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卫芬 《江苏陶瓷》2007,40(F06):20-21
一切艺术都是相通的,它们彼此之间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南齐书法家王僧虔有言:“书法以神采为上,神形兼备可绍于古人”。紫砂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说:“紫砂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神、形、气、态这四个要素”。一古一今两位艺术家道出了这两门艺术的共性。现从如下几个方面说说紫砂艺术和书法艺术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许华芳 《江苏陶瓷》2007,40(F09):34-35
几年前我作过一把“龙蛋壶”,经过两天的空手制作,左右打量、下上端详,可以说达到了理想的程度。或者说在同一阶段内,本人的技艺不可能超过这个作品。可就在复火前整口时一不小心整落了盖边上的一粒砂子,那把心爱的“龙蛋”只能搁置一边。整个壶的价位一落为零,同时还冷落了爱壶者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陈国伟  蒋益军 《江苏陶瓷》2010,43(2):30-30,32
吕尧臣于1995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然而吕尧臣的早期紫砂作品即显示出作者的不凡功力,艺术见解独到。吕尧臣早年的师傅是被称为“民国七大艺人”之一的吴云根。  相似文献   

4.
我(蒋敖生)与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高级工艺师程辉一起,在轻工部陶研所及江苏省陶研所的关心和支持下,参加了制定紫砂的国家标准GB10816—89,我们对紫砂的概念也进行了多次商议,最后是这样定的:紫砂(ZISHAWARE)是用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一般大于8%)的特种粘土制成的,呈色以赤褐为主,质地较坚硬的无釉制品。  相似文献   

5.
邵毓芬 《江苏陶瓷》2003,36(3):43-44
紫砂陶艺是我国灿烂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除了紫砂材质的特异外,其制作工艺也是有别于其它陶瓷的,是紫砂从艺的先辈们经长期摸索、总结的一整套非常严谨科学的制陶工艺,而这种制陶工艺不仅能完成各种复杂造型的制作,就其本身的制作过程就是一种艺术表演。艺人们通过打泥条、起身筒、搓嘴把等手工制作来完成既定的壶形,通过壶形的肢体语言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创意。明清时由于有文人墨客的加入,使中期较为粗糙、单一的饮茶器皿逐渐演变成有思想、有文化、能通过本身的肢体语言来表达的艺术品,文人们通过参与设计造型,在壶身上题字作画,使紫砂壶…  相似文献   

6.
许美云     
《江苏陶瓷》2014,(6):I0011-I0011
1976年生于江苏宜兴陶都之乡西帮村,自幼喜爱陶艺,自1993年进入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培训后,练就一手扎实的制壶功底。  相似文献   

7.
李霓     
《江苏陶瓷》2014,(6):I0002-I0002
1963年1月出生,1980年i2月考入江券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碧芳、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胡永成学习制壶技艺。1983年经考核被择优选送到紫砂工艺厂研究所深造,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为师,同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厂举办的造型制图班学习。  相似文献   

8.
紫砂陶艺的传承及至当代已经日趋成熟,工艺技法不断更新、丰富,泥料的种类不断细分,历代紫砂艺人的智慧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整个紫砂行业都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风貌。当代紫砂壶创作,艺术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影响深远,在世界陶瓷艺术之林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紫砂陶艺不断地推陈出新的同时,也对紫砂从艺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广泛的知识储备,更加深度理解的技艺解读,都成为了新一代创作者所必备的科目,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紫砂艺术创作已然进入了一个比拼综合素质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宜兴紫砂陶艺起源于宋代,历经明清两代的蓬勃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已日臻完美和丰富。紫砂质地坚韧,色泽古朴、典雅,素以制作技艺的精湛、造型的千姿百态、形质的完美、特殊的日用价值著称于世界;又以书画陶刻装饰见长,形成了独特的陶艺风格,成为陶瓷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0.
周益君     
《江苏陶瓷》2013,(5):I0016-I0017
1971年生于宜兴陶都,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王福君,曾参加全国紫砂大型展览。《僧帽壶》荣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升方壶》荣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  相似文献   

