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试验摸索出建立万通酱油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的最佳试验方案,即色谱柱:ODS-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CH3OH-0.02 mol/L K2HPO4溶液(2∶98);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10 nm;流速为0.8 mL/min。在该条件下,样品经C18柱脱色处理后,30 min内就完成了HPLC指纹图谱的检测。应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对各样品图谱信息进行处理,选出10批优质正品万通酱油样品生成酱油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从中选出7个重复性好的色谱峰作为万通酱油HPLC指纹图谱的特征峰。以相似度大小作为判定万通酱油质量合格与否的标准,将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与伪品酱油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即可判断出真伪。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广东化州市特有药材化橘红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采用色谱条件为:Nucleosil C18 反相柱(150mm × 4.6mm,3μm),DAD 检测器,流动相为水- 体积分数50% 甲醇溶液+ 体积分数15%~50%乙腈溶液,三元梯度洗脱,流速为0.3~1mL/min,柱温35℃,分离波长315nm。结果表明:11 批次的化橘红提取物色谱图共有峰9 个;经“中药指纹图谱鉴别分析系统”统计分析,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3% 以下,相似度均在0.965 以上。本法符合指纹图谱的要求,可建立共有模式,作为科学评价化橘红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建立苦瓜皂苷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不同产地苦瓜中皂苷进行HPLC分析,流动相:乙腈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色谱柱:ZorbaxSB-C18柱(150×4.6mm,5 μm);柱温:25℃;检测波长:209 nm;进样量:20 μL;分析时间:65 min.确定8个共有峰作为苦瓜皂苷的特征指纹峰;不同产地苦瓜皂苷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R)的相似度均大于0.85.该方法建立的苦瓜皂苷HPLC指纹图谱,为苦瓜鉴别和品质评价、质量控制、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山东泰安黄精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分析不同批次黄精的指纹图谱,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和处理测定的图谱。色谱条件:安捷伦Eclipse XDB-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结果通过共有模式相似度分析可确定16个色谱峰,构成山东泰安黄精指纹图谱特征峰。利用该色谱条件比较山东泰安黄精和河北黄精的指纹图谱,二者有显著差异。结论HPLC建立的黄精指纹图谱稳定性、重复性较好,可为区分其他区域的黄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红花椒的麻味物质构成特征建立红花椒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采用Diamon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进行梯度洗脱,流动相为甲醇-水系统,检测波长为268 nm,建立指纹图谱并对谱图进行相似度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对共有指纹峰进行分析定性。结果建立了红花椒HPLC特征指纹图谱,确定13个共有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偏差较小,均小于5%,相似度良好,HPLC-MS定性结果显示可知共有峰大部分为麻味物质。结论该分析方法简便、快速,且指纹图谱反映了红花椒麻味物质的主要构成特征,为红花椒的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赤芍药材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Hypersil ODS C18柱(4.6 mm×200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02%磷酸溶液(p H 2.7)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25℃。结果建立了13个产地药材的共有图谱,聚成5类,确定了17个共有峰,得到3个决定峰。结论聚类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定量分析方法均具有快速稳定的特点,为全面控制赤芍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辣木叶指纹图谱,为辣木叶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用Diamonsil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230 n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10μl;以没食子酸为参照峰,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测定9批不同产地的辣木叶药材,用软件"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9批辣木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建立了辣木叶的HPLC指纹图谱,9批辣木叶的相似度在0.63~0.87之间,指定了15个共有峰,2个已确认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和异槲皮素;以对照图谱为对照,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均小于2.0%,各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差别显著,表明这9批辣木叶原材化学成分种类差别较小,各成分含量差别较大。结论此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可为辣木叶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咖啡酸作为对照物,构建蒲公英抑菌提取液氯仿萃取部位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本实验方法采用HPLC方法:DiamonsilC18(5μm,4.6mm×250mm)色谱柱,流动相采用乙腈-水-10%乙酸溶液三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7mL/min,检测波长323nm,柱温37℃。