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对鄂尔多斯分轩东南部构造、沉积演化及地层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油气成藏的主要地质条件,认为三叠系延长组三角洲砂体是该地区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局部也可能发育延安组河道砂岩油气藏,由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低幅度鼻褶构造是油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延长组上覆地层遭受剥蚀的程度决定了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好坏。 相似文献
2.
陕甘宁盆地中部大气田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陕甘宁盆地大气田的发现既是天然气勘探上的突破又是对盆地天然气成藏条件认识上的转折,认识到受风化侵蚀的古台地才是盆地天然气勘探的目标。气田主要边界受夹持古台地的沟槽发育的控制:沟槽中早期充填石炭系煤系地层并成为煤成气向古台地溶孔运移的通道,燕山运功后,台地东侧的沟槽抬升成为天然气向东运移的天然屏障。文中论述了中部大气田两套气源岩、岩相与岩溶、风化壳地貌及靖边气田成藏、形成高产区的基本地质条件。最后对勘探远景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3.
辽河盆地深层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历了40 a的勘探开发之后,辽河油田目前面临着资源接替紧张的局面,因此寻找新的储量增长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通过对辽河盆地深层的烃源岩条件、储层条件、盖层条件、圈闭条件以及运聚条件等成藏条件的系统分析,认为深层的油气成藏条件相当有利。有利的成藏条件、很低的探明程度以及相当丰富的资源量表明深层是辽河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现实的勘探新领域,而岩性油气藏则是最为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4.
下刚果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刚果盆地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有较大勘探前景。但由于其储层是碳酸盐岩储层,受复杂的盐岩活动影响,其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特征也非常复杂,因此给地质认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此文通过对该区区域地质背景、油气成藏条件和勘探潜力的综合分析,认为下刚果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前裂谷期、同裂谷期、过渡期和漂移期四个时期。主要发育盐下和盐上两套主力烃源岩。盐上及盐下地层均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盐上地层构造经历了三期构造演化和两个演化序列。研究区主要发育盐下生~盐下储、盐下生~盐上储、盐上生~盐上储共三种成藏组合。认为白垩系碳酸盐岩构造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盐上地层是下一步勘探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盐下构造也是较好的潜在勘探领域。研究成果对我国石油公司参与下刚果盆地或类似盆地的研究和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吐哈盆地鲁克沁弧形带油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通过对吐哈盆地鲁克沁弧形带的构造演化、储集层展布及孔隙演变、油源对比、成藏期、稠油稠变机理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吐玉克稠油油田形成于早侏罗世,并具有良好的构造条件和储集条件;原油稠变原因除与二叠系烃源岩在低熟期生排的原油本身就比较粘稠有关以外,更重要的是与厌氧细菌降解和轻质组分散失有关。指出鲁克沁弧形带是吐哈盆地前侏罗系稠油和稀油勘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6.
中国克拉通盆地油气成藏特点和勘探思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克拉通(内)盆地是重要的含油气领域。中国的克拉通破碎性强,经历了多次开合构造旋回并受到晚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决定了该类盆地油气藏一般有多期多源生烃、晚期定型或成藏的特点.形成原生、准原生和次生油藏的复杂空间组合。其主要成藏控制因素为生烃坳陷、古隆起和古斜坡、不整合和岩溶作用、断裂和裂缝系统、后期保存状况等。适于该类盆地的勘探思路为:确定有效烃源岩,强调古隆起和晚期改造的不同作用,强调对次生储集空间的研究,明确岩性油气藏和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地位.自觉地从次生油气藏向近源层逼近,同时还必须形成与之配套的技术工艺体系。图3表1参10 相似文献
7.
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集集层的形成,是不同期次古岩溶长期作用的结果。根据古岩溶发育的形迹,可将古岩溶产生的岩溶岩系统划分为两大类八个亚类,并以央溶岩为宏观标准,结合其稀土元素,碳、氧、硫同位素,矿物包裹体及生物化学等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该区不同岩溶类型的岩溶相模式。从而揭示了古岩溶集集层形成的水文地质环境及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8.
辽河盆地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河油田资源接替紧张和油田勘探开发形势不容乐观的局面,通过对辽河盆地深层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以及运聚条件等成藏要素的综合分析,认为深层油气成藏条件较好。辽河盆地资源潜力分析表明,其深层资源量相当丰富,石油地质储量为10.04×10^8t,天然气储量达3.65×10^11m^3,虽然探明程度较低,但勘探前景好。深层是该区可持续发展的最现实的勘探领域,而岩性油气藏则是深层勘探最有利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盆地深部形成油气藏的有利因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主要阐述了形成深部油气藏的三个因素.即Ⅰ型干酷根在成熟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碳酸盐岩生油岩的成熟作用慢于泥岩生油岩,晶包有机质及释放烃类是在高成熟阶段,碳酸盐岩生油岩生油下限的R0值在1.5%以下,液态窗的深度经泥岩大500-1000m,较高的压力是形成深部油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地震工作的经验及为克服黄土塬地区复杂的地表条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顺利地进行地震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吐哈盆地上含油气系统剩余资源量大,隐蔽油气藏勘探前景看好。台北凹陷喀拉扎组(J3k)斜坡带上超型三角洲前缘砂体隐蔽型圈闭;中侏罗统(J2S、J2X)岩性和岩性一构造复合型圈闭;下侏罗统的低幅度构造以及侏罗系底界的潜山型圈闭是盆地近期隐蔽型油气藏的主要勘探方向。吐哈盆地下含油气系统在盆地广泛沉积,发育巨厚的海相和海陆过渡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烃源岩,勘探潜力巨大,大型的背斜和断背斜圈闭极其发育,扩展余地广阔,通过对该含油气系统区域成藏条件和资料现状综合分析认为,盆地下含油气系统应是近期比较现实的勘探突破新领域。 相似文献
12.
