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俄罗斯拥有的78个矿床(规模大于500 t,品位高于0.03%)中,砂岩型铀矿为21个,占全俄78个矿床的27%。在俄罗斯拥有的21个砂岩型矿床中,以底河道型砂岩铀矿床为主(13个),为全俄21个砂岩型铀矿床的  相似文献   

2.
前言在砂岩型铀矿床中,美国的非海相中生代和第三纪矿床最重要。把造成美国砂岩型矿床中铀富集的古地理和沉积条件与产于古生代末期的欧洲砂岩型矿床相比较,则可发现美国与欧洲地层有某些相同之处,特别是早二迭纪岩系。在局部地区,工业铀矿化产于陆相碎屑沉积。这种铀矿化不仅产于砂屑岩中,而且还广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波希米亚地块变质岩型和砂岩型铀矿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和矿床成因。该区变质岩型铀矿主要赋存在地块的基底中深变质岩中,受纵向大断裂控制,产于石墨化带中,围岩强烈钠长石化,矿化兼有交代和充填双重特征。砂岩型铀矿产于基底不整合面之上上白垩世底部富含有机质的滨海相砂岩中,上有玄武岩覆盖,属原生沉积、热液与表生叠加多阶段复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4.
全球构造模式与全世界已知砂岩型铀矿床的全面关系已引起人们注意。铀矿床常常产于与俯冲有关的构造环境,产于弧后挤压克拉通盆地。砂岩型铀矿床主要赋存在克拉通地台上的山间盆地中。通常距大陆边缘至少几百英里的内陆一侧,大河湾的河岸环境内也可能有矿床。在美国重要砂岩型铀矿床都产于克拉通地台的山间盆地或河湾环境中。在南美,矿床大都产于稳定地盾或克拉通内,只是阿根廷有些矿床邻近安第斯挤压  相似文献   

5.
希阿格达和达尔马道夫是俄罗斯以地浸方法开发的两个底河道型砂岩铀矿床。希阿格达矿床为新近纪的底河道型砂岩铀矿床。矿床位于赤塔市以北200km、贝加尔湖以东250km,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保加利业的铀矿床类型、产出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同时还介绍了矿床的矿化特征和开采情况。保加利亚铀矿床大多数位于西巴尔于山、西罗多彼山和特拉茨盆地,少数矿床位于东巴尔干山。保加利亚主要发育砂岩型、脉型、火山岩型和地表型铀矿床。砂岩型铀矿床以二叠系和第三系的沉积物为含矿主岩。已采完的15个矿床和正在开采的矿床,其生产的铀70%是用地浸法分离的。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一个新的铀成矿类型——构造-油气型;讨论了该类型砂岩铀矿床形成的区域背景、构造特点、成矿环境、矿化特征和矿床成因;认为与传统的层问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不同;强调贯通型断裂构造和油气对铀成矿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今后砂岩型铀矿普查勘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目前已有48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铀矿,比较有代表性的矿床、矿区共154个。从矿床类型看有砂岩,砾岩,脉型,磷块岩,页岩,煤,火山岩,伟晶岩,碱性岩,花岗岩等。最近又有关于“斑岩”型铀矿的报导。但目前主要的工业储量和开采量来自前面三种类型的矿床。以下介绍三种类型矿床的某些地质概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括论述了砂岩型铀矿床的5个主要特征,说明开采和处理该类型矿床时,采用钻孔地下浸出方法已成为现实可能。但由于砂岩型矿床建造中伴生有放射性核素和有毒的铍、硒、砷、镉及铜、汞、铬、镍等其他元素,当采用地下浸出技术开采和加工处理铀矿石时,地下环境和邻近的表面水层和大气层等可能受到各种各样因不同工艺技术发展的影响。应当本着有利于环境的安全、价廉可采用、土地复耕方案简单的原则进行综合性的生态评价。经验表明,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影响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是:矿床地下水条件、岩相岩性、水动力因素、含矿构造类型和矿床的景观地理与经济位置等。这些因素适用于每个具体地区相同类型铀矿床环境污染影响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TMS铀矿床为巴音戈壁盆地最大砂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重要的后备铀资源聚集地。在详细分析矿床铀矿体不同类型的基础上,总结了铀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并提出了具体找矿预测判据。TMS铀矿体类型按岩性可划分为砂岩型、泥岩型和混合型3类;按控矿因素又可划分为物性转换面控制矿体和化学转换面控制矿体2类。总结出TMS铀矿床矿体的4种空间分布样式以及不同岩性矿体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最后,结合砂岩型铀成矿系统,总结了找矿预测的具体工作内容,对在矿床外围和邻区开展铀矿找矿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铀矿储量约40%产在怀俄明州的矿卷型矿床(每磅U_3O8为8美元即可开采)。含矿主岩是长石砂岩,它是在河成条件下的山间盆地沉积物,是由盆地两翼山脉花岗岩风化壳供给的碎屑物质。主岩是始新世也可能有古新世的岩石。上复岩层依次为陆相凝灰质粉砂岩、砂岩和砾岩,厚度为400—700米。多数矿石是未氧化的,并位于潜水面以下。它含有黄铁矿,晶质钠矿,铀石,白铁矿,赤铁矿,白硒铁矿和自然硒■。卷状铀矿体的大小,其矿石量可从几百吨到几十万吨,U_30_8的含量为0.1—3%,从开采来看,矿石平均品位约为0.25%U_30_8。矿体在成因上与大的舌状蚀变砂岩有联系,并位于它的边缘。蚀变的特点和某儿种元素分布征蚀变砂岩中及其附近的情况表明,含矿溶液是中性到弱碱性、并能氧化有关的迁移元素的地下水。最近在得克萨斯州墨西哥湾海岸平原区滨海相和河相砂岩中发现卷型矿床。达些矿床纯形态、元素分布和成因上与怀俄明矿床是类似的。  相似文献   

