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原药、溶剂、助溶剂和乳化剂等助剂的选择,确定了适宜的制备工艺,筛选出15%氟铃脲·毒死蜱微乳剂,20%氟铃脲·毒死蜱微乳剂的配方.检测结果表明,该复配微乳剂具有贮藏稳定性好、使用安全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其优化配方:氟铃脲2.1%,毒死蜱13.8%,溶剂+助溶荆为38.5%+2%,ZJ-CP1120为18.4%,ZJ-EP701G为7.45%,水(自来水)补至100%.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25%甲氰.螺螨酯水乳剂的制备方法。以起始外观、冷藏[(0±2)℃,14d]外观、热贮[(54±2)℃,14 d]外观合格和流动性好为标准,采用阴离子与非离子复配系列乳化剂的方法,确定了最佳的乳化剂体系,并对助乳化剂体系进行了筛选,确定了25%甲氰.螺螨酯水乳剂的最佳配方。其性能测试与药效试验表明,25%甲氰.螺螨酯水乳剂优于25%螺螨酯乳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原药、溶剂、助溶剂和乳化剂等助剂的选择,确定了适宜的制备工艺,筛选出15%氟铃脲·毒死蜱微乳剂,20%氟铃脲·毒死蜱微乳剂的配方.检测结果表明,该复配微乳剂具有贮藏稳定性好、使用安全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其优化配方:氟铃脲2.1%,毒死蜱13.8%,溶剂+助溶剂为38.5%+2%,ZJ-CP1120为18.4%,ZJ—EP701G为7.45%,水(自来水)补至100%.  相似文献   

4.
介绍除草剂的新剂型——50%乙草胺微乳剂,简述了该剂型的特点,乳化剂及助表面活性剂品种的筛选,并且考察了水质对微乳剂配制影响,考察了配制的微乳剂低温、热贮,乳化和对原药分解率等性能,表明该微乳剂品种分解率低,质量稳定,使用安全,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自制的Gemini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以醇为助乳化剂制备柴油微乳液.结果表明:Gemini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柴油对水的增溶效果,且在乳化剂与助乳化剂配比为9:1、助乳化剂正丁醇的质量分数为0.7%时,以1.O%的NaCl水溶液制备的微乳化柴油增溶水量最大,可以达到20.1%.所制备的微乳化柴油粒径在50~60nm之间,可以稳定207d,黏度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低粘度氨基硅油的合成及微乳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氨基硅烷偶联剂(YDH-602)及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促进剂,在KOH催化下,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低粘度氨基硅油.通过IR和1HNM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选择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作为复合乳化剂,将氨基硅油乳化成微乳液,研究复合乳化剂的配比和用量、助乳化剂的选择与用量、氨基硅油的含量对氨基硅油微乳化的影响,从而确定乳化的最佳工艺为:OP-4和AEO-9为复合乳化剂,mOP-4:mAEO-9=1∶1,其用量为氨基硅油质量的42%,乙二醇单丁醚为助乳化剂,其用量为氨基硅油质量的6%,形成氨基硅油质量分数为5%~15%、透明清晰且粒径小于50nm的氨基硅油微乳液.  相似文献   

7.
选用合适溶剂将蒽醌溶解,再用转相法对油相进行乳化,制备出O/W型蒽醌乳液,以提高其在蒸煮液中的分散性,同时研究了溶剂种类、HLB值、乳化剂配比、乳化温度及时间、转相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乳化条件,即以苯乙酮为溶剂,以Span和Tween系列复配乳化剂,体系HLB值为13~13.5,转相温度为90~100 ℃,乳化时间为50 min.此条件下制备的蒽醌乳液分散均匀,具有一定的稀释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可达36 d以上.  相似文献   

8.
羟基有机硅微乳液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作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通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开环聚合,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了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微乳液.分析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预乳化时间、乳化剂和催化剂的用量对单体转化率和乳液透光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65℃下反应5h,OP-10和DBSA用量分别为微乳液质量的4%~5%和3%~4%,预乳液滴加时间为1.5~2h.产品为半透明乳液,略泛蓝光,具有优异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高温下油基钻井液沉降稳定性的技术难题,对研制的抗温可达220℃,密度可调至2.2 gcm3的高温高密度油包水钻井液配方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分析各组分加量对整体配方沉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配方具有较强的沉降稳定性。随着有机土加量的增加,体系稳定性逐渐增强,建议有机土加量为2%~3%;提切剂加量为1%~2%的体系具有良好的沉降稳定性;体系随着乳化剂加量的增加,钻井液的表观黏度和动切力下降,破乳电压增高,乳化稳定性、沉降稳定性增强;润湿剂加量为1%~2%时整个体系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0.
助乳化剂对甲醇柴油乳液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恒定实验温度为25℃,固定乳化时间为2 min,甲醇含量为15%,转速为5×2 800 r/min,复配乳化剂为3%的情况下,研究了助乳化剂种类、含量及不同结构的醇对甲醇柴油乳液的稳定性能、流变性能及其他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助乳化剂含量的增加,乳液的稳定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正构型醇比异构型醇有较好的乳化效果.选择助乳化剂为正丁醇,且含量为1%时,形成的甲醇柴油乳液为牛顿型流体,黏度为4.68 m Pa·s,铜片腐蚀等级为1b,色度为2.5,闪点为57℃,凝点为-8℃,均满足国家柴油燃用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以95%苯磺隆为原药,填料膨润土,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LH-14,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钙、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和LH-AS,崩解剂LH-11,乳化剂LH-R和稳定剂LH-WG为助剂,对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悬浮率达到90%以上,崩解时间小于2 min,热贮((54±2)℃,2周)分解率小于5%,经各项技术指标和热贮稳定性测定均达到有关水分散粒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酸(酯)/苯乙烯微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乳液聚合方法,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KPS),制备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苯乙烯(St)三元共聚物纳米粒子.讨论乳化剂用量及复合乳化剂配比,KPS的用量及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乳液透射电镜、乳液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粒径多在10~89 nm之间;增加乳化剂用量,共聚物的粒径减小;提高St/BA中St的用量,共聚物的粒径增大,乳液成膜性不好;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反应进行,但温度太高有凝聚物出现.因此,St/BA为5/5~4/6,SDS/OP-10为1/1~3/2,反应温度65~80℃,引发剂用量0.4 %(占单体总量),丙烯酸用量3 %(占单体总量),所得共聚物的粒径在纳米范围内,乳液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乳化温度、乳化剂用量、助乳化剂用量、壁材和高速剪切时间对粉末稳定性的影响。采用O/W微乳液法对植物甾醇乳化,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植物甾醇微胶囊粉末。结果表明,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HLB 16)质量分数为12%、助乳化剂蔗糖质量分数为12.5%、壁材为酪蛋白酸钠,在60℃水浴中乳化,高速剪切30 min得到的植物甾醇粉末在水性材料中分散稳定、均一。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甾醇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乳化温度、乳化剂用量、助乳化剂用量、壁材和高速剪切时间对粉末稳定性的影响。采用O/W微乳液法对植物甾醇乳化,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植物甾醇微胶囊粉末。结果表明,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HLB 16)质量分数为12%、助乳化剂蔗糖质量分数为12.5%、壁材为酪蛋白酸钠,在60℃水浴中乳化,高速剪切30 min得到的植物甾醇粉末在水性材料中分散稳定、均一。  相似文献   

