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单增李斯特氏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单增李斯特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单增李斯特氏菌virR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等温扩增法,并利用免疫金标试纸条对结果进行检测.用10株单增李斯特氏菌、6株李斯特菌属菌株及其他食源性致病菌24株进行特异性试验;通过定量DNA、纯菌液计数进行灵敏度验证.结果表明建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增菌液检测灵敏度为102 cfu/test,DNA检测灵敏度为10°pg/test.建立的单增李斯特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特异性较好、灵敏度高,适合于单增李斯特氏菌快速筛选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利用肽核酸荧光原位杂交技术(PNA-FISH)快速检测食品中李斯特菌属及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方法针对李斯特菌属、单增李斯特菌分别设计合成2份PNA探针lis-16S-1、lm-16S-2,并建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优化杂交条件,对选取的13株李斯特菌和其他9株非李斯特菌进行检测,验证探针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对118份食品样品用LB肉汤2次增菌培养后进行PNA-FISH检测。结果探针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从118份食品中检出14株李斯特菌和8株单增李斯特菌,结果与API方法和VITEK方法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PNA-FISH方法可靠易行,对从食品中检测致病性单增李斯特菌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单增李斯特菌与志贺氏菌多重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食品、卫生行业提供一种简便、灵敏、快速,并且特异性强的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与志贺氏菌(Shigella)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单增李斯特茵转录调节子基因prfA、志贺氏茵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ipaH筛选出引物;优化多重PCR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及Mg2+等条件,分析单-PCR及多重PCR的特异性、灵敏度;结合24 h增茵培养.确定多重PCR检测人工污染脱脂灭茵乳的检出限.结果:多重PCR扩增出了预计的PCR产物,即单增李斯特茵(274bp)和志贺氏茵(421bp).该方法的灵敏度:78 pg单增李斯特茵基因组DNA、7.5pg志贺氏茼基因组DNA.多重PCR检测人工污染脱脂灭菌乳,单增李斯特茵与志贺氏茵的灵敏度分别为2cfu/25mL和1.6cfu/25mL.结论:该方法在食品、卫生行业具有很好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一种快速、便捷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拟对本实验室制备的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试纸(Listeria monocytogenes-fast test paper,LM-FTP)(专利受理号:201510274726.9)进行检测效果评价。方法:采集肉样、乳样、水样和蔬菜,用LM-FTP进行检测,并与市售单增李斯特菌检测试纸片(3M PetrifilmTM)进行比对实验。结果:LM-FTP的检测特异性为100%,检测限为2.1×104 CFU/mL。增菌培养到报告结果只需5.5 h。LM-FTP和3M PetrifilmTM检测都可对样品完成检测,对农贸市场畜产品及蔬菜检测,二者符合率为75%,对超市同类食品检测,二者符合率为62.5%;对超市熟食检测时,二者符合率为93.75%。结论:与市售3M PetrifilmTM检测方法相比,LM-FTP检测试纸制备简单,操作便捷,较3M PetrifilmTM的24 h报告结果更节省时间,但在检测灵敏度方面有一定差距,尚需进一步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6.
7.
8.
单增李斯特菌非可培养状态的诱导与PMA-q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9%(w/v)NaCl条件下,通过温度、pH两种因素诱导一株单增李斯特菌进入"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turable,VBNC)状态。通过LIVE/DEAD Baclight活菌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菌总数与活菌数,比较单增李斯特菌状态及数量的差异与变化。结果显示,在2℃、pH6.0条件下单增李斯特菌活菌全部进入VBNC状态。用PMA-qPCR对经诱导的四份菌液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出死菌背景下的活的单增李斯特菌。 相似文献
9.
单增李斯特菌免疫磁珠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可高效、特异地分离单增李斯特菌的免疫磁珠。探讨羧基修饰磁珠与多克隆抗体的不同偶联条件和免疫磁珠捕获单增李斯特菌的能力。方法:以单增李斯特菌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兔,获得兔源多克隆抗体,鉴定其与单增李斯特菌体的结合能力;选择6种不同的偶联缓冲溶液,设置了6个主要偶联时间和6组偶联温度,通过比较磁珠与抗体偶联后上清中剩余的抗体量来确定最佳偶联条件。结果: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3×105,该抗体与单增李斯特菌体有较好的结合,抗体与1mg羧基修饰磁珠在pH6.0的0.01mol/L一水吗啉乙磺酸缓冲溶液(MES)中,37℃偶联2h,偶联抗体的量为160μg;制得的免疫磁珠的捕获率可达77.0%。结论:获得羧基磁珠与抗体偶联的最佳条件,该免疫磁珠用于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与常规的平皿增菌培养显色法比较,检测时间至少缩短20h。 相似文献
10.