11.
赵良 《景德镇陶瓷》2004,14(1):32-33
小时候,就喜欢挖乌泥,模仿着做成泥手枪、捏泥人之类的玩具。当时因为条件限制,没有这么多好玩的玩具,不管做得像不像,只要做成心中的满足感便油然而生,玩泥的乐趣自不言而喻,就像一杯美美的酒令人回味无穷。小时候,也时常听大人说到,丁山盛产碗、小缸、茶壶类陶器,但真正  相似文献   

12.
潘华兵作品     
诸如方壶要讲究轮廓,却要线条凝炼圆润,曲直相间,刚柔相济,方可蕴育方器敦厚饱满的神韵,又有圆器的灵秀,这需要扎实的底蕴与深厚的美学修养。紫砂自有天地,想有精致美焕的创新作品,朝朝夕夕的深入精研与领会前人精细的制壶美学,方能再与时俱进的创制新品,假我时日,或有可观。  相似文献   

13.
《景德镇陶瓷》2005,15(1):44-44
据悉,已暂停评选8年之久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有望在2005年恢复评选,这对广大优秀陶艺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近日,“关于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前研讨会”正在各地陆续召开。  相似文献   

14.
《江苏陶瓷》2013,(6):I0005-I0005
王志刚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1963年 生于江苏省宜兴市制陶世家,1988年 师从中国艺术家韩美林进修雕塑设计制作。1993年 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学习紫砂制壶。  相似文献   

15.
《陶瓷研究》2007,22(2):24-24
由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陈敏设计绘制的青花《婴戏》系列陶艺中餐具,采用了传统与现代的造型手法,以“婴戏图”题材为本,以民间青花为饰,以现代陶艺创作思维为念,其青花色彩的幽倩,写意形象的恬简明快,器皿造型的拙中蕴巧,赋以了餐具的审美性与功能性为一体,彰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互融互衬的艺术风貌。作品荣获全国第八届陶瓷艺术创新设计金奖。  相似文献   

16.
吴勇     
《江苏陶瓷》2014,(5):I0008-I0008
1974年出生于陶都之乡宜兴,自幼受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耳濡目染,对紫砂壶钟爱有加。1993年起专业从事紫砂创作和设计,于1994年创办了“壶缘乐”陶艺工作室。1998年拜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凌锡苟为师,后又得顺绍培大师、李晶鸿大师、吴震大师的艺术指导,作品日益成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周国芳 《江苏陶瓷》2009,42(6):15-16
在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陶瓷艺术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点缀着各个时代。紫砂陶在上下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在历代名工巧匠的传承中,独步千秋,  相似文献   

18.
朱丹 《江苏陶瓷》2006,39(4):33-34
199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不经意间被紫砂的神奇魔力所吸引,从开始接触紫砂、了解紫砂到热爱紫砂事业。1991年10月,我正式踏进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大门,随工艺美术师徐萍老师当学徒。以后有幸,先后得到了李昌鸿大师和蒋蓉大师的亲手指点和谆谆教诲,通过自己刻苦学习并反复临摹历代紫砂名人经典名作,使自己对紫砂壶的形体语言逐步加深理解,初步达到基本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壶艺水平不断长进,并达到了较高层面。  相似文献   

19.
《江苏陶瓷》2014,(2):I0004-I0004
陈夕良,1967年生于陶艺世家,1992年从事造型设计并制作紫砂陶艺,2006年毕业于无锡市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承蒙业界师友指导,加上本人的努力,壶艺日见所长,  相似文献   

20.
黄忠     
江西波阳人,毕业于美术设计专业。系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市高岭陶艺会员。近年来,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心指教下,技艺得到进一步提高。其创作作品古朴典雅,又富有现代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