的活力。基于分形理论的城市历史空间修补可为其他历史城市所借鉴,尤其对我国的"城市双修"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赣州古城选址于章、贡二江合流处,"凿址为隍,三面阻水",凭借"江河为池""龟背地形"等自然条件,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构建了"章、贡二江(环城段)-城壕-福寿沟-低洼水塘"的城市排蓄水体系统,代表了我国古代城市防洪御涝的一种传统模式。赣州古城水系的规划设计理念及营建经验,与当前我国"海绵城市"统筹建设的"源头控制系统、常规雨水径流蓄排系统以及超常规雨水径流蓄排系统"的系统组成,"灰绿互补"的雨水设施以及"蓄排结合"的雨洪控制理念高度吻合。剖析古代城市水系的营建智慧,总结值得当代人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对当前"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佳  卢光大 《山西建筑》2010,36(31):49-50
以区府广场改造规划为例,对宿迂市明清古城墙遗址保护规划进行了探讨,通过及时调整规划设计,将明清古城墙遗址与区府广场地下人防结合,从而达到既满足使用要求又有效保护了历史遗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介绍了在古代西安的四类主要海绵元素:八水(8条环绕城区的主要河流)、五渠(唐代开掘的5条重要水渠)、沟防(护城河与城墙,或御沟与坊墙)、六爻(6道高岗),然后结合考古和文字记载,阐释了这些海绵元素在古西安特定地理条件下所发挥出的补充地下水、调蓄雨水、净化雨洪、排除内涝等海绵功能,总结出其“立体化”的特点,提出它对当今海绵城市建设思路上的借鉴作用,以及西安保护与利用立体化海绵遗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法国南特市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凡 《华中建筑》2002,20(2):82-85
该文从研究城市历史沿革及文化遗产入手,着重分析南特市城市总体特色的维护及在保护区中历史建筑的保护、步行街的设计和新建建筑的控制等问题;并且运用城市设计的概念,以南特五十人质大街的改建为例,研究在保护区中现代城市设计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张涵 《南方建筑》2014,(2):88-95
本文从中国古代城市营建史的学术视角研究了明清商丘古城的防洪御灾体系。通过对其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历代水患的梳理,探讨其在防洪御灾上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选址、城墙外形、修筑圆形护城堤、巧筑排水涵洞、筑瓮城等方面。认为商丘古城是中国古城防洪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9.
宋洁  陈韦 《建筑创作》2006,(5):106-111
本文从区域城市功能组织和建筑功能设计两个方面介绍了武汉市美术馆的设计思路,并引伸出对历史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赋予其适应现实生活的合适功能,这直接关系到城市空间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辛塞波  赵晓峰  林大岵 《华中建筑》2007,25(11):156-160
堡子里是张家口市的老城区,它以其鲜明的街区特色和丰富的古建遗存构成了城中古城.该文探析了现存街区及古建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并为今后堡子里地区的保护更新提供概念保护设计,通过内生加外援的发展方法,从而构建历史街区保护的双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