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的局限性,提高了对于大曲中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认识。该文主要综述了研究大曲中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方法,传统可培养技术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磷脂脂肪酸技术(PLF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基因克隆文库技术、高通量测序(HTS)技术以及组学技术,以及近年来传统可培养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在大曲中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应用研究进展,对深入研究大曲发酵过程中真菌多样性构成及变化规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黄酒是我国传统的发酵酒精饮料,口感醇厚、风味独特。由于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无法全面反映黄酒酿造微生物多样性,而高通量测序技术具备方法简单、通量更高、成本较低和速度较快等特点,将其应用于黄酒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中,为认识黄酒酿造微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手段。该文综述了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阶段、原理、方法、操作流程、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在黄酒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并对黄酒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全面解析传统黄酒酿造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浓香型白酒通常采用固态发酵法,使用泥窖发酵,因此在发酵过程中窖泥中部分微生物进入到白酒糟醅中,在白酒的香型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窖泥微生物多样性的解析就显得极为重要。由于传统的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依赖于纯培养技术,对于多数营养要求苛刻、严格厌氧的微生物分离较为困难,难以获取窖泥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更为完整全面的信息。概述常用的传统纯培养方法及克隆文库、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第二代测序技术、宏基因组技术等不依赖于纯培养技术的窖泥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技术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将来可能在窖泥微生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三代测序技术。  相似文献   

4.
PCR-DGGE技术及其在云南传统火腿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技术)能快速的研究传统发酵肉制品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准确地获取复杂样品中微生物的消长规律而不需要进行微生物的传统培养,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研究。主要介绍了各种PCR-DGGE技术在发酵肉制品微生物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在云南传统火腿微生物中的研究应用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大曲是中国白酒酿造过程普遍采用的糖化发酵剂,不仅富含多种功能微生物,还含有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各种酶类,是形成不同香型白酒独特风味的关键因素。因此,对大曲中微生物多样性、酶类以及强化大曲的探讨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基于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PCR-DGGE)、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对白酒大曲微生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大曲中的酶类研究以及强化大曲的应用研究成果,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对微生物多样性和酶类进行系统研究为白酒酿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强化大曲的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窖泥中含有大量的功能微生物,其作为白酒生香功能微生物的繁殖载体,在泸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窖泥微生物是决定浓香型白酒风格的关键因素,目前基于传统微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学技术(如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基因组学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对白酒窖泥微生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检测到越来越多的窖泥微生物,发现微生物多样性越来越高。本文综述了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窖泥功能微生物对白酒风味的贡献、新老窖泥中无机成分的质量评价,并针对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方向:进一步发掘窖泥微生物资源,提升功能微生物的应用潜力,以期为白酒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可以克服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弊端,不依赖于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是微生物分子多样性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DGGE技术具有可靠性强、重复性好、易操作、可同时分析多个样品等优点,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被广泛地应用在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遗传信息、多样性及不同种群动态比较分析等方面。本文介绍了DGGE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优缺点,并概述了其在食品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分析了该技术在水产品、酒类、发酵食品、肉制品等领域应用现状。通过分析目前在食品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发展方向,最后对DGGE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溯源应用前景进行评述,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溯源技术的发展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8.
PCR-DGGE指纹技术在食品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蕙文  吕欣  董明盛 《食品科学》2005,26(8):465-468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带动了实验技术的进步,DGGE作为一种不依赖于培养的分子技术最近被用于食品微生物的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DGGE基本原理,及其在微生物鉴定,种群多样性研究和发酵过程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自身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分子技术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繁琐复杂、周期较长,难以适应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因而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并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检测,为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基因的多样性、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的致病性等各个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方法,总结了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在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并简要阐述了这几种检测方法的利弊。  相似文献   

10.
钟方达  胡峰  唐云容 《酿酒科技》2012,(7):41-44,49
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等研究方法有效结合,从制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量化分析、大曲优势微生物菌群的鉴定,以及酒曲微生物菌群多样性3个方面对浓香型习酒架式大曲微生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比较学研究,探讨了大曲生产体系微生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变规律,为揭示黔派浓香型习酒酿酒微生态学特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发酵食品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微生物的构成对食品的功能、质构和风味有重要影响,也是筛选具有特殊功能微生物的重要源泉.对发酵食品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对发酵食品的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结构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为发酵食品的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酸性氧化电位水和低温等离子体两种杀菌技术对鲜参微生物菌落总数、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揭示鲜参的微生物群落组成。方法 采用传统的培养方法测定鲜参的微生物菌落总数;采用16S rRNA和ITS测序技术分析酸性氧化电位水处理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鲜参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变化。结果 低温等离子体杀灭鲜参微生物的数量显著大于酸性氧化电位水;经两种杀菌方式处理前后鲜参微生物的种类无显著性变化,但是在鲜参微生物群落的门水平和属水平上均引起了菌群结构的显著变化,且细菌菌群结构的变化大于真菌。结论 低温等离子体杀灭鲜参微生物的效果优于酸性氧化电位水,经这两种杀菌方式处理后鲜参群落结构的变化,能够为后续靶向抑制鲜参的腐败和延长其货架期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作为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生态学交叉而形成的学科,在传统发酵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分子生态学实验技术角度,综述了目前一些传统发酵食品行业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功能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分子微生态学技术在传统发酵行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群落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发酵食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历史悠久,生产方式多采用自然接种,部分食品的生产工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最终质量与发酵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微生物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从基因水平上揭示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系统阐明其发酵机理。该文综述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群落中的应用研究,对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宏基因组、宏转录组测序等研究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各分析技术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旨在为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物群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腐乳是传统发酵型豆类食品,有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结构是其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基因测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有着传统培养鉴定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为微生物种群结构研究提供了先进技术;根霉和毛霉是腐乳发酵中常见的真菌,而芽孢杆菌、乳杆菌、不动杆菌等则是发酵过程中的优势细菌;紫外诱变和混合发酵技术可改善腐乳发酵条件和品质;微生物种群在腐乳发酵过程中的代谢作用,可提高腐乳脂类、脂肪酸类、游离氨基酸、乙酸乙酯等物质的含量。本文阐述了腐乳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研究方法、常见发酵菌株生理特点和应用、发酵过程微生物种群结构演替,展望腐乳食品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腐乳发酵科学研究及工艺探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和基于PCR-DGGE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来分析酸菜和酸奶等广西特色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多样性.结果显示,用传统分离培养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共获得7个属的乳酸菌,其中乳杆菌属是主要优势菌群.传统分离法与分子生物学法法结合能够更有效的分析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多样性,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是一种分析微生物区系分子指纹技术,具有可靠性强、重复性好、方便快捷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分子生态学领域研究。该文对DGGE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微生物中多样性分析、食品微生物动态监测、快速检测等应用进行综述,并对该技术局限性和应用前景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8.
DNA指纹图谱技术是近年来较为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由于发酵菌群的DNA指纹图谱直接反映DNA水平上的差异,因而作为微生物指纹图谱的一个组成部分,DNA指纹图谱这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有其独特的作用,这种技术在发酵菌群的鉴定、遗传育种及多样性等研究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常用于发酵菌群研究的DNA指纹图谱技术有RFLP、T-RFLP、SSCP、RAPD、DGGE、AFLP等。本论文在综合介绍DNA指纹图谱的一般常用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奶酪发酵菌群中DNA指纹图谱技术研究现状,在探讨其在奶酪发酵菌群相关领域应用的基础上,逐一介绍了各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研究现状,对我国传统奶酪发酵菌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