15.
乳液聚合法合成单分散交联PS纳米微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一系列粒径在 60~ 2 0 0 μm间的单分散交联PS微球 ,并探讨影响乳液聚合稳定性、粒径大小及微球单分散性的因素。结果表明 :实验范围内 ,增加乳化剂用量 ,减少引发剂用量 ,降低搅拌速度和反应温度有利于常规乳液聚合体系的稳定。减少乳化剂用量和采用分批加入乳化剂的方式使交联PS微球粒径增大 ,微球粒径的单分散性提高 ;提高聚合温度和延长聚合时间也有利于增大交联PS微球粒径和提高微球粒径的单分散性  相似文献   

16.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酯酸酯(Tween60)为复配乳化体系,环己烷为油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乳化单体,采用电导法和目测法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单体配比、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乳化剂加入量和电解质对反相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质量分数在50%~65%可以形成稳定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固定单体质量分数时,随着单体配比中丙烯酰胺量的增大,微乳液体系稳定性得到不断增强;HLB值在5.36~8.54时体系较稳定,HLB值在7.48时微乳液体系最稳定;乳化剂的用量越大,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越稳定;加入具有盐析效应的电解质时,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的微粒进一步细化,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7.
以ClC-ODS(150mm×6.0mm,5μm)为色谱柱,V(甲醇)∶V(水)(φ=0.2%氨水溶液)=55∶45为流动相,其体积流量为0.8mL/min;用SPD-6AV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为室温,灵敏度为0.16AUFS.实验表明,吡虫啉的线性方程为A=481586.1c-2381.26,r=0.9989,回收率为108%,RSD=2.56%;巴沙的线性方程为A=74333.36c-686.096,r=0.9975,回收率为106%,RSD=0.34%;吡虫啉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187%,巴沙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29%;并对流动相和检测波长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的流动相和检测波长.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沙特原油,以节能降耗、低温破乳为目标,从6种破乳剂中筛选出效果良好的单剂,并对其进行复配及化学改性,研制低温破乳剂。结果表明:破乳剂N在80℃、加药量10mg/L条件下,脱水率几乎达100%;而破乳剂S在60℃下、加药量为30mg/L时,脱水率可达84.6%,低温性能更好。将上述破乳剂N和S进行复配,在配比3∶5、总加药量40mg/L、温度60℃条件下脱水率接近100%。进一步采用一步合成法对低温性能最佳的破乳剂S进行丙烯酸改性并进行工艺条件优化,得到的产物在50℃、加药量10mg/L下脱水率达84.6%,具有更良好的低温破乳性能。  相似文献   

19.
棕榈油微乳液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棕榈油为油相,单双硬脂酸甘油酯(GMS)、硬酯酰乳酸钠(SSL)、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PGE)、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S-60)为复配乳化剂,丙三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添加一定量蒸馏水为水相,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形成微乳液,将其按固定比例添加到馒头中,测定不同储存时间馒头的硬度和弹性.结果表明:当储存时间为48 h时,微乳液中乳化剂含量为7.5%、丙三醇含量为20%、含水量为10%时,馒头的硬度最小,弹性最大.由此可知微乳液对馒头储存品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茶叶叶围环境中分离优势菌,通过富集驯化方式获得茶叶吡虫啉残留的原位生物修复功能微生物,并对其降解性能和环境安全性进行分析,以期为茶叶吡虫啉微生物修复产业化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该菌株能以吡虫啉为唯一营养源,3d内对50mg·L-1吡虫啉的降解率达到了93.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rRNA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该菌株可降解10~50mg·L-1的吡虫啉,在30℃,pH=7条件下,降解效能最好,且菌株在茶叶鲜叶上的定殖能力强,对茶叶鲜叶上吡虫啉的降解率高,同时BCL-1的家蚕毒性实验表明对家蚕无毒。本研究表明BCL-1在茶叶吡虫啉微生物降解中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