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大问题,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建材工业是消耗能源较大的部门之一,因此,研究建材工业中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过去,我们在发展各种建筑材料时,对能源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的能源形势能源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力节约能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的战略决策。这可以能源形势来说明。据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对84个发展中国家的统计分析,人均国民经济产值达到1000美元时,人均能耗为1500~1600公斤标准煤。按此推算,到2000年我国人口以12亿计算,能源总需要量为18~19亿吨标准煤。如就我国目前能耗水平推算,到2000年需要24亿吨标准煤。能源生产量取决于目前能源生产规模和已经动工兴建及规划兴建的基建规模。据此推算2000年我国能源总产量约为12.7亿吨标准煤,比1980年6.3亿吨产量增长一倍。2000年能源供需缺口达12亿吨标煤。为使能源供需平衡,除保证产量翻一番,达到12.7亿吨标准煤外,主要靠大幅度节能,要求节能率达  相似文献   

3.
能源供应紧缺,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是我国较长时期的战略任务。我国现有工业和民用供热锅炉约40万台,年耗煤三亿多吨,热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有条件地积极发展小型热电联产,是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同时可以收到节约能源、增加电量、提高经济效  相似文献   

4.
建筑节能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2003,(12)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节约能源、大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是贯彻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之举。建筑用能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是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建筑节能市场发育缓慢,全社会的建筑节能意识相对淡薄,建筑节能任重道远。本期特别策划栏目特推出“建筑节能”专题,其中包括如何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引导建…  相似文献   

5.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1.指导思想 建筑节能是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最直接、最廉价的根本措施,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发展的战略目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居住热舒适条件,促进城乡建设、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发展目标 原则──节约建筑能耗与改善居住热环境相结合。对于新建建筑和室温满足要求的建筑,着重在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6.
《暖通空调》2007,37(B12):17-17
在当今日益严峻的能源紧缺问题,已成为全世界的话题,倡导节能,也已成为主流概念。针对我国目前能源利用效率来看,在2000年已经比1990年提高5%,节约能源对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减少环境污染都发挥其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节能脚步依然滞后于世界先进国家。  相似文献   

7.
《上海住宅》2006,(12):28-31
20世纪80年代,我国制定了“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尤其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发展总方针,特别是近几年,建设节能型社会更把节约能源放到了重要位置,我国能源供应从全面紧张到暂时缓和,能源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近期的核心问题是努力提高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中远期目标则是大力开发利用高效节能产品以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我国能源短缺,据统计,2000年我国能源共需用24亿吨标准煤,而商品能源只能保证12亿吨,因而,节约能源是我国一项长期的重要国策。在众多的能源消耗中,建筑耗能是重点大户,约占能源总量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侯恩甫 《中州建设》2009,(23):79-79
1前言 建筑节能是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能源紧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建筑节能就成为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减轻环境污染、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0.
陈志平 《广东建材》2009,(4):232-234
1前言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制约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面临着能源危机,而在加强能源建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降低能耗也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
《智能建筑》2008,(7):76-76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6月15日介绍,为了落实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我国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中包括继续实施有利于节能的经济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择机进一步理顺成品油、天然气的价格。  相似文献   

12.
浅谈建筑节能技术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我国建筑节能起步较晚,建筑能耗要比发达国家高很多。为此,不断地开发新的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在尽量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的同时,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从而减少使用在建筑领域内易引起环境污染的能源。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主要从建筑规划与设计,围护结构,提高终端用户用能效率,提高总的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着手,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节能对建筑材料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建筑材料在建筑节能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能源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能源的增长速度又是受很多因素制约的。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能翻两番,而能源只能番一番多。我国的能源构成以煤为主,建筑业,其中包括建材工业是耗煤大户,因此节约能源,特别是建筑节能,推广应用耗能少、保温效果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保护环境,科技创新,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我国能源总消费量中,建筑能耗约占3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如此庞大的比重,使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因此,有效实现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当前节约能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清华同方RH2000、RH6000智能控制系统为例,解析一套智能控制系统如何帮助智能建筑大厦实现节能管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于1997年11月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并于199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是为了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而制定的。该法规定禁止新建技术落后、耗能过高、严重浪费能源的工业项目,对落后的能源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并强调加强能源的计量管理。该法还规定了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应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器具…  相似文献   

16.
推广粘土空心砖在建筑节能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王晋麟,孙庆和(太原市地方建材总厂030013)1.建筑节能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领域能源是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世界性的能源紧张却日趋严重,我国也毫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为了确保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7.
《重庆建筑》2008,(3):55-56
2006,“能源危机“、“能源紧缺”等名词频繁出现于各大报纸、网站。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头号问题,除去开发新能源,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循环利用能源、发展能源科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空调、供暖系统是我国民用能源消耗的主要原因,因而节能空调系统也成为我国各大空调企业研究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理念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已经成为建筑节能设计的内在的、本质的考虑。合理使用和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相结合,做到人类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设计师在建筑创作设计中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婷 《四川建材》2021,(2):190-192
建筑电气领域能源节约设计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举措之一.本文以建筑电气能源高效合理利用领域照明工艺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设想背景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建筑电气能源高效合理利用领域照明工艺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设想原则.并以某机场ITC信息楼为例,对建筑电气能源高效合理利用领域照明工艺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0月28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将于明年4月1号起施行。新《节约能源法》为我国科学发展再添法律利器,将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及环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