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w[P]为0.30%左右的中磷铁水进行了脱磷预处理研究。分别研究生产温度、脱磷剂用量、助熔剂种类和Fe3O4过剩系数对铁水脱磷效率的影响。研究显示,生产温度控制在1400℃,脱磷剂用量控制在76g/kg,Fe3O4过剩系数控制在25%左右时,脱磷效果较好。本实验对各参数有关的生产影响进行了研究,有利于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w[P]为0.30%左右的中磷铁水进行了脱磷预处理研究。分别研究固定剂CaO、氧化剂Fe3O4、助熔剂CaF2和CaCl2组分的配比对脱磷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合预处理中磷铁水的工艺条件和参数。  相似文献   

3.
刘艺琴  王华  卿山  张爱敏  郈雅丽 《材料导报》2016,30(Z2):396-400
采用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炼铁技术冶炼全钛铁矿,研究了温度、碱度、配碳比对铁水磷含量、硫含量及碳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碱度为1.3、配碳比为1.0、温度由1450℃提高到1600℃时,生铁中磷含量由0.015%提高到0.021%,硫含量由0.30%降低到0.24%,碳含量变化甚微;在温度为1550℃、配碳比为1.0、碱度由0.7提高到1.5时,磷含量由0.029%降低到0.017%,硫含量由0.32%降低到0.25%,碳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在碱度为1.2时最低,为0.8%;在温度为1550℃、碱度为1.3,随着配碳比值由0.8升高到1.2时,磷含量由0.012%升高到0.018%,硫含量则由0.21%升高到0.31%。在富氧顶吹的强氧化性气氛下,生铁中硫含量高达0.30%左右,不满足炼钢铁水要求,所以炉外脱硫对于熔融还原铁水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用EDAX和SEM研究了熔渣成分和显微组织对气保护不锈钢药芯脱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熔渣中金红石与石英的比例对熔渣的微观组织结构有较大影响,当TiO2/SiO2约为6.0,脱渣性最好,当TiO2/SiO2在1.6-3.2区间变化时,脱渣性最差,同时确定了TiO2-SiO-MnO渣系的气保护不锈钢芯焊丝的最佳脱渣区。  相似文献   

5.
为了定量地分析药皮辅料对焊条工艺性能的影响,利用中国数学会均匀设计分会推荐的UST4.0软件安排配方试验并处理数据,研究了不锈钢焊条的脱渣性.试验中,将10种辅料怍为自变量,焊缝的脱渣性作为目标函数.通过数理统计给出了每种药皮辅料影响焊缝脱渣性的趋势图,并建立了10种药皮辅料及其交互作用对应干脱渣性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金红石、钛白粉、电解锰、钛铁和白泥对焊缝脱渣性的影响都为正相关;冰晶石和萤石对焊缝脱渣性的影响为负相关;绝大多数药皮辅料对焊缝脱渣性的影响呈交互作用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电子储存环真空室壁及相连光束线的同步辐射光致脱附 (PSD)严重影响着束流质量和寿命。不锈钢是加速器真空室最常用的材料 ,合肥光源的真空系统即为不锈钢结构。合肥光源在B6a光出口建立了PSD光束线 ,选用长 12 1cm ,内径8 6cm的 30 4L不锈钢真空室作为首件样品 ,用于测试不锈钢不同表面状态的脱附情况 ,结果表明经辉光放电处理的表面脱附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7.
电子储存环真空室壁及相连光束线的同步辐射致脱附(PSD)严重影响着束流质量和寿命。不锈钢是加速器真空室最常用的材料,合肥光源的真空系统即为不锈钢结构。合肥光源在B6a光出口建立了PSD光束线,选用长121cm,内径8.6cm的304L不锈钢真空室作为首件样品,用于测试不锈钢不同表面状态的脱附情况,结果表明经辉光放电处理的表面脱附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8.
崔秀华 《真空》1993,(6):10-14,20
对粒子加速器和储存环的超高真空系统,消除其表面污染的标准方法是化学清洗、真空炉焙烧、辉光放电清洗及原位烘烤真空系统,本文介绍一种可替代辉光放电的清洗方法;用一氧化氮反应气体进行清洗,它已被用于处理几种不锈钢制作的加速器真空室,用NO气体处理的效果与其它方法相比,优于普通化学清洗和真空炉焙烧,完全可以和辉光放电清洗相比较,却避免了溅射情况下可能引起的表面损伤。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污水的生物处理是污水处理的主要方向。各种各样新技术与新工艺的涌现让污水处理朝着高效,节能,经济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介绍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及相关工艺,并介绍了污水生物处理的研究重点与技术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地概述了城市污水脱氮除磷的机理,介绍了脱氮除磷的生物处理方法,并重点分析了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成熟工艺及近几年的新工艺,同时对今后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医用不锈钢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锈钢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蚀性能和加工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医疗器械及手术工具的制造。概述了医用不锈钢的特点和临床应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不锈钢表面改性、抗菌不锈钢为重点,介绍了医用不锈钢近年来在国内外的主要研究进展。表明医用不锈钢的研究与发展,进一步提高或改善了不锈钢的生物安全性、力学性能、耐蚀性能,甚至带来了一些生物功能化,为医用不锈钢的临床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铁素体不锈钢的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不锈钢的开发者们已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开发铁素体不锈钢。本文论述了铁素体不锈钢的合金化、优点(耐蚀性和经济性)、局限性(脆性倾向),以及该类型合金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3.
热力学计算在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hermo-Calc软件,计算了碳、铬、锰、镍元素和压力因素对22Cr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氮溶解度、凝固过程中相转变以及析出相的影响,并对设计的新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及析出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铬元素主要增加液态钢的氮溶解度,增加0.1%(质量分数)的碳即能显著增大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凝固时的最小氮溶解度。锰元素既增加液态钢中的饱和氮溶解度,又增加凝固初期的最小氮溶解度。适当的锰含量能扩大并稳定奥氏体相区,避免"铁素体阱"的出现。少量的镍含量既增加奥氏体不锈钢高温凝固时的最小氮溶解度,缩小高温δ铁素体存在的温度区间,也能使钢在室温下有完全的奥氏体组织。加压冶炼能有效促进氮溶解度。新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析出相主要为Cr23C6,Cr2N。采用热力学计算工具可以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冶炼、组织控制、热处理和热加工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超临界水氧化销毁含氮和含硫有机物过程中材料的腐蚀情况 ,我们进行了两种不锈钢 (1Cr18Ni9Ti及Sanicro2 8)在超临界水氧化分解对胺基苯酚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过程中的腐蚀试验。试验系统的温度是 30 0~ 4 10℃ ,压力是 2 5± 2MPa ,试验连续进行 30~ 4 8小时。结果表明 ,两种不锈钢在两种介质中都遭受较为严重的均匀腐蚀和不同程度的孔蚀 ,腐蚀程度和系统内温度有关 ,最严重的腐蚀发生在临界温度附近  相似文献   

