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铜冶炼炉渣工艺矿物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分析、化学物相分析、显微镜观察及扫描电镜考察等工艺矿物学研究手段,分析了不同铜冶炼渣的化学组成及矿物物相组成,对铜冶炼渣中重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和嵌布粒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铜冶炼渣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浅谈铜冶炼渣缓冷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铜冶炼生产过程中熔炼渣的缓冷工艺及主要配套设施,对缓冷原理和主要工艺参数的选取进行了详细论述,为铜冶炼渣缓冷工艺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2016012从废杂铜冶炼渣与铜加工酸洗废液中回收有价金属的工艺一种从废杂铜冶炼渣与铜加工酸洗废液中回收有价金属的工艺,其步骤包括:1.对废杂铜冶炼渣与铜加工酸洗废液混合进行酸性浸出,控制pH 1.8~2.2,得到酸性浸出液;2.对酸性浸出液进行铜萃取,实现铜与其它金属的分离;3.萃取后的萃余液再与废杂铜冶炼渣混合并添加硫酸,通入空气进行  相似文献   

4.
铜熔炼渣贫化方法及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铜熔炼渣的物化特征,阐述了现代铜冶炼行业通常采用的渣贫化方法的工艺原理,尤其是通过对广泛认可与采用的电炉和选矿法贫化工艺的技术经济参数与收益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选矿法处理熔炼渣符合现代铜冶炼行业渣贫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与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5.
倾动炉杂铜冶炼新型选渣熔剂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贵溪冶炼厂(简称贵冶)对倾动炉杂铜冶炼工艺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针对杂铜冶炼原理、冶炼工艺及过程控制等展开一系列的摸索研究,使得倾动炉杂铜新型选渣熔剂的开发及应用得到成功,提升了倾动炉杂铜冶炼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铜冶炼渣是一种重要的可回收铜资源。本文详细分析了白银公司1 370 kt/a铜冶炼渣资源处理工程采取铜冶炼炉渣经一定时间缓冷后送选矿,产出铜精矿再返回铜熔炼配料回收铜的技术处理方案。实践证明,渣选矿工艺的铜金属回收率较高,是铜冶炼渣资源处理回收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针对铜冶炼转炉吹炼摇炉、进料、放渣、溶剂加入过程低空逸散烟气收集难的问题,通过工艺特性分析和烟气流场模拟,开发出具有自抑结渣能力的新型密封小车,并匹配性对集烟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环集烟气中硫的捕集率提高约81.8%,铜冶炼转炉吹炼工艺环保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某厂以300 t固定式阳极炉冶炼高品位废杂铜,产出的炉渣含铜率较高,在25%~35%之间,因缺乏炉渣冶炼回收装置,只能将这些炉渣直接折价对外销售,导致冶炼生产中铜损失较大。为了降低冶炼炉渣的含铜率,在分析该厂原料杂质成分和含量的基础上,结合铜冶炼原理,选择合适的渣型,试验不同造渣剂在冶炼时对渣含铜率的控制情况,最终探索出一种有利于控制渣含铜率的复合造渣剂。在工业生产试验中,分别从渣型选择、氧化时间、渣温控制、保温时间、造渣剂配比等方面对生产操作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实现了将渣含铜率控制在18%以下的目标,可大幅减少炉渣销售损失。  相似文献   