指纹图谱得到12个共有色谱峰,并可根据这些色谱峰来控制蒲公英抑菌提取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油菜花粉HPLC指纹图谱,为油菜花粉质量评价以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芦丁为内标物,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为分析色谱柱,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结果:10批不同产地油菜花粉的HPLC指纹图谱较相似,各成分得到较好地分离,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了10个共有指纹峰。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中,各共有指纹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3%以内,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结论:该方法具有重现性好,特征性强,方法简便、快速等特点,能够客观反映油菜花粉的指纹特征,可以作为油菜花粉质量评价及控制的表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建立广陈皮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为陈皮提取物原料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采用HPLC法分析测定13批广陈皮样品。色谱柱: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2.0%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3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上样量:10μL。建立广陈皮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确定出11个共有峰,广陈皮样品的相似度在0.967~0.974之间。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峡、储量两个品种成熟龙眼各部位游离鞣花酸含量。鞣花酸提取条件为80%甲醇溶液,70℃回流2h。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250mm×4.5mm,5μm)、柱温35℃、进样体积10μL、检测波长254nm、流速1mL/min,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50:49.7:0.3,V/V)。鞣花酸在1~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取5个样品瓶分别进样,得到样品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为1.0%,峰面积RSD值为0.8%。对同一瓶样品连续进样10次,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0.15%和0.2%。加标回收结果表明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97%~101.9%。测定结果表明石峡和储量各部位鞣花酸的含量大小顺序均为果核>果皮>果肉,其中果皮和果核中鞣花酸远大于已报道的其他水果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为从脂质指纹分析角度建立可可粉掺假检测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可可粉中的可可脂,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构建可可粉的脂质色谱指纹图谱,根据其共有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应用系统聚类分析(HCA)法,对模拟分别掺入板栗壳粉与桂圆壳粉且分别掺入代可可脂和棕榈油的可可粉掺假样品进行脂质指纹分析和掺假鉴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掺入1.2%(占样品质量的百分含量)及以上代可可脂或棕榈油的掺假可可粉样品可以予以鉴别。该方法较简便、灵敏且重复性好,可用于掺入不含脂质或低脂质类杂质的伪劣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红花椒和青花椒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法建立了花椒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色谱柱:迪马铂金C18(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V(乙腈)∶V(水)=50∶5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μL,检测时间:40 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研究版)提取HPLC图谱共有模式,计算各批次样品的相似度,结果显示,红花椒特征指纹图谱中有11个共有峰,15批红花椒样品中,除一份样本外,其他14批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7,表明不同产地红花椒内在品质相似;青花椒特征指纹图谱中有10个共有峰,18批青花椒样品相似度都很低,相似度为0.52~0.67,表明不同产地青花椒内在品质差异性很大。红花椒相比青花椒在保留时间约30 min处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色谱峰,并采用飞行时间质谱对该特征差异色谱峰进行鉴定,推断该物质为不饱和五烯酰胺,即羟基-γ-山椒素或2'-羟基-N-异丁基-2,4,8,10,12-十四烷五烯酰胺及其同分异构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中药酸枣仁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不同产地酸枣仁药材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TM C18 柱 (250mm × 4.6mm,5μm),乙腈- 超纯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通过夹角余弦法和相关系数法计算17 批样品的相似度,并对其进行聚类。结果:聚类分析表明,17批不同规格样品被聚为3 类,即主产区、一般产区和次品。主产区酸枣仁相似度均高于0.9239,酸枣仁皂苷A 含量范围为0.8123~1.1109mg/g。结论:采用HPLC 法建立指纹图谱并结合指标成分定量分析的方法可作为酸枣仁质量评价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HPLC法建立野生胀果甘草与悬浮培养的胀果甘草细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LC-MS技术推测HPLC共有峰中主要指纹峰的化学结构。