单增李斯特菌增殖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在冷却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增殖以及产溶血素情况,考查与冷却肉相关的各种理化和生物因素对单增李斯特菌增殖的影响。研究表明,单增李斯特菌在所选择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增殖受到的影响越大,同时低于0.93的水分活度下或pH低于5.0,单增李斯特菌失去增殖的能力。另外,初始菌数和气体环境也对单增李斯特菌产生了影响,冷却肉中存在的腐败菌和20%以上浓度的CO2都抑制了单增李斯特菌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方法.方法 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hly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构建含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评价RAA方法的灵敏度,通过检测沙门氏菌核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副溶血性弧菌... 相似文献
12.
13.
《Food additives & contaminants. Part A, Chemistry, analysis, control, exposure & risk assessment》2013,30(8):1437-1445
As a vast majority of the human listeriosis cases are caused by serotypes 1/2a, 1/2b and 4b strains, it is imperative that strains from clinical as well as from food and environment are further characterised so that accurate and timely epidemiological determination of sources of the contamination can be established to minimise the disease burde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genomics provide a great opportunity to use these tools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sub-typing techniques with a greater degree of discrimination spanning the entire length of the genome. This brief review summarises a few of these DNA-based techniques with an emphasis on DNA microarray and other whole genome sequencing-based approaches and their usefulness in Listeria monocytogenes sub-typing and outbreak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14.
武鑫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8):6013-6017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导致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 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目前,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主要采用国标法, 传统检验方法虽然可操作性高, 但检验流程耗时过长。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在饮食中摄入受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食品的风险增大, 如遇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传统检测不能及时得到检测结果, 无法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本文概述了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发展起来的快速检测方法, 包括PCR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层析试纸条, 其中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已经应用于食品致病菌的检测。通过分析对比以上快速检测方法, 为探索更灵敏高效且适用于基层食品检验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是李斯特菌属中的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病原菌,致死率30%~70%,并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早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可能污染的单增李斯特菌对于减少死亡率非常重要,因此亟需建立一些快速、灵敏和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现有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对未经前增菌的食品样本检测灵敏度较低,限制了这些方法直接用于食品样本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免疫磁分离是一种可以短时间内高效富集样本中目的菌的技术,与常用的检测方法结合,可以缩短检测周期,提高检测灵敏度。本文综述了免疫磁分离技术在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苏州市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分子分型、遗传进化谱系及遗传进化关系等分子特征。方法 对2016—2020年分离自食品的42株Lm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运用CLC Genomics Workbench 21.0.4软件进行组装及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分析;通过与BIGSdb-Lm数据库比对获得谱系、克隆群(clone complexes,CC)、血清群、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ore genome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cgMLST);利用柏熠微生物分析平台v4.0构建最大似然树。结果 42株Lm共包含两个谱系,谱系Ⅰ和谱系Ⅱ,以谱系Ⅱ为主(83.3%)。血清群分为Ⅱa、Ⅱb和Ⅱc,以Ⅱa为主(57.1%)。42株Lm分为11个CC型, 11个序列型(sequence type, ST型)...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人畜共患食源性致病菌,可使人畜患脑膜炎、心肌炎、败血症、死婴、早产等疾病,危害较大;有效控制食品中的LM,是食品安全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以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建立的一些方法,如酶联免疫吸收分析法(ELISA)、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DNA探针、PCR、DNA微矩阵法,作一简单叙述,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最后指出预防手段非常重要,从源头上杜绝LM污染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中3种致病李氏菌MPCR-D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复合PCR(multiplex PCR,M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绵羊李斯特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方法。根据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绵羊李斯特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的特异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MPCR扩增的产物经DHPLC技术进行快速检测。以94株参考菌株做特异性实验,并开展了重现性检测实验。MPCR-DHPLC方法同步检测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绵羊李斯特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的特异性阳性吸收峰,未检测到李斯特菌属其他近源种和非近源种参考菌株的阳性吸收峰,且重现性良好。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可以快速、准确、高通量地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绵羊李斯特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是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