探濮城构造沙三,四段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方法对东濮凹陷濮城构造沙三,四段地层特征、构造特征及沉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论述了该区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油气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从烃源岩、构造、断裂、沉积相带展布等方面研究了江陵凹陷次生油藏的形成条件、控制因素、成藏模式、油藏类型和分布规律。并提出古隆起是次生油气运移的指向,断层的多期活动形成了次生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继承性发育的多层圈闭是次生油气藏形成的场所,沉积相带决定了次生油气藏的类型,良好的保存条件是次生油气藏得以存在的关键。江陵凹陷埠河、宛市、金家场、盐卡等地是寻找次生油气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4.
洞庭盆地沅江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洞庭盆地沅江凹陷古近系总体表现为一个北东向展布的东南断裂、西北超覆的断陷-断坳型准箕状凹陷。中、新生界主要为陆相洪积扇、洪泛平原、滨湖-浅湖-半深湖沉积的碎屑岩及少量蒸发岩。凹陷内有利烃源层为层序Ⅰ的湖侵体系域古近系沅江组暗色泥岩;白垩系-古近系陆相碎屑岩和沅江组碳酸盐岩是主要的储集岩;沅江组-新河口组大套泥质岩系是良好的区域盖层;在有利的油气聚集成藏区内发现了一批近油源的、构造较落实的圈闭。凹陷内具备一定的输导条件,发生过一定规模的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成藏过程,其中沅江组自生自储型裂缝型油气藏和上白垩统分水岭组-始新统汉寿组侧储型油气藏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东北在石炭系褶皱基底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二叠纪前陆型陆相盆地演化阶段、三叠纪--白垩纪震荡型陆相盆地演化阶段和第三纪前陆型陆相盆地演化阶段。震荡型陆相盆地演化时期是盆地东北地区油气运移成藏的重要时期,形成了多套储盖组合,二叠系是主要的烃源层,二叠系和侏罗系是主要的储集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油气成藏模式,提出了应选择白家海凸起上的石炭系--三叠系、阜康断裂带,阜东斜坡区--白家海凸起侏罗系和沙帐--北三台凸起作为研究区今后的油气勘探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系潜山油气藏成藏组合及勘探技术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22
渤海湾盆地大港和华北探区近年连续在千米桥等奥陶系潜山获得重要勘探突破 ,表明以奥陶系为主的潜山仍是有潜力的勘探领域。根据已发现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条件 ,划分出 5类成藏组合 :潜山埋藏型 ,构造反转型 ,顺层溶蚀 运移型 ,晚期成岩 (侵蚀 )型 ,古生古储型。在原有潜山勘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燕山末期至早第三纪的构造反转对潜山发育和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作用 ;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溶蚀具有多种途径和形式 ;逆冲构造体系是形成下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和煤成油气藏的最有利构造样式。取得潜山勘探成果的关键因素是 :采用以叠前深度偏移为主的地震处理技术精确落实潜山圈闭 ;有针对性地选准研究工作思路 ,进行包括 10项研究内容的多学科地质综合研究 ,正确建立奥陶系潜山油气藏成因模式 ;形成以欠平衡为要点的十大钻井工艺技术系列。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地震工作的经验及为克服黄土塬地区复杂的地表条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顺利地进行地震工作奠定了基础。在野外采集中采取小道距、小组合基距和小药量、高覆盖次数、高频检波器和高低截滤波及两个等高面;在室内处理中采取缩小时间重采样率、多次反褶积、精细的动静校正、分频处理以及强功能去噪等技术措施;在储集层预测方面采取储集层层位标定、奥陶系顶部侵蚀潜沟解释技术、储集层厚度定量解释技术、储集层物性预测技术以及含气判别技术,提供的储集层有利面积,其钻探符合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奥陶系风化壳成藏条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基于地震、钻井资料综合研究,分析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及其周缘古隆起背景上奥陶系风化壳特征及其储集层发育主控因素,探讨该区油气分布规律与勘探方向。区域构造成图与构造解析表明,麦盖提斜坡及其周缘发育塔里木盆地最大规模的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与上覆志留系/石炭系泥岩形成优质储盖组合。奥陶系碳酸盐岩历经多期大型岩溶作用,以受古岩溶地貌、构造作用与岩性控制的小型缝洞体储集层为主。已有钻探多位于北部岩溶缓坡—洼地,岩溶作用较弱、充填严重,据古地貌分析与储集层预测,南部岩溶斜坡区储集层应更发育。构造演化与生烃演化史综合分析表明,碳酸盐岩古隆起演化与变迁控制了油气的运聚与分布,具有晚海西期成油、喜马拉雅晚期调整与原油裂解气再成藏的两期充注史。古隆起东西两端的玛南、麦西斜坡区长期位于油气聚集与调整的有利部位,具备形成大面积碳酸盐岩缝洞型岩性油气藏的地质条件,是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有利接替领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