采用Agilent Eclipse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0 nm。Agilent1100LC/MSD液质联用系统,ESI源。在设定的色谱条件下,分别得到的野生甘草与甘草细胞中黄酮类化合物指纹图谱,用中国药典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评价相似度为75.2%,根据LC-MS结果推断了HPLC共有峰中2个主要指纹峰分别为甘草苷和甘草素。结果表明野生甘草中绝大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在甘草细胞中均有合成,使利用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的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成为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茶样品中儿茶素类和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析,建立白茶的特征性指纹图谱,为白茶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以福鼎、政和等地的多种类白茶为样品,经提取溶剂、流动相、波长、流速、柱温等条件筛选,确定白茶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用70%甲醇在70 ℃条件下进行提取,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5%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8 nm,柱温35 ℃,进样量为10 μL;咖啡碱作为参照峰,计算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选取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建立了白茶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指纹图谱,确认了28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12批不同品种白茶相似度在0.98以上,表明不同年份不同产地的白茶样品成分组成一致;对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咖啡因(Caffeine,CAF)、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六个成分进行了峰指认;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存放时间对白茶成分的组成及含量有一定的影响,聚类分析将测定的白茶样品分为两类,2013、2014年为一类,2017~2020年为一类。该方法方便、快捷、简单、准确可靠,可为白茶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普洱茶等不同品种茶叶样品的指纹图谱。方法 28批茶叶样品经80%甲醇水溶液超声辅助提取,采用Waters C_(18)柱(4.6 mm×250 mm,5.0μm),以乙腈-0.5%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紫外检测器于270 nm波长进行目标化合物的检测。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建立不同品种、不同厂家茶叶的指纹图谱集。结果不同品种茶叶的相似度在0.772-0.981之间,有18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7个共有峰。相似度结果结合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茶叶能被准确识别分开,此方法实现了不同茶叶样品的准确分类和识别。结论不同品种、不同厂家茶叶的品质差异明显,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工具能够很好地提取茶叶的化学信息,并且能够准确地分类和识别不同品种茶叶,为茶叶的品种分类识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标:不同植物来源及不同干燥方法的花椒麻味成分组成均具有典型的差异性,采用HPLC法建立顶坛花椒基于麻味成分的指纹图谱,为顶坛花椒的地理标志产品识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方法:指纹图谱的色谱条件为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流量0.70mL/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分析计算顶坛花椒的指纹图谱,采用外标法测定主要麻味组分含量。结果:不同干燥方法得到的顶坛花椒聚类为不同类别。晒干顶坛花椒的HPLC指纹图谱中标定出包括含量最高的羟基-α-山椒素在内的7个共有峰,冷冻干燥顶坛花椒HPLC指纹图谱中标定了包括与前者相同的4个麻味素外,还有高强度麻味组分γ-山椒素等6个共有峰;相同干燥方法得到的顶坛花椒的相似度均大于0.98,表明同一类顶坛花椒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晒干顶坛花椒的总麻味成分含量高于冷冻干燥顶坛花椒,但与晒干顶坛花椒相比较,冷冻干燥顶坛花椒中的羟基-α-山椒素含量高,并且不同批次都可以稳定检出γ-山椒素,平均含量高于其在晒干顶坛花椒中的含量。结论:基于麻味成分的组成可以将植物来源的相同顶坛花椒根据加工方法的差异聚类为两大类,冷冻干燥方法得到的顶坛花椒与新鲜花椒的麻味组成更接近,高麻味强度组分含量高。基于麻味组分的HPLC指纹图谱区分可以初步判断顶坛花椒产品加工方法,也可以初步与其他花椒品种相区分。  相似文献   

19.
胡燕  齐桂年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13,(9):2283-2287,2270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初步建立了南路边茶的指纹图谱。采用线性梯度洗脱,乙腈和0.3%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根据平均相对保留时间、共有峰、平均相对峰面积等对色谱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通过对48批不同生产企业、不同生产年限的南路边茶样品进行分析,以咖啡碱为参照峰,共确定了37个色谱峰作为南路边茶的特征指纹峰。运用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法对各批次南路边茶样品指纹图谱进行了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各批次南路边茶样品与对照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的相似度均大于0.90;对相对峰面积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临界值为15时,48批南路边茶样品可聚为2类。该研究为南路边茶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