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蓉萍 《江苏陶瓷》2010,43(5):46-46,49
宜兴紫砂壶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优异的材质、古朴的造型和精美的装饰享誉海内外。在薪火传承中,积淀并衍生了紫砂艺术与紫砂文化,成为我国传统工艺门类中一个十分独特的品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盛世收藏的兴起,壶艺创新已成为当代艺人不断探索追求的目标,揭示了紫砂文化传承有序的发展轨迹。壶艺创新是历代艺人为适应人们不同生活习俗与文化需求而创造不同艺术形式的一个求索过程。  相似文献   

2.
董正红 《江苏陶瓷》2010,43(5):43-43,45
紫砂壶,历来为文人雅士所深爱。在人们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在选壶、用壶、藏壶时都十分注重其中的文化内涵,并作为选壶的标准和重要的内容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壶艺创作者对各种文化有所了解、知晓、吸收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王凤盘 《佛山陶瓷》2011,21(12):53-53,57
紫砂壶艺是陶瓷艺术中富有特色、极具个性的一类,这不仅得益于它举世无双的独特材质和精妙人微、巧夺天工的独特工艺,也得益于它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予以广泛地吸纳和包容。通过“三足龙团壶”的创作设计,论证传统文化在紫砂壶艺中应用的积极意义,揭示了传统素材与创新结合的本质关系和旺盛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秦利君 《江苏陶瓷》2012,45(1):29-29
世间之美,或流于浅表,或和于内在,而符合自然之性的典雅美总是更耐品味。紫砂艺术秀美谐趣、气韵独特,作为紫砂陶艺术中经典的紫砂壶艺.其造型发展至今已日臻丰富完美。而在某种程度上.壶艺造型显现简洁明快的往往更是流传久远的,其美也更显隽永绵长。  相似文献   

5.
范永良 《江苏陶瓷》2009,42(2):38-38
宜兴紫砂始于宋,盛于明、清两代,发展到今天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和制作方法已日臻完美和丰富。就其形状而言,可谓方匪一式,圆不一相。以龙为题材的作品,从古到今就数不胜数,因为“龙”蕴藏着我中华民族隐秘曲折的文化精粹。“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意念不断积累、融合发展的产物。到今天谁也没有见过“龙”,是人们抓住自然物类的主要特征而描摹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的紫砂工艺历久弥新,改革开放后更是紫砂工艺繁荣的历史新时期,紫砂茶具由日用陶器演变成文人雅士、宫廷藏品紫砂壶,可以说是代表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特有文化、风土人情与艺术审美。无论紫砂壶是由粗趋精、由大趋小、由简趋繁还是最终的返璞归真,在历经古朴、华丽、淡雅的三个历史阶段的演变过程中,紫砂大家、名家依然是温故知新,而后传道授业解惑,再到创作风格自成一家,形成紫砂壶艺的创作流派。对于传统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从"上新桥壶"(见图1)的感悟出发阐述"温故知新"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7.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到了明代中叶,逐渐形成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紫砂艺术。与其他泡茶的工具最大的不同在于,经过长时期水的滋养,紫砂壶能形成"外类紫玉,内如碧云"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紫砂"梅桩壶"在千姿百态众多的紫砂类型题材中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这把“梅桩壶”的装饰效果恰到好处,一朵朵梅花楚楚动人,贴塑到壶身,壶身、壶把、壶嘴还有壶钮都是梅枝、梅桩造型,枝节斑驳的纹理逼真动人,整器给人典雅古朴的美感。梅花一直给人的形象都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前、自强不息等等这种美好坚强的品质,对梅花的称赞千百年来都是不绝于耳,从古至今,上到达官显贵,下到布衣将相,文人雅士都对梅花无比喜爱。  相似文献   

