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大豆异黄酮对青年雌性大鼠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青年雌性大鼠的抗氧化作用并检验其安全性。方法:选用2月龄青年雌性大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基础饲料);低(L-SI)、中(M-SI)、高剂量组(H-SI),其大豆异黄酮含量分别为100、200、300 mg/kg bw;雌激素组(EC,己烯雌酚0.5 mg/kg),实验周期为7周。观察各组大鼠实验前、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活力变化以及子宫雌激素受体(ER-α)含量的变化,并做病理组织学检查,检验其安全性。结果:大豆异黄酮可显著提高各剂量组SOD活力(p0.05);低、中剂量组CAT活力升高显著,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高剂量组没有显著差异;显著降低大鼠MDA含量;对GSH-PX活性的作用不显著。大豆异黄酮可上调大鼠子宫ER-α含量。高剂量组大鼠卵巢发生病理变化。结论:大豆异黄酮可增强青年雌性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其在100~200 mg/kg bw剂量范围对大鼠无不良影响;而当剂量为300mg/kg bw时,对青年雌性大鼠的卵巢产生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豆异黄酮提取物对油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对猪油油脂的自动氧化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浓度的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抑制作用比糖苷型强,并且分析了大豆异黄酮对猪油油脂自动氧化抑制作用的生物活性以及糖苷型与游离型的活性差异与其化学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豆异黄酮抗氧化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小鼠抗氧化效能的影响。方法:选用BALB/C雄性小鼠60只,体重18~22g,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喂倒基础例料,其余3组分别喂饲添加25、100、200mg/kg大豆异黄酮的基础饲料。实验第8周末,将小鼠断头处死,取血、心脏、肝脏组织测定SOD、GSH-Px、CAT、MDA、H2O2和T-AOC等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肝脏中的MDA和H2O2含量显著降低(p〈0.01),小鼠全血和肝脏、心脏GSH-Px和CAT活性明显升高(p〈0.01),肝脏、心脏SOD活性,T-AOC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葛丽霞  陈静 《食品科学》2007,28(3):327-329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IF)对糖尿病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四氧嘧啶(ALX)为诱导剂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N)和糖尿病对照组(DC)以蒸馏水灌胃,大豆异黄酮组(SI)每日以100mg/kg·d的SIF溶液灌胃。实验6周后,分别测血清及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SI组实验后血糖较实验前和DC组明显降低(p〈0.05),DC组实验前血糖较实验后则明显升高(p〈0.05)。与DC组相比,SI组血清和肝脏GSH-Px和SOD抗氧化酶活性明显增强(p〈0.05)接近和超过正常水平,肝脏T.AOC能力明显高于DC和N组(p〈0.05),而血清及肝脏MDA含量均低于DC组(p〈0.05),血清XOD活性较DC组略有降低。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降血糖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其降糖机理与阻止胰腺B细胞和肝脏表面胰岛素受体进一步氧化损伤,修复其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食品工业科技》2004,(06):135-136
对大豆胚轴与大豆异黄酮复合片剂中活性成分的协同抗氧化和延缓衰老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该复合片剂能显著降低受试动物血清MDA含量,提高血清SOD活性,并能明显延长实验果蝇的寿命,表明大豆胚轴与大豆异黄酮复合片剂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和延缓衰老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豆胚轴与大豆异黄酮协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豆胚轴与大豆异黄酮复合片剂中活性成分的协同抗氧化和延缓衰老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该复合片剂能显著降低受试动物血清MDA含量,提高血清SOD活性,并能明显延长实验果蝇的寿命,表明大豆胚轴与大豆异黄酮复合片剂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和延缓衰老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样品的还原力,研究不同的光照条件、温度、食品成分、金属离子及防腐剂对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比较其影响度的大小,对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稳定性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的总抗氧化能力随着温度的提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避光﹑自然光和光照(日光灯昼夜照射)三种条件下,光照和自然光对大豆异黄酮抗氧化能力影响较大,抗氧化能力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氯化钠、蔗糖、葡萄糖等食品成分、5种金属离子(K+、Ca2+、Mg2+、Zn2+、Cu2+)和防腐剂山梨酸对大豆异黄酮抗氧化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大豆异黄酮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和低温保存,同时要注意避免与一些高浓度金属离子的接触。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抗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样品的还原力,研究不同的光照条件、温度、食品成分、金属离子及防腐剂对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比较其影响度的大小,对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稳定性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的总抗氧化能力随着温度的提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避光﹑自然光和光照(日光灯昼夜照射)三种条件下,光照和自然光对大豆异黄酮抗氧化能力影响较大,抗氧化能力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氯化钠、蔗糖、葡萄糖等食品成分、5种金属离子(K+、Ca2+、Mg2+、Zn2+、Cu2+)和防腐剂山梨酸对大豆异黄酮抗氧化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大豆异黄酮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和低温保存,同时要注意避免与一些高浓度金属离子的接触。  相似文献   

9.