9.
在粗铜冶炼过程中,熔炼渣含铜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铜冶炼的收率及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本文对我国现有的几种粗铜冶炼的主要方法中影响渣含铜的因素冰铜品位、炉内氧化气氛的强弱、渣型、操作温度、磁性氧化铁的含量、炉渣澄清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粗铜冶炼生产工艺控制的不断研究,提出优化配料、优化操作过程、完善工艺条件、强化炉内的充分反应等措施,总结出一定的生产实际经验,为铜冶炼企业不断创出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0.
结合钴资源及钴市场近况,指出了从富钴铜冶炼渣中提钴的必要性及急切性。在传统的铜冶炼渣处理工艺已难以满足综合回收铜、钴等有价金属的情况下,近年来对从富钴铜冶炼渣中综合提取钴工艺方法的研究集中在优化还原硫化熔炼工艺和铜钴冰铜中铜、钴分离工艺组合上。研究表明:通过优化还原硫化熔炼的生产条件,可以得到较好的铜、钴回收率;而采用湿法工艺综合回收铜、钴存在工艺流程长,对设备要求苛刻等不足;采用磁选工艺分离铜、钴,因其能无缝衔接现有铜火法冶炼工艺且投资生产成本低而备受关注,后续有待进一步研究,找出最经济、环保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铜火法冶炼炉渣选矿后回炉再炼,是炉渣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手段,提高了全厂铜回收率;炉渣缓冷作为炉渣选矿前的重要工序,其工艺技术方案对缓冷效果和选矿指标影响很大。目前各铜冶炼渣缓冷场采用的技术方案各有利弊,就多种渣缓冷场的渣包排布、设备配置及新技术应用实践进行探讨,为铜冶炼炉渣缓冷场的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展望了渣缓冷工艺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贵金属的提取工艺,普遍采取氰化法,由于其技术成熟、且回收率高,适用于多种贵金属的提取工艺,是现阶段黄金矿山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提金工艺。黄金等贵金属氰化生产中氰化尾渣中的硫和铜、铅、锌等重金属以及浮选残留的氰化物会对堆存场地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如何开发冶炼渣中有价金属的综合利用研究,不仅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能使炼渣废物利用,创造其价值。本文针对黄金冶炼渣中有价金属的综合利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按国别收集我国主要进口铜精矿及铜冶炼渣样品,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矿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多仪器联用的方法检测铜精矿、铜冶炼渣物相特点,判断两者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结果表明,铜冶炼渣主要物相是硅酸铁,其颗粒表面有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的气孔等外观特征。进口铜精矿的主要物相为硫化铁铜或氧化铜,颗粒表面平滑、不规则的分布一些形态各异的气孔。铜冶炼渣与铜精矿相比在物相及颗粒特征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鉴别依据。按比例在铜精矿中混入铜冶炼渣,制备含有不同含量梯度铜冶炼渣的混合样品11个,用上述4种检测手段进行鉴别,发现X射线荧光光谱仪无法确定样品中是否掺杂铜冶炼渣;电子显微镜、矿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谱仪可鉴别出铜精矿掺杂铜冶炼渣,检出限分别为1%、5%、10%。最终确定铜精矿与铜冶炼渣的物相鉴定方法为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初查,辅以X射线衍射仪、矿相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找到铜冶炼渣的特征物相和颗粒。鉴别方法的确立达到了从源头堵住入境铜冶炼渣易名铜精矿和铜精矿掺杂铜冶炼渣闯关的目的,为海关监管和资源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反射炉炼铜渣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铜熔炼反射炉渣中铜铁赋存状态分析基础上,采用火法贫化和磁选技术对炉渣进行综合利用探索。此反射炉渣含1.06%Cu和36.41%Fe,其中32.5%的Fe以Fe3O4形式存在,53.5%的Fe以2FeO.S iO2形式存在,铜、铁、硅矿物紧密共生,相互交织。研究结果表明,转炉渣返回贫化作业会导致反射炉渣含铜较高,添加一定量黄铁矿精矿,采用火法贫化工艺能有效降低渣含铜。将贫化后铜渣脱硅缓冷、磁选,所得铁精矿品位62%,回收率达70.2%,实现了反射炉熔炼渣的综合利用,可用作炼铁原料。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微观分析三种方法分析铜熔炼渣的基础物化性质;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对铜熔炼渣中所需回收金属化合物进行理论计算,使用100kW感应炉及碳化硅石墨坩埚进行10kg级铜熔炼渣综合回收有价金属试验。结果表明,铜熔炼渣中有91.06%的Cu以硫化物状态存在,在无烟煤配比10%、黄铁矿配比10%条件下,保温120min,获得尾渣中Cu、Pb、Zn含量分别为0.28%、0.013%、0.0062%;为搭配处理炼铜烟尘和更经济的综合回收,无烟煤配比3%、黄铁矿配比3%,搭配处理6%炼铜烟尘,保温70 min,实现尾渣中Cu、Pb、Zn含量分别为0.39%、0.049%、0.028%。  相似文献   

16.
镍渣是镍冶炼过程中排放的一种工业废渣,含有铁、镍、钴和铜等多种有价金属。由于近年来工业的迅速发展,镍渣产生量随之增多,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浪费金属资源,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结合目前镍渣处理及综合利用现状,介绍了镍渣作为矿井充填材料、建筑材料以及有价金属的回收再利用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镍渣综合利用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铜渣是火法炼铜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堆存处置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对周围水和土壤也会造成污染。铜渣中Fe含量高达35%~40%,铁的提取是铜渣资源化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铜渣中主要化学组成为Fe和SiO2,主要物相为铁橄榄石和磁铁矿,因此铁硅分离是实现铁选择性提取的核心。本文回顾了目前铜渣中铁硅分离方法,主要包括磁选法、熔分法、选择性氧化-磁选法、碳热还原-磁选法、氧化焙烧-碱浸法和碳热还原-碱浸法,并对各方法的原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铜渣中单一提取铁会产生大量二次尾矿(渣),铁硅综合提取是实现铜渣清洁、高值化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随着铜冶炼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的含砷中间物料量逐年增加,含砷物料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已成为铜冶炼行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介绍了铜冶炼含砷中间物料的来源、国内外对含砷物料的处理与利用现状,指出了湿法工艺、稳定化和固化存在的不足。系统综述了含砷物料火法工艺分类及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未来含砷物料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并针对硫化砷渣减量化说明了矿相转化脱水减重新技术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19.
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炼铅炉渣露天堆置占用土地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的有效手段。首先介绍了炼铅炉渣的来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然后从有价元素的二次回收利用、制备建筑材料及制备矿山充填胶凝材料替代品等方面入手,总结了国内外炼铅炉渣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分析了资源化利用较为困难的原因和存在的不足。研究表明,炼铅炉渣比其他类型炉渣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少,且国内外对其资源化利用后二次污染的研究不够深入,因此,改进冶炼工艺、提高有价元素的回收率,拓宽其利用途径并形成成熟技术是炼铅炉渣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必须进行炉渣中有害元素的固化研究,做到有害元素可防可控,从而为炼铅炉渣资源化利用和安全环保处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