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居民总是愿意在优质的环境中活动以满足心理以及生理上的需要,因此为提高居住品质,在既有住区改造和新住区建设过程中,如何营造舒适的公共空间、完善公共服务建设日益受到关注。由于住区中公共行为主要发生于开放空间,而这也是公共服务建设最主要的可利用空间,以之为关注对象,文章运用"ENVI-MET"软件对上海三处不同时期的典型住区进行热环境模拟,可视化其热舒适指数,并对热舒适指数与空间特征的关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出"加法"与"减法"两类改善住区热舒适的设计策略,借助空间精细化设计改善住区公共服务系统,提升住户居住品质,促进低碳生活发展。  相似文献   

2.
住房风貌是城市经济和居住水平建筑文化的反映;住区硬环境、软环境体现出住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状况;住区管理保证了住区的安全、方便、舒适、整洁,三者与城市形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住宅产业》2012,(2):63-66
为迎接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提高养老住区功能质量,满足老年人群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编制了《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该导则遵循当前提倡的绿色环保的要求,在安全、通讯便捷、节能和舒适性等方面对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提出了较为全面、科学的指导性意见,并按照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本期全文刊登该导则,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4.
城市河流对住区热环境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以深圳气候条件为参考,探讨河流与建筑布局对滨河住区热环境的影响,对改进滨河住区布局,提高住区热环境舒适性有重要作用。研究运用CFD模拟技术方法,分析在不同建筑布局模式下,基于河流影响的住区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变化情况;以标准有效温度SET*为评价标准,探讨滨河住区建筑布局与热舒适的关系;基于河流产生的良好微环境气候效应,对住区建筑布局提出优化方法,为营造生态、舒适的滨河住区环境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减小建筑面向盛行风的垂直投影面积、创造利于河流风向的通风降温廊道、以及营造相应的住区开敞空间等,是改善滨河住区热环境舒适性的主要建筑布局方法。  相似文献   

5.
穆康正 《山西建筑》2009,35(9):51-52
结合宁波维科水岸心境住区的项目概况,对其设计构思、原则及规划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结合当地的自然及人文景观,以使住宅回归舒适、健康、安全和文明,建设健康的住区环境。  相似文献   

6.
把气候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住区规划、设计已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气候设计对提高住区外环境质量的重要性,是建设生态型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正确认识城市气候特征,对住宅规划的科学选址,合理布局,节能降耗,营造良好的安居环境,使局部小气候有利于人体热舒适方向转化,从而提高住区外环境的热舒适质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进 《建筑节能》2015,(4):87-91
从住区规划的角度入手,在冬夏两季通过现场实测和问卷调查,结合人体对风力、风速的舒适要求,以盐城为例,研究了江苏沿海地区既有住区风环境优化设计,为该地区低能耗热舒适住区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滨水地区是住区建设热点区域之一,提高寒冷地区滨水住区室外空间的人体环境舒适感是设计者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本文以天津天嘉湖住区设计方案为例,分析寒冷地区滨水住区微气候适宜空间模式,根据与水域的关系将住区场地划分成"湾"式组团、"岛"式组团和"岸"式组团,通过软件模拟3种组团的微气候,按照计算得出的人体舒适度参数值提出3种...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建设重点转变为存量提升的背景下,探究老旧住区热环境舒适度评价与调控对旧城更新改造、环境品质提升有重要意义.对广州典型老旧住区进行实测与问卷调查,计算用于室外热舒适评价的生理等效温度(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PET)及其改进指标mPET,运用回归分析评析老旧住区过渡...  相似文献   

10.
<正>6月19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公告,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主持编制的《绿色住区标准》正式批准发布,于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准包括:总则、术语、建设场地整合、城市区域价值、住区交通效能、人文和谐住区、资源能源效用、健康舒适环境、可持续住区管  相似文献   

11.
冯鹃 《住宅科技》2012,(3):18-22
在满足了居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提升居住的社会环境。因此,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应该为居民提供日常交往、游戏、健身的场地,并有意识地引导人们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住宅质量与生活质量,营造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以沈阳"河畔新城"项目为例,对如何营造健康住区的社会环境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居住区生活设施的规划设计角度出发,以北京近5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发展变化为基础,引发了一系列居住区生活设施规划建设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相接合的思考;结合对北京市部分居住区、居住小区的实地调研,提出街区型居住区规划设计模式是调节居住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卓刚 《住宅科技》2007,27(2):49-53
文章从绿色住区的概念和考评入手,通过分析广东住区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绿色框架透视住区建设。通过大量正反两方面的实例探讨我国绿色住区建设存在的几个主要障碍,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步萍 《福建建筑》2007,(3):50-51,54
从建成后小区产权登记的现状出发,反思因《城市规划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执行不到位,造成的严重后果。从分析开发商因利益驱动联手设计方、施工方,无视《规范》强制性标准和法律的严肃性,调高容积率、配套商业面积大大超出控制指标、应配套的公建设施未配套、公建设计不合理,加大公摊面积以及越证超建等等,不仅损害本小区业主的利益,还殃及周边地区;分析了方案设计规划不到位与违法建筑的关系;说明主管部门存在管理上的疏漏,只有立法、执法并重,才能推行《规范》强制性的标准,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说明完善小区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审批制度的必要性、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刘世恩  陶勇  高全 《山西建筑》2007,33(36):31-32
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规划的分析,结合我国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实际特点,对可持续发展居住区规划的内涵、理念及方法进行了探讨,以实现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反映了可持续发展居住区的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内涵。  相似文献   

16.
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能化住宅小区已在全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尚有一些问题需要理清思路,以准确把握住宅小区的发展方向。智能化住宅小区应全面考虑社会、社区与小区的关系及智能化小区的可持续发展性,减少盲目行为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建设场地和建筑形式的选择、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小区生命线系统和次生灾害预防四个方面,探讨住宅小区抗震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智能化小区的发展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国 《山西建筑》2004,30(12):22-23
结合建筑电气施工经验 ,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推出的智能小区楼盘 ,从专业的角度 ,介绍了智能小区的基本构成 ,提出了小区智能化的几种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9.
住宅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文明进步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将对居住小区的规划、开发、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小区规划设计应从前期规划、建筑规划、环境设计、智能设计等多个方面充分考虑以适应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结合现有对居住区植物景观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分别从银河湾花园居住区的景观工程概况、植物景观应用情况、植物景观配置特点等几个方面对南京居住区的植物景观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针对调研中所发现的不足之处提出探索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