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从大豆乳清中提取出大豆异黄酮 ,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α 脱氧核糖氧化法和连苯三酚氧化法 ,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 2 ·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 ,随着大豆异黄酮浓度的增大 ,其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大大增强 ;而对超氧自由基O- 2 ·的清除能力却呈下降趋势。试验结果还表明 ,随着时间的延长 ,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对超氧自由基O- 2 ·的清除能力都迅速减弱。  相似文献   

10.
大豆异黄酮与Vc对糖尿病大鼠抗氧化能力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丽霞  陈静 《食品科技》2007,32(11):222-224
比较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IF)与Vc对糖尿病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四氧嘧啶(ALX)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N)和糖尿病对照组(DC)以蒸馏水灌胃,大豆异黄酮组(SIF)和Vc组(VC)分别以100mg/(kg·d)的SIF溶液和10.4mg/(kg·d)的Vc溶液灌胃。实验6周后,分别测血清及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DC组灌胃后血糖较灌胃前明显升高(P<0.05),SIF组和Vc组血糖均明显低于灌胃前和DC组(P<0.05)。与DC组相比,SIF组血清和肝脏GSH-Px和SOD活性及肝脏T-AOC明显增强(P<0.05),血清及肝脏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Vc组血清GSH-Px和肝脏SOD活性、T-AOC明显高于DC组(P<0.05),MDA含量明显低于DC组(P<0.05)。SIF组和VC组在血清及肝脏T-AOC、SOD、GSH-Px、XOD活性和MDA含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降血糖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效果与Vc相当。大豆异黄酮通过降低血糖、改善抗氧化酶活性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等作用发挥对糖尿病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发酵豆粕中异黄酮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开发利用发醇豆粕中异黄酮(FSMI)天然食品抗氧化剂,主要研究了FSMI在植物油中的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FSMI对大豆油和菜籽油具有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性高于未发酵豆粕中的异黄酮(SMI)和化学合成抗氧化剂BHT。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了大豆异黄酮糖苷酸法水解为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乙醇的浓度为3 mol/L,水解温度为80℃,水解时间180 min,酸法水解率为81.31%.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建立大豆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立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盐酸浓度为2.0 mol/L,水解温度为80℃, 水解时间为1.5 h;采用ZorbaX 80A Extend-C18 4.6×150 mm 4 μm色谱柱,MeOH-1.8%冰乙酸水溶液(35:65,V/V)为流动相,MeOH 35%-5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等色谱条件下测定甙元含量,并通过换算因子计算大豆异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4.