12.
一般,原地浸出采矿法适用于不同形态与成因类型的具有疏松结构的砂岩型铀矿床。 在美国,这类可地浸的砂岩型铀矿被称为卷形砂岩型铀矿床。美国铀矿业界给出的函义是——沿砂岩主岩,蚀变与未蚀变界面后生成因的还原铀矿和其他各种矿物的聚集体。矿体一般横切主岩,也有与主岩沉积呈准整合关系的。矿体横切面是“C”形,其中也有呈不规则状的。这类矿床很明显是由氧化的地下水形成的,即当含氧携铀的地下水,在渗透和运移进程中被砂岩中的硫化物有机质和其他矿物的氧化而将  相似文献   

13.
一、对现有铀矿床分类的评述我国现有铀矿床分类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1.按矿床围岩分成: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灰硅泥岩型(最近改名为碳硅泥岩型,碳有二含义,一指碳酸岩,既包括灰岩也包括白云岩,二指有机炭)及砂岩型。花岗岩型和火山岩型原属内生铀矿床;灰硅泥岩型(有时也简称老地层型,指震旦系、寒武系等古生界)和砂岩型(中新生界)原属外生铀矿床。 2.按矿床产出地质部位分为:花岗岩体内部铀矿床,花岗岩体外接触带铀矿床;断陷红盆及拗陷红盆中铀矿床;熔岩中铀矿床,火山通道中铀矿床,次火山岩中铀矿床,火山碎  相似文献   

14.
本届大会铀矿地质专业安排在“成矿作用和矿床”组中,作为专题讨论会的形式进行学术活动。会议规定的议题是铀矿地质和成矿作用及有经济价值的主要新矿床类型。大会期间共进行了六次专题讨论,共宣读了44篇论文,我国代表在会上宣读了一篇论文:“中国南方晚震旦-早寒武世炭质建造沉积环境与铀矿化的关系”。每次讨论都有一定的重点,第一次是讨论世界铀资源及铀成矿作用的一些理论问题;第二次及第四次讨论的重点是砂岩型矿床;第三次讨论了石英-卵石砾岩型及钙结岩型矿床;第五次讨论了钠交代型及脉型矿床;第六次讨论了元古代不整合型矿床。现就以下几个问题分别作简要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5.
国外前寒武纪地层中的铀矿不仅占有世界铀储量的一半左右,且类型多样。有众所周知的古砾岩型铀矿;有近十年迅速开发的品位富、储量巨大的脉型铀矿;有元古代地层中的砂岩型铀矿(加蓬、加拿大等地);还有伟晶岩型铀矿(特别是西南非的罗辛矿床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分析日本砂岩型铀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深入阐述“绿色凝灰岩区”和“非绿色凝灰岩区”的区域构造演化特征以及与成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日本砂岩型铀矿床铀源进行探讨,认为最有利的铀源来自基底或周边的花岗岩,其侵入时代为晚白垩世到古近纪(大约距今60~70Ma)。在矿床地质特征一节,列举日本人形咔和东浓两个重要的铀矿床矿例,对其含矿主岩特征、矿床物质成分、成矿富集因素、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研讨。最后,概括了日本以古河道(底部型)为特征的砂岩型铀矿床的找矿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有机质在前苏联许多矿床形成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起有作用,例如对汞矿床、层状铅锌矿床、含铜砂岩和页岩矿床、黑色页岩建造中的金-硫化物矿床等。  相似文献   

18.
二连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产铀盆地之一,巴彦乌拉矿床是其中铀资源量大、矿体埋藏浅、矿层渗透性好,利于地浸开采的矿床,在该盆地铀矿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研究矿床中铀的富集特征,探讨铀成矿作用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信息及建立矿床勘查地球化学标志,对该矿床进行了系统取样,分析了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还原带砂岩及泥岩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过渡带砂岩相对于泥岩明显富集Mo、 Cd、 U元素,亏损Sc、 Cr、 Zn、 In、 Ta、 Bi、 Th;Mo和U关系紧密, Mo可作为巴彦乌拉矿床的指示元素;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及还原带中稀土配分模式相似,表明它们在含矿建造形成期和后生改造成矿期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排除热液改造成矿的可能;同时,由于氧化还原过渡带中总稀土含量远高于其他砂体,可作为铀成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我国砂岩型铀矿多阶段成矿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以往大量)研究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砂岩型铀矿有着多阶段成矿成因的特点,即沉积-成岩期铀矿化成矿阶段和后生富集期铀矿化成矿阶段,以若干典型矿床为例探讨其成因机制。最后对砂岩型铀矿热液成因说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0.
1979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出版一本名为“铀矿资源评价”的书,其中有一篇题名为“核能研究和发展机构预测铀供应的可能性”。该文章表明,为了确定核能发展远景,必须对保证铀的供应进行长期预测。该文阐述了世界铀资源评价的成就。文章强调指出,占世界资源40%的砂岩型铀矿床有潜在远景,可能会达到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二。美国是例外情况,它在砂岩型方面的潜力不大。占世界铀资源40%的砾岩型矿床的储量还可增加。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近几年来在发现新的大型脉状铀矿床方面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