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比尔塑料欧洲公司生产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这种薄膜的表面涂布,但不含金属。该薄膜是铝箔和铝/纸结构包装材料的代用品。尤其适合用来包装炸土豆片、糖果、饼干、面包、巧克力等。高的不透明性使食品不受紫外线的损害。低的渗透性可有效的防止氧、氨、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渗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材料,塑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具有柔韧性好、成本低、商业利用价值高等多种优势,将成为太阳能发电行业未来新宠。不过,目前这一材料在全球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相对于前两代的晶体硅和无机薄膜而言,塑料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生产工艺简单,能耗小,成本低。由于这种材料是  相似文献   

3.
委内瑞拉新闻工作者赫苏斯·罗别尔·博里瓦尔建议,报界改变传统的出版方式,以塑料取代纸张,采取新的印刷工艺,使用特制墨水将需登载的内容印在薄膜塑料上,形成一种别致的新型出版物——塑料报纸。人们看完报纸后用汽油稍加清洗除去原字迹,薄膜塑料即可重新利用。这种报纸除自身具有质地柔软,不易破损,便于携带等优点外,重要的是成本价格低廉。有五十米筒状塑料便可替代一吨  相似文献   

4.
《上海化工》2009,(2):49-49
最近,一种可“印”在铝箔上的超薄太阳能电池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工厂的流水线上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这种可以大规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被科学家称为太阳能发电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正>塑料的回收利用主要是指将废弃的塑料转变成可重复使用的形式。废旧塑料可以分为硬质塑料和软质塑料两种类型。前者包括容器和瓶子,后者则包括包装纸和薄膜。塑料再利用市场上的树脂碎片形成这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PET)在聚酯类中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热塑性聚合物树脂,它作为纤维的一个组成部分被用在制造衣服,热成型产品,食物和液体的容器中。该市场上有很多著名的公司,比如KW塑料、南  相似文献   

6.
<正> 德国Eximex公司研制成一种共挤出的,热密封可剥性薄膜,目前由英国BXL塑料公司投入市场。据报道,该薄膜是将专利化了的热封塑料与低密度聚乙烯共挤出而制得的。这种热密封薄膜能粘附于许多材料的表面上,如塑料,马口铁、玻璃等。或直接  相似文献   

7.
<正>据"www.britishplastics.co.uk"报道,Solvay专用聚合物公司已经开发出了2种新的太阳能专用薄膜,在2014年中国国际橡塑展览会上该公司展示了这2种为太阳能薄膜市场专门设计的产品。这2种新型的PV及UV级薄膜属于公司的Halar乙烯-氯三氟乙烯共聚合物(ECTFE)薄膜牌号,主要用于光伏模块的前部片材,这2种新材料的开发,增加了Solvay公司的太阳能薄膜供给能力。2种牌号中的第1种Halar PV ECTFE是一种半结晶、可熔融加工的氟聚合物树脂,可以挤出生产成一种高透明度薄膜光透过率可以达到以上据说第二种牌  相似文献   

8.
据"www.ptonline.com"报道,2012年3月在美国Orlandot举办的2012国际塑料展览会(NPE2012)上,展出了高性能和易加工用于包装的聚乙烯薄膜树脂、用于太阳能光电用电线和电缆料的一步法交联聚乙烯、几种更高性能的尼龙和热塑性弹性体、"绿色"塑料及增强苯  相似文献   

9.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已经研制出目前世界上太阳能转化率最高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其转化率已达到现有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4倍。此前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是把2层有机半导体的薄膜接合在一起,其太阳能到电能的转化率约为1%。新型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在原有的2层构造中间加入一种混合薄膜,变成3层构造,这样就增加了产生电能的分子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大提高了太阳能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据日本《塑料时代》2 0 0 0年 No.1 2报告 ,来自 Pira lnternational/ PCI Films consu Hing提供的资料 ,欧洲 1 999年软包装材料消费构成仍以塑料为主 ,在各类软包装总消费量中占 69.9% ,纸类占 1 4.7% ,铝箔占1 4.7% ,玻璃纸占 0 .7%。在 69.9%塑料组成中 ,聚乙烯薄膜占 36.4%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1 8.8% ,聚丙烯薄膜 4.9% ,尼龙薄膜 3.2 % ,高阻透性共挤薄膜 2 .6% ,聚氯乙烯薄膜 2 %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2 %。  又据美国 The Ereedonia Group公司资料报导 ,美国 1 998年软包装材料总需求量达 2 85 8.5 Kt,其中塑料占 71 .3% ,纸…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一种交联聚乙烯醇薄膜,并用牛磺酸对薄膜表面进行修饰,利用薄膜与手印中皮脂的相互作用,将手印纹线吸附在薄膜表面并拍照提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EDX)、元素分析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薄膜的表面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牛磺酸修饰的薄膜表面粗糙,对常见客体(门窗玻璃、试验台面、瓷砖和铝箔)上的潜在皮脂手印具有良好的显现效果,不受客体背景、大小以及位置的影响;操作过程简单安全,成本低,吸附了皮脂手印的薄膜可选取任意合适的背景及拍照方法进行固定,为现场手印提取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光热转换塑料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塑料共混复合方法,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光热转换塑料材料,以及太阳能塑料热水器。  相似文献   