筛选青刺尖叶提取物改善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活性组分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丙酸睾酮诱导的去势大鼠模型,以非那雄胺和普乐安为阳性对照,评价青刺尖叶提取物(QCJ)及其大孔树脂各洗脱物低、高剂量组(1.8g生药/kg/d,5.4g生药/kg/d)的抗BPH活性。结果显示,QCJ及各组分均能改善大鼠BPH病理状况,其中,大孔树脂5%乙醇洗脱物(Fr.A)可使BPH大鼠血清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PACP)含量降低22.78%(p0.01),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含量降低28.01%(p0.01);40%乙醇洗脱物(Fr.B)可减轻BPH病理组织形态改变,使BPH大鼠前列腺指数降低7.69%(p0.01),血清PACP含量降低32.91%(p0.01),DHT含量降低56.59%(p0.01)。各组分中Fr.B效果最好,能够改善BPH大鼠的前列腺指数增加、上皮细胞增厚等病理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ACP和DHT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大豆异黄酮双向纸层析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义交  刘宗林 《食品科学》2004,25(4):141-144
大豆异黄酮是由大豆素、染料木素及其相应的衍生物组成。它们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常见的分析方法多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但由于液相色谱仪价格昂贵、操作复杂,故很难普及。我们采用双相纸层析方法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离结果与液-质色谱法(LC-MS)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腐乳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东北产大豆为原料,利用雅致放射毛霉(AS3.2278)菌株,研究了腐乳发酵过程中异黄酮总量和成分的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腐乳发酵过程中异黄酮糖甙含量降低,异黄酮甙原含量升高,后酵50 d 腐乳中总甙原含量约为白坯中的20倍。在6%食盐的条件下,发酵过程中染料木酮甙酶解速度高过黄豆甙,在后酵30d染料木酮和黄豆甙原含量分别达到局部峰值191.24μg/g(干物质)和106.65μg/g(干物质)。  相似文献   

17.
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80%的乙醇溶液萃取脱脂豆粕,将浸取液蒸发浓缩后,用正己烷萃取脂溶性物质,用盐酸除去蛋白,经分离后用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最后用丙酮萃取提纯,大豆异黄酮纯度可达到70.56%,其中大豆甙元占44.66%,染料木黄酮糖甙为55.34%。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富硒大豆低聚肽在抗氧化方面的作用。将3周龄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即Ⅰ(对照组)、Ⅱ(大豆蛋白组)、Ⅲ(大豆多肽组)、Ⅳ(亚硒酸钠组)、Ⅴ(大豆低聚肽组)、Ⅵ(富硒大豆低聚肽组),在实验环境下,对各组饲喂低硒基础饲料的同时,对第Ⅱ组口腔灌喂大豆蛋白,对第Ⅲ组口腔灌喂大豆多肽,对第Ⅳ组口腔灌喂亚硒酸钠,对第Ⅴ组口腔灌喂大豆低聚肽,对第Ⅵ组口腔灌喂富硒大豆低聚肽,第Ⅰ组口腔灌喂同体积的饮用水。饲喂4周,处死后分别测定各实验大鼠血清和肝脏中的MDA(丙二醛)含量、GSH-Px和SOD活性。结果显示:第Ⅱ、Ⅲ、Ⅴ、Ⅳ、Ⅵ组均能降低血清和肝脏中MDA的含量,提高GSH-Px和SOD活性,但第Ⅱ、Ⅲ组作用不显著,第Ⅴ组作用显著,第Ⅳ、Ⅵ组作用极显著。各组样品对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和GSH-Px活性的影响效果趋于一致,但对血清SOD活性的影响明显强于对肝脏S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说明富硒大豆低聚肽具有抗氧化功能,这种功能主要通过降低大鼠血清和肝脏中MDA的含量,提高GSH-Px和SOD活性来实现,富硒大豆低聚肽的抗氧化功能要强于无机硒,明显强于不含硒的大豆低聚肽,推测富硒大豆低聚肽中发挥抗氧化功能的主要是微量元素硒。  相似文献   

19.
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在介绍大豆异黄酮的组成、化学结构、特性及生理功能基础上,详细介绍水解法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原理、工艺流程、大豆异黄酮苷元分离纯化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慢性炎症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其发展中起重要作用,IL-8是诊断前列腺组织炎症状况最可信的生化标记分子。本文就炎症因子及其相关因子在前列腺增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根据n-3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变细胞因子、减轻前列腺增生炎症的研究成果,为选择治疗药物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