15.
抗菌不锈钢材料及其发展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综述了各种抗菌不锈钢材料(包括加铜和加银的抗菌不锈钢、表面涂层抗菌不锈钢、抗菌复合不锈钢板)的抗菌机理、特点,应用和开发现状。在普通不锈钢内添加一定量的抗菌金属元素Cu,Ag,Zn等,控制铸造、锻压、轧制以及热处理过程,使抗菌金属元素在不锈钢基体内以一定的大小、形态,均匀弥散地析出,并保证析出相的体积百分比,在不降低普通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情况下,赋予其优异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线弹性断裂力学法研究了 AISI409与18Cr—Nb 铁素体不锈钢在 25~649℃ (77~1200°F) 空气环境下的疲劳裂纹扩展 (FCP) 行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da)/(dN) 满足 Paris 关系:(da)/(dN)=C(⊿k)~n。室温下应力比 (R) 对(da)/(dN)的影响在低⊿k下较为敏感。(da)/(dN)随温度的提高和加载频率的减小而增加,但对18Cr—Nb,475℃(885°F)下的(da)/(dN)却高于538℃(1000°F)下的(da)/(dN),这与含Cr量高于15%时的475℃脆性有关。文中还测定了室温与高温下的材料常数c与n值。并对疲劳裂纹扩展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Precipitation behaviors of Fe-18Cr-18Mn-0.63N and Fe-18Cr-18Mn-2Mo-0.69N high-nitroge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s during isothermally aging at 850℃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O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precipitation displays a discontinuous cellular way and the precipitates are identified as Cr2N in Fe-18Cr-18Mn-0.63N steel. The addition of Mo makes precipitation occur not only at the grain boundary but also inside the grain and precipitation also displays discontinuous cellular way. The precipitates at the grain boundary and in the cell are both identified as Cr2N phase and χ phase and the precipitates inside the grain are identified as χ phase in Fe-18Cr-18Mn-2Mo-0.69N steel. The nucleations of χ phase and Cr2N phase at the grain boundary are both governed by the diffusion of Cr atoms. The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χ phase inside the grain are induced by the impoverishment of N atoms with increasing aging time.  相似文献   

18.
从新钢种开发和工程应用中可靠性预测两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近年来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对双相不锈钢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氮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崔大伟  曲选辉  李科 《材料导报》2005,19(12):64-67,71
高氮低镍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以氮代镍来获得稳定奥氏体组织的新钢种,它不但可以提高不锈钢的综合性能、节约镍资源,而且可以解决含镍较高的不锈钢用于人体时造成的镍过敏问题,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潜力巨大.综述了高氮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不锈钢中氮的作用及高氮钢的主要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20.
16Cr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1Cr17Mn6Ni5N奥氏体不锈钢(16Cr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行为,通过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和晶间腐蚀试验研究了其在不同敏化温度和冷却方式下,晶间碳化物的析出和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16Cr奥氏体不锈钢在敏化温度区间内加热时,晶界碳化物随加热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加热温度为850℃左右时晶界析出碳化物最多,主要为Cr_(23)C_6和Cr_7C_3;在敏化温度区间内相同加热温度时,水冷可显著减少其晶界碳化物的析出;16Cr奥氏体不锈钢对晶间腐蚀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