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冬虫夏草菌丝体深层发酵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野外采集的冬虫夏草菌种,经鉴定属巴西虫草(Cordyceps brasiliensis Henn),分离、纯化后获得GC-88-4菌株,利用该菌株进行深层发酵培养,成功地培养出巴西虫草菌丝体粉。实验结果证实:巴西虫草菌丝体粉所含有效成份D-甘露醇、麦角甾醇、虫草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的含量与天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Sacc)相近,有提高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6.
灵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是我国著名药用真菌,其中的多糖和三萜是有效的抗肿瘤物质,但由于野生灵芝很少,种植灵芝周期长,占地广,受季节影响,难以产业化生产,因而价格昂贵.为了使更多人受惠,利用液体深层培养发酵灵芝菌丝体是目前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将对灵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进行综述,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1 虫草概论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祖先逐渐掌握了利用真菌进行酿酒的技术,并不断发现许多真菌不仅可以食用,味道鲜美,而且还可以入药,在这当中,虫草的发现和利用最具代表性。虫草菌绝大多数都寄生在昆虫的体内。虫草菌生活的地区性、周期性极为明显,一般分布在高山绝 相似文献
8.
9.
共生食用菌松茸菌丝体液体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松茸菌丝体液体发酵方法和最佳条件。方法经RAPD-PCR分析确认松茸菌丝体菌种,研究松茸液体深层发酵过程中菌丝体的生物量、残糖浓度和pH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比较不同种龄对菌丝体积累的影响,确立最佳接种种龄;比较不同初始糖浓度发酵过程的结果,运用中间补糖的方法,确定最优的补糖时间。结果最佳接种种龄为6d;初始糖浓度较低有利于缩短松茸种子液生长的延迟期,较高则可使菌丝体在较长时间保持生长并获得较高的生物量产出。d12为最优补糖时间,在摇瓶体系中培养24d最终得到12.77g/L的菌丝体生物量。结论最佳培养条件下,采用中间补糖法适合液体发酵过程中松茸菌丝体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冬虫夏草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多糖是冬虫夏草所含活性物质中最重要最丰富的类群之一,本文综述了冬虫夏草多糖的提取、结构和药理学活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目前冬虫夏草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冬虫夏草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虫草菌丝体多糖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虫草属真菌的干燥和新鲜菌丝体中多糖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的溶液离子组成和浓度下多糖的溶出情况,并与传统的热水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在菌丝体被烘干,细胞结构被破坏的情况下,离子状态对于多糖溶出的影响相对较小,10%NaCl可以增加10%左右的多糖提取率,10%NaOH作用效果最好,可以提高提取率67.5%。而新鲜菌丝体由于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离子组成和浓度对于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十分显著,5%NaOH的多糖提取率最高,虫草菌丝体中碱溶性多糖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溶性多糖。 相似文献
15.
北虫草菌Y3液体深层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一株北虫草茵Y3的液体深层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以土豆汁20%、蛋白胨8%、蔗糖20%、磷酸氢二钾1.5%、硫酸镁O.5%为主的发酵培养基,培养条件为:温度25~26C,转速125r/min,接种量5%,摇床振荡培养4~5天。获得了菌丝平均得率为1.8%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工虫草不同部位多糖及固体培养残基多糖对小鼠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的雄性小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急性CCl4肝损伤模型组、虫草子实体多糖组、菌丝体多糖组、固体培养残基多糖组和阳性药物组,每组10只。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比较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蛋白(TP)含量,并对肝细胞的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虫草多糖子实体、菌丝体和固体培养残基多糖组,能显著抑制CCl4引起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脏MDA含量的升高,以及肝脏SOD含量的降低,并能显著减轻CCl4引起的肝小叶内的灶性坏死。结论:虫草多糖子实体、菌丝体和固体培养残基多糖组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人工虫草子实体多糖效果最优,其次为菌丝体多糖,再次为固体培养残基多糖。 相似文献
17.
以冬虫夏草与蛹虫草融合子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其菌丝体液体培养基进行筛选,比较3种培养方法对菌丝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00g/L,蔗糖5.00g/L,酵母粉0.25g/L、黄豆粉5.00g/L(浸提液),KH2PO41.50g/L,MgSO4·7H2O 0.50g/L,VB1 4g/L,pH自然.25℃培养,周期156h,其菌丝体干重生物量可达3.51g/L.持续摇动培养法获得菌丝体生物量最多,利于菌体的规模发酵生产;动静相间法次之;静止法获得量较少.动静相间法所培养的菌丝体更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制备和诱变育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