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在共享缓冲区型ATM交换机的输入端口为CBR精力流的情况下,从信元丢失率,平均时延,时延抖动3个方面对CP,CS,SMA,SMXQ4种缓冲区配策略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均匀业务环境还是非均匀业务环境,CP的缓冲区利用率最低,CS的缓冲区分配的公平性最差,而SMA及SMXQ在缓冲区利用率和分配的公平性上采取了一定的折衷而成为性能较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系统中端到端的时延抖动常常导致媒体播放的不连续,为了保持媒体内及媒体间的时间关系,通常在信宿端设置缓冲区来补偿时延抖动,将时延抖动和时延偏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文中分析了时延抖动的统计特性,它近似于高斯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缓冲区的设计方法.另外给出了包含音频和视频多媒体播放系统的同步应用,利用Chernoff不等式,推导出所需缓冲区大小的计算公式.模拟结果表明,用该方法确定的缓冲区完全能够满足用户提出的可感知的服务质量(P_QoS),而且具有较高的缓冲区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漏桶参数与QoS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TM网络中拥塞控制主要使用预防性控制措施,要求控制算法操作起来简单、快速、实时且易于实现。漏 用法参数控制、流量成形及流量监管等方面的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虚排队法分析漏桶参数对连接QoS的影响,分析表明,信元丢失/标记概述是漏桶容量与缓冲区容量之和的函数,并不完全依赖于单一漏桶容量和缓冲区容量。着重分析不同的信源和QoS要求对漏桶参数的影响人体标本漏桶容量随平均时延要求的提高以对数方式增加,漏桶  相似文献   

4.
针对屏蔽室环境收发分离全双工自干扰信道特性,该文采用基于网络分析仪的信道测量平台,对屏蔽室环境下2.6 GHz收发天线分离全双工自干扰信道进行研究,得到了路径传输损耗,均方根时延扩展与莱斯K因子的统计模型。结果表明:自干扰信道路径损耗随距离增加呈对数衰减;均方根时延扩展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并随着天线间距的增加而增加;莱斯K因子服从正态分布,并随着天线间距的增加逐渐降低,莱斯分布的特征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利用率和系统的性能,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在输入端口VBR业务流的情况下,从信元丢失率,平均时延两个方面对共享缓冲区型ATM交换机中的缓冲区分配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VBR业务下,共享缓冲区型ATM交换机中缓冲区分配策略的性能与业务参数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具有不确定时延的特性,利用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对不确定时延的超强适应性,同时结合缓冲区、事件时间混合驱动以及时间标志信息提出一种解决网络随机传输时延、时序错乱和数据包丢失的综合补偿控制方案,从而有效地克服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新型的数据包捕获方式--基于PF_RING套接字的数据包捕获技术.旨在提高高速复杂网络传输环境中的数据包捕获率.使用环形缓冲区,用来实现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的内存共享,用户空间可以直接对其进行读写操作,而且可以对该缓冲区的大小进行调整配置.经过实验,在100 M甚至Gbit网络环境中,结合设备轮询机制,在普通的PC机上便可以显示出其突出的数据包捕效率.  相似文献   

8.
网络控制传输时延的补偿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具有不确定时延的特性,利用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对不确定时延的超强适应性,同时结合缓冲区、事件时间混合驱动以及时间标志信息提出一种解决网络随机传输时延、时序错乱和数据包丢失的综合补偿控制方案,从而有效地克服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结合liblinphone库和OLSR路由协议,构建了基于MANET的无线语音调度系统,在移动嵌入式平台完成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并应用于实际场景进行全双工语音通信,测试系统的时延和丢包率等性能指标。测试结果表明:该调度系统实时性好,话音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是单纯根据信道状态自适应的选择速率进行传输。为更好的提高网络性能,提出了一种联合考虑物理层的信道状态和链路层缓冲区队列长度的改进AMC,使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的信道状态和缓冲区队列长度的大小,选择最合适的速率进行传输。相比较传统的AMC方法,提出的改进AMC方法能更好的提高网络性能。通过对三节点的多跳网络进行建模,在功率与带宽联合分配算法下,得到满足时延要求的最大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方法可以在满足系统时延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经过双向网络改造后,可以传输语音、电视节目和上网,实现三网合一.针对语音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介绍了其所采用的核心技术,结合工作实际,给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具有硬件CSMA/CD的RS-485总线控制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在全双工RS—485总线控制网中应用硬件电路实现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接入)功能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克服了主从式多址轮询应答方式所带来的轮询周期过长缺点,提高了控制网络的实时性。该方法已成功运用于实际应用系统。最后指出了在全双工RS—485网络上实现对等网通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机载设备间数据信息通信为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CPLD和DEI1016的ARINC429总线通信设计方案.基于ARINC429总线的数据传输规范,给出了429总线通信板卡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分析了利用CPLD和DEI1016完成的429接收数据中断处理电路和发送数据查询电路,实现了429总线通信板卡的全双工通信方式.通过验证,使用这种方案实现的ARINC429总线通信板卡满足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航空电子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AFDX)的航空电子综合化系统中,在设计和部署过程对交换网络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是系统功能验证和认证的关键。在网络仿真和网络演算的基础上,建立了网络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延迟时间率分组的网络实时性保障能力的整体评价方法,对网络通信任务延迟时间率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有效概括;同时提出了基于密度分布的网络性能一致性评价方法,实现了网络仿真和网络演算结果一致性符合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AFDX网络通过对传统的以太网技术进行改进,凭着其可扩展性,双冗余管理,通信网络延迟的可确定性等优越的网络通信性能,已成为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数据传输网络。文章根据AFDX网络带宽分配、网络延迟和虚拟链路抖动,基于消息驱动,以随机Petri网为工具对AFDX网络进行建模仿真,讨论了周期消息、事件消息对延迟时间的影响,通过性能指标分析,有助于理解消息在AFDX网络中的传输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局域网中语音通信时延是影响语音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局域网中语音通信时延,提高语音质量,以采用低阶音频函数和UDP协议实现语音传输系统为基础,通过实验并分析了造成局域网中语音通信时延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在局域网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实时语音通信时延的解决策略,实验数据证明,时延的分析是正确的,降低时延的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在现有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网络的基础上,采用UDP协议和可视化编程进行了对讲系统的设计,提出了通话过程的实现方法,满足了收费工作中话音全双工传输的要求。该系统可通过高速公路SDH综合业务接入网方便地实现网络连接,为高速公路各级管理提供实时信息。  相似文献   

18.
CTI技术是计算机与通讯相互融合的技术,利用CTI技术开发并实现了基于语音卡的语音信箱系统。详细说明了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块划分及实现细节。该系统实现了录制和收听留言等基本功能,同时扩充了网络功能,可根据用户需求自由设定,使得留言的收听更加方便。预留的短信接口模块增加了系统的扩展性,方便系统的功能升级。  相似文献   

19.
VoIP(voice over intemet protocol)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Communication area in recent years.But a biggest pity is that the voice quality of VOIP can‘t satisfy users as traditional phone via PSTN does.In this pa- per,the author analysis the reason and bring out som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voice quality of VOIP that are utili- ring the bandwidth effectively to reduce delay;minishing the jitter to reduce packet lose and bit error;eliminating the echo.As the emphases,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e specialty ...  相似文献   

20.
一种实时数据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原系统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它通过对采集的实时数据进行远程监控,发现数据异常或所控进程异常可以通过语音卡、电话向值班人员报警,实现了无人值班.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各模块的组成,深入讨论了进程监控模块及报警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