13.
专利     
一种可透光太阳能玻璃及汽车天窗公开(公告)号:CN209447809U公开(公告)日:2019.09.27申请(专利权)人: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透光太阳能玻璃及汽车天窗。所述可透光的太阳能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板玻璃和玻璃衬底,所述前板玻璃和玻璃衬底之间设置有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上设置至少一个透光区域;在所述玻璃衬底的另一侧还设置有透明背板,所述玻璃衬底和透明背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  相似文献   

14.
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先后研制成一种新型食品包装材料硅塑复合薄膜。该薄膜中的塑料为单层,硅膜也非常薄,其结构类似多层的铝箔或其他金属复合膜,具有优良的气体阻隔性,质地结实,耐高温杀菌,透明度高,内装物清晰可见,可直接放入微波炉加热。用这种材料包装肉、鱼、鲜菇和干酪等容易腐败食品,不仅可防止水分和香味的散失,还可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3~ 2 0倍新型包装材料硅塑复合薄膜@李玲玲  相似文献   

15.
<正>在降雨等偏暗环境下发电效率偏低是太阳能应用的瓶颈,尤其在南方多雨城市,太阳能发电受到了不小的制约。在201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展示的"雨滴薄膜发电"技术,瞄准了这一痛点,把降雨利用起来发电。在现场,研究人员搭建了一个简易木屋,在木屋房顶铺设了雨滴薄膜发电材料——纳米薄膜,并构建了一个封闭电路,用淋浴设备模拟雨滴落在薄膜上。  相似文献   

16.
正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近日宣布,该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无毒且柔韧性强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当前"零耗能"建筑的发展受制于安装在建筑外部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问题,以及电池板原料的高毒性、稀有性问题。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与可再生能源工程学院的科研团队研制出名为"CZTS"的太阳能电池板,该电池板利用薄膜芯片技术,而其芯片材料源自地壳中富含的铜、锌、锡和硫元素,避免了传统大型薄膜太阳能电池产生的毒性问题,材料成本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能源。如何利用太阳能是当前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课题。在国外,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热水器等已发展到商品化。1978年美国的反光材料年产量已达54万平方米,并向世界各国倾销。去年,上海无线电十五厂也试制成了太阳灶。反光材料是太阳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是采用在涤纶薄膜上真空蒸涂的铝层作为  相似文献   

18.
国外动态     
正用于太阳能控制窗的生物基BOPET薄膜位于美国北金斯敦的东丽塑料公司推出了生物基双向拉伸PET(BOPET)薄膜系列,用于商业和住宅应用的太阳能控制窗膜的制造。Lumirror品牌BioView PET薄膜的生产采用东丽公司专有的可持续树脂共混物,其中包含约30%的可再生原料。新薄膜在制造、安装过程中的性能与传统的太阳能窗膜相同,可用于清晰度要求极高在技术上要求苛刻的应用。东丽的BioView膜是多层结构,其表面和  相似文献   

19.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赤泥聚氯乙烯复合塑料具有优异的抗光热老化性能,并且价格低廉,加工性能良好,已经在建材、农用沼气建池及某些轻工产品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拟就太阳能装置——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方面探讨赤泥塑料应用的可能性。 太阳能是一种巨大无污染的能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太阳能的利用在我国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最为普及的应用装置是太阳能热水器,据统计,目前已  相似文献   

20.
由北京工商大学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研制开发的彩虹膜生产线试制成功。彩虹膜是一种新型薄膜 ,它是利用光学原理使薄膜在不添加着色剂的条件下获得具有七彩彩虹效果的薄膜 ,可用于包装或与其他材料复合。有兴趣上彩虹膜新产品的单位可与张玉霞、杨惠娣联系。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地址 :北京市阜成路 11号  邮编 :10 0 0 37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电话 :0 10 -6 845 790 2    传真 :0 10 -6 842 40 5 1彩虹膜生产线技术转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