9.
紫砂的第一眼感官并不起眼,但正是那种不加修饰、不事张扬的特点到后来更让人越看越爱,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0.
曹建国 《江苏陶瓷》2010,43(1):48-48,50
一直有这种强烈的愿望:立足传统,继承发扬,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鲜明的时代特征。设想着怎样把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对大自然的热爱融入壶艺作品,把作品表达得更加完美。于是做起了强烈的紫砂壶艺创作之梦。  相似文献   

11.
宜兴紫砂壶茶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即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关极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高凌云 《江苏陶瓷》2010,43(2):51-51,54
紫砂壶创作是艺人的一贯追求,也是陶艺界永恒的一个话题。在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变革中,人们对紫砂壶的审美和实用价值也伴随着多样性和新奇感,作品的艺术品位、文化内涵也随之以不同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在创新这个层面上,则对年轻艺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祥鹊壶》以器型为壶的主体外观形态,不仅遵循传统的制作流程,还凸显了壶的气韵,将内涵主旨和风格意境进行了高度统一.再加上通身流畅的线条,整壶一气呵成,和谐统一,给人一种既灵动又喜庆的视觉感.一壶一鹊,暗含着祥瑞之气,寓意美好,趣味十足.  相似文献   

14.
杨霞 《佛山陶瓷》2012,(9):55-56
紫砂壶是人们生活实用器皿,又是一种工艺美术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工艺成就。  相似文献   

15.
16.
紫砂壶有多变的造型,也有着多样的蕴意,手工艺人将各种美好融入其中,将憧憬化作了实质,将创意转化成形体,"望子成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造型的别出心裁,用丰富的想象力融汇进紫砂壶的传统结构,用全新的形体表达来诉说自古以来就在人群中不断流传的美好期盼,是一种审美元素的扩大,壶形体态的变化与过去的紫砂壶截然不同,但又系出同源,给人新颖变化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紫砂文化,源远流长。在以紫砂壶艺为代表的紫砂艺术创作中,紫砂文化薪火相传,凭借其特有的我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文化传播载体,紫砂文化以传统文化艺术为创作内涵,以传统制壶工艺为发展基础,集传统文化艺术类型之多,而又不冗杂繁琐,可谓"古韵响金石,风雅韵紫玉"。紫砂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紫砂艺术创作者特有的文化情结、情感,表达了对华夏文明的自豪感与文化艺术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8.
紫砂是世界陶瓷艺术之林当中无可替代的存在,紫砂壶在实用的基础上增加艺术感和美感,兼具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及收藏价值.紫砂作品追求形神兼备,把思想情感注入其中,有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个性之外,再加上传统文化的滋养,作品更具有灵性,具有灵性的艺术品会给人一种品之不尽的味道.  相似文献   

19.
翟喈 《江苏陶瓷》2012,45(5):25-25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为容易却艰辛"、"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自宋朝以来,紫砂的优雅深深地烙下了文化的印记。千百年来,陶器伴随农耕文明史的发展和繁荣,紫砂艺术又是在传统的农耕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化由传统的砂陶日用品,演变成现在的茶文化元素中不可或缺的茶具以及备受收藏者、爱茶者的新宠。  相似文献   

20.
翟喈 《江苏陶瓷》2012,45(6):34
人文宜兴,素有"陶的古都、茶的绿洲、竹的海洋、洞的世界"之美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千年传承的紫砂艺术文化、习文重教的良好风气塑造出了人文宜兴大雅之性。江南水乡,山水之中又有了"竹的海洋"之誉,宜兴南部山区林木荫翳,更以"岁寒三友"中的"竹君子"为最。竹子坚韧不拔的高贵品格,清奇俊秀、疏朗颀长的形态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良工巧匠以此为题材,创作出很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清代乾隆年间吴骞《阳羡名陶录》中《阳羡茗壶赋》曰:"竹节之清,清贞莫比。"将传统紫砂文化艺术创作中对"竹节壶"在创作中的应用作出了极高的评价,竹文化为创作"大圆竹壶"(见图1)提供了创作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